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8386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docx

苏教版必修三《察今》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掌握上法成持宜病动反投游道表释任等词的意义(AB) 

2归纳总结所以的用法(B) 

3体会多方说理举例设喻反复论证的写法(CD)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介绍本文写作背景:

效法先王言必称先王反对变革 

二.自读,参照注解,边朗读边解决字词障碍 

三.课堂练习 

1.解释加重的词或短语 

法其所以为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 

古今一也 

使人先表水 循表夜涉 

非务相反 

其父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为治 以此任物 

军惊而坏都舍 

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凡举事必循法而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2.总结归纳本课的疑问句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不亦惑乎 

岂不难哉 

其子岂遽善游哉 

3.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四.质疑与解答 

五,讨论 

1.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一句话是?

(了解文章的针对性) 

2.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

(体会论点与分论点) 

3.作者如何引出论点,又如何层层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总结明确:

见板书设计 

六.课堂练习 

翻译最后两段 

七.作业布置 

1.提取论点 

为虎作伥 

2.用故事或寓言论证论点 

学习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不能生搬硬T他人的经验(邯鄣学步.东施效颦) 

八.板书设计 

是什么?

 提出问题 1.先王之法不可法 或损或益 时不与法俱在 

要察今  

2.应法先王成法  

为什么?

 分析问题: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1.循表夜涉 不察时而固守成法(反) 

2.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良医 要因时 

七十一圣 因势 

良剑良马 

3.刻Z求剑 

不能M守成规,要变法 

4.引婴投江  

九.作业反聩及校正 

十.教后记 

 

察今

教学要求:

一、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二、了解课文采用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从正面和反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反复证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二、了解课文采用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从正面和反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反复证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1、2小节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

《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

吕不韦开始任丞相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夕。

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

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

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二、学习第1小节

1、范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法先王之法:

效法、取法;法令制度。

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

有的、有的人。

代词。

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

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

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3、本段的主要意思是:

“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范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凡先王之法:

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

已成的。

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

明察。

古今一也:

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

“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

阴影,影子。

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

运行。

3、本段的主要意思是: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四、总结:

此为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

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

两个原因。

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

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

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文章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

“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五、布置作业,朗读体会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3、4小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三小节

1、朗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先表澭水:

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

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

相当于“又”。

益多矣:

增加。

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

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

……原因。

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

类似,像。

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3、分析:

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

三、学习第四小节

1、朗读

2、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守法而弗变:

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

先前;长寿者。

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

根据、依照;变化。

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

因此。

非务相反:

要求得到、追求。

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

时代,形势。

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3、分析:

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

由“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四、朗读课文,体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5、6小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重点词句翻译

问:

寓言和设喻阐述了什么道理?

二、新授

(一)学习第5小节

1、  朗读

2、  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以故法:

用;旧。

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

治理。

时已徙:

变迁。

“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结构是:

“中心词+定语+者”。

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

有涉江的楚人。

“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

全句意思是: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

“之”,代词,代“剑”。

3、  分析: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中心论点。

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讥讽了不顾“地”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二)学习第六小节

1、  朗读课文

2、  疏通文字、重点讲解

人问其故:

原因,缘故。

“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

指处所。

按于在春说:

“上”按古义为“侧畔”。

今暂从于说。

“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

“人问其故。

曰:

‘此其父善游。

’”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吕览纂》:

“荆国”作“乱国”。

“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

“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3、分析:

作者以“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

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

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讥讽了不顾“人”的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3—6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三、总结

1、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3、  写作特色

A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分析:

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

“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

由“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B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

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各包含怎样的寓义?

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分析:

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

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

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

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

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四、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变法观点和人的主观认识必须适应时代和客观形势的道理。

  2.学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3.了解设喻在论证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逐段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

应当注意的是:

  1.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尤其要重视背诵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记忆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

  2.疏通文义的重点不在词语注释,而在上下文意的贯穿理解上。

教师可以只提出问题或作出指点,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不搞“对号入座”式的翻译。

  3.努力减少其他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例如关于吕不韦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宜过多。

  本课拟用三课时进行讲读,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

介绍《吕氏春秋》和吕不韦,介绍时代背景,大略划分结构,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

诵读第3、4段,复述故事练习。

  第三课时:

诵读第5、6段,分析设喻的种类及其在论证中的作用,整理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学生以《采草药》《雁荡山》为例说明小科学论文的特点,强调以说明为手段。

  2.教师指出,《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论。

察今,就是要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

察今的目的是要变法。

要变法,就要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就要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这样才算得旗帜鲜明。

  二、齐读课文一遍。

  〔说明〕 读前提出要求:

注意文中哪些话是说明变法的必要性的,哪些话是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的,它的论证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但不要求作答。

  读后再指出,课文中批驳沿袭先生成法的主张的话很多,这说明本文的针对性很强,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对变法的势力。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

吕不韦开始任丞相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夜。

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

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

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 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进行。

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

(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

“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

(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

(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

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

(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

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

这是退一步的说法。

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

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

“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

”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

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

“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

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

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2段。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上胡不先王之法(取法,效法──法令制度)

  二、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孔疏:

“袭者,重衣之名。

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

指水位变化。

下文“益”,仍用本义。

“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

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

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

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

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

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

(1)齐读这一段;

(2)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3)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则(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4)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制定来对付新的情况)。

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先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水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

“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

(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

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

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三、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

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

“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

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②“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

这是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③“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

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④“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

“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

“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

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

“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⑤“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

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

“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⑥“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

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

“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

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

“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

”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

“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

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

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3.检查背诵。

  ①先背第4段;

  ②然后将第3、4段连起来背一遍。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4段,准备诵读第5、6段,并将这两段译成现代汉语(口译);   2.做练习第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查背诵(第1至4段)。

  2.查口译(第5、6段)。

  步骤:

先齐读原文一遍,然后逐段译述(不要求“字字落实”)大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用这种方式疏通文义)。

主要要求是两条:

(1)内容忠于原作,可信;

(2)译文应是通顺的现代语,没有“古气”。

  附第5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 有个过江的楚国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赶紧在船边刻了个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对岸)停下了①,他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移动了,可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宝剑②,不是很糊涂吗?

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国家,就同刻舟求剑一样。

时代已经改变了,法令制度却不改。

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国家,难道不是很困难吗!

   〔说明〕①这句译文补充了“到对岸”一语,如不补充,有可能被误认为涉江者语毕而“舟止”,下文作者的评论就显得缺乏根据了。

②原文“求剑若此”,其语序跟现代语有别,译文将“求剑”和“若此”颠倒过来,才符合现代语习惯。

  第6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有个人从江边经过①,看见一个大人正举着婴儿②,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这个人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③,那大人说:

“这孩子的爸爸很会游泳,(他必定也会游泳的④。

)”孩子的爸爸尽管会游泳,他的孩子(出生不久),难道也会游泳吗?

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行不通的。

楚国人处理政事,跟这种方式颇为相似。

  〔说明〕①“有……者”是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对译出来很累赘,所以稍加改动;②“引”,课本注为“牵,拉”。

婴儿是不足周岁的孩子,不能牵拉。

训“引”为“举”,才符合情理。

③此句用意译。

④古人写文章讲究意会,括号里补充的话的意思实际上已包含在上句中,但译成现代语,还是明白地说了出来为好。

下文补充“出生不久”一语,理由同此。

  二、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

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