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7184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docx

初中高效课堂建设阶段总结汇编5

曹禺中学“打造高效课堂”阶段性小结

根据市教研室高效课堂创建第二轮三年推进活动要求,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活动一年来,收获了许多成功和喜悦,同时在构建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惑与不足,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集思广益、名师引领、骨干示范,使我校的课堂改革推向模式化、细致化、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现就我校高效课堂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模式综述

课堂教学“一三四“模式

一是每节课都要利用CAI课件一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三是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反馈三个阶段。

四是课堂实施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四个环节。

二、研究过程

高效课堂建设学校由教务处、教科室具体负责,名师引领,教研组长负责指导。

实施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构建框架阶段

集思广益,交流探讨,征求意见,初步形成学校的自主备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建设模式。

第一步:

教务处、名师工作室共同探讨,形成自主备课,课堂教学流程,学习小组建设的初稿。

第二步:

学习初稿,征求意见。

利用教师例会时间,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初稿,教师可以在不改变学校规定四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可以改变四个环节的顺序或者各个环节相互穿查。

第三步:

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集征求意见稿并整理,在不改变学校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形成本组的自主备课、课堂教学流程初稿,然后召开本组的教研会议,形成本组的二稿交教务处。

学习小组建设二稿交名师工作室,三位名师负责整理。

第四步:

专家组讨论,形成模式。

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讨论形成我校自主备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小组建设模式。

专家组成员:

校级领导7人,教务处3人,教科室1人,名师3人,共14人。

经过搜集大量的资料,不同层次的调研探讨,我校确定了课堂教学“一三四“模式。

授新课自主备课模式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三)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

(四)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

(1)情境导入。

(2)出示自学目标和提纲(感知层面发现问题)

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后期有目的交流或听课解疑。

要求:

(1)明确自学内容。

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

(2)明确自学方法。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教材特点告知学生怎样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等。

(3)明确自学要求。

即自学的时间和达到的目标。

2.合作探究(交流层面讨论问题)

内容:

(1)预估学生自主学习可能出现的问题。

(2)设计本节课必须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从而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要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

3.精讲点拨(形成层面解决问题)

(1)设计突破重、难点的知识、易错易混淆的知识、思维拓展之处。

(2)形成知识体系和结论。

针对关键词句、图片、例题等关键知识点,对疑难问题的进行索引、提示,对学生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方面的进行指导或点拨。

点拨提升要有层次。

(3)课堂小结。

归纳小结:

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4.当堂检测(巩固层面运用新知)

题型设计要坚持三条原则:

(1)发散性思维的原则。

选择题目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练习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量力而行的原则。

选择题目适量、适度。

(3)针对性原则。

有不同层次的习题,实现“堂堂清”

授新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主学习

(1)情境导入。

一上课就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把学习的“境”创设出来,尽快调整学生学习状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2)出示自学目标和提纲(感知层面发现问题)

自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不要老师教,学生一般能学会50%,学习的核心是自主。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提纲、教材或者课件、导学案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发现并思考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自学应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实际为起点,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对在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自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自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遇到的困难,确定展示重点。

对于理科应当精心设计相关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

(3)小组展示。

学生自学后,应当让学生在本小组充分展示,既可以展示自学成果,也可以展示出现的问题。

自学要达到的目标:

解决基础知识,圈定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层面讨论问题)

合作探究前学生个人已在小组进行了展示,此时教师要展示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没有预估到的问题要及时补上)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展示不是预习的翻版,是提升。

展示的内容是学生普遍困惑的、易错的、能够发现规律、方法的。

展示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实现生生互动,在质疑对抗中,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感悟的水平,是在借鉴中的再次提升。

其次是交流探究。

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展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

首先可以组内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

小组通过交流不能解决的,小组长整理后交老师在“后教”中解决。

此时教师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交流的方式表现为对学、群学。

首先通过同质学生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老师展示的必须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学生达到的目标:

在借鉴分享、质疑对抗中提升

(三)精讲点拨(形成层面解决问题)

教师精讲是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精当的点拨或通俗有效的解释。

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了的不重复。

一是讲学生不会的地方、讲学生模棱两可的地方、讲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讲学生自主学习时理解肤浅的地方、讲知识间的联系、挖掘知识的深度及拓展知识的宽度。

二是讲记忆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出规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从中慢慢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从而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要老师也能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三是要体现讲的技巧----精讲妙点,讲到恰到好处,点到要害处,讲的不是多余的而是必要的。

每个知识点都要按照先自学,后讲(学生互讲、老师指导),最后练习的环节进行。

即:

学—讲—练有机结合。

归纳小结:

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学生达到的目标:

全面掌握学习内容。

(四)当堂检测(巩固层面运用新知)

题型设计要坚持三条原则:

(1)发散性思维的原则。

选择题目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练习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量力而行的原则。

选择题目适量、适度。

(3)针对性原则。

有不同层次的习题,实现“堂堂清”。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

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

(易:

中:

难=6:

3:

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力求做到“堂堂清”。

检测形式:

口头检测,书面检测,小组竞赛活动形式等。

学习小组建设模式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

1、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

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①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②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③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④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⑤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

结合我校实际,最好采用“三三”的模式,全班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三至四个小组。

小组内三人一排,两排(六人)为一小组,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

A\B\C指不同层次的学生。

2、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正、副组长各一名:

组长抓全面工作,主要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纪律、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工作。

(2)学科组长:

每科一人,根据学生学科特长,可以担任1-2个学科的学科组长。

以“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理念为指导,坚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原则,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组长,负责作业收发和学科学习记录及评价;每个小组内都是纪律、卫生、学习评价、体育、文娱、宣传等管理成员。

大扫除、运动会、文艺汇演、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等都可以以此小组为单元展开。

3、小组长的选拔

(1)小组长的任职条件

①学习成绩要优秀

②性格应外向

③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④自身标准要高

(2)选拔方式

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4、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

(6)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5、小组文化建设

组建好了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会合作了。

要使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还需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

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定组规,制作组徽,确定目标

(二)小组培训

要使小组长和学科组长充分发挥作用,还得对小组长、学科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

另外对组员也要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积极配合小组长和学科组长的工作。

(三)小组管理

(1)及时了解小组动态

(2)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

(3)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

(5)小组调整

(四)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1、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

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

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1分/次。

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

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

如遇加扣分纠纷,报告给老师判决。

(4)激励性:

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

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6)全面性: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能公正、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评价内容

(1)课堂学习评价

主要是对课堂展示(课堂讲解)、对抗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每次个人展示记一次小组分。

(2)作业完成评价

主要是对当天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科代表将未完成作业学生名单记载到公示栏,缺一人扣小组一分。

(3)当日纪律和卫生评价

当日有违纪现象或乱丢乱扔现象的个人,每人次扣小组一分。

3、评价形式

(1)设立一日公示栏

一般在黑板右边设置三十公分左右的公示栏,将评价内容以表格式呈现在公示栏内。

(2)做好当日评价记载

当日评价由科代表和值日班干部登记在公示栏内,并由纪律委员或班长做好记载。

(3)做好一周评价总结

每周利用班会课做好一周总结,评比出各方面最优或最落后的小组,落后小组要做失分原因陈述,小组成员写出下周努力方向,以督促学生进步。

(4)重视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荣誉感教育,保证评价积极有效。

第二阶段:

模式尝试阶段

分层培训,课堂实践,寻找缺陷,逐步完善模式。

1、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德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吴希凯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教务处、教科室具体组织研究工作,冯传新老师、黄海老师、黄文金老师等省市名师引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具体实施的研究模式.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与研究,真正做到有研究,有指导,有落实。

2、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召开“高效课堂”动员会,进一步解读“一三四”教学模式和备课模式,要求老师强制性按照模式操作,领导下班听课、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疑难问题,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探讨处理。

3、督办各班学习小组建设。

由教务处牵头,对各班学习小组进行专项检查。

检查内容:

(1)查班级一日公示栏是否设立。

(2)查班级当日公示栏是否有评价记载。

(3)查班级各学习小组名单及各自职能(正、副组长,学科组长的职责)。

(4)查班级学习小组评价内容及评价细则。

(5)查各班对小组全体成员培训的内容。

检查人员:

七年级孙延成主任负责,八年级许龙佳主任负责。

检查结果在学校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公示。

4、骨干先行,全面推开。

各教研组课堂教学按“一三四”模式进行“入模”试讲。

每周安排一至二名有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入模”试讲,听课后要认真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及时反思,总结得失,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整改意见。

通过实践和论证,各个学科形成一套比较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

试讲前备课组长要与授课老师一起认真商讨,准确把握好模式,充分体现课堂高效原则。

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并做好活动记载。

通过他们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让所有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更直观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5、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开展好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我校每周各教研组规定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对下周上课内容进行了研讨,按照个人主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流程,重点讨论教学流程和课件,然后由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四个环节的模式进行自主备课,教务处不定期将对备课进行专项检查

6、开放课堂。

开展“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每班每天邀请1-2名家长深入班级听课,确保高效课堂落到实处,主要对小组合作展示,教师的精讲点拨,当堂检测环节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真正落实到了每个教学环节中。

第三个阶段:

成果展示阶段

全面考核,积极评价。

为了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投入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学校将在6月份将对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一次考核,从教师的备课、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促进每个教师参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堂改革的关键,我校还有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理解的误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对培训情况进行量化考评,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提高教师的认识。

2、导学案的编写无法落到实处。

如果所有班级上课使用导学案,一个学期估计要20几万,学校在资金上不能保证,目前只能用课件代替导学案。

3、硬件设施得不到保证。

我校部分班级的“白板”效果比较差,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制约了我校高效课堂全面推进的进度。

4、旧的课堂评价模式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存在着质的变化,由老师的参与程度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高效程度,二者之间的定位科学程度较难把握;

5、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布置量较大,实施高效课堂后,教师对导学案的处理和作业的布置关系处理尺度把握程度比较偏激,无形中加重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014年5月18日

 

园林一中“智慧课堂”实施情况汇报

廖功兵

一、实施情况

(一)关于“智慧课堂”的命名

与2011年我校打造高效课堂不同,这次我们的高效课堂命名为“智慧课堂”。

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杜郎口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简单地讲就是取消展示环节,增加快速记忆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其中,快速记忆方法是核心和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

也就是说,要将快速记忆方法整合进所有的学科教学中,这将会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智慧,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基于此,我们将这种课堂模式命名为“智慧课堂”。

(二)目前的进展情况

1.“智慧课堂”的实施途径。

智慧课堂的实现,需要五步并行。

一是需要开设智慧课堂校本课程。

七八年级每周2节,九年级每周1节,需要编写专门的校本教材,目前我们正在编写;需要专职教师,我是其中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5分钟用来教学习习惯、5分钟用来教思维方式、30分钟用来教快速记忆方法。

这是智慧课堂能否实现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课改的成败。

二是需要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

各学科教学中,杜郎口模式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预习、反馈等环节全部保留,同时,要将各年级每周智慧课堂校本课程中所教授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快速记忆方法的知识点,整合进学科教学中。

简单来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专职教师在校本课程中讲方法,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用这些方法教学生快速记忆知识点,通过高度统一的理论与实践,不断训练和强化学生快速记忆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需要改进备课和教学模式。

快速记忆知识点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需要从备课的源头抓起,将知识点整合进备课中。

同时,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每节课至少要用10分钟的时间来运用快速记忆方法,促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本科的知识点。

四是需要改进校本研训模式。

智慧课堂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尤其需要掌握快速记忆的方法。

今后,我们的教师基本功就不是“三项基本功”了,而是加上快速记忆方法,变成“四项基本功”。

今后,我们将会定期举行快速记忆方法的校本培训,希望从教师中产生像《最强大脑》里那些具有高超记忆的达人。

五是需要与学校文化和特色学校建设深度整合。

要与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这学期因为资金紧张,我们没办法进行学校物质文化的更新。

下学期,我们将围绕“智慧”这个关键词,在教室、走廊、寝室甚至厕所里,悬挂世界记忆大师的照片、悬挂快速记忆方法,总之,要在学生视力所及的所有范围内,营造“我记忆我存在、我记忆我快乐、我记忆我自豪”的物质文化环境;要与学校行为文化相结合,要将快速记忆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要组建快速记忆社团,开展类似于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快速记忆比赛,开展快速记忆月活动,推出一批快速记忆的教师和学生,让记忆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要与学校制度文化相结合,要出台相应的快速记忆评价考核办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以行政手段约束和推动智慧课堂的实现;要与学校精神文化相结合,我校校门口最大的文化石上所题的“求道启智”这四个字,完美的阐述了智慧课堂的核心,即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围绕教给学生方法、开启学生智慧,这四个字也将成为我们新的核心办学理念。

围绕这一办学理念,我们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教风、学风也将进行修改,要让“求道启智”进入全校所有师生的大脑和心灵。

在此基础上,将快速记忆作为学校特色持续不断地打造,争取用5年的时间,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特色学校。

2.智慧课堂的实验情况。

从4月14日至本学期结束,是智慧课堂的实验阶段。

截至目前,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进行了前期准备。

购买了36本与记忆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相关的书籍,确定了校本教材编写人员,目前正在进行教材编写。

4月初杨局长和潘局长调研后,指出我们可以边上课边编写,我们据此对教材编写的思路进行了调整,目前正在边上课边编写。

同时,在七(3)班增加了2节智慧课程,由我担任教师进行授课。

二是确定了实验班级。

将七年级三月份调考成绩最差的七(3)班确定为实验班级,我担任智慧课程和历史课程的教学,其它教师参与其中。

三是进行了实验动员。

4月14日,我们召开了动员大会。

被确定为实验班级的七(3)班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我做了动员报告。

四是稳步推进。

目前,我已经进行了三周的教学,尤其是历史课的教学,实行的是“预习(10分钟)——授课(15分钟)——记忆(15分钟)——练习(5分钟)”的模式,感觉效果不错。

下一步,我将在这些环节里增加复习环节(5分钟),将授课环节减少到10分钟,形成固定模式,在历史、地理、生物等文科类学科进行推广。

二、存在问题

教师培训要加强。

我们选定的快速记忆方式是思维导图,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很多老师不熟悉,连我也是依葫芦画瓢,迫切需要请专业的培训师来进行培训。

三、下段工作

1.强化教师培训。

一是请外部专家来培训。

上次新华书店来联系了,五月份希望能够落实,请第19届世界记忆大赛的冠军来讲课,他所用的就是思维导图。

二是抓好校本培训。

落实好每周一次的培训,先抓好骨干培训,再通过骨干引领结对帮扶,使每个教师都掌握快速记忆方法。

2.扩大试验范围。

一是在八年级找一个班进行试验。

二是在每个学科确定一个骨干进行试验。

总体来说,我校的智慧课堂试验有困难,但也充满了乐趣。

我们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到一中听课指导,促进课堂模式的定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4年4月29日

园林二中“四学六步”高效课堂模式打造情况小结

园林二中以《园林分局关于促进课堂结构改革打造人本型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为指导,采用“选点探索,分层推进“的方式,选择七年级英语组与语文组为试点,对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四学六步”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与展示评价为手段,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自学、互学、群学、测学”,在“自主学习——个人研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纳小结——测评反馈”六大学习模块中,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创新知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一、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一)大力开展宣传培训,为课堂结构改革奠基。

1、抓好对教师理念转变的培训。

把“促进课堂结构改革,打造人本型高效课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分时分层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

如学校多次在大会上组织老师们对上级文件精神进行学习,提高老师们的重视度;再如在师艺论坛上专门安排去年参加国培的两位老师对全校老师进行课改经验学习培训,促进老师们转变观念,形成课堂结构改革的“内驱力”。

2、抓好对小组长的培训。

通过班主任定期培训、科任老师定期培训、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等方式对小组长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培训,如对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