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560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课堂 辨证论治8.docx

中医课堂辨证论治8

中医课堂辨证论治(8)

收效甚微为什么?

28——慢性咽炎

诊断现场

女患,38岁,1992年5月23日初诊。

3年多来咽部干涩,微痛,灼热,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有时干咳,声嘶;上午较轻,下午、晚上较重。

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用抗生素无效,加用激素,症状曾一度缓解,但停药不久又复发,且有加重趋势,遂不敢再用。

又曾施以冷冻疗法2次,亦有所缓解,但一患感冒又复发。

中医曾诊断为虚火喉痹,按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治之,选用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养阴清肺汤等30余剂,诸症似有所减轻,但又增纳差,脘腹发凉。

更医按梅核气治之,用半夏厚朴汤合丹栀逍遥散3剂,咽干灼热加重。

迁延3年,失去治疗信心。

刻诊:

症如上述,口淡微干,纳欠佳,大便较干燥;月经色偏淡,量较多。

望诊:

咽粘膜淡红欠润,咽后壁淋巴滤泡呈团状增生,舌淡红少津,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论治

[学生甲]中医院校教材上说慢性咽炎相似于虚火喉痹,其诊断要点为:

咽部不适、微痛、异物感,常有吭喀动作;检查咽部微红,喉底颗粒增生。

这些都与本例的症征大体符合,是不是按这种辨证进行治疗呢?

[老师]其一,本例并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其他症征可资参验。

其二,咽粘膜呈淡红色,而不是微暗红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呈团状增生,而不是呈颗粒状增生;舌质淡红少津,脉缓弱而不数,亦非虚火上炎之象。

其三,再参合口淡微干,纳欠佳,大便较干燥,月经色偏淡量较多等,可以考虑为

脾阴亏损兼脾气不足之证。

至于已经服过数十剂滋阴降火方药而疗效不佳,反有副作用,就更不应重蹈复辙了。

大家知道,脾胃属土,病在七脏宜甘缓;而滋养脾阴,尤宜以甘淡平和,或甘凉濡润之

药为主,辅以甘温补益之品以健脾益气。

我临床习用明代《慎柔五书》滋养脾阴的六和汤加减,或参苓白术散减辛燥之药,加甘凉濡润之品而缓缓图之。

考虑为脾阴亏损,咽失濡养之证。

治宜滋养脾阴,兼益脾气,俾脾之气阴充盈而源源上达咽嗌。

一方:

六和汤加减。

药用:

太子参15g,麦冬15g,茯苓12g,生炙甘草各5g,生扁豆15g,生山药20g,百合30g,黄芪20g,桔梗10g,木蝴蝶10g。

6剂。

二方:

张锡纯经验方。

药用:

桑叶6g,薄荷6g,滑石30g,生甘草6g,蝉衣6g,胖大海3枚,麦冬15g。

6剂。

用开水浸泡,代茶随意饮之。

二诊:

咽部干涩及种种不适之感有所减轻,纳开,口已不干,大便通畅。

改用六和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太子参50g,白术30g,茯苓30g,生炙甘草各15g,生扁豆30g,生山药50g,百合100g,黄芪60g,桔梗15g,木蝴蝶30g,石斛50g,莲米50g(去心),露蜂房20g,郁金30g,合欢花30g,浙贝母50g。

诸药用微火烘脆,轧细,炼蜜为丸,每丸约重10g,每服1丸,日3次,连服1个月。

效果:

服完1粒,咽干涩、微痛、灼热、异物感等显著减轻,有时毫无不适之感。

患者照方炮制又服1粒,诸症消失,声爽。

望之,咽粘膜红润,咽后壁光滑,无淋巴滤泡增生。

尔后2年间曾患感冒3次,均未明显诱发咽炎。

平时咽部偶有不适,辄服六味汤(荆芥、防风、桔梗、甘草、僵蚕、薄荷)一二剂,便

可安然无恙。

思辨解惑

[老师]过去我室曾经讨论过虚寒性咽炎和由慢性咽炎引起的喉源性咳嗽,今天要讨论的则是由脾阴亏损所引起的慢性咽炎的证治。

这一证型在临床上相当常见,本例即属之。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不少医者往往按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论治,收效甚微。

[学生乙]老师很注重从脾胃方面来论治慢性咽炎,虽非另有所本,也是别有会心吧?

[老师]咽的解剖位置在喉的后方,下连食道,直通于胃。

《内经》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又说“咽主地气”。

可见咽这——器官是属于脾胃管辖的,其病变与脾胃的关系相当密切,就不难理解了。

再观照临床,慢性咽炎属于脾阴亏损或脾失健运者十分常见,而中青年女性尤多。

但近代医书多将慢性咽炎纳入虚火喉痹范畴,而按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论治,倡用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等,多乏效验,有时反而加重病情,这是值得反思的。

前已述及,属于脾胃病变的慢性咽炎患者,多无虚火上炎的咽部体征、全身症征及舌脉。

这类患者大多咽干而口不干,舌质正常或偏淡,脉弱或濡却不数,不少患者还伴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故其涉及的主要脏腑是脾胃,而不是肺肾。

明乎此理,何须穷究博考,确知咽者脾胃之门户,思过半矣!

[学生丙]但临床确实有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慢性咽炎。

[老师]是的,而且多见于耽嗜烟酒的男性。

治疗此等证型,如临床习用的知柏地黄汤、养阴清肺汤等疗效欠佳,可以试用三才封髓丹[天冬、生地、人参(北沙参代)、砂仁、黄柏、甘草],随症加味,或可提高疗效。

[学生丙]治疗慢性咽炎,减轻症状并不难,难的是消除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老师]短期难以消除。

方书倡加桔梗、香附、郁金、合欢花等行气活血,解郁散结。

我临床习用浙贝母、露蜂房、生牡蛎、郁金等,疗效稍高。

[学生甲]慢性咽炎属于脾失健运者如何治疗?

[老师]慢性咽炎属于脾失健运者,除了咽炎常症之外,尚有痰涎较多,晨起刷牙易恶心,或伴脘痞腹胀,肠鸣便稀等。

治宜健运脾气,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桔梗、木蝴蝶、柿蒂等。

若合并肝郁,伴有情绪波动,胸胁不适者,可加柴胡、白蒺藜;肠鸣泄泻者,加炮姜、仙鹤草;头眩者,加泽泻;腹胀甚加厚朴。

若脾虚气陷,伴短气乏力者,可先用补中益气汤加法夏、茯苓、泽泻、桔梗数剂,再用本方;若脾虚及心,伴惊悸,少寐者,可先用归脾汤加法夏、夏枯草数剂,再用本方。

若气损及阳,症见咽喉分泌物清稀量多,大便溏,怯寒者,当属虚寒性咽炎,宜改用温补脾肾方药,过去我室曾经讨论过,在此不赘。

[学生乙]近代有人将慢性咽炎纳入梅核气范畴论治,老师以为然否?

[老师]梅核气应包括部分慢性咽炎。

古代医书论治梅核气,着意于咽喉部的异常感觉或幻觉(如咽中似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近代医书有承袭之者,言凡咽部检查无异常发现者,属于咽神经官能症或癔球。

证诸临床,部分咽炎患者,其咽部检查虽有轻度异常(如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但其主症,乃是咽部异物感或紧束感,且多与情志变化有关。

故我认为这类慢性咽炎可以纳入梅核气范畴论治。

[学生甲]老师的意思是,这类慢性咽炎可以使用半夏厚朴汤?

[老师]《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之属痰气阻滞者,疗效确切。

但若不属于痰气阻滞,或虽属之,但伴有阴伤之象者,则不宜使用。

如1984年曾治某女,35岁,大龄未婚愁肠百结,纳谷不香,夜梦纷纭,月经先后无定期,近3个月来渐感咽部不适,如有物阻,吐不出吞不下。

经五官科检查,惟见咽后壁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细。

予半夏厚朴汤加枣仁、桔梗、旋复花、甘草。

服1剂,即感咽干鼻燥;续服1剂,更增胃脘灼热,心烦不安,咽部异物感益甚。

反思投方之误,在于未尝虑及肝郁日久可能化火伤阴这一潜在病机,亦无顾于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细等,已露化火伤阴之端倪。

于是改用滋水清肝饮合二至丸,服2剂稍安;随症加减连服36剂,咽中异物感完全消失。

由此想到,清代名医吴鞠通说投方取效,全凭认证无差,现代名医蒲辅周要求做到“一人一方”,注重个体差异,反对袭用成方套药,皆是阅历丰厚之见。

举棋难定的“试探法”29

——咽痛半年

诊断现场

男患,10岁,1990年4月15日初诊。

半年前卒感外邪,致咽喉肿痛,伴高热、咳嗽、咯吐黄稠痰。

经住院治疗1周,诸症均愈,咽喉肿痛显著减轻,仅遗留微痛而已。

但尔后反复发作,薄受外感,咽痛辄加重,伴咳嗽不爽,声音渐渐嘶哑。

因叠用西药抗菌消炎、输液及六神丸、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无效,改服中药。

某医诊断为“上焦余热未清”,投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之方,如翘荷汤、银翘马勃散、清咽利膈汤等20余剂,不惟咽痛不减,反增纳差便稀。

更医诊断为“火不归原”,用知柏地黄汤加肉桂、牛膝引火归原,服10余剂,亦乏效。

又更一医,认为“上焦余热未清”之诊断及用药无误,惟病属慢性,宜用散剂。

遂综合翘荷汤、银翘马勃散、清咽利膈汤为一方,微火烘脆,轧细吞服。

连服月余,咽痛如故。

患儿之母束手无策,特来商治。

现症:

咽痒微痛,咳嗽,咯白色粘痰,声音嘶哑,纳差,便稀。

望诊:

面色少华;咽部有淡白色之团状颗粒增生;右侧乳蛾上有两处黄白相兼之凹陷性脓点如黄豆大;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论治

[学生甲]俗言“咽喉病皆属于火”,实火或虚火。

但本例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所引起的咽喉微痛,选用西药抗菌消炎、输液无效之后,中医曾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以及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之剂,亦乏效,迁延半年之久,说明既非实火,亦非虚火。

[老师]我早年治慢性咽炎,亦曾恪守“咽喉病皆属于火”这一概念,而使用辛凉散风、苦寒清热及甘寒滋阴方药,有效有不效。

其不效者,亦不大敢使用温热药。

后来在成都工作期间,见一老中医治慢性咽炎,常用桂枝汤加干姜;另一老中医则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虽则病者惧而医者讥,但两位老中医仍然“我行我素”,乐此不疲。

而从病者反馈之信息看,偾事者固然有之,但效彰者亦不少。

益信治疗本病,原不可尽废温热药物。

而细心揣摩日久,亦渐有会悟,慢性咽炎多因虚火为患,然若常用寒凉药物,迁延缠绵,亦可渐渐阴损及阳,转化为虚寒之证。

更有素体阳虚,反复感受风寒而致者。

经反复观察,虚寒性咽炎,其咽喉部症状——如颗粒增生、微痛、异物感等,虽与虚火性咽炎无大异,但往往伴见一些虚寒症状——如咽喉分泌物清稀量多,微带腥味,咽干而口不干;小便清长,大便偏稀,怯寒,易感冒;舌质淡或淡紫,苔白润或白腻,或微黄多津,或黑润,脉缓弱或沉弱等。

此类患者皆叠用抗生素及寒凉药物,而复用之乏效,甚至加重。

临床上仔细询问,注意四诊合参,并不难辨识。

其病机为脾虚肺寒、痰滞咽喉,或脾肺肾阳虚,阴寒凝滞咽喉。

前者之治法及方药,可参考本案。

后者治宜温阳降逆,祛寒利咽。

我曾综合几首古方,命名为“虚寒喉痹汤”:

法夏10g,桂枝10g,炙甘草10g,桔梗10g,党参15g,白术12g,炮姜6g,熟附片6g,茯苓15g。

此方内寓半夏散及汤、甘草干姜汤、附子理中汤,颇合温阳降逆,祛寒利咽之旨。

经治数十例,疗效尚满意。

但初用本方时,曾遇到两个障碍:

一是有的患者虚寒症状不甚明显,我举棋不定,惟恐药误;二是有的患者本属虚寒无疑,但其人顾虑重重,畏服热药。

于是使用试探法:

先予半夏散及汤小其制(法夏、桂枝、甘草各3g),冷水浸泡15分钟,文火煮沸15分钟,约得药液100ml。

嘱患者少量含咽,尽可能让药液在咽喉部多停留一点时间,半日许服完。

若非虚寒者,服后咽部之不适感稍有加重,这时改弦易辙不迟;若确系虚寒性咽炎,服

后咽部必感舒适,而无任何副作用。

这时投以虚寒喉痹汤,我才放心大胆,病者亦信而不疑。

此等治验渐多,则感触益深,慢性咽炎固然缠绵难愈,但更难的是冲破“咽喉病皆属于火”这一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

[进修生丁]早就听说老师治慢性咽炎喜欢用姜、桂、附等温热药,老师是怎样悟出来的?

能传授一点“诀窍”吗?

[老师]不是“喜欢”用,而是虚寒性咽炎才用。

至于怎样悟出来的,刚才都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了。

考虑为脾虚肺寒,痰滞咽喉之证。

治宜运脾温肺,化痰利咽。

主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汤:

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5g,法夏12g,陈皮10g,砂仁5g

(后下),广木香10g,干姜6g,生姜6g,大枣10g,桂枝10g,桔梗10g。

患儿之母略知医,见方中多为温性药物,面有疑虑之色。

余曰,若惧此方之温,可先贴麝香虎骨膏一试。

乃取1张紧贴患儿颈部。

次日咽痛稍减,才放胆服用上方。

效果:

服药3剂,咽痛止,咽痒大减,咳嗽亦稀,纳开,大便成形。

望之,乳蛾上之脓点已消失。

仍用上方,去砂仁、广木香、生姜、大枣,加浙贝母10g,木蝴蝶15g,僵蚕5g,露蜂房6g,又服6剂,咽痒、咳嗽均止,声音清爽。

望之,咽部之团状颗粒增生已消无芥蒂。

思辨解惑

[学生乙]依老师之见,本例咽痛归属于虚寒证的依据是:

①病程长达半年;②久用西药抗菌消炎,中药清热及滋阴均无效。

是这样的吗?

[老师]还要“观其脉证”,这是执牛耳之着。

患儿咽痒微痛,但不红不肿,乃无热之象;咽部颗粒增生呈团状,色淡白,乃脾虚之征;乳蛾上虽有黄白相兼之脓点,但呈凹陷状,乃气虚之兆。

再参合面色少华,纳差便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等,更可彻底排除火热或阴虚为患。

[学生丙]咽喉属肺系,即使证属虚寒,亦当以治肺为主,老师何以要主用运脾化痰的香砂六君子汤呢?

[老师]“咽喉属肺系”之说不确切。

古人虽未严格区分咽与喉的解剖位置,但也清楚地认识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灵枢?

忧恚无言篇》)。

而五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则明确地指出“喉在前,连于气道,通于肺脏,为肺之系。

咽在后,接于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

既然如此,本例咽痛之主用香砂六君子汤便很好理解了。

本方内寓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淡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膑郁可开也”(《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

可见本方实为脾肺同治,“培土生金”之方。

再合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汤温阳化饮,则更加契合脾虚肺寒、痰滞咽喉之病机。

[学生乙]老师有鉴前失,毅然改弦易辙,主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汤运脾化痰、温肺化饮,疗效较为满意,则说明咽喉病确有属于虚寒者。

虽系例外,亦有借鉴价值。

[老师]我不大赞同“例外”之说。

因为例外就意味着稀少或罕见,但临床事实并非如此。

从文献上看,《伤寒论》上就有少阴客寒咽痛之用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的记载,而历代医家运用温经散寒、温中健脾或温阳补肾等方药治疗虚寒性咽喉病的验案,更不胜枚举。

[学生乙]但“咽喉病皆属于火”毕竟来源于《内经》“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语,皇皇经文,又当作何解释呢?

[老师]我认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语,揭示了咽喉病中属于厥阴风木(一阴)与少阳相火(一阳)交相搏击,而致咽喉闭塞不通者的主要病机,反映了大多数但绝不是全部的临床事实,所以不能反推“逆定理”。

其他如“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膈,三阴结谓之水”等,皆宜做如是观。

[学生甲]咽喉病何以会出现虚寒之证呢?

[老师]一因体质使然,一因药误而变。

所谓体质使然者,是指同一外邪侵袭人体之后,其发病与转归主要由体质决定。

不特指咽喉之病如此,百病皆然。

对此,《医宗金鉴?

伤寒心法要诀》曾有论述,“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

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

此论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之原委,深晓“体质病因”之真趣,临证者自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谓药误而变者,是指本属火热之咽喉病,但因恣用寒凉药物,而冰伏其火热,且克伐生阳之气,久之则阳虚寒凝,而转变成虚寒之证。

目前临床上一见咽喉之病,便有不辨寒热虚实久暂,而滥用银花、连翘、射干、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等苦寒清热药物的倾向,值得引起注意。

不耻下问而茅塞顿开30

——视物变形半年

诊断现场

男患,44岁,1993年6月23日初诊。

患者半年右眼出现视力障碍,视物变形(如将直线视为曲线,圆形视为椭圆形,方形视为棱形等)。

西医眼科检查:

右眼外观正常,视力0,5;眼底镜示:

视网膜黄斑部呈弥漫性水肿,出现圆形渗出斑。

诊断为: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予以地巴唑、复方丹参片、维生素类、10%碘化钾溶液等内服月余,病情依然。

乃配服中药,曾先后用过驻景丸加减方、丹栀逍遥散、三仁汤、归脾汤等60余剂,自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遂聊以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障眼明等中成药维持治疗,迁延至

今,失去治疗信心。

刻诊:

右眼视物模糊、变形,伴神倦、头昏、纳差、大便微溏,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缓弱。

询知其长期伏案工作,嗜烟酒,喜冷饮。

辨证论治

[学生甲]本例内障眼病,眼睛外观正常,而以视物模糊、变形为特征。

西医根据眼底检查,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可简称“中浆”),叠用中西药物半年乏效,属于难治之疾。

老师诊治本例“中浆”眼病时是怎样用整体观念的呢?

[老师]首先是确定病位。

大家知道,四川省已故当代中医眼科名医陈达夫先生在研究博考古代医籍,又借助西医眼科先进设备观察眼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潜心探索与大量实践,创立了“眼内组织与六经相属”学说。

他明确地指出“西医学视网膜的黄斑区,应属于中医学的脾脏精华”。

(《陈达夫中医科临床经验》四川科技出版社的1985年版,下同)。

故黄斑区之病变,皆应从脾论治,这就确定了本例眼病的病位。

其次是确定病性。

陈氏认为,“中浆”患者“常因劳瞻竭视,熬夜、劳倦等而致真阴暗耗,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上泛,积滞目络,而致发病,临床表现多虚中夹实”。

而本例右眼局部的病变为黄斑区呈弥漫性水肿,出现圆形渗出斑,显系湿浊上泛;再参合其全身症征及舌脉,便不难将其归属于脾胃升降失调,阴火挟湿浊上泛的虚中夹实之证。

这样,微观检查与宏观思辨相结合以确定病位,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确定病性,整体观念就落到实处了。

[学生甲]这就是说,要是没有陈达夫先生的创见,老师还得在暗中摸索,是这样的吗?

[老师]不会在暗中摸索,而是遵循中医眼科传统,按内障眼病中的“视谵昏渺”来论治。

大家知道,内障眼病是“外不见证,从内而蔽”的眼底病变,其病机为脏腑经络失调,精气不能上荣于目;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外观正常,却有视力减退或视觉异常,“视瞻昏渺”即属之。

这样的病名诊断确立之后,结合其全身症征及舌脉,虽然亦可初步判断其病变中心在脾,但心中总不很踏实。

为什么不很踏实呢?

因为传统中医眼科治疗内障眼病,恒注重于肝肾,临证时很难彻底摆脱这样的思维定势,故在遣方选药时难免不受其影响。

今有陈达夫先生“眼内组织与六经相属”学说指点迷津,何如暗室一灯!

谁说当代中医缺乏超越前贤的创见呢?

这就是一个!

考虑为脾胃升降失调,阴火夹湿浊上泛之证。

治宜补脾升清,和胃降浊,泻敛阴火。

予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黄连3g,法夏10g,甘草5g,陈皮10g,茯苓15g,泽泻30g,防风10g,羌活5g,独活5g,柴胡5g,白芍10g,大枣10g,生姜10g。

6剂,

嘱其暂停案牍工作,戒烟酒、冷饮。

二诊:

头昏减轻,纳开,大便稍稀,舌上薄腻苔已退;右眼视物仍然模糊、变形。

上方去大枣、生姜,加泡干姜6g,6剂。

三诊:

右眼视觉稍清晰,视物变形已不甚明显,大便正常,精神转佳。

上方加葛根20g,蔓荆子10g,嘱其多服。

效果:

三诊方服至18剂,右眼视觉清晰,视物已不变形。

眼科复查:

右眼视力1.0,视网膜黄斑部水肿及渗出斑完全消失。

嘱其服补中益气丸合香砂六君子丸1个月以巩固之。

随访3年未复发。

思辨解惑

[学生甲]老师接诊后,根据患者伴有神倦、头昏、纳差、大便微溏,苔薄腻,脉缓弱等症征,诊断为脾胃升降失调、阴火夹湿浊上泛之证,投以补脾升清、和胃降浊、泻敛阴火的升阳益胃汤,守方达30剂,终获痊愈。

这说明:

诊治局部器质性疾病时一定要具有整体观念,而且要守法守方。

[学生乙]我认为不是有无整体观念的问题,而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

如前医曾从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疏肝扶脾、清热利湿等方面遣方选药,并未局限于眼科的套方套药,不也具有整体观念吗?

[老师]前医确实具有整体观念,而且每一种治法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

这是由于,中医学的每一个脏腑都自成系统,而眼与诸脏腑均有密切的关系。

如眼与心:

“目者心之使也”(《灵枢.大惑论》)。

眼与肝:

“肝开窍于目”(《素问?

金匮真言化》);“肝受血而能视”(《素问?

五脏生成篇》);“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

脉度》)。

眼与肺:

“气脱者,目不明”(《灵枢?

决气》)。

眼与肾:

“髓海不足……目无所见”(《灵枢?

海论》)。

眼与脾:

“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

脾者诸阴之首也。

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于目矣”(《兰室秘藏》)。

——而《灵枢?

大惑论》则总括之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代的这些论述容易使人产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感;若医者无坚实的临床功底,是难以把整体观念落到实处的。

[学生乙]陈达夫先生治疗“中浆”眼病习用驻景丸加减方取效,本例用之却乏效,是何道理?

[老师]驻景丸加减方由楮实子、菟丝子、茺蔚子、木瓜、苡仁、三七粉、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枸杞、山药等组成,方中滋肾养肝与醒脾利湿之药几乎平分秋色,主治“中浆”眼病中属于肝肾亏损、脾虚夹湿之常证。

若患者未用过此方,我接诊后必先用之。

所幸有鉴前失,而详察其症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且恪守“黄斑属脾”之明训,专理中焦,改投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白术补脾升清,配以法夏、茯苓、陈皮和胃降浊,辅以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阳散风以胜湿,佐以黄连、泽泻、白芍清泻、敛阴火。

拟方之后,心中实无多大把握,乃语患者曰,视物模糊、变形一时难愈,请先服6剂,待全身症征改善后再议。

服后果如斯言。

因思辨证无误,理应守法守方。

三诊时右眼视觉稍清晰,视物变形已不明显,则进一步增加了守法守方的信心。

[学生丙]老师诊治眼病强调整体观念,其握要之图是综合参验患者的全身症征。

但临床上有的眼病患者因病情较轻,其全身症征不明显,甚至缺如,遇到这种情形时怎么办呢?

[老师]仅举1例,以期一隅三反。

10余年前我曾治一中年男性,高度近视。

其眼镜左侧鼻托损坏脱落,因离城较远而未及时更换镜架,致右侧承受压力过重,半月后感觉右眼眶酸胀。

遂更换镜架,且热敷右眼眶数日,酸胀感稍有减轻。

但从此不敢长时间读写,一旦读写超过半小时,右眼眶酸重感便明显加重。

经西医眼科检查,右眼外观端好,玻璃体混浊,而眼底除高度近视征之外,并无异常发现。

因缺乏治疗措施,仅予以维生素、谷维素等,嘱其减少读写,注意休息。

患者只好寄望于中医药。

综合四诊资料,仅有右眼眶酸胀这一局部症状,而无全身症征及舌脉之异常可供参验,实难辨症。

但考虑到高度近视这一体质因素,只得从补益肝肾着手。

乃予以《银海精微》加减驻景丸改汤,服10余剂乏效。

改服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逍遥丸等月余,亦无丝毫转机。

患者又闻言此乃视网膜脱落之先兆,惶惶不安;我亦心中惭然,怏快不乐。

适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乃向一同道请教。

同道莞尔一笑曰,“此《证治准绳》益气聪明汤证也,有

何难哉”!

我乃恍然大悟,连声叹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返回后本欲用此方,但患者苦于常服汤药,要求服丸药。

因思益气聪明汤补脾升清,泻敛阴火,与李东垣制方大法原是一脉相承,便予以补中益气丸。

服完1盒(10粒),右眼酸

胀感便有所减轻,患者喜,连服10盒,康复如初。

[学生乙]我还是不明白,补中益气丸的功能是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何以能治愈眼眶酸胀?

[老师]当时同道——说到益气聪明汤,我便豁然开朗,眼眶属脾,因受外力挤压而伤及气血,眼眶部之气血亏损运行不畅,此酸胀感之所由来也。

用补中益气丸升补脾气上达于目,脾气足血亦足,气行血亦行矣。

《孙子兵法》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而此次运用之妙,实得之于同道之妙言解惑。

回忆我平生遇过不少疑难病证,常于殚精竭虑,一筹莫展之际,却因求师访友,不耻下问而茅塞顿开。

益信学问之道,贵乎不耻下问。

速效增强患者信心31

——鼻塞、嗅觉迟钝3年

诊断现场

李XX,男,36岁,1985年11月25日初诊。

患者三五年前曾反复感冒2个月,感冒愈后遗留鼻塞,未曾重视,仅用麻黄素、滴鼻净等滴鼻。

初滴时鼻塞尚可暂通,久滴则渐渐乏效,且嗅觉有所减退。

近2年来曾长期服用鼻炎丸,间断服用苍耳子散、温肺止流丹、通窍活血汤等汤剂。

每更换一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