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508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docx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

201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

2011-1-24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试题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I卷选择题,30个小题;第二部分

为Ⅱ卷非选择题,8个小题;第三部分10-12页为答题纸。

 2.I卷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用黑色字迹笔填写在

答题纸上,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

试卷上作答无效。

 I卷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

萄糖

 C.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腺苷是构成ATP和RNA的基

本成分

 2.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

 B.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C.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

 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

 误的是()

 A.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

 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

 4.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D.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5.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

观察,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所取洋葱表皮细胞可能是死细胞B.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

细胞液浓度

 C.细胞在盐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D.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

又自动复原

 6.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酸

 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B.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形成

RNA

 C.着丝粒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细胞板的出现和纷锤体的形成

 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突变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

改变

 C.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D.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个体发育的

不同阶段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B.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由某些基因引发的

 C.胚胎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也有细胞的凋亡

 D.正常机体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一定是同步的

 10.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I-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II-6父

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

此家族中的III-1与III-2患病的可能性

分别为()

 A.0、1/9

 B.1/2、1/12

 C.1/3、1/6

 D.0、1/16

 1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12.下列有关调节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环境的稳态是多个器官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内环境的稳态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3.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糟素

 14.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1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

 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

 16.图中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

变化。

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

()

 17.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为获得()

 A.融合的原生质体B.杂种植株

 C.杂种细胞D.愈伤组织

 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使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目的基因必须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复制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19.下列关于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叫做克隆

 B.基因克隆是指某目的基因复制的过程

 C.动物体细胞克隆要通过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

 D.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细胞的培养

 20.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2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

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

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

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

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

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22.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含有1条多肽链,由238个氨基酸组成,

能发出绿色荧光。

下列有关GF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控制GFP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该大于1428个

 B.合成GFP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参与

 C.将GFP整合到胚胎干细胞中,可用于胚胎发育中细胞的标记定位

 D.转入GFP基因的植物细胞能发出荧光说明该基因在植物中成功表达

 23.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

 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

 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

 24.下图中,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

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25.同种生物雌、雄个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各阶段中,DNA含量最多的

是()

 A.初级精(卵)母细胞B.卵细胞或极体

 C.次级精(卵)母细胞D.精细胞或精子

 26.香豌豆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只有B、R

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

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杂交,F1全部开红花,

F1自交得到的F2代,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是9:

7。

甲、乙两株开白花的

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Rr、BBrrB.Bbrr、bbrr

 C.BBrr、bbRRD.bbrr、bbRR

 27.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生产上通常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无子番茄

 C.诱变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纯合子

 D.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8.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酌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

 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29.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

一段时间

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

这个事实最能说明

()

 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是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的昆虫

 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

 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3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黏性末端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

基因连接

 II卷非选择题(31-38题,共60分)

 31.(6分)下图为蔬菜大棚中测定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并回答:

(1)甲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

其中A~B段CO2相对含量升高是因为植物的,影响B~D

段CO2相对含量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在一天当中,

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点。

(2)乙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如果将密闭大棚内的光照由

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后,其他条件不变,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

ATP和NADPH产量将会,碳反应中____量将会减少。

 (3)一般的蔬菜大棚都是采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膜做遮盖物以提高光能利用

率,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棚内的____来提高蔬菜的产量。

 32.(7分)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

(1)愈伤组织是由离体的组织或器官通过A过程获得的,

B、C过程是通过细胞的实现的。

(2)胚状体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

 ①用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花粉胚”,同种植物的花粉胚与体细胞胚在染色

体数目上的主要区别是。

 ②如果用处理二倍体植物的花粉胚,能获得可育的植株,该过程

 育种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③在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