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492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x

精品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1

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总分:

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唐朝诗人罗殷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诗中“平陈业”是谁的功绩()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假设在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3.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5.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

其原因是武则天()

A.创立殿试制度B.打击大族势力

C.重用有才之人D.促进社会发展

6.毛泽东曾经说过:

“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毛主席说“前半辈

会做”是基于唐明皇统治前期的()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贞观遗风D.开元盛世

7.唐朝贫苦农家子弟郑宪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他有可能经历()

①他的父

亲用曲辕犁犁地②他曾经用筒车浇灌庄稼③他的名字曾经刻在了大雁塔下的塔墙上④他家可能摆着唐三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④黄巢起义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下列各项中与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直接相关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

.行省制

10.“东瀛有多远

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

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

普度众生苦……”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慧能B.玄奘C.鉴真D.法显

11.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

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

这里的“匈奴”指的(  )

A.女真统治者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14.如图示意图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的一个漫长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B.唐朝C.

南宋D.元朝

1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6.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融和

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17.

仔细观察下面的中国古代史年代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的朝代应该是(   )

A.①南宋②辽③元B.①唐②元③南宋

C.①元②南宋③唐D.①唐②南宋③元

18.

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9.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交融。

此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畏兀儿族B.回族C.藏族D.突厥族

20.有西方学者曾说:

“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21.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

他的代表作是(  )

A.《授时历》B.《西厢记》

C.《窦娥冤》D.《天净沙•秋思》

22.“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材料中作者认为(  )

A.八股取士方法笨拙B.秦朝焚书方法巧妙

C.秦明做法本质一致D.明制便于选拔人才

23.

明朝之所以能够实现下西洋的壮举主要依赖于()

A.明前期国力强盛B.造船技术的提高

C.皇帝的英明统治D.航海技术的提高

24.“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谁?

(  )

A.岳飞B.戚继光C.郑和D.林则徐

25.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

A.等贵贱B.均田免赋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有田同耕

26.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

A.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

B.主要工作是画葫芦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地工作

27.“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黄海殉国

28.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

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达赖l喇嘛

B.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29.清朝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开放五口通商B.闭关锁国C.重商轻农D.君主专制

30.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

精华,被誉为国粹的是(  )

A.昆曲B.徽剧C.京剧

D.桂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___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______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32.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_________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    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4.唐太宗时___________(人物)和松赞干布的和亲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___,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5.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684年,设置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乾隆时期,设置___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6题7分,37题6分,38题7分,共20分)

36.【君权的逐步强化】

秦始皇创立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和强化君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一:

唐太宗常说: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

“何谓       明君?

”魏征:

“君之所以明乾,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

“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二:

(太祖)召赵普问曰: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

“……无他奇巧      与,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1分)

(2)材料二中为加强皇权,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在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1分)为强化这种效果,材料中的“帝”和他的后继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设立的?

(1分)设立军机处的目的何在?

(1分)

37.材料一:

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

南宋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

(1分)前朝的建立者是谁?

(1分)

(2)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在当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什么?

(1分)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什么?

(1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2分)

38.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一:

(元)世祖……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元世祖”叫什么名字?

(1

分)“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有什么意义?

(2分)

(2)材料二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被称作什么?

(1分)为对内地十个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1分)

(3)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元朝中央哪一机构直接统辖西藏地区?

(1分)请写出元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的名称?

(1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A

D

D

A

A

C

C

C

B

A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B

B

C

C

C

A

B

B

A

B

C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618;1271  

32.市舶司,广州十三行。

  

3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34.文成公主;驻藏大臣  

35.台湾府;伊犁将军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6题7分,37题6分,38题7分,共20分)

36.

(1)广纳贤才,知人善用;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1分)

(2)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1分)(3)意思:

皇帝直接掌握了军政大权。

(1分)措施: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合称“厂卫”。

(至少写出2项)(2分)(4)雍正;(1分)进一步强化皇权。

(1分)  

37.

(1)北宋都城东京或东京(1分)赵匡胤(1分)

(2)水稻(1分)

(3)经济重心南移。

(1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迁入人口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南方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治环境相对安定  等。

(答出2点即可2分)

 38.

(1)忽必烈;(1分)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分)

(2)腹里;(1分)行省制度。

(1分)(3)宣政院(1分);澎湖巡检司。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