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0232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docx

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精简版

2017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报告

(精简版)

第一部分零售业整体情况

一、宏观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2017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0.2%,连续第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第四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继续发挥着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具体到零售业,2017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2700家典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典型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0%和7.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5和11个百分点,特别是实体零售逐步回暖,分业态数据显示,2017年,专卖店、专业店、超市和百货店销售额增速分别为8.3%、6.2%、3.8%和2.4%,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6.6、3.3、1.9和2.7个百分点。

二、政策环境影响

(一)十九大报告指明零售业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需求中,必然包括更好的消费和体验,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也必然蕴含着零售行业迭代升级的市场机遇。

(二)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扩大内需

从2017年12月1日起,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这是2015年以来第三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

本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类别,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下降9.6个百分点。

三、零售业总体发展

(一)行业转型初现成效

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在电商倒逼的压力下,零售企业凭借自身多年积淀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加快转型变革,加速业态升级,加力市场深耕,面对消费市场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从顶层设计,区域布局,新老业态融合,商业模式重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性调整,大力进行门店改造,深度整合供应链,全面升级渠道能力,积极布局新零售,在行业回暖背景下出现明显的业绩改善。

(二)零售业态分化发展

2017年零售业态呈现分化发展,拥有超市优势的社区百货加快拓展,永旺和深圳天虹凭借旗下超市的黏性加速布店,成为去年开店最多的两大集团,专攻四五线城市大众市场的信誉楼凭借独特的自营模式增加4家新店。

年轻时尚型和高端奢侈品百货项目受相同定位的购物中心影响较大,新店持续减少。

银泰、金鹰、兴隆、王府井、百联、步步高等巨头普遍在购物中心和奥莱发力,大幅缩减百货店发展,北辰、大西洋等彻底退出百货业务。

但另一方面,群光、SKP等企业纷纷加速新店拓展。

(三)技术驱动智慧零售

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如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在2017年已逐步完善,为零售转型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是移动支付技术,2008年以后,无现金支付稳步增长,2015年涨幅高达39.77%。

便捷快速的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已成为人们在零售行业购物支付的首选。

移动支付提升了购物体验、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成为打造智慧零售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

(四)零售新物种频现

据不完全统计,2017以来诞生的新物种有天虹sp@ce、新华都海物会、步步高鲜食演义、百联RISO、联华鲸选等,除了主营超市+餐饮外,天虹sp@ce还增加了儿童独立购物+体验的娱乐空间,白联集团的RISO系食还将花店、咖啡吧、书店、艺术中心等融入超市门店,创造多元化服务,不断崛起的新物种正在构筑多样化的未来消费场景。

(五)零售资本深度整合

2017年零售业进入加速整合期。

一方面,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大规模向线下渗透,线下扩张常态化,线上线下的融合开始从资本性融合向业务性融合迈入。

另一方面,实体零售价值凸显,优质的线下零售品牌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迎来估值井喷,回归价值之源。

(六)持续深化组织变革

零售转型与组织变革和机制创新密不可分。

打破职能与流程分割,推进管理体系升级,引入合伙人制度,建立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激励考核制度,通过管理层持股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永辉超市以“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共治理”为模型建立新型组织形态,王府井集团通过调整,使总部职能从经营管控型转向战略投资管控型,深圳天虹力推组织扁平化,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决策效率,不断深化的组织变革使转型中的零售企业焕发出内在活力。

第二部分百货情况

一、行业整体经营情况

2017年中国百货商业协会85家会员企业年度经营统计数据显示:

百货店销售总额7155.14亿元,比2016年的6558.50亿元增长了9.10%;

利润总额为61.21亿元,比2016年的68.12亿元下降10.15%;

主营业务利润为191.95亿元,比2016年的187.59亿元增长2.32%。

年末资产总额达到1470.36亿元,同比增长0.32%。

2017年会员企业经营面积有所增加,为20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1%。

从业人员平均数为17.60万人,比2016的17.94万人减少了1.93%。

样本分析发现,2017年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20%的企业有4家;增速大于10%的企业达9家;2017年有64.71%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销售额同比减少的企业达到了35.29%,其中降幅超过10%的企业有6家。

二、积极推进全渠道及业态融合发展

(一)全渠道数字化模式成为行业主流

为了全面探索零售业态升级,百货企业纷纷致力建构“实体+线上+移动端”全渠道数字化模式,线上线下(O2O)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高达86.3%的受访企业当前已开展O2O,而去年的调查只有45.3%的受访企业已开展O2O。

(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掌握更准确的消费者数据,实现精准营销新消费时代,百货店和消费者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改变。

在这个趋势下,百货要用数据精准描画消费者需求,再针对性地提供商品。

在百货企业全渠道转型过程中,为做到更了解,更能满足顾客需求,将门店所有的营运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建立数字化会员网络体系是成功的关键。

(三)利用科技全面提升互动体验

调查显示,在当前实体店有应用科技的受访百货企业中,83.4%已在门店铺设WiFi,37.1%设有产品二维码,19.9%设有互动指示屏,9.3%有应用虚拟试衣镜等,目的以科技提升顾客购物体验。

(四)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巨头进行战略合作,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

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意识到,要实现零售转型,必须与互联网公司或大型电商合作,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流量共享,同时也可以结合会员数据和消费数据,让用户画像更加清晰,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三、全面迈向多业态布局,发挥体系协同

(一)积极发展多业态,尤其是购物中心、超市和便利店业态

调查发现,54.0%的受访企业已经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O2O;13.5%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计划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O2O。

近年来,以便利店为代表的小业态,正逐渐受到热捧。

根据商务部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纵观2017年,便利店季度景气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变化较小,体现出便利店行业从业者对2017年行业的发展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信心。

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涉足便利店业态,以寻求更多的增长点,扩充业务生态系统。

案例一、王府井进军便利店业务

案例二、天虹开设无人便利店WellGO

案例三、新世界百货开设首家N+便利店

(二)自营“新鲜+体验”超市新业态;精品超市、生鲜食品成为新增长点

2017年,“新鲜”和“体验”是快销品和杂货市场的新焦点,也成为百货企业积极试水转型的新方向。

很多百货企业尝试转型升级自营超市,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生鲜食品,精选全球商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生活更有品质的追求。

(三)探索新经营模式、“新物种”,创新零售概念

2017年,整个零售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变革,各类新业态的布局速度可谓是史无前例。

许多百货企业都积极探索新经营模式、开发“新物种”,瞄准更具体精确的目标市场。

案例一、天虹旗下零售新物种“全球in选”,带来黑科技智能体验

案例二、百联集团推出“新零售发现店”RISO

案例三、银泰百货崭新概念零食馆——“ONMINE”

案例四、百盛的崭新概念零售店——“ParksonBeauty”

四、丰富及拓展自营业务,提升商品个性及毛利率

(一)增强发展自营业务,开设买手店,实现商品服务差异化

调查发现,76.8%受访百货已经实行自采自营模式。

然而,近55.5%受访百货企业现有的自采自营比例不到10%。

在开展自采自营的企业当中,55.6%的企业采取区域代理或总代理的方式,33.3%的企业采取买断某一品类或品牌,11.1%的企业买手从海外自采;当中超过53.9%的企业表示过去一年有增加自采自营比例。

案例一、万达商业试水买手店开出全国首家“万达优选”

案例二、百联集团推出精品集合买手店thebálancing

(二)发力建立自有品牌

调查显示,32.1%受访百货已经开发自有品牌,比去年增加7.1个百分点。

其中超过61.5%的企业表示过去一年有增加自有品牌比例。

这些自有品牌主要涉及服装、化妆品、家居用品及食品等等。

案例一、新世界百货推出自营女装品牌“新说”

案例二、王府井推出自有品牌“王府井梦工厂”

五、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回归零售业本质

近年,越来越多百货企业开始回应消费者注重品质的大趋势,重塑供应链,加强数字化转型,推进商品结构升级。

传统的百货店经营当中,百货店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造成供应链当中的低效产能。

因此,一些企业在尝试简化跟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如减少收费项目、将原来的倒扣方式变成顺加的方式等;进一步将所有的系统数据化,省掉了繁复的人工计算加抽、让扣等程序。

还有许多企业通过加强与供应商深度联营的力度,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72.8%的受访百货企业正与供应商或品牌商加深合作,方式包括:

参与终端销售管理及销售数据共享(68.6%)、单品管理(65.3%)、参与库存管理及库存数据共享(53.6%)、参与商品设计、研发、陈列、销售(43.5%)等。

六、促进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合作,扩大顾客群及增加销售额

一些百货企业积极与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紧密协作,希望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借此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协同。

2017年7月,金鹰集团与微众银行合作推出“社交礼品卡”,实现大型百货企业与线上互联网金融的首次跨界合作,成为融合线上线下消费、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精准营销等深度合作的举措23。

金鹰社交礼品卡就像是一个明信片,用户通过它传达祝福,可以附带祝福语、图片、视频等素材,收到祝福的人看到后并回应,形成了微信上的社交关系。

礼品还附加了现金功能,面值从50元到1000元不等的卡片金额,在金鹰旗下任何柜台都可用社交礼品卡进行支付。

这是金鹰集团在零售社交互动营销上的一次重大尝试,有助于增强金鹰会员对金鹰品牌的黏道,预期给金鹰集团带来可观的长期消费增量。

第三部分超市情况

一、经营情况:

大部分超市实现盈利

1.永辉超市

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5.91亿元,同比增长1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8.17亿元,同比增长46.28%。

这两项数据在整个行业里面均保持领先优势。

2.中百集团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2.06亿元,同比下降1.04%;利润总额1.47亿元,同比增长128.7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764.62万元,同比增长946.18%。

3.高鑫零售

2017年营业额为1023.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销售货品所得营业额为987.75亿元,同比增长1.7%;毛利246.74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27.93亿元,同比增长8.6%;租金收入35.45亿元,同比增长6%。

同时,高鑫零售2017年同店销售下跌0.98%,而去年同期为下跌0.34%。

4.卜蜂莲花

实现了扭亏为盈,2017年公司实现收入96.55亿元,同比减少4.3%;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1.7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而净利方面出现重大转向,主要是由于减少商店配送及营运成本1.84亿元及行政费用1.36亿元。

此外,2017年毛利率为18.0%,毛利率上升主要是减少低利润销售所致。

5.联华超市

2017年,该公司实现营业额约252.25亿元,同比下降约为5.4%;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2.83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减亏约1.67亿元。

二、开关店情况

历经调整和创新,实体零售开始逐步走出“寒冬时期”。

在日渐回暖的大环境下,超市开店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据统计,2017年,14家超市上市企业总共新开1169家店,较去年同期的1133家,同比增加3.18%;同时关闭828家店,较去年同期的721家,同比增加14.84%。

截止2017年末,14家超市上市企业共拥有门店11010家。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永辉、步步高、华润万家、物美、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卜蜂莲花、永旺、百佳十大超市零售企业旗下的大卖场及精品超市业态共开店293家,比2016年多62家,增长26.84%。

与此同时,关店调整也在加速进行,7个超市品牌共关闭45家门店,比2016年多10家,增长28.57%。

  

(一)开店情况

2017年十大超市公司共新开293家超市门店,本土超市品牌占比78.50%,共230家。

其中,永辉超市开店最多,共有133家,占总开店量的45.40%,值得注意的是,永辉新开的门店里仅有四川郫县时代豪庭店为传统大卖场,其他均为Bravo精品超市。

步步高以38家居第二位,占比约13%。

整体来看,虽然本土超市品牌开店依然迅猛,但拓店速度已经有所放缓,如大润发、华润万家、物美等2017年的开店数量均开始下降。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华润万家,大卖场数量减少5家,旗下精品超市blt开店数量也锐减7家,仅新开1家。

华润万家广东地区5家门店,仅深圳2家为大卖场,其余3家均为便利超市,可见其从传统大卖场转型便利超市的趋势愈发明显。

外资超市企业的拓店十分谨慎。

沃尔玛、卜蜂莲花、永旺、麦德龙、家乐福等全年共开店63家,占比约21.50%。

尽管如此,与2016年相比,外资超市的拓店速度却整体呈加速度。

其中卜蜂莲花开店速度增幅最大的,2017年开店数量比2016年翻了6倍。

沃尔玛、永旺新店数量对比2016年则是各增长6家。

  2017年,华东地区备受各大超市宠爱,共有102家新店,占比约34.81%;华中、西南、华南不相上下,占比均为18%左右,华北所占份额也不大,仅5.80%,东北、西北最少,占比均为3%左右。

  华东地区:

以本土超市品牌为主,其中永辉超市是主力军,其门店数量占比已超50%,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和安徽;物美超市则有10家,其中9家在浙江,1家在江西;大润发也有6家,分布在浙江、江苏和江西;卜蜂莲花、华润万家、沃尔玛均为5家。

  华中地区:

步步高门店数量最多,占比达54.72%,全部分布在湖南大本营;永辉则有9家,主要分布在河南;沃尔玛和麦德龙分别有6家和3家,均分布在湖北和湖南。

  西南地区:

永辉超市有32家,占比高达62.75%,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和重庆;沃尔玛也有11家,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步步高和大润发分别有4家和3家,均分布在重庆和四川。

  华南地区:

永辉门店仍是最多,已占24.53%,主要分布在广东;华润万家有6家,其中5家分布在广东,1家分布在海南;沃尔玛和大润发均有5家,主要分布在广东。

  华北、东北以及西北的占比较少,但这三个地区的门店均已以永辉超市为主。

此外,西北地区还新增了3家华润万家和1家卜蜂莲花,均分布在陕西;东北地区新增了4家大润发,分布在吉林、辽宁等地;华北地区新增了1家Olé、1家麦德龙、1家家乐福、2家物美、2家永旺,均分布在北京和天津。

  

(二)关店情况

虽然2017年超市开店速度有所加快,但闭店调整的速度也在加快,其中外资超市品牌闭店最多,沃尔玛、家乐福、永旺以及麦德龙共关闭34家门店,占比超七成。

本土超市关店的有华润万家、大润发、永辉超市。

1.沃尔玛关了24家店,几乎赶上全年的新开店量。

2.家乐福2017年在华开店3家、闭店6家

3.新一佳破产清算

4.迪亚天天束了在中国的“冒险”之旅

5.联华超市新开295家,关店492家

6.新华都新开6店、关闭10店

7.易买得,全面败出中国

8.人人乐新增15家门店,关闭11家

9.京客隆关闭41家店

10.乐天玛特,停业门店达87家

11.永旺关闭了广东深圳、东莞和广州的3家门店

12.麦德龙关闭了佛山1家

13.华润万家关闭9家门店

14.大润发、永辉均关闭了上海1家门店

(三)闭店原因各有不同经营不善是根本问题

  据观察,各大超市闭店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租约到期,有的是因为区域战略调整而停业。

尽管如此,超市闭店背后原因更多的是大卖场生存空间遭到挤压,盈利不理想,加上线上零售分走部分客流、租金水涨船高等因素,企业无奈闭店止损。

然而,超市闭店不能归咎为实体零售衰退,闭店调整也是企业优化商业布局、寻找优势区域、适应市场发展的有力举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趋势分析:

转型+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

(一)门店转向“精而美”

不少超市开始转向“精而美”,精品超市成了首要选择,如永辉将其作为发展主线,去年新增门店几乎全为精品超市。

此外,步步高也加大精品超市的布局,去年也新开5家精品超市,华润万家也新开了6家Olé以及1家blt,永旺也新开了2家美思佰乐。

此外,卜蜂莲花也在广州开出了2家泰友高端社区超市。

  

(二)“超市+餐饮”成发展趋势

  2017年被誉为新零售元年,电商巨头也从线上走到线下,纷纷布局实体店,如阿里开出盒马鲜生,京东开出7fresh等,传统商超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新零售”大军,并跨界做餐饮,在门店里开设就餐区、烹饪区等,让消费者能“即做即食”。

  (三)开启“无人零售”时代

  2017年,无人零售店异军突起,如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GOGO无人店等出现在各大购物中心,传统商超也把目光瞄准到无人零售,如人人乐在西安门店推出自助收银机,永辉超市对福州万科广场门店进行升级,门店撤掉人工收银台,消费者可通过手机下载永辉生活手机App完成消费付款。

不仅如此,沃尔玛也宣布筹备自己的无人超市,代号“开普勒项目”(ProjectKepler)。

  (四)线上、线下再加速融合

  除了加码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再加速也是2017年超市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不少超市都尝试自主研发APP,将门店和线上商品库存打通,如永辉超级物种,天虹sp@ce,大润发优鲜,步步高鲜食演义等,消费者可以在APP上完成购物、下单、付款等一系列活动。

第四部分便利店情况

一、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发布:

区域竞争加剧24小时门店需增加

5月2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

  2017年调查的城市共计36个,涵盖中国大陆除拉萨市以外的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两个其他城市。

指数的核心数据为连锁品牌化的便利店数量、便利店数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政策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统计计算出了各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

其中,长沙、深圳、太原、东莞、成都名列前五位。

2017年中国各城市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国各城市便利店发展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2017年,中国零售业的变革继续加大,便利店行业不断注入新概念、新技术,再加上资本的助推,中国便利店行业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发展。

从统计结果来看,2017年便利店增长率超过1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61.1%。

其中,西安的便利店增长率达到了25.5%,是所有城市中发展最快的。

  二、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趋于成熟,二线城市发展差异较大

  从本次统计结果来看,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趋于成熟,接近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店发展水平。

近两年北京市商委持续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改善便利店营商环境,以及各大便利店品牌竞相进入北京市场,使得2017年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保持在了20.7%,是一线城市中发展最快的。

  从全国范围来看,基于各城市人口、GDP发展的不同,再加上气候、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差异等因素,二线便利店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

其中,西部区域城市西安、昆明、重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三个城市,增速分别为25.0%、23.8%、21.3%。

  三、便利店行业跨区域发展增速,区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随着国内便利店龙头企业的供应链配送能力不断加强、后台系统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以及商品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2017年便利店企业跨区域发展呈现出加速趋势。

跨区域发展使得品牌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便利店企业的充分竞争,有利于区域间的资源整合与品牌升级。

  四、全国24小时营业便利店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便利店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生活的零售业态,在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着各种即时性服务。

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对于服务消费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区域性特点仍然很明显。

南方地区城市的24小时便利店比例普遍高于北方地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平均占比仍然较低。

作为一种便民服务业态,提高城市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数量对于提升城市便民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便利店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亟需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从本次统计结果来看,针对便利店行业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比例仍然较低,仅占所调查城市的25%。

在店租与人力成本持续高企,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仍然靠的是市场需求的自发驱动。

行业发展速度与政府配套政策依然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说明政府对于便利店行业的关注度比较低,便利店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六、城市民生服务质量已纳入国家考核范围,指数可提供数据参考。

  2018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其它10部委,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

参加这次“菜篮子”考核的城市基本与城市便利店指数的调查城市相同。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内容包括:

“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五个方面。

便利店作为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服务的零售业态,其在城市中的发展规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民生服务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