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817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 11页.docx

最新文档冰心纸船赏析推荐word版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冰心纸船赏析

篇一:

冰心-纸船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赏析:

《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

寄母亲。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

写于船上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虽只三小节十一行,却把“三大主题”都融汇于其中了。

冰心出身在一个富裕、融和、充满温馨的家庭,自幼沉浸于天伦之乐和手足之情中,从孩提到成人,她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爱抚和关照,如今孑然一身离家万里、远涉重洋去异国他乡求学深造,这对感情极重、眷恋家庭的冰心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

她乘“约克逊克”船启程后,在途径日本国的三天航行中,每天都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凭栏远眺,脚下的滚滚波涛,更加激起她对烟台儿时生活的回忆和对母亲的萦念。

船抵横滨码头时,她在船舱里接连写下三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船嬉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全诗分三小节。

第一节,写行动:

我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接连两个“留着”,不仅形成了诗韵的旋律感,也使诗人执著的情感得以强化。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与前两句衔接,这“一只一只”,自然是说船儿虽小而数量却多,体现出诗人这一行动的意切情真。

第二节,写意愿。

前两句: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乍看似写自然环境的无情干扰,其实是表达诗人内心的痛楚。

她知道,自己此去,与亲人将相隔万里,短期内是无法相聚的。

然而她坚信,母女之间的亲情,是风吹浪打不能拆开,万水千山不能隔断的。

因之下两句随即接写: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第三节,写梦境。

人们在思念至深时,往往寄希冀于梦幻。

冰心在《繁星》、《春水》等诗集中,曾多处写梦,如“梦初醒处,/山下几叠的云衾里,/瞥见了光明的她。

”又如;“梦未终——窗外日迟迟,/堂前又遇见伊!

”心有灵犀一点通。

冰心相信,她想念母亲,母亲也在想念她。

她叠的小船儿,定会漂流到母亲的梦里。

她只希望母亲,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因为,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读罢《纸船》,谁能不为诗人对母亲的笃情而动容呢!

篇二:

纸船赏析

赏析:

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

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

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

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

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

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

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

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

”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

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篇三:

《纸船》冰心相关资料

冰心《纸船》的意象美

作者:

三槐堂

冰心的《纸船》创作于1923年,8月17日,刚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冰心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6天后,冰心在继续驶往大洋彼岸的邮轮上创作了这首诗: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首诗的主体意象就是诗题——纸船,分三小节,第一小节是叠纸船;第二小节是抛纸船;第三小节是梦纸船。

第一小节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把它叠成很小的船儿,然后抛到海里,“从不肯妄弃”、“留着——留着”、“一只一只”,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述的是心的虔诚,也为下文感情的喷发蓄势。

对于“纸船”,从“留”到“叠”再到“抛”,这一系列的连续动作无比细腻的表达出了一位离家的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这一切的思念都化在“纸船”上,或许只有富有童心和爱心的年青的冰心才有如此丰富而细腻的情愫。

第二节写从船上抛下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为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

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冰心叠纸船还是一种富有童心的女子行为,到第二节纸船的到处飘零已经有了诗人身世、处境的的艺术写照了。

“天风”和“海浪”肆虐着小而轻的纸船,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已经远离故土、远离母亲的冰心那种漂泊无依的孤独。

此时的“纸船”不再是思念的承载物,而且还是诗人自己漂泊的代言人了。

接下来的诗句把诗人这种复杂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诗人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第三节变化了叙述角度,写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了一只很小的白船,继而喃喃地告慰母亲“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承接虽有跳跃,但仍显自然,且想象瑰丽奇特。

这时的纸船已经富含了诗人的情感因素:

纸船是诗人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如果把《纸船》看着是一首抒情乐曲,“叠纸船”是舒缓的开篇,“抛纸船”是跌宕的展示篇,“梦纸船”则是情感的高潮和戛然而止的无穷意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当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崇拜者的冰心,其《纸船》的创意显然是来自泰戈尔的同样题目的散文《纸船》: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浮泛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这篇《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一个孤寂儿童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思和梦幻般的希望。

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

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丽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

诗人把天上的小朵白云联想成鼓着风的白帆并下到河里比赛,想象美丽奇幻且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

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

同样的纸船,因为诗人灌注了奇特的想象,让纸船一直流淌到今天,还将绵延不绝?

?

《纸船》

(潘樟芳老师诗歌教学展示课)

1、巧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2、以亲切的态度笑对学生,很受学生喜欢。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教态,不是做作能装出来的,是教师修养的自然流露。

3、用故事导入环节,师动情的语言有了用场、起了效果。

4、“学生用一句话谈感受”环节,有一位学生竟用诗谈,很了不起。

(可惜没记下原话)

5、师的串讲得体、生动,除了师自身的高水平外,有意识准备也起了大作用。

6、媒体资料怎样为我所用,值得注重。

7、媒体展读可能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会觉得媒体展读如此好,自己都不敢开口了。

8、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9、“个性化阅读”的另一招:

离开“课文背景”、“作者背景”解读文章。

(探讨)

10、课堂剧:

(1)、课堂是剧场;

(2)、学生是演员:

(3)、教师是讲解员;

(4)、与课文剧的区别?

11、师提示学生从作者冰心的角度思考(有什么启示),好。

12、师指导“读法(技)”到位,但学生“感悟读(入情入境)”不理想,诗要读出感情。

13、师把自己读诗的感受展露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好。

14、课堂语言设计优美,展示优美。

15、送给学生一句话: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6、这首诗易懂,学生读至能背诵即可。

17、叶丽慧点评:

(1)、语言精美;

(2)、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3)、师亲切、自然;

(4)、建议个体朗读的时间多一点;

(5)、建议学生自评的时间多一点。

18、彭红教研员点评:

(1)、语言优美、精炼,诗一般的语言;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好;

(3)、对主题的把握,准;

(4)、课外延伸,好;

(5)不足,结尾过于仓促。

胡明道《纸船》(东方雪整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方雪在201X/04/0702:

08pm第1次编辑]

据《与会指南》适当补充并点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质疑,层层解读,体会作者思念母亲、呼唤母亲的深沉感情,丰富内心对“母爱”的情感体验。

2、通过个性化的评点及独特的想象,品味、探究诗歌朴实含蓄的语言及淳厚、深情的意境。

整体策略:

1、在自主质疑、个性解读中积累知识,归纳方法。

2、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合作分享,习得能力。

3、在朗读涵咏中陶冶渐染,在与作品发生精神联系中,发展生命。

教学过程:

1、创设文化情境,打破认知平衡,拨动质疑琴弦,激发阅读期待。

通过课前谈话,教师了解到一学生的哥哥的事实。

课上,教师让这学生说说自己对哥哥留学的态度、感情。

并出示1923年约克逊油轮的图片,说出一番动人的话:

“船上,一个女孩也是要留学,但是,她并不快乐。

她一边叠着纸船,一边流泪。

”她为什么流泪呢?

(这个环节概括起来,就是比照加叙述,引出课题。

预设效果是引发阅读期待,但是,从现场看,这种期待并不强烈。

在后面环节教师让学生读玩文章,提出疑问可以看到,学生只关心“她为什么流泪”。

这种激发兴趣的方式没有问题,但是内容设计上还不是贴近学生心理。

2、自主散读作品,初识作品梗概。

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要读大声,读清楚。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齐读,读得不很流畅。

教师点出断句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原有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断句。

在把握诗歌内容上,教师问了一问题:

这首小诗写了什么?

学生答案:

叠纸船、抛纸船、求

纸船。

教师将关键动词分写在课题前,并对“叠”字正形,提示学生“叠上三又像叠罗汉”,不能写错。

教师再调查学生,前面学生自己提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了。

(这个环节主要是两读,概括内容。

学生对“概括”与“复述”的概念不清楚,教师有意识在进行暗示。

后面胡老师在自己讲座中说她的预设是“收纸船”(大意),而学生说到了“求纸船”,她认为也没问题,就不按预设行事了。

3、进行选择评品,碰撞交流分享。

教师说出有关鉴赏的名句,教育学生透过语言的表面,识得深意,要求学生对诗歌作评点。

写在书上。

学生陆续说出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按照哪一句写出什么内容这种方式来说的。

“表示想念”“思念”等。

一学生说到纸船象征对母亲的思念,教师重复强调“象征”这关键词。

教师让学生评价谁写得好。

一男生说座位前面的同学写得好。

老师问:

你认识不认识她?

(晕)学生回答:

不认识。

(狂晕!

教师出示投影:

评点赏析时,你可以——

选词早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

点悟内涵评写技,明白晓畅用语简。

教师让学生把这话齐读一遍。

(这块对诗歌评点方法的指导似乎慢了一拍,应该在学生动笔前出示这个的,到这环节结束才出来,有总结的味道了。

方法也就不实用了。

4、开掘读前经验,激发想象再造,咂摸生命体验,体认文本情感。

学生讨论解决课前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叠船,为什么哭。

(我好晕。

这两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怎么还要说这两问题。

教师把这个看作是一个环节,然后让学生满把握这一轮的收获,用朗读表现出来。

我觉得应该在生命体验后,有了学生自己的体会,再来朗读比较合适。

5、进行心灵对话,促成情感升华。

教师谈话:

中央10台经常用美文美诗制作MTV,“你也能创作MTV”。

分工:

每一小组制作一两个画面,说明附在哪一句后面,看看谁的想象更丰富、更合情、更合理。

学生讨论,但是没动手画。

学生发言,有说一个小女孩深情看着未叠完的纸船的,有说蚊帐里一位中年妇女拿着扇子轻轻为一位小女孩摇着的,有说小女孩边流泪,边抛纸船的,有说妈妈睡梦中,女儿乘着小白船回来了的,还有说小女孩回忆母亲给自己送热茶的等等。

教师调查:

现在你是否更深刻理解为什么悲哀了呢?

并作示范朗诵。

教师嗓子不适,咳嗽了几声。

教师设计一个叫“QQ连线”的活动,模仿“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

?

”“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

?

”什么来说话。

学生有说想起奶奶每天放学在校门口接自己,有说自己发母亲的照料,有说母亲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我上学期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啊!

)做早饭,有说想起远方的亲人的。

教师顺水推舟:

那就带着感情去读吧。

(结果读的感情还是没出来,估计是我坐得比较远,且不停地受到短信骚扰)

6、课下深度拓展,进行问题探究。

教师谈话:

母亲图画(投影),田世国(投影)让学生思考:

“水”如何往上流——今天我们怎么感恩?

要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

下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2.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读出画面、读写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情

师: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

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

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

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

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

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

“儿呀,快起来。

摔疼了吗?

”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

如果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真实的: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

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

同学们,不知你在听到这些故事和报道时,你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你联想到了什么?

请用一句话或一句诗加以表达。

生:

母爱是最伟大的。

(生含泪)

篇四:

纸船冰心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纸船——寄母亲》赏析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

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

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

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

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

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

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

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

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

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

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纸船赏析学生版“从不肯妄弃”,足见感情执着;“妄弃”,随意丢弃。

“一只一只”,可见数量之多。

“不灰心”“每天”感情诚挚,愿望强烈。

“含着泪”“悲哀”思念之苦,刻骨铭心。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感情很珍贵。

船很小,感情却很深,愿望之强烈。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因为爱和悲哀是融在一起的,因为有爱才倍觉思念,因为孤独和思念才有无边的悲哀,这悲哀当然只能诉说给母亲听,所以要将爱和悲哀载去。

“悲哀”是指思念母亲的孤独、惆怅、难舍的痛苦之情。

最后一句话:

点明题意,诗人的感情抒发以达到极致,令人怅然不已。

诗中的“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祖国、思念母亲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