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025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二跨简支板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XX桥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为二跨简支板桥,跨径8.30m.横断面为19.05米宽,桥高3.5米(桩顶至桥面),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中风化粉质泥岩作为持力层,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一米,桩长9.20米,共12条桩;桥墩、桥台、桥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人行道栏杆为不锈钢栏杆;施工破损河堤修复用M10水泥砂浆砌MU40片石.计划工期120天,桩基础45,天,柱梁板45天,装饰及收尾30天.

第一节钻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A工程地质条件

地层岩性:

1、杂填土层;

2、粉末土层;

3、细砂层;

4、中粗砂层;

5、强风化粉质泥岩层;

6、中风化粉质泥岩层.

B钻孔桩施工

一、施工流程

1、施工流程为: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浇垫层、混凝土护筒等——架设支架和钻机,安装潜水泵。

制泥浆池及照明设备等——钻井并用泥浆护壁——清孔及验地质状况——,钢筋笼设置,用粗直径钢筋固定,每2m为一处——浇灌桩身砼。

二、场地处理

1、对基础平面进行平整,并浇10cm厚的C10砼垫层(垫层面坡向按平面布置坡向排水沟),以便于场内的水平运输,桩孔内地下水排放畅通,沿坡底四周修水沟,排水集中处设置集水井(含沉淀池),将泥沙沉淀后的水进入集水池并及时将水用潜水泵抽到附近市政井。

2、排水沟、集水井的作法:

(1)排水沟开端30cm,沿排水方面走坡2%,宽30cm,截面为矩形。

排水沟截面如图所示。

(2)沉淀池及集水井的作法:

三、工程桩测量

1、工程桩轴线控制:

根据平面测量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定出挖孔桩的控制轴线,控制测量采用J2经纬仪测量。

2、工程桩定位放线:

工程桩施工前,根据挖孔桩的控制轴线定出每个桩的中心点,然后根据其直径弹出其圆周线。

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来控制,桩孔垂直度通过控制护壁支模的中心线来控制:

即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砼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用尺杆找圆周,细部放样以测量控制轴线为准,用钢尺丈量定位,对局部拉尺困难或较重要的部位,用经纬仪和钢尺辅助测量。

桩容许偏差:

桩身直径+50、-0,桩中心位移50、垂直度0.5%。

3、钻孔桩高程控制:

在基础四周作四个高精度水准点,以避免水准点远距离引测的误差和方便水准点的彼此校核,防止使用被扰动的水准点。

工程桩标高通过引测到护壁上的测量标高控制,高精度水准点用S1精密水准仪和钢尺测量,普通标高用S3水准仪控制。

四、桩孔施工

1、钻进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发现偏斜及时纠正,并要注意泥浆比重,随需要调整,防止坍孔并有利于排渣.

2、随时注意钻机操作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现摇晃、跳动或钻进困难,可能遇到硬层或一边软一边硬土层碰撞摇动所致,此时要放慢进尺,待穿过硬层或不均匀土层后方可正常钻进。

3、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如钻机转速高,泥浆比重大,钻进过快,切削出的泥块块大,未成浆,对钻机产生较大阻力,有可能使电机超负荷而损坏,或抽水齿轮磨损或使钻杆折断等.同时钻进速度要与制浆、排渣能力相适应,一般钻进速度要低于供泥浆和排渣速度,避免造成埋钻。

4、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补充泥浆,调整泥浆比重;在粘土和亚粘土中成孔时,可用水泵喷射清水,使清水和孔中钻头切削下来的土颗粒混成泥浆,自造泥浆护壁。

排渣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1-1.2,在易坍孔的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应设置循环泥浆池和泥浆泵,赛用比重为1.1-1.3的泥浆护壁,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时,应提高泥浆比重至1.3-1.5。

泥浆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调制,并经常测定泥浆比重。

5、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尽量把孔底沉渣捞清,以免影响桩的承载力,可用循环换浆法,即让钻头继续在原位旋转,继续注水,用清水换浆。

本法能使冲碎的卵石、石块由泥浆带出。

6、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当用原土造浆的孔,应控制在1.1左右;孔壁土质较差,用循环泥浆的孔,应控制在1.15-1.25。

在清孔过程中,必须随时补充足够的泥浆,以保持浆面稳定。

清孔检查合格后应立刻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五、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采用井外安装,即将钢筋笼按设计制作好后吊落在井内并固定。

钢筋尽量通长配筋,需驳接时采用焊接.钢筋保护层通过加砼垫块控制,保证保护层厚度50mm。

钢筋笼重点质量控制项目为:

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铁垫件,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吊入钢筋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并防止坍壁和将泥土杂物带入孔内。

如钢筋笼过长时,可分段吊放,并宜用钢管加强骨架刚度,逐段焊接逐段放下;吊入后校正位置垂直并固定,勿使扭曲变形;钢筋笼定位后必须在4t内浇筑混凝土以防坍孔。

灌注混凝土时,校正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位置,防止钢筋笼上浮。

六、桩芯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供应:

本工程的桩芯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导管法在泥浆中灌注混凝土的特点(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好、流动度大、缓凝)和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一般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水泥应采用425号或525号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石子采用碎石,粒径为0.5-40mm;砂用中粗砂;水灰比不大于0.6;单位水泥用量不大于370Kg/m³;含砂率为40-45%;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施工坍落度为18-20cm,并有一定的流动度保持率,坍落度降低至15cm的时间不宜小于1h,扩散度宜为34-38c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浇灌和接头施工工艺要求,一般宜低于3-4h;如运输距离过远,一般宜在混凝土中掺加木钙减水剂,可减小水灰比、增大流动度、减少离析,防止导管堵塞,并延缓初凝时间,降低浇灌强度。

3、混凝土浇捣:

桩芯混凝土采用人力车至工地,砼运至浇筑地点不得有离析或初凝现象,桩孔内浇筑采用导管,要求导管出料口离砼表面高度不大于2000mm。

导管内径选用300mm,用3mm厚钢板卷焊而成,每节2.5米,并配几节1-1.5米的调节长度用的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或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垫圈密封防水,接头外部应光滑,使之在钢筋笼内上拔不挂住钢筋。

开导管时下料斗内须初存的混凝土量要准确,以保证完全排出导管内泥浆,并使导管出口埋深不小于0.8m的流态混凝土中,防止泥浆卷入混凝土中。

混凝土浇灌注意事项:

a.混凝土浇灌要一气呵成,不得中断,并控制在6h内浇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b.浇灌时要保持桩孔内混凝土面均匀上升,而且要使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大于2m/h;导管提升速度应与混凝土的上升速度相适应,始终保持导管在混凝土中的插入深度不小于1.5m。

c.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随时用探锤测量混凝土面实际标高(至少三处,取平均值)计算混凝土上升速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相对位置,统计混凝土浇灌量,及时做好计录。

d.混凝土浇筑到顶部3m时,可在孔内放水适当稀释泥浆,或将导管埋深减为1m,或适当放慢浇灌速度,以减少混凝土排除泥浆的阻力,保证浇灌顺利进行。

e.当混凝土浇到顶部时,由于导管内超压力减小,混凝土与泥浆混杂,浇灌后必须清除顶部浮浆一层,采取比设计高0.5m,混凝土浇筑完毕马上清除0.3m,留下0.2m待后凿除,以利新老混凝土结合和保证混凝土质量。

七、工程桩检查与验收

1、工程桩的检查主要抓成孔与清孔、钢筋笼的制作及安放、或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等工序的质量。

2、混凝土的搅拌检查,主要检查原材料质量与计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混凝土的强度。

3、钢筋笼的制作主要检查钢筋规格、焊条规格、品种、焊口规格、焊缝长度、焊缝外观与质量、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

4、桩位检查主要检查桩孔中心线、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钢筋笼安放的实际位置等,并填定隐蔽纪录。

5、工程桩钢筋和位置检查方法如下:

灌注桩的容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2

箍筋间距

±20

3

直径

±10

4

±50

5

桩的

位置

偏差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

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

50mm

拉线或尺量检查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

150mm

6

垂直度

0.5%

吊线和尺量检查

7

桩径偏差

±50mm

尺量检查

八、质量保证措施

1.桩位、桩径、垂直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合格率为100%。

2.钢笼制作,主筋直径、间距接头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桩芯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震捣密实。

整个分项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4.桩基工程涉及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地盘管理和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必须确保各自的质量。

(1)桩孔位中心线允许偏差50mm;

(2)桩孔径允许+50mm、-0.00mm;

(3).允许桩的垂直度偏差:

0.5%L(L为桩孔桩长);

(4).护壁砼厚度允许偏差30mm;

5.孔底沉渣:

小于3cm。

九、质量技术措施

1、根据现场给定座标点、水准点,用仪器给每个桩定位,控制标高,当每个桩的踢脚栏板浇灌拆模后,把轴线与标高画在护壁砼上。

2、采用定型钢模板,每周转一次均进行清理,有变形进行校正,保证从任何方向测量,内侧的直径均满足设计要求。

3、经常用线锤挂线,保证桩孔垂直度倾斜在允许范围内。

4、护壁砼内掺入早强剂或提高砼强度级,提前拆模加快周转。

5、做好单孔成型、护壁、孔底岩层(土质)、扩孔、桩芯灌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记录和汇总。

6、每根桩钻到持力层达到规定深度时,收集成孔的记录资料做好自检,由地探、监理等部门确认后,然后扩大关及清理桩底渣土,甲方、监理、设计院、质检成孔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

十、保证安全措施

(1)开关箱距离机具掌握在3m内,做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接零保护线跟踪到每一个电箱及机具的金属外壳。

(2)各级配电箱、闸刀、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标明送电目标或所控制的范围。

(3)各级配电箱用电源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执行安全三级保护联网设置原则。

(4)单机所使用的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振动器潜水泵、各种手持电动工具,应选用15MA漏电动作电流的防护型产品。

(5)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顺序。

(6)电工持证上岗,无证人员禁止动用用电设备,电动机机械应由专职人员负责操作,特种机械,设机长专门管理。

(7)用电照明必须架空,并用漏电保护器。

(8)电机设备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发现故障必须及时排除,所有电器设备禁止带病运转。

C土方挖运

一、土方开挖方案

本工程本工程基础为钻孔桩基础,土方开挖据施工部署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汽车外运。

承台土方均采取基坑式开挖,坡底留出600的工作面,以便于承台模板与钢筋、混凝土施工,基坑四周放坡按0.75的系数进行,由于承台间的底梁较高,承台土方开挖完后,地梁的土方剩余较少,故地梁土方在承台预防开挖的同时把地梁的土方挖运完。

在土方开挖中,要求挖土机不要碰桩头及桩头钢筋,桩头处土方采用人工清理。

求最后预留约300的土方改由人工清理,以免扰动原土层。

沟槽开挖、修整填平后,应及时浇筑垫层砼,保证地基土不受浸泡。

二、土方开挖组织

根据施工部署,将本工程土方分为二个区施工,每区配备一台挖土机进行施工。

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

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措施。

现场设一临时堆土场,贮存适量土方以保证土方回填的需要。

三、冲洗槽设置

为确保文明施工,防止淤泥渣土污染城市道路,施工中,将在现场出口处设一个冲洗槽,配备高压泵,安排专人对所有出门的车辆进行清洗,车上挂安全网,防止泥土污染道路,确保车辆干净上路。

D承台地梁施工

一、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前,要求对桩头进行处理,将钢筋上附着的泥土清理干净,将钢筋理顺理直。

承台垫层采用C10混凝土100厚,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承台定位放线,符合桩位,结合规范对桩基进行验收。

承台侧模采用夹板模板,使用七夹板、木枋支撑,先绑扎承台钢筋,施工柱子插筋,封承台侧模。

在承台混凝土浇筑中,先浇承台大放脚混凝土,后浇柱子混凝土。

承台施工程序为:

混凝土垫层→基础定位→基础钢筋绑扎→基础侧模支设→柱定位→柱插筋、固定→浇筑砼→拆模→土方回填。

基础施工时要确保其上柱的定位准确,要求柱子钢筋临时固定牢固。

柱钢筋在混凝土浇筑中极易偏位,混凝土凝固后很难校正,基础砼浇筑时要求根据基础大小,采用不同的浇筑方向的向基础供料。

二、地梁施工

1、地梁施工顺序:

由于地梁位于承台基础之上,故先施工承台后施工地梁。

2、地梁施工中,模板采用木模,部分底模采用混凝土垫层。

地梁施工中要求加强垂直支撑,防止地梁沉陷。

3、地下水、土对混凝土具中等腐蚀,混凝土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

E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在首层结构模板拆除后,进行填土前,要求公司试验部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必须达到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值60kN/m2方可进行回填,施工方法如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选择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作回填材料,施工中不定期地对土方进行抽检试验。

2)施工现场垃圾严禁作回填材料,在土方回填前,组织人员清理现场。

2、作业条件

1)结构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

2)清理掉坑底的不可作回填材料的杂物等。

3)做好水平高程的测投,墙边设水平标记。

二、操作工艺

1.回填时每30cm水平分层找平夯实,采用振动机冲击夯、打夯机压实。

2.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0cm。

3.夯实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上),则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

4.土方调配采用铲车进行,大面积回填面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在角隅处用人工加以夯实。

5.若空间太小,工人无法进行回填施工时,采用砂或石粉作填料,回填前充分洒水湿润。

三、质量标准

1.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击密实。

取样确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应有95%以上的夯实系数。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回填土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2.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

3.严格选用回填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4.雨天不应进行填方施工,现场要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

第二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A施工测量放线

一、工测量控制的目标

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不应大于20mm,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施工时,对测量放线及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关键。

本工程垂直测量计划采用吊线锤配合经纬仪的方法施工测量。

二、施工测量控制

本工程施工测量控制主要分为施工层平面测量控制、垂直度测量控制、标高测量控制三大项目。

垂直度测量控制采用吊线锤配合经纬仪的方法准确地控制施工构件的垂直度;标高测量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起始标高位置,准确地测设各层的标高。

1、工程测量控制网布置

(1)平面测量控制网的面设原则:

测量轴线的布置既要方便轴线布置,又要满足现场各部位放大样的需要,还要确保定位轴线能够与以后各道工序不矛盾,能够通视。

(2)测量控制网的布置方案与测设方法

1先对业主提供的基准控制点分布图和有关数据,用水准仪和钢尺进行测量,数据的精度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后即将其作为本工程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和起始数据。

2主要控制轴线点的设置:

根据已知基准点与设计轴线的关系,采用坐标放样的方法用经纬仪放样出轴线,在首层地板施工完后,根据这些控制点放样出全部轴线点,用墨线弹出全部轴线网方格。

3、各轴线控制点的设置:

在首层地板施工完后,根据工程需要在轴线相交点处增设新的加密内控点,从而组成各分块的平面控制网。

2、垂直度测量控制

(1)垂直度控制的方法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的垂直度,采用外控方式。

在建物内建立控制网,在控制点上直接用铅锤通过各层楼板在投测位置所预留孔洞向上作垂直方向的投测和传递。

(2)垂直控制点平面布置

控制点的建立是先预埋φ10×100钢筋,将钢筋插入预定位置后浇注混凝土定位,再在钢筋顶面刻十字线定位定点(刻线交点直径0.5mm)。

钢筋顶端露出地面5mm,点位砌保护井加盖保护。

首层以上各层楼面浇筑混凝土时,在对应控制点位置处均预留250×250mm垂线传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设20mm高阻水圈。

3、高程的竖向传递与测量控制

(1)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施工场地内的标高基准点与城市水准点按照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进行联测,所测数据满足测量规范要求后,根据施工现场内的标高基准点在首层各层柱角壁上各引测一个同一高程的标高点,并用红漆帮好标记,作为高程向上传递的标高水准点。

(2)本工程主体结构的标高测量法,主要是用钢尺沿柱壁向上竖直测量。

先用水准仪根据本工程的标高控制点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1.00Msfi高起始线。

施工时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比楼面结构标高高出1.0米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楼面抄平放线时,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先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水平线,误差应在±5mm以内,经校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抄平。

4、沉降观测

1)工程的沉降观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志地内的水准点或利用就近的城市水准点作为基准点引测,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观测工作要求做到:

a、固定观测人员和整理成果;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c、按规定的方法、路线定期进行观测。

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1)观测点布置在首层结构柱上,布点前先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

(2)观测点的埋设应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有明显的突出处,与柱身保持一定的距离(以3—5cm为宜),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通视条件良好。

3)观测的精度和成果的整理

(1)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依据,因此必须确保初测精度,在测设每个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时,同时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才帮决定。

(2)每次定期观测结束后,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同时绘制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

B模板工程

(1)基本要求

材料:

F-70系列组合模板、F-55系列组合模板、18厚夹板、直边板、木枋、门式架支顶、∮48钢管、碗扣式钢管、止水穿墙螺栓、穿墙(梁)螺栓、∮16胶套管、铁介子、锲形插销、钢管卡码、排栅夹、可调上托、脱模剂。

(2)柱模板

安装柱模板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杆或斜撑→办预检。

由于柱截面较大,要根据柱模本身刚度要求,设置工具式钢柱箍和∮16PVC塑料管做的内撑,钢柱箍和螺栓垂直间距@600,部分墙、柱一面临空,除在临空面以外设置钢管斜撑外,还需增设∮16拉杆及D20花蓝螺栓作拉顶调整之用,确保模板垂直度。

矩形柱模板采用F-70系列组合模板,Ф51钢管做柱箍,柱截面边长大于900mm时,需要加设Ф12穿心螺栓加固。

(3)梁板模板

梁旁侧模板采用不着18cm厚夹板,夹板加劲枋间距不大于400,梁旁加压旁木枋。

斜支撑间距为400,角度为45度。

安装梁模板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

办预检

安装楼板模板工艺流程:

地面夯实→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采用钢管支架支模,支顶应垂直,上、下层支顶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支架间在竖向与水平向的稳定。

支架与龙骨的排列和间距:

支架立柱之间间距915。

通线调节支架高度,将主龙骨找平

铺板时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的边肋上,用销子连接,拼缝小于100mm时,可用木板代替。

采用F-55模板系列,除沿梁周边铺设的模板边肋上用楔形插销连接处,中间铺高的模板不用插销连接。

柱位置的收口采用木枋铺设。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之间连接插销有否脱落、漏插,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

(4)模板拆除:

楼板、梁模板拆除

1、先将架体支顶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次龙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块降下。

拿下模板和次龙,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撑和支柱。

2、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3、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跨度大于8米及悬臂大梁,砼强度达到设计的确良100%方可拆除)

4、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C钢筋工程

1、钢筋的制作

梁、板、柱的钢筋在公司综合厂加工后,运至现场堆放由钢井架扒杆进行垂直运输。

钢筋的取样及实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钢筋的抽料、加工严格按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进行。

钢筋经调直,除锈后方可开始下料,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翻样单进行。

成型钢筋制成后由专人及时进行验收、整理、按规格和区段部位分类堆放,并作好挂牌标志。

堆放场地要干燥,钢筋由木块或木枋架起离地区性10~15厘米放置。

现场设立钢筋加工棚作零星补料使用,绑扎前必须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查,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2、柱钢筋

绑柱子钢筋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3、梁板钢筋

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毫米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短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相同。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同柱。

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钢筋)要防止踩下;特别是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毫米。

以利灌筑混凝土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