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635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有目的地培养人

教育具有社会性

4.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5.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2)早在夏代,我国就出现了学校教育。

庠、序、校等施教机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6.《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论述教育的著作。

7.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8.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雄辩家》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儿童本位

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裴斯洛泰齐教育心理学化

洛克百板说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学之父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三中心:

教师教材课堂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三中心:

儿童活动经验在做中学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凯洛夫《教育学》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

我国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原理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生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

2.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3.人的发展规律

第五节教育制度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2.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4.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5.西方学制:

1)双轨制:

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

英国是典型的双轨制的代表。

2)单轨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3)分支制:

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6.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只颁布没有实行。

2)1904年颁布并推行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4)壬戌学制(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7.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采用的是:

多种形式并存

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8.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制性(义务性)

普及型(统一性)

免费性(公益性)

9.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10.德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

第六节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3.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标是针对所有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4.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5.教育目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

培养宗教人士

社会本位论:

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

个人本位论:

注重教育对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培养自然人

教育无目的论:

由杜威提出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障。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历史法

4)实验法

5)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1.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一词的由来.最早出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斯宾塞最早提出“什么课程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

2.课程的类型:

(一)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如数学课,物理课。

综合课程:

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

又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公开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3.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是: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为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4.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学生、社会、学科特征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课程组织:

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5.课程内容(课程的文本)主要表现为: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教科书)。

6.课程计划及其内容: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其中,课程设置是中心内容。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7.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例题:

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8.教材:

1)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题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和讲义简称为教材。

2)教材编写的两种基本方式:

螺旋式:

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直线式:

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统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9.课程评价与课程开发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由“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主张采用目的游离评价的方式,即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课程开发:

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的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

拉尔夫.泰勒

泰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

3)情境模式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综合课程

3)教学内容生活化

4)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6)开发校本课程

核心理念:

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类型的调整:

小学:

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结合

高中:

分科课程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题目:

1)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九年整体设置)

2)从课程形态上看,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3)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

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三章中学教学

1.辨析题: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育目的的实现也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因此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形式教育:

强调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实质教育:

传授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生的智力无需进行特别训练。

题目: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的理论是:

实质教育论

3.教学任务: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辨析题:

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括四个方面: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首要任务。

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间接的去体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题目: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间接经验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得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题目:

授人以渔强调教学应该注重发展能力

简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

1)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是传授知识的必然条件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辨析题: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地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是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过分放纵学生,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注意教学相长,使教师与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密切配合,共同提高。

(4)传受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题目: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于反馈

4)课外辅导,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1.备课

备课的要求:

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

测验的质量标准:

1)信度:

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2)效度:

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量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题目:

在一个测验中,衡量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的指标是效度。

3)难度:

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度。

4)区分度:

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教学原则:

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利用学生的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根据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

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就决定。

辨析题:

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直观教学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教学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理解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直观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教学。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

4)循序渐进原则

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放矢的进行教学,使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题目:

简述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8)量力性原则

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教学方法

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1)暗示教学法

我国常用教学法

1)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有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方式。

2)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

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4)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5)演示法:

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

6)参观法:

组织学生对实物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

7)练习法

8)实验法

9)实习作业法

10)实践活动法

11)欣赏教学法

12)情景教学法

13)发现法

教学组织的形式

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课堂教学)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制。

3)分组教学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提出的,学生自学,有疑问时才请教老师辅导。

5)特朗普制:

灵活的课程表。

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教学评价

辨析题: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此说法错误。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知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

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来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题干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业评价,缩小了教学评价的内涵。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认知过程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绝对阈限是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得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1)同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得现象叫做同时对比。

如:

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即马赫带现象)

(2)继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得现象叫做继时对比。

如:

吃完苦药之后吃糖,觉得糖更甜。

3)感觉后效: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像,也叫感觉后效。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如:

盲人失去视觉后,听觉更加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

如: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