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436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docx

版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阶段评估卷一

阶段评估卷

(一)

(专题一、二)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3·舟山模拟)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

A.ATP、DNA、细胞膜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2.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植物干种子中三种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花生验证细胞中有油脂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会呈红黄色

C.用双缩脲试剂验证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时,加热呈蓝色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

3.(2013·台州模拟)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共有8种核苷酸

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种类有20种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松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4.(2013·丽水模拟)下列过程一定在膜系统上进行的是 (  )

A.抗体的合成      B.ADP转变为ATP

C.光反应产生O2D.质粒DNA复制

5.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6.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

B.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C.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含叶绿体

D.蓝细菌可以进行需氧呼吸,其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7.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

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完成的场所是下图①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C.上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下图中③②⑤,⑥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

D.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

8.(2013·丽水模拟)如图,甲、乙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两种细胞(即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结构示意图。

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通过纤毛细胞

的摆动,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仅内质网、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

B.乙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多,它能消化黏液内的异物

C.同一个体两种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mRNA不同

D.两种细胞都会衰老、脱落,衰老细胞表现为线粒体数量较少,体积减小

9.(2013·金华模拟)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些细胞处于甲、乙、丙等不同生理状态时的生物膜面积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述三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相似

B.乙到丙可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肽类激素的膜变化

C.乙到甲可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膜变化

D.甲到乙可表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唾液腺上皮细胞的膜变化

10.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

(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

(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

(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B.图

(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C.图

(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D.图

(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11.(2013·浙江高考)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12.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13.下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其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核酶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14.某细胞能吸收物质Q,下列哪些实验结果能说明细胞对物质Q的吸收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 ①当溶液中Q的浓度低于细胞中Q的浓度时,也会发生Q的吸收

②只有在有氧时才会发生物质Q的吸收

③物质Q的吸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A.只有①和②能说明

B.只有②和③能说明

C.只有①和③能说明

D.①②③都不能说明

15.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

2mL3%淀粉溶液

+

+

+

-

-

-

2mL3%蔗糖溶液

-

-

-

+

+

+

1mL2%的新鲜淀粉

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据表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

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红黄色的深浅程度

C.可用于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组合有①④或②⑤

D.本实验可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16.图甲、乙是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减小

B.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

C.c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

D.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

17.如图表示某阳生植物叶肉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三碳酸分子、RuBP的数量变化。

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含量的变化、RuBp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  )

A.c→d段(X),b→c段(Y)

B.d→e段(X),d→e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18.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

度酵母

菌的葡

萄糖培

养液

50mL

破碎细胞

(细胞器

完整)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19.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中能反映a点时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是 (  )

20.(2013·重庆高考)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碳)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三碳酸分子)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2分)(2013·宁波模拟)下面是蚕豆叶的保卫细胞影响气孔开闭的一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保卫细胞与周围的叶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出入平衡,制约其继续吸水的细胞结构是 。

(4)夏季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导致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

(5)将蚕豆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会       

(填“张开”或“关闭”);将其放入pH=7的某溶液中(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气孔会     (填“张开”或“关闭”)。

(6)影响保卫细胞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有        和        

的含量等。

22.(12分)细胞呼吸分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

下图表示细胞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

(1)图中A是       ,B的利用发生在需氧呼吸的第     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            。

(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并利用,需通过       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         ,如果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

(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      ,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 。

(5)结合图示过程,需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  。

23.(10分)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具有疏水性和      

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最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24.(12分)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是 ,a物质为        。

(2)图乙中A过程的场所是          ,ATP产生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过程。

写出图乙过程的总反应式:

  。

(3)图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斯后,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斯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斯,此时该植株叶绿体内RuBP的含量将     。

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斯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

25.(14分)(2013·重庆高考)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

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

培养基+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    特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     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ATP与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其元素组成也是C、H、O、N、P,A项正确。

甲状腺激素属于胺类物质,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组成元素是C、H、O,B项错误。

核糖体主要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组成元素是C、H、O、N,与核糖、核糖核酸组成元素不同,C项错误。

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分别属于糖类、蛋白质、核酸,组成元素有差别,D项错误。

2.【解析】选A。

花生种子中含有油脂较多,可以用作鉴定油脂的材料,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被染上颜色的油脂颗粒。

小麦种子含淀粉最多,可以用作鉴定淀粉的实验材料,但需要用碘-碘化钾溶液来鉴定,呈现蓝色。

大豆种子含有蛋白质较多,所以研磨后的样液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无需加热,反应呈现紫色。

等质量的种子萌发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花生种子,因为花生种子含的油脂最多。

3.【解析】选D。

图甲表示DNA和RNA上的碱基,共有8种核苷酸;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种,即有20种R基;图丙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由胸腺嘧啶、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松鼠体内的二糖是乳糖,而不是蔗糖。

4.【解析】选C。

A项中,抗体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核糖体没有膜。

B项中,ADP转变为ATP可以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项中,真核生物光反应产生O2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原核生物光反应产生O2在质膜上进行。

D项中,质粒DNA复制在原核生物细胞溶胶中进行。

5.【解析】选C。

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原核细胞中除具有核糖体外,不具备其他细胞器,而该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图中①表示线粒体,葡萄糖只能先在细胞溶胶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A和T的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转录、逆转录等过程中,线粒体中含有DNA,能进行DNA复制,故①中能发生A和T的配对,④表示核糖体,在核糖体中发生翻译过程,不涉及A和T的配对。

6.【解析】选D。

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即无核膜,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DNA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不含叶绿体;蓝细菌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但其无线粒体。

7.【解析】选D。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①核糖体上;水中的氢一部分来自氨基,一部分来自羧基,氧来自羧基,A正确。

I-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B正确。

碘化过程发生在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上,需要⑤线粒体提供能量,⑥为蛋白质分泌泡,其内为成熟的蛋白质,C正确。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②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④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D错误。

8.【解析】选C。

甲细胞中除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细胞膜、溶酶体也是单层膜结构,A错误;乙细胞中含消化异物的溶酶体较多,B错误;衰老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减少,但是体积会变大,D错误。

9.【解析】选C。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明三种膜在组成成分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A正确;分泌蛋白质的过程中,先由内质网加工再由高尔基体加工,最后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B正确;由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次级精母细胞,膜的面积都会增加,C错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含量相对较多,D正确。

10.【解析】选A。

从最终结果来看,H1的高度大于H2的高度,因此可以推测出原来B的浓度比C的浓度高,而随着液面的上升,B与C的浓度都在下降,但是由于H1的高度大于H2的高度,因此H1液体产生的压强也要大于H2液体产生的压强,单位时间内B中由半透膜向下扩散的水分子要多于C,要想达到平衡,单位时间内向上扩散进入B的水分子也要比C多,也就是说最终结果还是B的浓度要高于C的浓度。

1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主动转运、扩散和易化扩散。

(2)每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扩散: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主动转运: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易化扩散: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

【解析】选D。

本题以表格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分析表格数据的能力,同时涉及离子通道、载体蛋白等相关知识。

在A项和C项中,根据表格,神经细胞外Na+浓度较高,细胞内K+浓度较高,K+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和Na+经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应该属于被动转运;B项中,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D项中,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

12.【解析】选C。

由于酶的浓度影响酶的催化反应,因此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图②虚线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量不变,而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因此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由于酶的高效性,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底物的逐渐消耗,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物质越来越少,反应速率也越来越小。

13.【解析】选D。

甲酶用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说明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可能是核酶;乙酶用蛋白酶处理后活性降低,说明乙酶的结构被破坏,导致活性降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温保持相对稳定,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4.【解析】选D。

物质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该物质只能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移。

①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对物质Q的吸收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扩散速度与环境中氧的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不大,②和③的实验结果都不能说明细胞对物质Q的吸收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

15.【解析】选C。

A错误,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酶作用的底物和温度;因变量为淀粉酶作用后产生的还原糖量,以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所产生的红黄色的深浅程度为指标。

一个典型的对照实验只确认一个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应保持适宜且相等。

①与④(或②与⑤)的区别是所提供的底物不同,通过“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③⑥组合由于反应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酶活性丧失,因此不能作为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组合。

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但碘—碘化钾溶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故本实验不能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

16.【解析】选D。

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酶活性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大,A错误。

由甲图知,光照强度大于M时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光照强度为M时的净光合速率,B错误。

c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再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减小,C错误。

由乙图知,40℃时的净光合速率大于20℃时的净光合速率;由甲图知,20℃时光饱和点为M,若提高温度,光饱和点增大,即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D正确。

17.【解析】选B。

光照加强时(a→b),光反应加强,ATP、NADPH生成量增加,碳反应过程的三碳酸分子被还原成RuBP和生成C6H12O6阶段增强,此时由于CO2供应不变,RuBP固定CO2的过程照常进行,结果是叶绿体中的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增加。

光照减弱时(d→e),则相反。

由此判断X曲线表示的是三碳酸分子一天中的含量变化,Y曲线表示的是RuBP一天中的含量变化。

阴天与晴天相比光照减弱,所以三碳酸分子含量的变化如曲线X的d→e段,RuBP含量的变化如曲线Y的d→e段。

18.【解析】选D。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

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厌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需氧呼吸。

甲组、乙组两组都产生CO2。

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

能量转换率需氧呼吸高于厌氧呼吸,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

乙组细胞不完整,需氧呼吸弱于丁组,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19.【解析】选A。

曲线图中a点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相等。

20.【解析】选D。

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光照、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光合作用的过程。

水的光解、O2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A项错误;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即达到光饱和),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B项错误;t3→t4,碳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转化,同时促进了光反应,C项错误;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类囊体膜上ATP合成受阻,ATP含量减少,ADP和Pi含量升高,被还原的三碳酸分子减少,直接产物(糖类、RuBP)含量降低,D项正确。

21.【解析】

(1)图中显示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

(2)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

(3)由于有细胞壁的存在,植物细胞不会吸水胀破。

(4)夏季中午温度较高,植物为了避免过度失水,气孔关闭。

由于气孔关闭,进入植物体的CO2减少,3-磷酸甘油酸减少。

(5)将蚕豆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将其放入pH=7的某溶液中,由于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细胞液浓度增大,保卫细胞吸水,气孔会张开。

(6)RuBP、色素、酶、叶绿体是影响保卫细胞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答案:

(1)光照 

(2)叶绿体 (3)细胞壁

(4)失水 减少 (5)关闭 张开

(6)RuBP 色素(酶、叶绿体等)

22.【解析】

(1)图示过程为细胞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酒精发酵)的过程,图中从葡萄糖到A在细胞溶胶中进行,A能够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并且在细胞溶胶中可以进行酒精发酵,则A一定是丙酮酸;从图中可以看出B是水,水的利用发生在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的产生发生在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2)O2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产生的,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来,首先需依次透过类囊体膜、叶绿体两层膜、细胞膜,共4层膜结构,进入该细胞被利用,还需通过3层膜结构,因此以扩散的形式共通过7层膜结构。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细胞溶胶中进行酒精发酵可以产生CO2,在线粒体中进行需氧呼吸也可以产生CO2,如果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

(4)线粒体膜的结构和细胞膜的结构相似,基本支架都是脂双层,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性。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