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页病理学大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497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页病理学大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页病理学大题.docx

10页病理学大题

1.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特点:

组织或组织间质中出现均质性红染的玻璃样物质。

常见类型有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②血管壁玻璃样变。

③细胞内玻璃样变。

不同类型的玻璃样变,对机体的影响不同。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可使纤维组织变硬,失去弹性。

血管壁玻璃样变,可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细胞内玻璃样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2.概述坏死的病理变化?

坏死组织的镜下特点主要是细胞核的变化,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细胞质崩解,细胞轮廓消失。

间质崩解液化。

坏死组织变成一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肉眼观失活组织的特征是无光泽、无弹性、无血液供应、无感觉及运动功能。

失活组织只有及时清除,才能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3.简述细胞再生能力分类并举例?

①不稳定细胞:

生理状况下就经常进行更新,如表皮细胞。

②稳定细胞:

生理状况下稳定,受到损伤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如各种腺上皮细胞。

③永久性细胞:

缺乏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

4.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肉芽组织是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往往伴有各种类症细胞。

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肉芽组织的功能有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机化坏死组织、血栓等。

③填补组织缺损。

5.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

化生是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例如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粘膜。

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持续存在,可能成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

肠上皮化生,这种化生常见于胃,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6.简述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及防治原则?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为了促进创伤愈合应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微量元素锌等。

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感染与异物、神经损伤均影响创伤愈合。

因此,利用热敷、红外线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感染,清除异物均有利于创伤愈合。

7.常见的变性有几种?

有五种,①细胞水种;②脂肪变性;③玻璃样变性;④病理性色素沉着;⑤病理性钙化。

8.坏疽的类型?

①干性坏疽;②湿性坏疽;③气性坏疽。

9.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④包裹或钙化。

10.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①损伤范围的大小;②坏死组织的多少;③创缘是否整齐;④对合是否严

密;⑤有无感染;⑥愈合时间的长短;⑦疤痕的大小。

11.坏死分为哪几种类型?

①凝固性坏死;②液化性坏死;③坏疽。

1.简述淤血的病变及效果?

淤血的病理变化:

肉眼观,局部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切面湿润;组织颜色暗红,体表皮肤和粘膜出现紫绀;局部温度降低。

镜下观,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护张,充满了血液。

淤血的后果有①淤血性水肿和出血。

②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③淤血性硬化。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镜下观,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出现水肿液、红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衰细胞,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肉眼观,肺组织质地变硬,呈棕褐色。

3.叙述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发生的机理?

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胶原纤维,血小板与胶原纤维接触、活化、聚集;裸露的胶原纤维激活XII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心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4.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何影响?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少数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血栓形成可避免破裂性出血。

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是不利的①阻塞血管腔,若阻塞静脉引起淤血、水肿;若动脉阻塞,侧支循环未有效建立时,可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

②栓塞,血栓脱落后,引起栓塞。

③因心瓣膜上的血栓反复形成,反复机化,使心瓣膜变硬、增厚、粘连,从而形成心瓣膜病。

④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并可伴发出血、休克。

5.简述栓子运行的途径?

栓子运行的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

常见的运行途径有①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最终栓塞在肺动脉。

②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最终栓塞在体循环动脉系统的分支,但以脑、肾、脾和下肢多见。

③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一般栓塞在肝内门静脉分支。

少见的有交叉性栓塞和逆行性栓塞。

6.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①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心、脾、肾等器官,梗死区因含血量少,呈灰白色,梗死灶周围有明显充血出血带。

镜下观,早期可见该组织轮廓,晚期呈红染均质状。

②出血性梗死多发生于肠和肺,梗死区呈暗红色,有明显出血现象。

7.血栓形成的条件?

①心血管内膜的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的凝固性增高。

8.试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有何联系?

血栓形成后,栓子落脱,随血液运行,到相应大小的血管发生阻塞,阻断血流,引起缺血性坏死。

炎症

1.简述炎症过程中液体渗出的意义?

液体渗出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①稀释毒素。

②含有抗体、补体等,有利于杀灭病原体。

③渗出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可阻止病菌扩散和白细胞发挥吞噬作用,并有利于组织修复。

但渗出过多,可压迫周围组织;纤维蛋白渗出过多,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发生机化、组织粘连等。

2.试述白细胞渗出过程及其在炎症灶中的作用?

白细胞渗出过程包括边集、粘附、游出、趋化等过程。

在炎症灶中发挥吞噬作用和免疫作用,但对局部组织也有损伤作用。

3.比较急、慢性炎症的病理特点?

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

病理特点一般以渗出为主,可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坏死,增生反应较轻。

慢性炎症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或一开始即为慢性经过,病程长。

病理特点以增生为主,而渗出和变质性变化一般较轻。

4.简述炎症介质的来源及其主要作用?

炎症介质可来自细胞,也可来自血浆。

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有利于炎性渗出。

并具有对炎细胞的趋化作用。

有的炎症介质还可引起发热、致痛、组织损伤等。

5.常见渗出性炎症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常见渗出炎症有①浆液性炎症以大量浆液渗出为特点。

②纤维蛋白性炎症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为特点。

③化脓性炎症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④出血性炎以大量红细胞漏出为特点。

6.化脓性炎有几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化脓性炎有三种类型①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并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②蜂窝织炎:

为弥漫性化脓性炎,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常发生于疏松的组织内。

③表面化脓和积脓:

前者系粘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脓液向其表面渗出。

后者系浆膜腔或空腔器官的化脓性炎,脓液积存在腔内不易排出。

7.何谓肉芽肿性炎?

有几种常见类型及各型的主要形态特点?

即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

常见类型有①感染性肉芽肿:

由病原体引起,能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细胞结节。

其中的巨噬细胞能转化为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

②异物肉芽肿:

由各种异物引起,病变以异物为中心形成结节状病灶,即在异物周围形成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异物多核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包绕成结节状病灶。

8.如何理解炎症的生物学意义?

炎症过程是损伤和抗损伤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总体上表现出防御为主的反应。

机体通过炎性充血和渗出反应,局限和消灭致炎因子、稀释与中和毒素、清除异常物质,并通过增生修复损伤的组织,这些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但是致炎因

子可引起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大量渗出可压迫邻近器官而影响功能,这些对机体都是不利的。

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应采取措施控制炎症反应。

肿瘤

1.简述肿瘤的组织结构和识别它的实际意义?

肿瘤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构成,肿瘤的实质就是瘤细胞,是构成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间质是由纤维组织,血管等成分构成,具有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

肿瘤的实质具有特异性,根据瘤细胞的形态来识别肿瘤的组织来源,根据瘤细胞的异型性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2.简述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异型性,除实质和间质在排列和组合上与起源组织有很大差异外,尤其是瘤细胞的异型性更为突出,表现在①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可出现瘤巨细胞。

②胞核大,核染色深,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和奇异核,核分裂象多,且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⑧胞浆多为嗜碱性。

3.请说出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

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包括直接蔓延和转移。

转移的途径有淋巴道.血道和种植性转移。

4.试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可从分化程度、生长速度、生长方式、继发改变、转移、复发和对机体的影响进行比较。

5.试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与肉瘤的区别,主要从组织来源、发病率、发病年龄、大体特点、组织学特点、嗜银染色、转移途径进行比较。

6.简述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为压迫和阻塞,颅内良性肿瘤可危及生命。

性肿瘤对机体影响大,包括压迫与阻塞,破坏器官结构和影响功能.侵犯神经引起疼痛.发生坏死、溃疡、出血、发热、感染和恶病质。

7.简述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恶性肿瘤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三级,I级,分化较好,低度恶性;皿级,低分化,高度恶性;H级,介于二者之间。

根据原发瘤大小.浸润的范围和有无转移将肿瘤分为早晚期。

多采用TNM分期,T

1—T

4,表示原发瘤大小和浸润程度;N为淋巴道有无转移,用N

0—N

3表示;M为有无血道转移,用M

0—M

2表示。

8.肺癌根据位置和形态可分为几型?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央型肿瘤位于肺门部,相当于主支气管和叶、段支气管肺癌。

周围型肿瘤位于肺叶的周边部,由段以下支气管为主,常为孤立性肿块,接近胸膜。

弥漫型肿瘤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呈多结节状肿块。

9.简述鼻咽癌的扩散途径?

①直接蔓延破坏颅底骨,卵园孔处被破坏最多见。

②淋巴道转移先至咽后淋巴结,然后至颈上深淋巴结。

⑧血道转移骨.肺.肝最常见。

10.列出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镜下分型?

肉眼分型:

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镜下分型:

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混合细胞性肝癌。

11.简述早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肉眼分型?

癌组织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肉眼分三种类型隆起型、浅表型、凹陷型。

12.简述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及扩散途径?

子宫颈癌组织学类型有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以鳞癌为最常见。

子宫颈鳞癌可分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原位癌累及上皮全层,

基底膜完整。

原位癌的癌细胞经过宫颈腺口伸入腺体内,称为原位癌累及腺

体。

当癌细胞穿破基底膜侵犯间质不超过5mm,称为早期浸润癌。

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5mm,则称为浸润癌,其肉眼类型为菜花型.内生浸润型和溃疡型。

镜下,鳞癌最常见,按细胞分化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

腺癌较少见,也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

还可见乳头状腺癌.腺鳞癌等。

子宫颈癌可直接蔓延累及直肠、膀胱、阴道、盆腔等,淋巴道转移到子宫旁淋巴结、闭孔、髂内、髂外、髂总等淋巴结,晚期可经血道转移至肝、肺及全身其他器官。

肺试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的病理变化

(1)肺组织病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各种慢性肺疾病的晚期并发症,这些疾病均以弥漫性肺纤维化或肺气肿为共同结局,形成不可逆性肺部病变。

(2)肺血管病变:

肺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泡壁毛细血管数目显著减少;

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官腔狭窄。

还可发生小动脉炎,

有事可见有动脉内血栓形成和机化。

试述大叶性肺炎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

(1)充血水肿期肉眼:

肺叶肿胀,重量f暗红,切面可挤出带泡沫的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