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0479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8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中药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中药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中药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中药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docx

《《中药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docx

《中药学》

《中药学》教学课件

相关概念

◆什么就是中药?

 ◇中药:

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得药物。

  ●传统药物得总称,相对概念,近百余年

  ●大部分产于中国

  ●大部分为天然产物

  ●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独特理论体系

 ◇本草:

大部分来源于植物

  ●常用:

500种左右;

  ●文献:

3000多种;

  ●目前:

12800种以上;

  ●80%以上来源于植物。

 ◇草药、中草药:

中药混称

 ◇民族药:

理论体系不同

 ◇产品形式:

  ●药材:

药物在产地采集、初加工后得产品。

  ●饮片:

药材经炮制加工,降毒、增效,供调剂、制剂。

  ●成药:

疗效突出得经验处方,按严格方法,制成一定得剂型。

◆中药学:

(本草学)

 ◇基本理论

 ◇具体药物:

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

◆国外相关:

汉方、韩药、Herbs、Botanic

原始社会药物得起源

◆口尝身受,药、食同源

◆无意误食 →有意试验 →积累药物经验

◆“神农尝百草”

◆长期生活、医疗实践结果

夏商周时代

◆酒、汤剂得运用

 ◇酒:

“百药之长”

 ◇汤液:

方便服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促进了复方药剂发展。

◆口耳相传→文字记载

 ◇钟鼎文:

“药”,“治病之草,从草,乐音”

 ◇《诗经》:

植物、动物300多种

 ◇《山海经》:

100余种药:

动物、植物

 ◇《黄帝内经》:

药性理论基础: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五十二病方》:

药物240余种,炮制、制剂、用法、禁忌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本经》) 

 ◇现存最早得药学专著

 ◇作者:

不详

 ◇年代:

东汉末年

 ◇载药:

365种

 ◇版本:

原书早佚,明清学者整理

 ◇内容、价值:

  ●中药基本理论。

“序例”:

四气五味、有毒无毒。

  ●“三品分类法”:

上、中、下三品,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

  ●总结秦汉以前得药学成就。

  ●各药历用不衰,现教材:

204种。

两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

 ◇作者:

陶弘景

 ◇年代:

梁代(公元500 年左右)

 ◇载药:

730 种

 ◇内容、价值:

  ●补充药物理论与操作原则。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

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各类又分三品。

  ●首创诸病通用药。

80余种。

  ●朱书《本经》,墨书《别录》,小字作注。

  ●总结梁代以前得主要药学成就,综合本草模式初步确立标志。

◆其她本草著作

 ◇《雷公炮炙论》:

南朝刘宋·雷斅

  ●300 种药物炮制方法。

  ●第一部药物炮制专著。

  ●分支学科产生标志。

 ◇《吴普本草》

 ◇《李当之药录》

 ◇《名医别录》

 ◇《徐之才药对》

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唐本草》)

 ◇第一部官修本草(药典)。

 ◇作者:

苏敬、李勣主持,23人参与。

 ◇年代: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 年)。

 ◇载药:

844 种。

 ◇特点、价值:

  ●图文并茂,增加药物图谱、图经。

  ●总结唐代以前药学成就。

  ●对中外后世药学发展影响深远。

◆其她本草著作

 ◇《本草拾遗》陈藏器、开元年间(公元731~741 年)

  ●增补大量民间药物,辨识品类极审慎。

  ●“十剂”分类法为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得发端,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食疗本草》孟诜:

总结唐以前营养、食治经验,食疗专著。

 ◇《海药本草》李珣:

海外输入药物及南药。

 ◇《药性论》(《药性本草》)甄权:

药性理论专著。

 ◇《蜀本草》五代·韩保昇:

增加新药,撰写图经,绘图精致,后人常引用。

宋金元时期

◆《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

唐慎微

 ◇年代:

1082年

 ◇载药:

1558种,增加 476种,附方3000余首。

 ◇版本:

原稿未刊行

  ●《大观本草》大观2年(1108年)。

 

  ●《政与本草》政与6年(1116年)。

 

  ●《绍兴本草》绍兴 29年(1159年)。

 

  ●《大全本草》金元时期(1302年)。

 

 ◇价值:

  ●总结宋代以前药学成就。

  ●现存最早最完整本草著作。

  ●首创附列大量方药。

  ●保存大量本草学史料。

◆国家药局

 ◇1076 年,熟药所,国家经营

 ◇修合药所(医药与剂局)、出场药所(惠民局)

 ◇促进药材检验、成药生产发展。

 ◇带动炮制、制剂技术提高

 ◇制定制剂规范:

《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药性理论进一步完善:

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基本成形

◆官修本草

 ◇《开宝本草》,公元973~974 年。

 ◇《嘉祐本草》,1060 年。

 ◇《本草图经》(《图经本草》),1061 年。

◆其她本草著作:

 ◇《饮膳正要》元代、忽思慧,1330年

  ●饮食疗法专著

  ●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高营养物得烹调法、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

  ●回、蒙食疗方法。

 ◇药性理论专著:

  ●《本草衍义》寇宗奭。

  ●《汤液本草》王好古。

  ●《医学启源》、《珍珠囊》张元素。

明代

◆《本草纲目》

 ◇作者:

李时珍

 ◇年代:

初稿1578 年,定稿1592 年,出版1596 年

 ◇载药:

1892 种,新增374 种。

 ◇内容、体例:

52 卷,200 万字,附图1100 多幅,附方11000 余首。

各论:

16 部、60 类。

 ◇成就、贡献:

  ●全面总结明代以前药学成就。

  ●完善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医药科技百科全书。

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

◆其她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刘文泰:

收药1815 种,1385 幅精美彩色药图与制药图,古代彩绘本之珍品。

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炮炙大法》缪希雍,炮制专著。

 ◇《救荒本草》朱橚,食疗专著,供灾荒时食用之物414 种。

 ◇《滇南本草》兰茂,现存内容最丰富得古代地方本草。

 ◇《本草原始》李中立,偏重生药学研究。

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

赵学敏

 ◇年代:

1765 年

 ◇载药:

921 种,新增716 种。

 ◇成就:

  ●新增大量民间药与外来药。

  ●补《纲目》不足、纠《纲目》之误。

  ●保存大量今已散失得方药书籍内容。

◆清代本草研究得特色:

 ◇补充修订《本草纲目》不足。

 ◇节要性本草:

撷取《本草纲目》精粹。

 ◇重辑《神农本草经》;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

 ◇大批草药专著。

 ◇专题本草门类齐全:

炮制、辨药、药理、食疗。

民国时期

◆中医学校→中药学讲义,充实各药功用主治论述。

◆《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 年),陈存仁,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

 200 万字,收录词目4300 条。

◆现代研究起步:

品种调查及确定,化学及药理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

◆本草古籍整理刊行。

◆中药新著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得水平。

 ◇《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本草彩色图鉴》

 ◇《中华本草》:

(1999 年)

  ●涵盖中药学几乎全部内容。

  ●总结两千多年来中药学成就。

  ●载药8980 种。

◆三次全国性资源普查:

12807 余种(1999 年)。

◆现代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取得瞩目成就。

◆完整得教育体系:

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完备得产业体系。

第一节产地

►道地药材(地道药材)

 ♦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地域性。

►道地药材得形成

 ♦生态环境得不同。

 ♦临床疗效得长期总结。

►道地药材得确定

 ♦临床疗效

 ♦产地

 ♦品种

 ♦质量

►常见道地药材 

 ♦四川:

黄莲、川芎、附子、川贝母、续断

 ♦江苏:

薄荷、苍术

 ♦广东:

藿香、陈皮、砂仁

 ♦东北:

人参、细辛、五味子

 ♦云南:

茯苓、三七

 ♦河南:

地黄、山药、牛膝、菊花

 ♦山东:

阿胶

 ♦浙江:

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郁金

第二节采集

►采集与药效得关系

药效物质基础(有效成分)→→质、量、效得差异

            ↑

        采集季节、时间、方法

►植物类药材

 ♦全草、茎:

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得花前或刚开花时。

  如:

益母草、小蓟、薄荷、桑寄生

 ♦叶:

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如:

枇杷叶

  特定品种,须深秋或初冬霜后。

如:

桑叶

 ♦花:

含苞待放或初开时。

如:

菊花、辛夷 

  花粉:

盛开时。

如:

蒲黄

 ♦果实、种子:

成熟时。

如:

枸杞、车前子

  特殊:

未成熟时。

如:

枳实

 ♦根、根茎:

秋末、春初(农历二、八月)。

天麻

  例外:

半夏

 ♦树皮:

春、夏时节 (清明-夏至)。

如:

黄柏

 ♦根皮:

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

如:

牡丹皮

►动物类药物得采收

 ♦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矿物类药材:

随时采收。

第三章中药得炮制

►炮制:

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得加工处理过程。

(炮炙、修治、修制、修事)。

►药材(生药)→炮制→饮片

►方法得精确运用、程度得精确控制。

第一节炮制目得

►降毒:

消除或降低毒性、副作用与烈性;

►增效: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疗效;

►改性:

改变药物性能,适应病情需要;

►便用:

便于调剂、制剂、贮藏、煎服;

►纯净:

去除杂质与非药用部位。

第二节炮制方法

◆修治

 ◇纯净处理:

挑、筛、簸、刷、刮、挖、撞。

 ◇粉碎处理:

捣、碾、研、磨、镑、锉。

 ◇切制处理:

片、段、丝、块。

◆水制:

洗、淋、泡、漂、浸、润、水飞

◆火制:

 ◇炒:

清炒:

炒黄、炒焦、炒炭。

    固体辅料拌炒:

土炒、麸炒、米炒。

 ◇炙:

液体辅料拌炒。

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

 ◇烫:

砂石、滑石、蛤粉。

 ◇煅:

直接煅:

明煅

    间接煅:

密闭煅或焖煅

 ◇煨:

面裹煨、纸裹煨、直接煨。

 ◇烘焙

◆水火共制

 ◇煮

 ◇蒸:

清蒸、辅料蒸。

 ◇炖

 ◇潬:

 ◇淬

◆其她制法

 ◇制霜:

压榨去油、重结晶、熬胶后残余骨骼

 ◇发酵

 ◇发芽

 ◇精制

 ◇药拌

第四章药性理论

中药治病得基本原理:

►以偏纠偏

        ↙致病因素

       ↙         脏腑经络机能失常

 阴阳平衡→→→→→→→→→→→→→阴阳偏盛偏衰

(正常机体)←←←←←←←←←←←←(疾病状态)

              ↗

         药物偏性↗

         祛邪扶正

       协调脏腑经络机能

       纠正阴阳偏盛偏衰

►中药性能(偏性、药性):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第一节四气

►四气、四性: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倾向)

►四气得确定

 ♦依据:

用药反应

 ♦基准:

病证寒热

►功用:

 ●寒凉: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

  ♦阳证、热证:

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

 ●温热:

  ♦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

  ♦阴证、寒证:

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萎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

►临床意义:

 ♦基本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药对病证,正确使用。

反用则加重病情。

 ♦程度恰当。

 ♦病证:

寒热错杂→用药:

寒热并用

 ♦区别寒热真假。

 ♦注意季节。

第二节五味

►含义:

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淡附于甘、涩附于酸

►确定:

口尝味→功效味

►功用:

 ◆辛:

散、行、润,发散、行气、活血、滋润。

   表证、气滞、血瘀、燥证。

 ◆甘:

补、与、缓,补益、与中、与药、缓急

   虚证、痛证、中毒

  淡:

渗、利,附于甘,渗湿利水

   水湿内停

 ◆酸:

收、涩,收敛、固涩、生津

  涩:

收、涩,收敛,固涩,附于酸

   滑脱不禁证

 ◆苦:

泄、燥、坚,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

   腑实、上逆、实热、寒湿、湿热、阴虚火旺

 ◆咸:

下、软,泻下、软坚

   大便燥结、痰核瘰疬、癥瘕痞块

►性味合参

 ◆角度不同、性味合参、认识药性

 ◆气味相同,功效相近

 ◆气味相异,功效相异:

味同气异、气同味异

 ◆结合具体功效,全面认识药物。

第三节升降浮沉

►含义:

药物作用于人体得四种不同趋向。

趋向

作用

病位

病势

阴阳

质地

升浮

上外

发汗解表、升阳、催吐、开窍、透疹

表上

下陷

温热

辛甘淡

沉降

下内

利尿、潜阳、收敛、清热、泻下、止咳平喘

里下

上逆

寒凉

酸苦咸

 ◆同病位、逆病势

►特殊:

 ◆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

 ◆诸子皆降,苍耳子、蔓荆子独升

►趋向得改变:

炮制、配伍

第四节归经

►含义:

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得选择性作用。

►确定:

 ◆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学说

 ◆确定依据:

所治具体病证

►临床意义:

 ◆辨证用药

 ◆区别功效相似药物,精准用药

第五节毒性

►概念:

 ◆广义:

  

  ◇毒药:

一切药物得总称 

  ◇毒性→偏性。

“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亦毒。

 ◆狭义:

不良反应 

  ◇毒性:

对人体得损害作用

  ◇副作用:

治疗目得以外得反应。

►临床意义:

 ◆药不对证:

产生毒、副作用。

 ◆控制毒性:

药证相符、控制剂量、加工炮制、合理配伍

 ◆正确对待古籍论述

 ◆借鉴古代经验,重视现代研究

 ◆注意临床报道

一、配伍得概念

根据病情、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得药物配合使用。

二、配伍得意义

◆增效

◆减毒

◆适应复杂病情

◆扩大药物使用范围

三、配伍得内容

◆配伍七情:

单味药应用、药与药之间得配伍关系。

 ◇单行:

单味药治疗疾病。

 ◇相须:

性能相似得两药合用,增强原有疗效。

 ◇相使:

主、辅药合用,部分性能相似,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相畏:

一药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相杀:

一药消除另一药毒副作用。

 

 ◇相恶:

一药降低、破坏另一药功效。

 ◇相反:

两药同用产生毒副作用。

◆临床意义

 ◇协同:

相须、相使。

常用

 ◇降毒:

相畏、相杀。

选用

 ◇拮抗:

相恶。

避免

 ◇产毒:

相反。

禁忌

第六章中药得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内容:

 ◇配伍禁忌

 ◇证候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一、配伍禁忌

◆含义:

药物合用产生毒副作用、降低与破坏药效,应避免。

◆内容:

 ◇“十八反”:

  ●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甘草反海藻、甘戟、大遂、芫花

  ●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牵牛,丁香—郁金,牙硝—京三棱,川乌、草乌—犀角,人参—五灵脂,官桂—赤石脂。

 ◇“十九畏”与“相畏”得区别

◆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

 ◇历代遵信居多,亦持不同意见。

 ◇决定取舍为时尚早,有待深入研究。

 ◇无充分根据与经验,不应使用。

二、证候禁忌

◆药性各异,适应不同证候。

◆注意各药得“使用注意”。

三、妊娠用药禁忌

◆含义:

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得禁忌。

 ◇对母体不利

 ◇对胎儿不利

 ◇对产程不利

◆分类:

 ◇慎用:

尽量避免。

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部分药、性质滑利之品。

 ◇禁用:

绝对禁止。

剧毒药,药性作用峻猛,堕胎作用较强。

◆不能用于堕胎

 ◇应从禁忌药得角度来认识、对待。

 ◇不可靠,不安全。

四、服药饮食禁忌

◆又称食忌、忌口

◆病证食忌:

根据病情,忌食某些食物,以利早愈。

 ◇一般:

生冷、辛热、油腻、腥膻、刺激。

◆服药食忌:

服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毒性反应。

第一节剂量

◆含义:

用量

 ◇每味药得成人一日量。

 ◇方剂中每味药间得相对剂量。

◆计量单位:

 ◇历代各异

 ◇明清-59年:

十六两制, 1 斤=16 两=160 钱

 ◇现在中药计量:

公制, 1kg=1000g

◆剂量依据:

 ◇药物:

质量、质地、性味、有毒无毒

 ◇剂型、配伍

 ◇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势、职业、生活习惯

 ◇地区、季节、居处

◆一般:

5-10g,大剂量:

15-30,鲜品:

30-60g。

第二节用法

◆煎煮法

 ◇器具、用水、水量、浸泡

 ◇煎煮火力、时间、次数

◆特殊煎法

 ◇先煎:

质地坚硬、成分不易煎出,毒性药物

 ◇后下:

气味芳香、成分受热易破坏

 ◇包煎:

粘性、粉末、带绒毛

 ◇另煎:

另炖,贵重药

 ◇烊化:

溶化,胶类、粘性大

 ◇泡服:

焗服,成分易溶于水、久煎易破坏药效

 ◇冲服:

贵重药、提高药效、高温易破坏、成分不溶水、入水即化、液体药

 ◇煎汤代水:

易混浊、质轻量大

◆服药法:

 ◇服药时间

 ◇服药次数

 ◇服药冷热

第八章解表药

◆含义:

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得药物。

◆适应证:

 ◇表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微咳、气喘、舌淡、苔薄、脉浮。

 ◇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兼表证。

◆性能功效:

 ◇辛、轻扬

 ◇入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

 ◇兼:

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

◆配伍方法:

 ◇寒热不同,药性须合。

季节不同,相应配伍。

 ◇正虚邪实,宜祛邪兼扶正,配补虚药。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配清热解毒药。

◆使用注意:

 ◇不宜过量、不宜久用,以免耗气伤津。

 ◇自汗、盗汗忌用,失血、淋证、疮疡日久慎用。

 ◇因时因地而宜。

 ◇不宜久煎。

◆分类: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性能特点:

 ◇辛,温。

 ◇发散风寒

◆适应证:

 ◇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

  ●口不渴,苔薄白

  ●脉浮紧

 ◇兼:

风湿痹证

麻黄

麻黄: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证。

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尤宜兼喘咳者。

常配桂枝。

 ◇宣肺平喘:

喘咳证。

辛散苦降

  ●风寒咳嗽:

杏仁、甘草

  ●寒痰咳喘:

干姜

  ●肺热咳嗽:

石膏

 ◇利水消肿:

风水水肿。

桂枝

桂枝: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发汗解肌:

风寒表证。

发汗之力较缓,善温通卫阳。

  ●表实证:

麻黄

  ●表虚证:

白芍

  ●阳虚外感:

附子、细辛

 ◇温通经脉:

寒凝血滞痛证。

  ●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

枳实

  ●心阳不振、心悸。

炙甘草

  ●阴寒内盛、寒水上冲,奔豚气。

肉桂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

白芍、饴糖

  ●经寒血滞,月经不调。

当归

  ●癥瘕积聚,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助阳化气:

痰饮、蓄水证。

茯苓

麻黄、桂枝

◆共同点:

 ◇发汗解表:

风寒表证

◆不同点:

 ◇麻黄:

发汗力强,表实证

  ●宣肺平喘:

咳嗽气喘 

  ●利水消肿:

水肿

 ◇桂枝:

发汗力缓,表实、表虚皆可

  ●温通经脉 :

寒凝血滞诸痛证

  ●助阳化气 :

痰饮、蓄水证

紫苏、生姜

紫苏:

辛,温。

归肺、脾经。

生姜:

辛,温。

归肺、脾、胃经。

◆共同点:

 ◇发汗解表:

风寒表证。

力缓宜轻证。

 ◇止呕:

呕吐。

 ◇解鱼蟹毒:

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不同点:

 ◇紫苏:

兼行气,宜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

   兼化痰:

咳喘痰多

  ●行气宽中、安胎: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气滞、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

   ○痰凝气滞,梅核气证

 ◇生姜:

  ●温中止呕:

   ○脾胃寒证,脘腹冷痛

   ○多种呕吐,“呕家圣药”,尤宜胃寒呕吐

  ●温肺止咳:

肺寒咳嗽。

  ●解半夏、天南星毒性。

香薷、麻黄

香薷:

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麻黄: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共同点:

 ◇发汗解表:

风寒表证。

 ◇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

◆不同点:

 ◇香薷:

化湿与中,发汗、散寒力缓:

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暑湿,腹痛吐泻。

“夏月麻黄”。

 ◇麻黄:

发汗力强、散寒力大:

表实证

  ●宣肺平喘:

喘咳证

  ●利水消肿:

风水证

荆芥、防风

荆芥:

辛,微温。

归肺、肝经。

防风:

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共同点:

 ◇祛风解表:

  ●外感表证,风寒、风热均可。

  ●风疹瘙痒。

◆不同点:

 ◇荆芥:

发汗之力较强。

  ●透疹:

麻疹不透。

  ●消疮:

 疮疡初起兼表证。

  ●止血:

吐衄下血。

 ◇防风:

祛风之力较强,“风药润剂”、“治风通用药”,外风、内风均治。

   ○兼祛湿:

风寒挟湿表证

  ●胜湿止痛:

风寒湿痹。

  ●止痉:

破伤风。

羌活、白芷、细辛、藁本

羌活:

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白芷:

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

细辛:

辛,温。

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

藁本:

辛,温。

归膀胱经。

◆共同点: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头身痛。

  ●风寒湿痹,肢节疼痛。

 ◇白芷、细辛:

宣通鼻窍:

鼻渊

◆不同点:

 ◇羌活:

作用较强,宜上半身风湿痹痛。

 ◇白芷:

善治阳明经诸痛:

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

  ●燥湿止带:

带下,寒湿、湿热

  ●消肿排脓:

疮疡肿毒,初起、脓成

 ◇细辛:

善治少阴头痛;散寒力较强,表寒、里寒均可

   ○阳虚外感,牙痛

  ●温肺化饮:

外感、肺寒、寒饮喘咳,痰多稀白

  ●注:

   ○“细辛不过钱”,煎服,1~3g;散剂0、5~1g

   ○反藜芦

 ◇藁本:

性味俱升,上达巅顶,善治太阳经巅顶头痛。

苍耳子、辛夷

苍耳子:

辛、苦,温。

有毒。

归肺经。

辛夷:

辛,温。

归肺、胃经。

◆共同点: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不闻香臭。

  ●风寒表证

◆不同点:

 ◇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