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0551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盾构施工安全案例学习.ppt

2014年9月882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盾构施工安全风险作为地下工程施工法的一种,隧道盾构法施工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法,国家建设部将隧道施工评估为高风险的行业,盾构施工人机交错的特征十分明显,起重伤害、电瓶车伤人、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多种事故发生的可能,始终贯穿着施工的全过程。

施工周期短、机械设备高频率运转等客观因素注定了安全管理监控具有较高的难度。

盾构施工工艺的分部分项工序流程达到十几个,覆盖面相当的广,其中有多个部位被列为安全重点部位。

883在几十年的隧道施工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盾构穿越江底水囊的职工遇难事故;也发生过垂直吊运致人死亡的事故;水平运输电瓶车伤害事故更为明显,且占有很高的比例;拼装举重臂旋转过程中,管片坠落伤人造成的都是重大伤亡事故。

重伤及死亡事故总数达到10起以上。

这些客观因素、这些惨痛的教训,都充分的说明,控制盾构施工的重大伤亡事故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884从盾构施工法的工艺流程来看,垂直运输、水平运输、管片拼装都是人机交错、危险性很高的工序,且属于长时间的连续作业,以一条长度为千余米的隧道来计算,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造成的人机交错概率达到近百万次,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这些部位都曾发生过死亡事故。

从盾构施工的配套工序龙门吊安装、盾构进出洞来看,尽管工期很短,但一旦管理不力,极有可能导致现场失控,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因此,只有对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才能制订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只有对盾构施工过程中风险部位、危险源进行正确辨识,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伤事故。

885开工阶段盾构进出洞管片堆场垂直运输水平运输台车段交叉作业管片拼装龙门吊安装盾构安装洞口防护886第一章:

盾构进出洞第一章: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简介盾构进出洞简介盾构进出洞是作为整个工艺流程的起始和结束两个环节。

其中包括的盾构基座的安装、盾构机的就位、安装完毕后的验收、凿洞门脚手架的搭设、洞门的凿除、预留钢筋的割除、大型混凝土块的吊运等。

盾构进出洞危险源辨识(概述)盾构进出洞危险源辨识(概述)盾构进出洞都存在相当大的危险性。

人机交错、立体施工的特性十分显著。

整个施工作业环境处于一个整体的动态之中,蕴藏着土体坍塌、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多种事故发生的可能。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7盾构进出洞的不安全条件盾构进出洞的不安全条件1、在盾构顶部作业,无隔离围护。

凿除洞门脚手架搭设不规范(包括搭设过程中的大量不安全行为,导致搭设施工人员受到伤害,同时,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差、栏杆不健全、上下楼梯不规范、封闭措施不到位、走道铺设不健全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为割除洞门混凝土钢筋而制作的架手架,在搭设过程中,人员有高处坠落的事故隐患。

3、整个出洞准备工作阶段,大量交叉作业施工存在,由于协调监控不力,有可能导致上部施工对下部施工造成影响。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8盾构进出洞的不安全条件(续)盾构进出洞的不安全条件(续)4、施工作业人员在洞门凿除时,发生涌水、涌砂事故。

5、龙门吊安装完毕后,还未经验收,龙门吊安全性能未到达保证就盲目使用,将留下起重作业伤害的事故隐患。

6、在盾构出洞阶段,由于各类吊物交替、不间断的吊运造成钢丝绳索具未能合理配备,留下了事故的隐患。

7、由于工程起始阶段,上下安全通道及井下人行安全通道不健全,留下事故隐患。

8、出洞施工的环境嘈杂,影响了施工作业人员的配合与交流。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9经常性的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经常性的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1、洞门凿除洞门凿除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或戴不符合规范的安全帽);不使用安全带(在移动过程中不能有效使用安全带)。

施工人员劳动防护服装穿着不整(或不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的防尘装备不到位(防尘口罩的数量及质量不符合要求)。

人员在脚手架上,上下搬运走道板,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无专用通道,随意在脚手管上攀登。

凿除混凝土块时,用力过猛导致人员失足坠落。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10经常性的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续)经常性的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续)22、起重吊运、起重吊运龙门吊在吊运过程中,未发出警示铃;龙门吊司机吊运重物从施工人员的上方经过;现场的起重作业人员在重物起吊时,未能及时离开吊运区域;吊运大型的混凝土块不采用两级指挥,采取捆绑吊运时,未对钢丝绳进行保护。

在袜套安装过程中,吊运袜套及钢板的上下起重指挥不明、未采用与吊物重量相匹配的绳索,极易造成起重伤害事故。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11经常性的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续)经常性的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续)33、动火作业、动火作业现场长时间的动火作业过程中,施工区域有易燃物,周边没有有效的防火监督。

留下了火灾事故的隐患。

44、施工用电、施工用电盾构进出洞阶段,施工用电不合规范要求,不能达到三相五线制及“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要求,现场的电缆电线乱拖乱拉。

现场照明采用碘钨灯,留下安全用电的事故隐患。

55、其他、其他人员随意靠近暴露的不稳定的洞门土体;上部凿除洞门的过程中,人员在下部形成交错作业。

作业人员捆绑起重索具、来回走动过程中,未能及时撤离吊运区域。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12对策及监控措施对策及监控措施盾构进出洞作业汇集脚手架搭设不规范、袜套安装和现场动火交叉作业、安全通道和外单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不规范行为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等大量的事故隐患。

是盾构施工专项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

1、确保为凿除洞门搭设的脚手架严格按照规范搭设;(确保脚手架的纵距、层高、走道板铺设、上下通道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在高处必须佩戴安全带,上下走专用通道行走。

2、对动火区域严格现场监控,及时清运动火点周边的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3、通过力学计算及分析,合理配备吊运重物的钢丝绳索具;对混凝土块进行分割除。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13对策及监控措施对策及监控措施4、上下起重指挥人员与龙门吊司机进行密切配合;5、严格进行现场监控指挥,做到重物下不得站人;6、加强与外单位之间的联系交流,协调施工作业;7、洞门凿除要连续施工,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减少正面土体流失带来的安全隐患。

开凿、作业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全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人身安全。

8、对施工现场用电情况严格检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现场的各类电源线路做到分类理顺,严禁使用碘钨灯。

9、在洞门凿除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后,现场现场人员迅速用木板和钢管撑住,防止钻孔桩外土体坍塌,尽快从围护外进行注浆加固。

发现洞门土体有坍塌预兆,如:

开裂、鼓肚、掉碎石块等,迅速将刀盘推向掌子面,顶住土体,确保洞门掌子面稳定。

盾构进出洞盾构进出洞8814第二章、管片堆场第二章、管片堆场管片堆放简介管片堆放简介地面管片堆放是为隧道井下盾构推进所作的重要准备工序,其中包括管片卸车、管片吊装堆放、涂料制作等工序。

管片堆放危险源辨识管片堆放危险源辨识地面管片堆场施工主要涉及到运输车辆进出工地、可能发生车辆伤人事故。

同时,重点防范的是管片在吊运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特别是人员在管片通道中,由于吊运不规范,起重人员和制作人员站位不正确,极易发生挤压伤害事故。

管片堆场管片堆场8815事故概况:

涂料工朱在管片堆场两管片堆放点的缝隙中,进行施工作业,龙门吊吊运司机在没有起重挂钩工指挥的情况下,吊运管片。

在吊运过程中,未发现朱在管片的侧方,由于管片是斜向起吊,在起吊中管片晃动,使朱头部和另一块挤压,脑部严重受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管片堆放未按规定的距离留出开档,间隙距离不够,堆放太高,使龙门吊司机看不见缝隙中的施工人员。

2、吊运时无起重指挥工,吊运时钢丝绳斜吊。

3、涂料工朱自我保护意识差,未能选择正确站位。

管片堆场事故案例管片堆场管片堆场8816龙门吊驾驶室管片管片管片吊钩管片管片管片管片龙门吊司机在没有起重指挥工的情况下,盲目起吊,同时违章斜向吊运,直接导致了本起事故的发生。

事故示意图8817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该起事故的发生管片堆放未按规定的距离留出开档,龙门吊司机在没有指挥工的情况下擅自起吊8818第三章:

垂直运输第三章:

垂直运输龙门吊垂直运输简介龙门吊垂直运输简介龙门吊垂直运输主要包括:

运用龙门吊将盾构推进所需的施工材料吊运至井下、将井下的出碴斗等重物吊运至地面。

垂直运输是盾构施工的重要工序。

龙门吊垂直运输危险源辨识龙门吊垂直运输危险源辨识龙门吊垂直运输是隧道盾构施工“二线一点”中的重要部分,龙门吊设备及吊运索具的损坏和不规范使用都会引起重大伤亡事故。

同时,该部位是施工中运作最为频繁的区域,是人机交错高风险事故发生的重点部位。

以一条1000米的地铁区间来计算,共需吊运管片6000块,碴斗12000次,和其他施工材料总计达到10万次以上。

(以往这一部位曾经发生过吊钩坠落的死亡事故,也曾发生过管片挤压伤害的死亡事故)垂直运输垂直运输8819垂直运输事故案例事故地点:

地铁二号线静安寺工地时间:

1997年10月26日10月25日晚21时许,施工单位所属盾构推进四队,第三小队正值夜班。

夜班共11名人员在小队长倪汉熹的带领下,9名人员(电瓶车司机、盾构司机、拼装工、测量工、挂钩工)在井下进行盾构推进施工,2名人员(龙门吊司机吴立名、挂钩工王德民)在地面作业。

在吊运4块砼管片作业后,龙门吊司机吴立名发现吊运龙门吊5吨副钩有一侧倾斜现象,此时井下正要推进出土,于是停用副钩。

改用15吨主钩吊运4箱积土,直至23时50分许,吊运428环推进出碴斗,在吊运到第6箱时,15吨主钩穿插吊运管片一块,以保证第428环的成环拼装作业。

垂直运输垂直运输8820垂直运输事故案例到26日凌晨1时左右仍用龙门吊15吨主钩吊运2块管片,到2时左右,第429环2箱出碴斗运至井底下,龙门吊作业人员随即用15吨主钩吊运碴斗。

2时55分时,15吨主钩准备吊运第6箱出碴斗,当主钩下放至距井底4米时,龙门吊司机吴立名突然发现悬在空中的龙门吊5吨副钩向下坠落(坠落高度约17米),当即他向下大叫,但为时已晚,5吨副钩已坠落击中井下电瓶车司机沈艺兼挂钩工沈艺头部及身体,当即死亡。

垂直运输垂直运输8821龙门吊驾驶室吊钩沈艺事故示意图碴斗15T主钩电瓶车管片5T副钩8822FTA事故树分析该事故发生人员站立在龙门吊吊钩下方龙门吊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龙门吊安装单位安装存在隐患日常对龙门吊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到位垂直运输垂直运输8823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起重设备有缺陷:

1、龙门吊副钩无防钢丝绳跳槽及跳槽后的机械保险保护装置2、龙门吊副钩动滑轮,轮缘破损后堆焊高度不够3、龙门吊平衡轮锈蚀卡阻不起作用以上三条是造成龙门吊副钩动滑轮钢丝绳跳槽,下坠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1、龙门吊在验收检测过程中,尚未检验出动滑轮缺损的焊补和间隙过等设备上的缺陷。

2、龙门吊使用时,对5吨副钩倾斜的设备缺陷,未及时认真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垂直运输垂直运输8824龙门吊垂直运输的不安全状态龙门吊垂直运输的不安全状态1、龙门吊还未取得安全使用证(经检测,还未得到检测报告),擅自使用。

2、龙门吊的轨道基础不够坚实,造成龙门吊的整体稳定性不强。

影响正常运行。

龙门吊轨道的压板螺栓松动,造成龙门吊轨道移位,影响安全运行。

3、对龙门吊的日常检查缺乏规范的制度。

4、发生变速箱齿轮碎裂,而造成起重中的重物突然坠落;5、曲轴连杆磨损底座碎裂、造成物件失控;6、起重的制动装置未能正常抱刹,造成物体坠落;垂直运输垂直运输8825龙门吊垂直运输的不安全状态(续)龙门吊垂直运输的不安全状态(续)7、龙门吊的警铃、警示设备发生发生故障,导致运行过程中警示设备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8、小车超常运行,造成刹车失控,物体坠落;9、起重运行系统滑轮片,平衡轮不能正常运行造成滑轮倾斜,钢丝绳滑槽断裂;10、运行中的滑轮处碎裂,未能及修复,造成钢丝绳割裂,起重中的吊物坠落;11、起重中的钢丝绳磨损断丝超过标准未能及时更换;12、卸克及钢丝绳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和超过负载使用;13、吊运物件的捆绑不牢固,采用单根钢丝绳吊运重物。

14、15吨以上的龙门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