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726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1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数字钟.docx

毕业设计数字钟

数字钟设计报告

 

 

 

题目数字钟

专业、学号****、*****

授课班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

 

 

 

 

摘要

报告围绕此次数字钟的设计进行介绍、总结,包含了设计的步骤,前期的准备,装配的过程。

考虑数字钟电路的基本构造后,在进行实装之前先用EWB软件进行了仿真,在实装时,采用了74HC161芯片进行计数,用晶体振荡器及D触发器产生秒脉冲,还要考虑电路的清零,每块芯片各设计为几进制,最后实现了数字钟设计所要求的各项功能:

时钟显示功能;小时高位零熄灭功能;整点报时功能;快速校准时间的功能。

 

 

关键字:

数字钟、报时、74HC161、校准

 

 

 

Abstract

Thedesigningofthedigitalclockonthereportwereintroducedandsummarized,includingdesignsteps,thepreparation,assemblyprocess.Consideringthebasicstructureofthedigitalclockcircuit,weuseEWBsimulationsoftwarebeforeassembling.Intheassembly,adopted74HC161countchipsandusingcrystaloscillatorandDflip-flopproducedsecondspulse.Otherwise,theresetofthecircuitandeachchipdesignedforwhichsystemshouldbeconsidered.Finallyrealizedthedigitalclockdesignrequirementsofvariousfunctions:

Theclockdisplayfunction;Hourzeroextinguishedfunction;Givethecorrecttimeontimefunction;Rapidcalibrationtimefunctions.

 

KEYWORDS:

DigitalClock、GivetheCorrectTime、74HC161、Calibration

 

 

目录

摘要I

第一章课题背景1

1.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概要

1.1.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

1.1.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

1.2设计任务与要求3

1.2.1数字钟的设计目的3

1.2.1数字钟的设计要求3

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4

2.1基本设计思路4

2.2设计方案论述4

第三章详细设计5

3.1秒脉冲的产生5

3.2时钟显示电路设计5

3.2.1秒计数、译码及显示部分的设计5

3.2.2分计数、译码及显示部分的设计6

3.2.3时计数、译码及显示部分的设计6

3.3小时高位零熄灭功能的实现7

3.4报时电路设计7

3.5校准电路8

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9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第一章课题背景

1.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概要

1.1.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要实现以下两个目标:

一、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设计、组装及调试方法。

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要求;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方面,运用已学过的分析和设计电路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同时,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资料打下基础。

 

1.1.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在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

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

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系统电路图。

 

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以便明

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方案选择

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

理框图。

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

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此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争取方案的设计合理、可靠、

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

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

一个完整框图。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

件选择。

1.单元电路的设计

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机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订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与前后级之间的联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先进的电路,

也可以创新或改进,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

而且,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求设计合理,各

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例如放

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

只有很好地理解

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计算参数时,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电路设计功能、在实

践中真正可行的参数。

3.器件选择

(1)阻容元件的选择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2)分立元件的选择包括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三)极管

等。

根据他们的用途分别进行选择。

(3)集成电路的选择根据电路功能、性能指标选择集成电路。

注意集成电路的功

耗、电源电压、工作速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查阅有关设计手册,进行元器件的选择。

 

四、电路图的绘制

电路图通常是在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

是电路组装、调试和维修的依据。

绘制电路图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元器件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面清晰、便于阅读。

(2)注意信号流向。

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开始,由左至右或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

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而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

(3)图形符号标准,适当标注。

(4)连线应为直线,尽量少交叉和折弯。

 

1.2设计任务与要求

1.2.1数字钟的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

2.掌握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和使用。

1.2.1数字钟的设计要求

1.时钟显示功能,能够十进制显示“时”、“分”、“秒”;

2.小时高位具有零熄灭功能;

3.具有整点报时功能;

4.具有快速校准时间的功能。

 

 

 

 

 

 

 

 

 

 

 

 

 

 

 

 

 

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2.1基本设计思路

 

 

图2-1数字电子钟原理框图

数字电子钟原理如图2-1所示。

一个具有计时、校时、报时、显示等基本功能的数字钟主要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等七部分组成。

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信号经过分频器得到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计数,计数结果通过“时”、“分”、“秒”译码器译码,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时间。

2.2设计方案论述

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产生稳定的校时信号(2Hz)和“秒”计时信号(1Hz)。

对“秒”计时信号进行60进制计数,形成“分”计时信号和秒计数值;再对“分”计时信号进行60进制计数,形成“时”计时信号和分计数值;进一步对“时”计时信号进行24进制计数得到时计数值。

秒计数值、分计数值和时计数值译码显示时间。

 

 

 

 

第三章详细设计

3.1秒脉冲的产生

 

图3-1秒脉冲发生器

脉冲发生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通常用晶体振荡器产生标准频率信号经过整形、分频获得1Hz的秒脉冲。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频率易调整。

如晶振为32768Hz,通过15次二分频后可获得1Hz的脉冲输出,电路图如图3-1所示。

 

3.2时钟显示电路设计

3.2.1秒计数、译码及显示部分的设计

图3-2秒计数译码电路

秒计数器为M=60的计数器,即显示00~59,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双十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2片,因为10

它的个位为十进制,十位为六进制。

本电路采用两片74LS161实现。

当个位计数至1010时,通过74LS00二输入与非门连至清零端达到清零,当达到0000时,产生上升脉冲送给十位。

十位计数至0110时清零。

 

3.2.2分计数、译码及显示部分的设计

图3-3分计数译码电路

分计数器同秒计数器一样为M=60的计数器,即显示00~59,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双十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2片,因为10

它的个位为十进制,十位为六进制。

本电路采用两片74LS161实现。

当秒计数器十位计数至0110时清零,达到0000时产生上升沿脉冲送入分计数器的个位开始计数。

当个位计数至1010时清零产生上升脉冲送给十位。

十位计数至0110时继续清零。

 

3.2.3时计数、译码及显示部分的设计

图3-4时计数译码电路

时为二十四进制计数器,显示为00~23,个位仍为十进制,而十位为三进制,但当十进位计到2,而个位计到4时清零,就为二十四进制了。

时计数进位类似于分和秒。

译码器都使用HD74LS48

3.3小时高位零熄灭功能的实现

图3-5

当时高位161芯片Q0Q1Q2Q3中有一个为1时连接时高位的数码管才显示,因为7448的LT端为高电平有效,所以将Q0Q1Q2Q3两两通过74LS32或门之后输出至7448的LT端,从而实现小时高位零熄灭功能。

3.4报时电路设计

图3-6报时电路

当计数至59分59秒时电路报时,所以将秒计数电路161输出01011001连到四输入与非门芯片7421上,输出端连至蜂鸣器的一端。

分计数器也如此,输出端连至蜂鸣器的另一端即可,这样即可实现报时功能。

 

3.5校准电路

图3-7校分电路

将秒十位置零端信号经过一个开关再送入分个位端,分电路即可有两种信号接入进行校准。

 

 

 

 

 

 

 

 

 

 

 

 

 

 

 

 

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图4-1实验结果显示

本次实验基本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实现了数字钟的时钟显示功能、小时高位零熄灭功能、整点报时功能、校时功能。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对输电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其运用到了实际中来,明白了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意义,也达到了其培养的目的。

在实验中,我也遇到了很多挫折,不过我都和同伴一一克服了,大家齐心协力解决了问题,使我明白了和他人共同合作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精神,投入今后的发展之中。

在进行电路连接的时候,在确保一切都连接无误之后,时钟显示还是有问题,经过老师的指导不断改正,还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仔细测试电路,才明白原来应该这样连接。

尤其是时电路达到24要清零的时候,个位清零时钟不是那么容易,后来请教了学长才明白需要经过一个与门电路,顿时茅塞顿开。

成功就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实现的,遇到问题我们不能灰心、烦躁,甚至放弃,而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分部检查,找出最终的原因进行改正,这样才会有进步,才会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才会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成功。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山东工商学院,2006年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及应用》,毛期俭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XX网站

维库电子市场网

 

 

 

 

 

 

 

 

 

 

 

 

 

 

 

 

 

 

 

 

 

 

 

附录

1电路图

 

 

 

 

 

 

 

2实验面包板

 

  

3电子元器件清单

元件序号

型号

个数

元件序号

型号

个数

1

LC5011-11

6

8

74LS48

1

2

HD74LS48

6

9

CD4060

1

3

74HC161

6

10

74LS74

1

4

74HC00

2

11

20pF电容

2

5

74HC32

1

12

20MΩ电阻

1

6

74HC21

1

13

晶振

1

7

蜂鸣器

1

14

开关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