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771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12月

读类地行星基本数据资料表,完成1~2题。

行星名称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表面大气压(百帕)

主要大气成分比例

表面平均温度(℃)

水星

0.05

0.056

58.6天

87.9天

<2×10-9

几乎无大气

215

金星

0.82

0.856

243天

224.7天

93219

CO2-97%

475

地球

1.00

1.00

23时56分

1.0年

1013.25

N2-78%、O2-21%

15

火星

0.11

0.150

24时37分

1.9年

5~7.5

CO2-95%

-55

注:

表中地球的大气成分指的是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干洁空气。

1.水星上的昼夜温度变化范围可达-173~427℃,是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下列因素与之关联度最小的是

A.质量与体积B.自转周期C.与太阳的距离D.大气的密度

2.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星表面平均温度高与距日远近、大气密度、大气成分有关

B.火星大气稀薄使得其大气成分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力有限

C.地球的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对其生命系统的存在有积极意义

D.在各自一个公转周期中火星上出现的昼夜交替(自转周期)次数比地球少

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

4.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可能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1.下图是世界一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完成5~6题。

5.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A.甲乙之间的裂谷、海洋

B.甲丙之间的海沟、海岭

C.甲丙之间的褶皱山脉、高原

D.甲丁之间的海沟、岛屿

6.甲板块

A.参与了地质循环

B.漂浮在莫霍面上

C.周边多地震活动、少岩浆活动

第5、6题图

D.以海岸线与其它板块为界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歌赋描写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蕴含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据此回答

7.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

8.“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

A.江南地区的伏旱B.城乡习俗的差异

C.城乡太阳辐射的差异D.城市热岛效应

右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就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形成主要是动力抬升所致

第9、10题图

B.乙和丙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干燥特征

D.甲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是赤道低压带

下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分析,此时可能存在降水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②.

12.随着锋面的移动,④地即将经历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降低,阴雨大风 

C.气温升高,持续性阴雨      

D.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右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

14.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的成因是

A.风化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15.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于

A.中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中期D.新生代初期

 

读下图“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完成16题。

16.该山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冰岛有100多座火山,有“火山岛”“雾岛”“冰与火之岛”之称。

读“冰岛位置图”,完成17~19题。

17.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  )

A.砂岩B.岩浆岩C.石灰岩D.页岩

18.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19.该岛冬季气温相对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丰富B.纬度位置较低C.受极地东风影响D.受暖流影响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地层①~④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1.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2.潍坊某中学学生在沙漠地区看到以下景观,该景观体现的是(  )

A.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新加坡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常布置植被浅沟,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读图回答23、24题.

 

23.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减弱B.b增强C.c增强D.d减弱

24.新加坡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①收集雨水②减少内涝③减少地下水④增加停车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读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图,回答25-26题。

 

25.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环流B.地面状况C.太阳辐射D.海陆位置

26.6月份,若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并长时间停留,将导致我国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地

A.海拔不同B.海陆位置

C.纬度不同D.光照

28.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海拔低

C.处于阳坡D.处于背风坡

读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29—31题。

29.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文C.生物D.地形

30.图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独特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31.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32-33题。

()32.若AB线是30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

C.东半球D.西半球

()33.若AB线是太平洋上的600N,则这个海域中的丙称为:

A.北太平洋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

C.阿拉斯加暖流D.千岛寒流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34--35题。

34.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

35.当前有不少聚落迁向地势较高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D.荒漠化的扩大

36.读右图,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

的地形是

A.平原B.山地

C.高原D.盆地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

读图回答37~38题。

 

37.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38.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南海出现东海的鱼种B.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D.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40.四地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最可能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4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时图中A地的盛行风向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此时A地气候    (多雨或少雨),当该盛行风过强时,将给A地所在国家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2)B→C→D→E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地带分异规律,E地的自然带

名称是。

(3)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或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作用。

(4)图中②海域地处非洲板块和板块的    (生长或消亡)交界处。

 

42.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1

C

11

C

21

C

31

D

2

D

12

B

22

B

32

B

3

A

13

A

23

C

33

C

4

D

14

D

24

A

34

D

5

D

15

B

25

A

35

D

6

A

16

C

26

B

36

B

7

C

17

B

27

C

37

A

8

D

18

B

28

B

38

C

9

B

19

D

29

D

39

B

10

C

20

B

30

C

40

A

(1)西南风北多雨洪涝

(2)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寒流降温减湿(4)印度洋生长(每格1分)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小。

(2分)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2分)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分)

(2)①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抬高河床,淤塞湖泊水库;⑤经济发达,人口和财产密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