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545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4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化项目部课件1.ppt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项目部主讲:

主讲:

二一五年四月二一五年四月P1编编制制说说明明本规定是对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从项目部制度管理、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各施工企业应结合这些最基本的条款,编制具有自己企业特色并符合现场实际的项目部管理办法,以实现标准化管理。

项目部管理制度重点从建设单位视角要求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应建立的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仅制定了最基本的条款,项目部应结合自身管理实际进行细化、补充,但基本条款内容项目部必须遵守。

项目部人员配备主要对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机构设置、主要管理人员数量和任职条件、培训和考核等方面进行规定。

主要管理人员只列举了关键岗位,其他岗位人员配备由各施工企业结合实际自行制定标准。

项目部现场管理重点规定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职能,简化对具体专业技术标准的描述,突出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组织,使得现场场容美观文明整洁、材料管理有序、现场作业有条不紊、内业资料规范齐全、执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

项目部过程控制管理篇重点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项目收尾阶段等三个方面,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进行规定。

第一篇第一篇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P51编制原则制度是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实行施工企业项目部管理制度标准化,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形式,明确界定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应遵循的管理要求,提供科学成熟、简洁高效的管理模式,为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管理制度既是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住建部有关的建设管理规章和办法、是施工企业项目部构建职责分明、管理科学、高效运作平台的自发要求。

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财管理、综合管理五类,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提出要求,明确了项目部应建立的基本制度,每项制度应包含的内容和应达到的管理要求。

各施工企业项目部应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和企业管理模式,添加补充及细化相应的管理制度。

P72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基础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工程测量、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交底、开工报告申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变更设计管理、基础技术资料管理这八项制度。

2.1工程测量制度1.测量组织及人员2.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3.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4.测量仪器P82.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1.接到施工图后,项目部必须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

2.施工图现场核对;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带队,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3.项目部必须明确施工图现场核对的重点内容、问题处理方式。

4.项目部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2.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学习、熟悉、审核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2.技术交底应包括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关键工序(部位)交底等内容,各种交底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参加交底的技术人员及被交底人应有签认手续。

3.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坚持施工组织设计总体交底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阶段性技术交底相结合的原则。

4.设计交底应在单位工程实施前由项目管理机构或监理站代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召开,由设计单位对项目部及监理站进行交底。

5.施工技术交底应在工程实施前一周内对施工队进行交底,并应该展开层层交底至作业班组及各作业人员,并有书面记录及签认手续。

6.关键工序(部位)交底应针对该工序(部位)作业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交底,明确工序纪律和工艺要求,以确保达到质量要求。

7.单位工程开工前,均应由施工单位向各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果有)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交底要求同上,并形成交底的记录。

8.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将各级技术交底资料汇集整理装订成册。

2.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2.合同标段及重点工程开工报审表必须于开工前约定的时间内报监理站,由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部核实开工条件。

3.合同标段和重点工程开工条件:

4.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必须于开工前约定时间内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完成审查、审批工作后并报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部备案。

单位工程开工条件:

P115.重要的临时工程开工申请必须由监理站审核认可,报项目管理机构备案后方可开工。

其开工报告手续按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程序办理。

6.营业线施工应按规定程序办理开工报告申请手续。

7.凡需要季节性停工的工程,应根据规定办理季节性停工申请手续,经监理单位审核,报项目管理单位批准。

季节性停工手续应包括如下内容:

1)申请季节性停工的原因;2)申请季节性停工时间;3)复工时间;4)季节性停工期间的成品保护方案;5)季节性停工期间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的管理方案;6)季节性停工期间的值班制度。

8.凡新建、停建(包括季节性停工)后复工的施工标段工程及单位工程,都应在正式开(复)工之前,办理开(复)工报告审批手续。

2.5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4.作业指导书必须经过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执行。

必要时,报项目管理机构工程管理部核备。

5.指导书发放和接收必须统一编号和登记。

P122.6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2.7变更设计管理制度变更设计管理流程图P141.项目部变更设计管理按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执行。

2.类、类变更设计提报程序按变更设计管理流程图执行。

3.变更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后序专业的影响,凡影响后序专业者,应及时向后序专业提供变更设计资料,后序专业应将变更的有关内容纳入施工图。

4.变更设计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分工进行,严格遵守“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纪律,未经批准自行变更和施工的要承担全部责任。

2.8技术资料管理制度P143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主要包括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工程质量试验、样板引路、质量检查申报与签认、隐蔽工程检查、成品保护、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质量回访保修这八项制度。

3.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1.凡进入工地的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员、试验员的检查,凡经质量员、试验员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拒收,不准用于工程。

2.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构配件,项目部必须进行验证。

1)书面验证:

质保书、合格证等。

P152)外观验证:

钢筋外表锈蚀程度,水泥的生产日期,水泥是否有结块现象,设备外包装是否完整无损等,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退货。

3)数量、规格验收。

4)材料、构配件、设备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对已验收的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合理的堆放,并做好标识。

4.一旦发现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分开堆放,并做好标识。

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5.项目部应有专人做好每批材料、构配件、设备的收料记录。

6.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必须与现场监理取得联系并告之情况,配合监理见证取样,平行抽检。

7.材料员必须持证上岗。

3.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3.3样板引路制度“样板示范工程”分为“标段样板示范工程”和“项目样板示范工程,“样板示范工程”工点的选择应具有广泛代表性,“样板示范工程”的施作重在完善和优化工艺水平,在工程设计采用的质量标准和概算范围内进行,不得擅自提高标准,亦不得增加额外投入。

3.3.1样板示范工程条件1.规模条件1)桥涵工程:

单位工程;2)路基工程:

单位工程连续长度在500m以上;3)隧道工程:

单位工程或其连续衬砌在100m以上的段落;4)轨道工程:

一个区间或累计长度在10km以上;5)房建工程:

主要楼房以栋为单位,其余以建筑名称为单位;6)给排水工程:

独立的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P167)通信工程:

站场通信工程或一个中继段光电缆工程或通信调度中心;8)信号工程:

以车站或联锁区间为单位;9)电气化工程:

一个区间或单位工程;10)牵引供电所:

单位工程;11)电力工程:

站场电力工程或一个开站区间电缆、架空电力线路;12)环保工程:

单位工程。

2.工程质量要求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质量验收标准规定要求,施工工艺工法先进,质量保证措施落实,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方法可靠。

施工过程规范,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工艺流程。

3.安全生产要求杜绝因工死亡、多人重伤事故。

4.文明施工要求工地场地平整,标志牌齐全,材料、机械设备堆放整齐,标识清楚,道路、排水畅通,照明、通风状态良好,施工管理和组织井然有序。

5.环保、水保设计要求符合环保、水保设计要求。

6.内业资料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交底、施工日志、放样复测资料齐全;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合格证或抽样试验资料齐全真实,其合格率100%;工程检查签证、工序交接记录、分项检验评定等资料齐全;资料归档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及时整理归档文件资料;弃土、弃碴的工程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记录齐全并与实际相符;施工管理过程应符合项目管理机构有关管理办法。

3.3.2项目样板示范工程的申报根据项目部的技术力量、施工资源、承包的任务特点和创优规划等,由项目经理部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承包范围内的工点或施工的标段为样板示范工程,并向项目监理站申报样板示范工程。

3.3.3项目样板示范工程的创建要求根据项目部样板示范工程的申报,经监理站确定的样板示范工程,要严格按照3.3.1的各项要求进行施作和管理。

3.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P173.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1.隐蔽工程是指工程竣工后不能外露的部分。

隐蔽工程必须经检验合格并签认后才能覆盖。

2.凡隐蔽工程,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或质检工程师、架子队长联合检查。

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

3.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应由施工单位提前24小时(隧道施工提前2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或复查。

隐蔽工程覆盖前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必要时请项目管理机构一同检查验收。

4.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认自行覆盖,不予验工计价,并应揭开补验,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和其它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5.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做到描述详尽,用词准确规范,数据可靠,签字齐全。

3.6成品保护制度P183.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P203.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协议条款实行竣工工程质量回访和保修。

施工单位应按约定的保修项目、内容、范围、期限及保修金额和支付办法,进行保修并支付保修金。

2.工程质量回访形式由项目经理部派人登门专访,收集接管单位对工程施工意见,了解工程使用情况。

4.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认自行覆盖,不予验工计价,并应揭开补验,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和其它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5.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做到描述详尽,用词准确规范,数据可靠,签字齐全。

3.6成品保护制度P183.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3.工程质量回访内容对接管单位进行质量回访,主要征询接管单位对工程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质量情况,并填写工程回访单,请接管单位签证。

对接管单位反馈的意见及时整改,并进行保修服务,使接管单位放心、满意。

4.施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经济责任;必须在接到修理通知书后,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派人负责修理。

5.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设计部门根据设计合同规定承担经济责任。

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如经有关机构或部门认定需承担相应责任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6.因接管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

7.因地震、洪水、大风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问题,按合同约定解决,无约定时,施工单位、设计部门不承担经济责任。

P214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检查考核、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与验收登记、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意外伤害保险、“三同时”与“五同时”、应急救援、营业线施工安全、安全事故报告、涉及公路的施工安全、爆炸、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消防和车辆管理这十二项制度。

4.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4.1.1安全生产委员会项目部、项目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