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0692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8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docx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材料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教学考试要求:

<一>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考纲要求:

1.硅元素及其化合物:

2.氯元素及其化合物:

(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氧、硫元素及其化合物4.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二、考点梳理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考点一 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1.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

存在形态

游离态和化合态

化合态

物理性质

金刚石:

熔点高、硬度大石墨:

硬度小、电的良导体

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用途

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刀具,

石墨用于制造电极、铅笔芯

半导体材料和合金材料

2.化学性质

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考点二 碳、硅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燃烧:

2CO+O2

2CO2。

②还原CuO:

CO+CuO

Cu+CO2。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

[深化拓展]

(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盛放氢氟酸不能使用玻璃瓶只能使用塑料瓶,因为玻璃中含有的SiO2可以与NaOH溶液、氢氟酸反应。

(2)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3)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沸点却很高。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却能与氢氟酸作用。

考点三 硅酸及硅酸盐

1.硅酸

(1)溶解性:

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弱酸性:

酸性比碳酸还弱: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制备:

可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4)用途:

硅胶可用作干燥剂的载体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

2.硅酸盐

(1)硅酸盐:

是由Si、O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成分。

(2)硅酸钠: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长石(KAlSi3O8)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

玻璃

陶瓷

生产原料

石灰石、黏土

纯碱、石英、石灰石

黏土

主要设备

水泥回转窑

玻璃熔炉

陶瓷窑

生产条件

高温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深化拓展]

(1)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H2SiO3却难溶于水。

(2)因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所以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能发生下列反应: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但在高温下Na2CO3+SiO2

Na2SiO3+CO2↑也能发生。

(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与玻璃的成分不相同;即水玻璃又称为泡花碱,但它却是盐溶液(存放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不是碱溶液。

(4)氧化物形式只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而不表示其结构,切不可认为硅酸盐是由氧化物混合而成的。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溶解性

黄绿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比空气大

有毒

可溶于水

2.氯气的化学性质

(1)次氯酸(HClO)

①不稳定性:

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ClO

2HCl+O2↑。

②弱酸性:

比碳酸酸性弱,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

③强氧化性:

具有漂白性。

(2)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它的稳定性比HClO强。

②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ClO-+H2OHClO+OH-。

③与酸反应生成HClO,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lO)2+CO2+H2O===2HClO+CaCO3↓。

考点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纯净氯气的装置

2.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制取Cl2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3.注意事项

(1)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2)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挥发。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制Cl2的装置,可用于具有“固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特点的反应。

(5)尾气吸收时,不能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因为石灰水浓度太小,吸收不完全。

考点三 卤素的性质及X-的检验

1.结构与性质

卤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包括:

氟(F)、氯(Cl)、溴(Br)、碘(I)、砹(At)。

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和H2的反应:

X2+H2===2HX。

(2)卤素单质和H2O的反应:

X2+H2OHX+HXO(X为Cl、Br)。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将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

Cl2+2NaBr===2NaCl+Br2。

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

Br2+2KI===2KBr+I2。

2.特殊性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除了具有共性外,都有其特殊性质。

(1)氟:

①无正价,非金属性最强,F-的还原性最弱。

②2F2+2H2O===4HF+O2,与H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③HF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铅制器皿或塑料瓶中;有毒;在HX中沸点最高。

(2)溴:

①Br2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②Br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不能用橡胶塞。

(3)碘:

①I2遇淀粉变蓝色。

②I2加热时易升华。

③I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食用盐中加入KIO3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3.卤素离子的检验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

生成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

蓝色溶液,表明有I-

考点四 卤素单质的工业制法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

饱和食盐水

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H2↑+Cl2↑

2.海水提取溴

(1)流程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Cl2===Br2+2NaCl;

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3.海带中提取碘

(1)流程

  H2O        Cl2

   ↓        ↓

海带

―→

―→

―→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I-===I2+2Cl-。

第三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O3和H2O2的性质及应用

1.O3

(1)组成:

臭氧的分子式为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O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2可以转化为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

2O3。

②强氧化性:

O3容易使淀粉KI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O3+H2O===I2+2KOH+O2。

③漂白性:

O3因其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3)用途:

①可用作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2.H2O2

(1)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H—O—O—H,是极性分子。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加快。

2H2O2

2H2O+O2↑。

②弱酸性:

相当于二元弱酸。

H2O2H++HO

,HO

H++O

③强氧化性

a.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

b.氧化Fe2+、SO

等还原性物质:

H2O2+2Fe2++2H+===2Fe3++2H2O,

H2O2+Na2SO3===Na2SO4+H2O;

c.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H2O2+2I-+2H+===I2+2H2O。

④弱还原性:

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考点二 硫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硫单质

(1)自然界中的硫

①游离态:

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

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关化学式为:

硫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FeS2

CuFeS2

CaSO4·2H2O

Na2SO4·10H2O

(2)硫的物理性质

色态

溶解性

黄色晶体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硫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色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气体

刺激性气味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3.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

熔点16.8℃,沸点44.8℃,常温下为液态,标准状况下为固态。

(2)化学性质:

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主要反应如下:

SO3

4.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1)来源:

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6)。

(3)治理:

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

途径1:

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2=催化剂=2SO3、SO3+H2O===H2SO4。

途径2: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考点三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物理性质

H2SO4不挥发,易溶于水,浓H2SO4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3.浓硫酸的特性

将有机物中的H、O以原子数2∶1比例脱去,如使蔗糖变黑

4.SO

的检验

被检液

取清液

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

考点四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

如:

H2S+H2SO4(浓)

S↓+SO2↑+2H2O

3.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

硫元素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转化

(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

(2)N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N2的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N2+O2

2NO。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②与氢气反应:

N2+3H2

2NH3。

2.NO与NO2

考点二 氨和铵盐

1.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极易溶于水(1∶700),可由喷泉实验证明。

2.氨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4NH3+5O2

4NO+6H2O。

(2)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

NH3+HCl===NH4Cl,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

NH3+H2ONH3·H2ONH

+OH-,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4)与盐溶液反应

现象

离子方程式

FeCl3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

Fe3++3NH3·H2O===

Fe(OH)3↓+3NH

AlCl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Al3++3NH3·H2O===

Al(OH)3↓+3NH

3.氨的用途

(1)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用作制冷剂。

(2)制氮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4.氨的制法

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5.铵盐及NH

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NH

的检验        

[总结提升]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NH3·H2O

NH3↑+H2O

浓氨水+固体NaOH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浓氨水+固体CaO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

加热NH4HCO3固体

NH4HCO3

NH3↑+H2O+CO2↑,H2O、CO2被碱石灰吸收,得到氨气

 

考点三 硝 酸

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反应:

4HNO3

2H2O+4NO2↑+O2↑。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的反应为:

C+4HNO3(浓)

CO2↑+4NO2↑+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

如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4H++NO

===3Fe3++NO↑+2H2O。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与C6H6反应):

C6H6+HNO3

C6H5NO2+H2O。

②颜色反应:

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考点四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

1.

2.有关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推断题常以产生白烟、红棕色气体、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等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3.含氮物质的化合价变化及规律

(1)氮元素间的歧化和归中

歧化——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

归中——同一元素高价态和低价态生成中间价态。

歧化:

3NO2+H2O===2HNO3+NO。

归中:

6NO+4NH3===5N2+6H2O。

(2)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

NH3

NO

NO2

HNO3;

N2

NO

NO2

H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