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626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x

河南省新野县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第六次周考

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Zn—65pb-207

Cu-64Ni-59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B.用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C.TiCl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2

 D.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弱碱性溶液中:

Na+、K+、Cl一、HCO3一

 B.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Al3+、NH4+、Cl‾、HCO3‾  

 C.pH=1的溶液中:

ClO一、SO42一、Fe2+、K+

 D.由水电离的c(OH一)=10-14mol·L一1的溶液中:

CH3 COO一、SO42一、Na+、NH4+

3.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

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

Ca+2Cl--2e-=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实验目的

A.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2S溶液pH

比较CH3COOH和H2S的酸性强弱

B.

测定盐酸的浓度

C.

测定中和热

D.先用酚酞,后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0.1mol∙L-1的Na2CO3溶液

证明CO32—水解分两步

5.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CH3 COOH溶液中CH3 COOH的电离:

CH3 COOH=H++CH3 COO—

B.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

CuCl2

Cu2++2Cl- 

C.NaHCO3溶液中HCO3一的水解:

HCO3一+H2 OH3 O++CO32一

D.将FeCl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

2Fe3++3CO32‾+3H2 O=2Fe(OH)3↓+3CO2↑

6.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Na2CO3、CH3COONa、KCl、NH4NO3 、NaHSO4    

B.Na2CO3、CH3COONa、NaHSO4、NH4NO3、KCl

 C.Na2CO3、KCl、NH4NO3、NaHSO4、CH3COONa     

D.Na2CO3、NH4NO3、CH3COONa、NaHSO4、KCl

7.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向0.01mol∙L-1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

>c(SO42-)>c(NH4+)>c(OH-)=c(H+)

B.25℃时,在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c(H+)=c(OH-)+c(SO42-)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F溶液和KF溶液等体积混合:

c(F-)+c(HF)=0.2mol/L

D.均为0.1mol∙L-1的Na2S溶液和NaHS溶液等体积混合:

2c(Na+)=3c(HS—)+

3c(H2S)+3c(S2-)

8.如图所示,隔板K1固定不动,活塞K2可自由移动。

T℃时,M、N两

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向容器M、N

中各充入lmolN2和3molH2,初始M、N的容积和温度相同,并保

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

M<N

B.H2的体积分数:

M<N

C.NH3的浓度:

M<N

D.该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K:

M=N

9.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0.某温度下,将Fe(OH)3(s)、Cu(OH)2(s)分别置于蒸馏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金属阳离子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 Ksp[Fe(OH)3]>Ksp[Cu(OH)2]

B.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不相等

 C.Cu(OH)2在c点比在d点代表的溶液中溶解程度小

 D.加适量浓NH3·H2O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12.一定温度下,向300mL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bmol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过程中溶液的Kw减小       

B.当b=0.2时,所得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关系为:

c(HCO3-)>c(CO32-)>c(OH-)>c(H+)

C.b=0.3与b=0.15时,所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不相同

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存在:

c(Na+)+c(H+)==c(HCO3-)+c(OH-)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若2C(s)+O2(g)=2CO(g) △H=-221.0kJ/mol,则碳的燃

烧热为110.5kJ/mol

C.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已知:

Ⅰ:

对于反应:

H2(g)+Cl2(g)=2HCl(g)△H=-akJ/mol,

Ⅱ: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mol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14.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I:

反应N2+3H2

2NH3在恒温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B.图Ⅱ:

反应H2+I2

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C.图III:

反应CO2(g)+H2(g)

CO(g)+H2O(g)Δ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图IV:

反应2SO2+O2

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各成分物质的量随时间

的变化

15.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

B.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

c(Na+)=c(C2O42-)+c(H2C2O4)+c(HC2O4-)

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为:

c(C2O42-)>c(H2C2O4)>c(HC2O4-)

D.在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

CaCl2固体,c(Ca2+)不变,

c(C2O42-)将减小。

(CaC2O4难溶于水)

16.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O和1mol活性炭,发

生反应:

2NO(g)+C(s)

N2(g)+CO2(g)ΔH=﹣213.5kJ/mol,达到平衡时数据如下:

温度/℃

n(活性炭)/mol

n(CO2)/mol

T1

0.70

_______

T2

_______

0.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信息可推知:

T1<T2

B.T 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16

C.T1℃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的转化率减小

D.T 2℃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c(N2)/c(NO)不变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2分)

17.(14分)酸、碱、盐均属于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各种平衡。

(1)氨水是中学常见碱

①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常温下,0.1mol·L-1氨水pH为11 

C.铵盐受热易分解   

D.常温下,0.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氨水电离程度增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通入氨气B.加入少量氯化铁固体

 C.加水稀释D.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2)盐酸和醋酸是中学常见酸

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填“I”或“II”)。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

③V1和V2的关系:

V1V2(填“>”、“=”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为了研究难溶盐的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

向2mL0.005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2mL0.005mol·L-1 KSCN溶液,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2:

取1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2mol·L-1Fe(NO3)3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步骤3:

向步骤2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滴

3mol·L-1 AgNO3溶液。

现象a,溶液红色变浅。

步骤4:

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

3mol·L-1 K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已知:

ⅠAgSCN是白色沉淀。

Ⅱ相同温度下,Ksp(AgI)=8.3×10‾17,Ksp(AgSCN)=1.0×10‾12。

①步骤3中现象a是。

②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的实验现象

③向50mL0.005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50mL0.005mol•L‾1的 KSCN溶液,混合后溶液中Ag+的浓度约为     mol•L‾1。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18.(12分)湿法炼锌为现代炼锌的主要方法,下列是以硫化锌精矿为原料制备单质锌的工业流程。

(1)烟气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取一种常见的强酸,该强酸为__________。

(2)浸出液以硫酸锌为主,还含有Fe3+、Fe2+、A13+、Cu2+、Cd2+、C1一等杂质,会影响锌的电解,必须除去。

净化过程如下:

①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

②将浸出液的pH调节为5.5左右,使Fe3+、A13+形成沉淀而除去,可选用的最佳试剂

为(填字母)

 A.NaOH    B.NH3·H2 O   C.Zn(OH)2  D.H2 SO4

③用Zn除去Cu2+和Cd2+

④用Ag2SO4除去Cl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硫酸锌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锌在_________极析出,其质量为_________mg。

19.(12分)Ⅰ.二氧化锰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氧化剂和催化剂,其主要制备方法是碳酸锰热分解,反应原理为2MnCO3(s)+O2(g)

2MnO2(s)+2CO2(g)。

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

①MnCO3(s) 

MnO(s)+CO2(g) 

②2MnO(s)+O2(g)2MnO2(s)

(1)反应①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常数减小     B.MnCO3质量不变          

C.CO2压强不变     D.MnCO3物质的量增加

(2)反应②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其△H      0(填“>”、“<”、“=”)。

(3)某温度下,该平衡体系的总压强为P,C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和n2,用平衡分压

代替平衡浓度,则碳酸锰热分解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p=      (提示:

用含P、n1、n2的字母表达,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Ⅱ.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

(4)已知:

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pH=9.4时Mg(OH)2开始沉淀。

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欲使其浓度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右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

MnSO4·H2O晶体,需控制结晶温度范围为     。

Ⅲ.二氧化锰也是电化学的重要材料。

(6)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是:

Zn+2MnO2 +2H2O==2MnOOH

+Zn(OH)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0.选做题(以下两小题任选一题)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4分)

(一)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

(3)D中官能团名称为,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4)F的化学名称是,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W共有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

(二)[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4分)

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

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d能级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数为。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

是。

③氨的沸点(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氨是分子(填

“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键形成的晶体:

元素铜与镍的第二

电离能分别为:

ICu=1959kJ/mol,INi=1753kJ/mol,ICu>INi的原

因是。

(4)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g/cm3,晶胞参数a=nm

高二第六次周考化学答案

1-5DADDD6-10ACBAD11-16BBCDBC

17.(14分)

(1)①B、D(2分)②B、C(2分)

(2)①I(1分) 

②0.1mol·L-1醋酸溶液(1分)

③<(1分)

④c(CH3COO-)> c (Na+)> c (H+)> c (OH-)(2分)

(3)①出现白色沉淀(1分)

②AgSCN(s)

Ag+(aq)+SCN-(aq),加入KI后,因为溶解度:

AgSCN>AgI。

Ag+与

I-反应生成AgI黄色沉淀,AgSCN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2分)

③4×10‾10(2分)

18.(12分)

(1)硫酸(或H2SO4)   (2分) 

(2)①2Fe2+ +H2O2 +2H+ =2Fe3+ +2H2O(2分)      

②C(2分)     

④Ag2SO4+2Cl一

2AgCl+SO42-(2分) 

(3)阴(2分) 16.25(2分) 

19.(12分)

(1)CD(2分)

(2)<(2分)   

(3)

    (2分)     

(4)5.0

(5)高于60℃(2分)  

(6)MnO2+H2O+e-=MnOOH+OH-(2分)

20

(一)(14分)

(1)cd;(2分)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分)

(3)酯基、碳碳双键;消去反应;(2分)

(4)己二酸;(2分)nHOOC(CH2)4COOH+nHOCH2CH2CH2CH2OH

+(2n-1)H2O;(2分)

(5)12;(2分)

(2分);

20

(二)(14分)

(1)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2

(2)①正四面体②配位键N

③高于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极性sp3

(3)金属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2分)

(4)①3:

1(2分)②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