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8031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泉港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Word版含答案

泉港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

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蒸发较弱B.地下水位高C.地形平坦D.降水丰富

2.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2月—4月B.5月—7月C.8月一10月D.11月一次年1月

3.琼莱运河建成后

A.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B.埃及水资源减少

C.尼罗河输沙量减小D.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下图示意2018年8月24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

读图,回答。

4.据图中数据可推断

A.该日午后暑热程度有所减轻B.地表短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

C.南京正值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D.甲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测点附近高

5.图中监测数据可用于

A.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

B.估算雨水可回收量,增加城市供水来源

C.提供实时气象预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D.监测流量变化,做好防洪准备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我国北纬30度附近两个省会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甲图代表城市夏季的夜雨率高达80%以上,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

A.地处山间河谷地带B.西南季风夜晚到达

C.白天光照非常强烈D.高原热力环流影响

7.对甲图代表城市夏季夜雨多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利农作物和草场的生长B.旅行者会感觉更加舒适

C.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减少D.有利当地防灾救灾工作

8.乙图代表城市的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可能的原因是()

A.冷空气最强盛B.对流雨最旺盛

C.气旋活动频繁D.准静止锋影响

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

看它的外观如同地表的沙体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如图)。

但当人们深入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

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

A.8点前后B.12点前后C.16点前后D.20点前后

10.羚羊峡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B.岩石风化和流水侵蚀

C.岩石风化和风力侵蚀D.生物作用和冰川侵蚀

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

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

读图,回答。

11.图示地质构造是

A.山脊B.背斜C.谷地D.向斜

12.图中甲处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280米B.320米C.420米D.480米

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

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13.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A. 降水B. 下渗C. 蒸发D. 蒸腾

14.树干流液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云层厚度B. 土壤黏性C. 温度高低D. 太阳辐射

15.该山地可能是()

A. 天山B. 太行山C. 长白山D. 阿尔卑斯山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

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6.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17.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最佳旅游时间在

A.12~2月B. 6~8月C.3~5月D.9~11月

切洋葱时洋葱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出来刺激人的眼睛产生流泪现象,有网友做了如图所示试验,在案板旁边点燃一支蜡烛再切洋葱就不会流泪了。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关于该试验所利用的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B.蜡烛处气压高使气流水平扩散

C.切洋葱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D.点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小于切洋葱处

19.与该试验中气压形成原理一致的有

①赤道低压   ②副热带高压   ③副极地低压   ④极地高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21.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江道

22.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①东移②西移③潮差增大④潮差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卷综合题(共56分)

23.下图中A地为“潘帕斯草原”,“潘帕斯”源于印第安克丘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的角度分析潘帕斯成为无林草原的原因。

(7分)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A地沿河两岸为什么有“走廊式”林木。

(4分)

(3)A地人口和城市较少,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盛产小麦、玉米,但小麦、玉米的外销数量却不到一半,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24、图18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20分)

 

(1)简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成因。

(5分)

(2)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8分)

(3)分析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

(7分)

 

25.阅读世界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和A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21分)

(1)A河谷分布着中亚最好越冬牧场,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8分)

(2)读图,阐述A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

(8分)

(3)分析伏尔加河在图中区域段的河床特征。

(5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A

A

A

D

B

B

C

B

A

B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

D

D

A

C

C

B

C

D

D

A

23、

(1)A地纬度低,(1分)气温高,(1分)蒸发强;(1分)陆地面积小(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1分),夏季风较弱;(1分)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降水较少。

(1分)

(2)河流沿岸,河水蒸发,空气较湿润(1分),河水下渗,(1分)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1分),有利于林木生长。

(3)A地畜牧业发达,(1分)生产的小麦、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1分)一方面减少天然牧场的压力,(1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小麦、玉米的附加值。

(1分)

24

(1)喀斯特地貌广布;(1分)地表崎岖。

(1分) 

成因:

该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1分),气候湿热,(1分),石灰岩经流水溶解侵蚀作用而成。

(1分)

(2)该时段城市气温总体①较②城市高(1分),降水量①较②城市少。

(1分)

成因:

①城市此时位于该天气系统(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1分),受单一暖气团控制(1分),气温高降水少(1分)②城市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1分),是雨区(1分),阴雨冷湿;(1分)

(3)喀斯特地貌广布(1分),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1分);土层薄(1分),土壤较贫瘠(1分);地表水渗漏严重(1分),地表水缺乏(1分);水旱灾害多(降水变率大)(1分);

25

(1)B地地处河谷海拔较低(1分),且北面有高山削弱冷空气的入侵(1分),冬季气温较高利于牲畜越冬(1分);河谷三面高向西南敞开(1分),有利西风深入并抬升(1分),气候湿润草类茂盛(1分);有河流经过(1分),牲畜饮用水充足。

(1分)

(2)特点:

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上下波动变化(1分),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1分)。

原因:

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流量随气温而变化(1分);第一天天气晴朗(1分),昼夜温差大(1分),流量昼夜变化大(1分);第二天为阴天,(1分)昼夜温差小,(1分)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1分)。

(3)流经平原,流速慢(1分)河流下蚀弱,以侧蚀为主,(1分);河道弯曲(1分),河床较宽(1分),河床剖面呈槽形(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