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48859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酒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酒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酒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酒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文化.docx

《酒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文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文化.docx

酒文化

西

班级:

旅游管理1002班

姓名:

龚喻婷

学号:

20104563027

一、引言

自古以来,还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像酒这般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历经千百年而魅力不减,也没有任何一种饮料,似它这般深受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习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饮之,歌之,友之,恋之,拥有无数信徒而代代相继。

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如它这样有无数神奇的传说故事、赞美它的诗词歌赋,赋予这般广泛的文化意义。

作为一种古老的饮料,酒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之中,成为最具民族性的社会文化现象。

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类的礼物。

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不同,东西方(甚至国与国之间)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

在中国文化中,酒都是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亲朋聚会,浅尝小酌可以营造气氛、增进感情。

在西方人眼中,酒是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

面对这个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西方人自然会热爱它、饮用它,并且用心去欣赏和玩味。

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酒文化发展的脉搏,有助于促进中西方交流与发展。

2、中西酒文化对比

1、历史渊源

在中国,酒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龙山文化时期(约5000年)就出现了,一些人都认为杜康用引进的新酿酒技术,是就占据了4000多年的历史。

当然,也有些人为仪狄是酿酒第一人。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

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

“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

”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

另据《说文解字》记载:

“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琬液”、“琼苏”等,有些直接进入诗中。

酒成为文人生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

“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在这里已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

在西方,尽管他们没有太多详细的记录着关于酒的历史,但关于酒的起源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流传下来。

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希腊人则认为酒是由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

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

天后赫拉出于嫉妒烧死塞密莉。

宙斯把狄奥尼索斯救出缝在他的大腿里,使他获得第二次诞生。

后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巧。

酒便逐渐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

传说中狄奥尼索斯的身边还有一个随从萨提尔。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他往往被描绘成裸体的,面目狰狞,行为放荡的半人半羊的精怪,兼醉汉与色鬼于一身。

酒神带着他的随从四处流浪,所到之处便飘起了酒香,狄奥尼索斯也渐成为酒的代名词。

2、酒种

2.1中国酒种

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

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

中华文明产生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早成为农业大国,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就与西亚、中美洲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

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的同时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基础。

(1)白酒

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是用谷物或薯类为原料酿造的。

白酒很讲究色、香、味,醇香诱人,香型独具。

(2)果酒

以水果为原料发酵而酿成的酒。

(3)啤酒

是大麦发芽的辅料糖化后,加啤酒花和酵母发酵而制成的。

(4)黄酒

谷物酿造而成,采用压滤工艺生产的。

(2)药酒

属于配制酒,既有滋补功能,又有医用疗效。

2.2西方酒种

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

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

西方酒的种类有很多,比如:

葡萄酒、朗姆酒、威士忌、伏特加、金酒、白兰地、龙舌兰等。

(1)葡萄酒

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2)朗姆酒

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蒸馏酒,也称为兰姆酒、蓝姆酒或朗姆酒。

(3)威士忌

是用大麦、黑麦、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后放入旧的木桶中进行酵化而酵化而酿成的。

(2)伏特加

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60°,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

(4)白兰地

以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的酒

3、酒器

中国古代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闻名。

中国酒器以形象优美,装饰众多著称。

而且中国古代酒器大多是成套出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青铜酒器中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

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

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动人。

另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

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

但现在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西洋酒器。

西方酒器多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

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

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以被大多数中国家庭所接受。

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应用什么酒具。

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在酒杯方面中西两方差别较大。

而西方酒器现在占明显优势。

中国的传统酒器在普通家庭中已十分罕见。

4、饮酒礼仪

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异。

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

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

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

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

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

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

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

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

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

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

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5、饮酒方式

中国人喝酒一般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呼朋引伴,开怀畅饮,在遇上喜庆节假时尤其如此。

除非借酒消愁或者是嗜酒如命,否则很少见到单独饮酒作乐的。

人们更倾向于制造饮酒的气氛,至于酒的滋味到底如何,一般都是老饕的工作。

而西方酒文化是个人主义,虽然也有群聚而饮,把酒狂欢,却更注重个人对于酒的浅尝独酌;他们注重酒的多样化、个性化,突出酿酒师的作用。

西方的酒文化明显地更注重于酒本身,由酒推及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植物学、营养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而我们中国人似乎更注重酒精挥发或升华之后精神上的感受。

酒仙苏东坡以为酒是用舌头来品味的观点,这更适用西方人品酒的习惯,而我们中国人更多的是用心和大脑神经来感受酒的真味的。

至于喝酒的主导,中国的传统是以男性为主体,所谓“醇酒美人”,只不过把女性当作男人舒怀、消愁的玩物。

当然,伴随着封建伦理道德的瓦解,女性已经不再是男人的附庸,但在多数情况下女性对于酒往往还是敬而远之。

而在西方,酒文化加进了许多女性的元素,既有适合女性口味的香槟,又有为之调制的鸡尾酒,女性饮酒被社会所接受,因而总体上趋于中性化。

6、饮酒目的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人们更多的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

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

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

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

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

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7、中西方酒在文学中的应用

中国的酒文化是“酒仙”式的,而西方的是“酒神”式的。

与中国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借酒消愁寄托救世理想的传统诗风不同,西方的酒诗是整个情绪系统的激动亢奋,关注的是人性的原始欲望。

7.1中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曹操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李白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7.2西方

Gofromme.YetIfeelthatIshallstand

舍下我,走吧。

可是我觉得,从此

Henceforwardinthyshadow.Nevermore

我就一直徘徊在你的身影里。

Aloneuponthethresholdofmydoor

在那孤独的生命的边缘,从今再不能

Ofindividuallife,Ishallcommand

掌握自己的心灵,或是坦然地

Theusesofmysoul,norliftmyhand

把这手伸向日光,象从前那样,

Serenelyinthesunshineasbefore,

而能约束自己不感到你的指尖

WithoutthesenseofthatwhichIforbore--

碰上我的掌心。

劫运教天悬地殊

Thytouchuponthepalm.Thewidestland

隔离了我们,却留下了你那颗心,

Doomtakestopartus,leavesthyheartinmine

在我的心房里搏动着双重声响。

Withpulsesthatbeatdouble.WhatIdo

正象是酒,总尝得出原来的葡萄,

AndwhatIdreamincludethee,asthewine

我的起居和梦寐里,都有你的份。

Musttasteofitsowngrapes.AndwhenIsue

当我向上帝祈祷,为着我自个儿

Godformyself,Hehearsthenameofthine,

他却听到了一个名字、那是你的;

Andseeswithinmyeyesthetearsoftwo.

又在我眼里,看见有两个人的眼泪。

8、总结

总之,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各有特色。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大写意式的发散思维;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思维。

只有遵守中西方酒文化的异同,才能在与西方民族交往时充分发挥酒在交往中应起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更好地为英汉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更有利于整个世界人民的和谐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