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175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5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届高三语文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填空题利解答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古人创作了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它们的形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像是一种符号,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

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西安沙坡村出土的西汉骆驼,没有任何装饰,比较写实,整体造型十分高大。

在汉代动物塑像中,骆驼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和变化多样的姿态,显然与其他大量动物等同起来,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

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

洛阳北魏元邵墓骆驼,带鞍架,铺长毯,毯上有货展,袋的前后有扁壶、兽。

这是一种崭新的形象,与货物的搭配,点明了骆驼用以载物的用途。

从此,骆驼载货,特别是驮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它的象征意义也凸显出来。

十六国时期符坚遣吕光大举进军西域,回师东归时,载运战利品依靠庞大的驼队,数量达二千余头。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秋灭北凉,尽有河西之地以后,中原朝廷与两域诸国的交往日益密切,骆驼正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文献记载吐谷浑“商胡二百四十人,驼骡六百头,杂彩丝绢以万计”出使北齐。

骆驼在战争、商贸、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出土的汉代和北朝时期的骆驼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文献史学研究中,被反复探讨的张赛通两城西域的事件,究竟对当时物质文化领域的影响有多大?

考古发现的实物并不支持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学说。

如果从汉墓中井仓灶和大量器皿的组合对比北朝墓中包括骆驼在内的俑群组合,会明显发现汉代器物中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北朝时期不仅外来物品增多,能够反映中西交通的骆驼六

起也是前代罕见。

隋唐墓葬中的骆驼更有时代新意。

西安东郊出土的隋代骆驼,还继承了北朝骆驼总体上质朴的风格(图一),但太原隋代斛律彻墓的两件相似的骆驼却不相同,追求骆驼体态高大健壮,突出昂首嘶鸣的状态,身上驮有丝绢、皮囊,囊端有虎头装饰,上面还坐了一个胡人(图二)。

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是开拓视野,引发了各国之间希望接触的强烈愿望的话,那么到隋代这一理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践过程。

考古发现的骆驼形象是对创造生存、运输奇迹的骆驼及其驮载物题材的更加重视。

使其具有了明确的象征意义。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种动物要具有特别的含义,必须满足数量可观和姿态多样两个条件。

B.北魏骆驼的崭新形象,突出表现在骆驼具有载运货物的实际用途。

C.丝绸之路“兴盛”于汉代,缺乏考实古实物论据,只是一种无根据的学术猜想。

D.隋代墓葬中的骆驼身上有丝绢和胡人,足见丝绸之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践过程。

1.B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A项,超出了“汉代动物塑像”这一具体范围,不符合文意;C项,根据文意,“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学说”也有其他根据,只是缺乏考古实物;D项,不是“丝绸之路”,而是丝绸之路引发的“各国之间希望接触的强烈愿望”到隋代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践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个宏大的历史命题,本文的立论角度颇为独特,选取了“骆驼”这一形象,注重实物,论证有力。

B.文章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骆驼在丝绸之路发展中的象征意义变化过程。

C.文中列举的苻坚、北魏太武帝以及吐谷浑等历史事件,强有力地论证了这段时期骆驼的商贸交通运输价值。

D.文章配有的图片是为了更直观地呈现骆驼形象的差异性,通过比较,有利于让读者更信服文中的观点。

2.C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原文相关内容表述为“载运战利品依靠庞大的驼队”“骆驼在战争、商贸、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语意,苻坚事件论证的是战争交通运输价值,而不是商贸交通运输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朝是否有骆驼以及是否具有特别的含义,这些问题需要相关文物或考古实物等论据支持。

B.丝绸之路兴盛与“沙漠之舟”骆驼的兴起密切相关,重要原因就在小丝绸之路上有很多沙漠地带。

C.经济交往的强烈愿望促进了中原朝廷与西域诸国的联系,而骆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丝绸之路的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考古发现的骆驼形象是论述该问题的关键视角。

3.D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推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从全文看,考古发现的骆驼形象只是论述该问题的一种视角,“关键视角”的说法缺乏推论依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羊倌的年朱华胜

太阳挂在山梁,洒下金色的光芒,有的泛绿。

老羊倌像往常一样,大年三十这一天,早就把羊赶到山上,让羊吃个饱。

他养着两只羊,一条大黑狗。

他说,养多了我管不过来,养两只羊、一条狗作伴,我都七十三岁了。

他看着这对奔跑的羊和身边吐着舌头的大黑狗,心里乐开了花。

自从儿子走了以后,每年过年乡政府都会给他送来过年的大米,肉、油,还有一个红包。

特别是在城里工作的那个小石头,每年春节这个小子都要回来过年,给他带两条烟。

这不,昨晚又给他送了两条红烟来。

想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包。

凑近鼻孔,使劲闻了闻,好香。

现在不能抽,回家再抽。

自己是看山人,更要防火。

虽然村里几年前就不要他看山了,说年纪大了。

但他跑得动,坐不住。

还是像往常一样,太阳出来他上山,太阳西落他下山。

日日坚持巡山。

有人说,老羊倌憨得很,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

谁都知道,守山人很穷,成天在山林里走着,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山林又不是他一家的,也不能给他家带来富裕,他这是何苦呢?

像他这样一家人都守山的并不多见。

乌蒙山山连山。

几年前,大小山谷里私挖乱采严重,不像现在管得严。

有几个外地人来山上偷砍树木,要卖到矿井里做厢大。

老羊倌的儿子发觉了,在纠缠中,儿子不慎滚落石沟里,抢救无效死亡。

儿子死后的第七天,老羊倌赶着羊,背上斧头,向山里走去。

这一走,就走到现在,就是十五个春秋。

儿媳在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在他的催促下,改嫁到邻村,逢年过节,都要领着孙女来看他。

知足吧,老羊倌自言自语,我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

他走到山顶眼神里亮了起来。

山那边还是山山山相连,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山。

山脚是溪水,水连着水,这都是咱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啊。

山上生长着很多树和花,他闭上眼睛就能数出它们的名:

青松、罗汉松、亮松、青梨、刺叶梨、杜鹃、毛栗子等等。

有村民说,老羊倌爱山林,那儿有他儿子的味道。

儿子已经化成一棵树,一年四季,与他相伴。

夕阳向晚,村子里传来零星炮竹声。

今天是大年三十,他决定早些下山。

春节的山村,喜气洋洋,村娃一群群,嬉闹追打。

红灯笼、红年画,红对联。

家家飘出肉香味,伴随袅袅炊烟,在村子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爹!

”“爷爷!

”老羊倌定将一看,那不是儿媳吗?

那不是长高了出落得水灵灵的孙女吗?

她们怎么来了?

“爷等。

你看,妈妈今天一大早就油炸了很多酥肉、豆腐圆子、荞丝洋芋片,还蒸了一碗八宝饭,给爷爷送来了!

”孙女的眼睛亮闪闪的,笑眯眯说着,揭开手里的提篮,香气扑鼻。

“哇,好香!

”老羊馆笑了,咂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

“大爹,你再不下山我都要来喊你了。

今晚跟我去过。

”柱子人未到,声音先跑了进来。

“不啦,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

你看我儿媳,送来这么多好吃的,再加上你们的,政府给的,够吃到正月底了。

”老羊倌笑容溢满皱纹间。

突然,大黑狗跑了出去,跟在一个人身后亲热跳着。

“爷爷,”隔壁胖丫双手抬着一个大碗,碗里冒着热气,“爷爷,我妈做的牛肉炖山药排骨汤。

随着胖丫说话的声音,村里噼噼啪啪的炮竹声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老羊倌泪眼朦胧,望向墙上挂着的儿子的照片。

儿子望着他,也在笑。

过年啰。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的描述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写出了老羊倌的生活状态,为下文他儿子的意外埋下了伏笔。

B.老羊倌能够闭着眼睛数出山上生长的很多树和花的名字,是因为他喜爱这山林,并认为这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老羊信“砸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开心和满足,

D.小说结尾写老羊倌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既是老羊倌被众人惦挂的感动之泪,也是老羊倌对已故儿子的思念之泪。

4.A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小说开篇的描述包含两个部分:

环境描写和老羊倌的生活状态。

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而老羊倌的生活状态部分写的是老羊倌儿子发生意外之后的生活状态,因此不能说这是为老羊倌儿子的意外埋下伏笔。

5.小说在刻画老羊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5分)

5.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示例】

①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守山人很穷,很孤独,但是老羊倌却很满足,坚持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

②爱岗敬业(责任心强)。

老羊倌坚持天天巡山,小石头送来的烟只是闻闻,而不在山上抽,体现了他的爱岗敬业。

③乐观坚强。

面对儿子的死,老羊倌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

④通情达理。

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老羊倌催促他的儿媳改嫁,体现了他的通情达理。

⑤质朴憨厚。

守山人很穷,老羊倌不仅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山林不能给家族带来富裕,但老羊倌却干得兢兢业业,可见他的质朴与憨厚。

(“知足常乐”1分,其他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5分)

6.小说把时间设定在“大年三十”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6.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F级。

【答案示例】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节日氛围,为后文写众人来陪老羊倌过年做铺垫;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用“大年三十”的热闹气氛衬托老羊倌的满足与感动,凸显了人物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④本该孤独地过年的老羊倌,却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迎来了众人的陪伴过年,深化了文章人情美好的主题。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我国千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孕育了众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享誉国内外的老字号。

据了解,建国初期我国约有1万多家老字号,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等众多行业。

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转换的影响。

我国老字子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问题。

部分老字号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特别是长期以来,由于对老字号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发展规划,老字号传统特色技艺和文化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老字号的发展。

(摘编自《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

材料二:

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1128家,发展良好的如片仔癀、稻香村等仅占20%--30%,受困于缺资全、缺人才和缺品牌三大问题,多数企业经营欠佳。

以云南为例,该省老字号企业共计89家,但只有38家实现持续3年盈利。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这个“新”不仅体现在对传统产品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型、销售方式的变化中。

要创新理念、开阔视野,打破固有格局,多角度地提升老字号品牌的市场活力;要创新产品形态和营销模式,善于用互联网思维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

在知名度、忠诚度方面赢回顾客群。

在“互联网+”的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

(摘编自《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2017年6月2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中华老字号”的招牌和“非遗”文化赋予老品牌新的增长点,但其传承百年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在于久经考验的制作技艺,正如同仁堂古训所言: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中华老字号传承百年有其坚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诚信严谨,追求卓越品质;品牌新星上榜百强有其专长,稳健中开拓进取,用人才,重服务,讲诚信、担责任。

不管是老字号还是百强企业,透过各家官方网站上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创新、诚信、卓越”的共同价值观是中国品牌永不褪的底色。

(摘编自《从“老字号”到“百强企业”,看中国品牌本色》,2017年5月10日新华网)

材料四: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所属本地的老字号品牌比较熟悉。

但对于其他城市的认知度却偏低。

对于国外老品牌,消费者的认知度较高。

中华老字号品牌与国外老品牌相比的不足,大多在于传播、推广、销售上缺乏延展性与国际化发展策略,使得品牌不断老化,国外老品牌有90%经过品牌延伸来重塑品牌形象,恢复、提升品牌活力。

消费者对中华老字号的印象仍停留于老字号的“传统”上,未能直观地感受老字号的发展与创新,据统计,最能直接吸引改变消费者的途径是通过创新来重塑视觉形象实现品牌的崛起。

在中华老字号的改造和创新中可以系统而又规范化地重塑品牌视觉形象。

结合多元化传播推广模式。

全面塑造、提升品牌形象。

(摘编自周怡洁《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形象重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企业自身组织化程度

历史原因和体制转换

老字号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影响到

缺乏政策支持和发展规划

企业自身组织化程度低

影响老字号企业健康发展

结果为

共因

B

 

新时代的互联+

提供动力给

企业创新产品形态

顾客对品牌的认知

以B吧

网一

 

重塑国外老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的认知度

主渠道为

共日的足

I

品牌延伸

7.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根据材料二“要创新产品形态和营销模式,善于用互联网思维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可知,“互联网+”不能为创新产品形态提供动力,只是对创新产品形态有某些方面的帮助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与建国初相比,开前的中华老宁号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企业自身规模缩小,盈利的企业就更少。

B.中华老字号能传承百年,既有坚守的因素,也有创新的理念,而最根木的要素是精湛的技艺。

C.根据材料三可知,无论是老字号还是百强企业,它们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诚信、卓越。

D.根据材料二两幅图可知,从老字号发展到百强企业,最需要坚守的企业文化元素创新。

E.消费者对国内老品牌形象的认知往往停留于直观的感受,老品牌的产品包装显得至关重要。

8.BD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A项,“企业自身规模缩小”有误,虽然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数量减少,但企业自身规模并不一定缩小,毕竟许多老字号企业在逐步发展;C项,老字号和百强企业的共同核心价值观不止这三个,还有进取、客户、服务;E项,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来源是多元的,并不仅仅源于产品的包装,还有其他视觉形象,比如标识符号等。

(选对其中任何一个选项,得2分;选对两个选项,得5分)

9.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中华老字号企业如何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4分)

9.本题着重对文意内容概括和分析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示例】①老字号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久经考验的制作技艺。

②注重创新,改造老字号传统产品,转型发展理念,改变销售方式,重塑品牌视觉形象。

③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传承的转变与发展。

(主要阐释“传承”与“创新”的具体对象以及二者的联系,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善俊字俊臣。

太宗七世孙。

父不衰,闽路兵马钤辖。

善俊初补承节郎。

绍兴二十七年登第。

换左承务郎,调南城丞,改昭信军,签判奇之,虞允文亦荐其有帅才,除干办诸司审计司。

知郴州,数奏称旨,留为太府寺丞。

寻摄帅、知庐州。

会岁早,江、渐饥,民麋至。

善俊括境内官田均给之,贷牛种,僦屋以居,死者为给楷,人至如归。

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又增筑学舍,新包拯祠,春秋祀之,人感其化。

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移知建州。

建州俗生子往往不举,善俊痛绳之、给金谷,捐已奉,以助其费。

再知庐州。

首言和好不可恃。

当高城浚池以为备。

以父忧去,服阙,起知鄂州。

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

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

僚属争言用度将不足,善俊日:

“吾将瘠己肥人,”乃省燕游车骑鼓吹之费,郡计用饶,代输民役钱。

再知建洲。

岁饥,民趋富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善俊日:

“是趣乱也。

”谕许自新,平米价,民乃定。

邑尉入盗十三人死罪,以希赏,善俊神其冤。

转湖南帅。

郴、桂地绝远,守多非才,善俊谓宜精其选。

代输漳州经、总制钱,停醴陵渌水渡钱。

加秘阁修撰,移知镇江府。

丁母忧,终丧而卒,年六十四,善俊风仪秀整,论事有据。

孝宗时,日中有黑子,地屡震,每以饬边备为戒。

孝宗英武独运,缺相者累年,善俊极言相位不可无人,尤人所难言者。

(节选自《宋史,赵善俊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

B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

C.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

D.州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因言/异时恃焦湖以通军粮/今既堙涸/宜募乡兵保孤山治屋/以储粟/敌或败盟/则吾城守有余/饷道无乏矣/

10.B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善俊葺完之”的意思是“善俊修好它”,代表着一句话的结束,这里要停顿;“宜募乡兵保孤山”是一个动宾组合,意思是“应该招募乡兵保卫孤山”;而“治屋以储粟”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意为“建造房屋来储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谥号,从汉朝始,王朝第二代帝王谥号常常为“太宗”。

B.登第,犹登科,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登算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知庐州中的“知”指主管,即管理相关事务,这里强调担任庐州的行政长官,

D.父忧是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A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了解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而不是谥号。

从汉朝始,王朝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

12.C本题着重对文本内容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考查。

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他的提议得到朝廷批准”在文中并没有相关内容,原文是“转湖南帅。

郴、桂地绝远,守多非才,善俊谓宜精其选”,并没有提及他的建议是否得到朝廷的批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俊历任多职,受到上司赏识。

他改任左承务郎,调任南城丞,改任昭信军,签判认为他不同寻常。

虞允文也推荐他有帅才,投干办诸可审计司。

B.善俊整治陋俗,造福建州百姓。

建州存在不良的风俗,百姓生子却常常不抚养,善俊对此严加惩处,并供给钱粮,捐献自己的俸禄来资助他们。

C.善俊了解下属,精选优秀人才。

他转任湖南帅,郴州、桂州地方偏远,当地守臣多没有才干,善俊认为应当用精干的人选,他的提议得到朝廷批准。

D.善俊就事敢言,论及重要事务。

孝宗时,善俊常告诫加强边境防备,而面对朝廷多年不设宰相的情况,善俊极力进言相位不能缺,敢言人所不敢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何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

 

(2)民趋富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善俊日:

“是趣乱也。

13.本题着重考查考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示例】

(1)适逢南市发生火灾,善俊立即前去视察灾情,延缓竹木税,发粮赈济百姓。

(“适”、“亟”、“弛”各1分,句意2分)

(2)百姓前往富人家打开他们的粮仓抢粮食,监司建议调兵拘捕,善俊说:

“这是会促使变乱的做法。

”(“趋”、“发”、“趣”通“促”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赵善俊字俊臣,是太宗七世孙。

父名不衰,是闽路兵马钤辖。

善俊起初补授承节郎。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及第。

改任左承务郎,调任南城丞,改任昭信军,签判认为他不同寻常。

虞允文也推荐他有帅才,授干办诸司审计司。

在郴州任职,陈述奏进符合旨意,留任太府寺丞。

不久摄帅、任庐州知府。

遇上旱灾,江、浙收成不好,百姓成群而来。

善俊搜括境内官田平均分给他们,借牛和种子,租赁房屋给他们住,为死者提供棺材,人们就像回到自己家中一样。

州城以前毁于战争,善俊修好它,乘机说:

“从前依仗焦湖使军粮运输畅通,现在已经淤塞干涸,应该招募乡兵保卫孤山,建造房屋来储粮。

如果敌人背弃盟约,我们守城有余,粮道不缺了。

”又增建学舍,翻新包拯祠,春秋祭祀他,人们为他的教化所感动。

多次升迁至龙图阁直学士,调动改任知建州。

建州风俗是生子常常不抚养,善俊严加惩处,供给钱粮,捐献自己的俸禄,资助他们。

再知庐州。

首先指出和好不可靠,应当加高城墙,加深壕沟作防备。

因服父丧而离职,父丧期满,起用知鄂州,遇上南市发生火灾,善俊立即前去视察灾情,延缓竹木税,发粮赈济百姓。

开古沟,建火巷,以断绝后患。

僚属争着说费用过度将导致不足,善俊说:

“我要瘠己肥人。

”于是减少宴会游乐车骑鼓吹的费用,州中财政充实,代交百姓役钱。

再知建州。

有饥荒,百姓前往富人家打开他们的粮仓抢粮食,监司建议调兵拘捕,善俊说:

“这是会促使变乱的做法。

”告诉人们允许改过自新,平抑米价,百姓于是安定下来。

邑尉上报判处十三名抢盗犯死罪,希望得到奖赏,善俊辩明他们是冤枉的。

转任湖南帅。

郴州、桂州地方偏僻,守臣多没有才干,善俊认为应当用精干的人选。

代纳潭州经、总制钱,停收醴陵渌水渡钱。

加授秘阁修撰,改知镇江府。

服母丧,服丧期满而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善俊仪容秀美端庄,论事有据。

孝宗时,太阳里有黑子,多次地震,常以加强边境防备告诫。

孝宗英明威武,独断政事,多年不设宰相,善俊极力进言相位不能缺,更是别人所不敢谈论的事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党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①熙宁七年(1074)。

作者古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

②马耳:

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明时间,从黄昏绵绵淫雨写起,突出局势严峻,作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