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962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种植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稻种植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稻种植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稻种植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稻种植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种植技术.docx

《水稻种植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种植技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种植技术.docx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

一、水稻的生物学基础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

1、水稻的一生

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子,称为水稻的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叫水稻全生育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

(1)秧苗期。

播种——移栽

(2)返青分蘖期。

移栽——幼穗分化前

(3)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抽穗前

(4)抽穗结实期。

抽穗——成熟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

(1)营养生长期。

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

(2)生殖生长期。

穗、花、籽粒(生殖器官)

2、种子发芽

(1)种子构造:

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2)种子生活力:

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7—10天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20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生活力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

(3)种子发芽过程:

一是吸胀;二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3、根的生长

水稻的根系:

水稻属须根系,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又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气,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殊表现。

4、叶的生长

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主茎第1—3片叶是在幼苗期生长的,最后3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其余各叶都在分蘖期生长。

5、叶片功能

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

叶片功能期随着叶位上升,由短变长,水稻1—3片叶只有10多天,而剑叶功能期可达50—60天。

6、水稻分蘖

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

掌握分蘖规律,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成穗,保证足穗,达到高产稳产。

7、水稻分蘖规律

(1)分蘖发生的节位:

无论主茎或分蘖茎,都有很多节,每个节上都有一个腋芽。

茎基部的腋芽长成分蘖。

分蘖发生的节位,叫分蘖位。

在低节位上长出的分蘖,叫低位蘖,反之则叫高位蘖。

(2)凡是由主茎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再发生的分蘖叫二次分蘖。

依次类推……。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一次分蘖最多,大多数有效;二次分蘖较少,部分有效;三次分蘖极少,大都无效。

(3)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凡能抽穗结实5粒以上的,称为有效分蘖,否则就是无效分蘖。

生产上为了准确掌握分蘖期,合理利用分蘖,必须掌握成穗规律。

水稻生长在3叶期以前,养分由主茎供给,称异养阶段。

水稻生长在4叶时,具有独立的根系,称自养阶段。

拔节以后对小分蘖的营养供应不足,就称为无效分蘖。

分蘖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特性,是个体正常生长的表现,一般带分蘖植株的穗部性状比不带分蘖的要好。

但是分蘖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分蘖过多,使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激化,无效分蘖增多,很难高产。

如果分蘖过少,基本苗不足,有效稻穗数减少,产量降低。

生产实践证明:

促发低位蘖,控制高位蘖和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合理利用分蘖的关键。

8、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

幼穗分化分为8个时期:

(1)苞分化期:

稻穗开始分化时,茎端生长点出现第一苞原基,用肉眼看不见,所以称一期“看不见”。

(2)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完毕时,在苞的着生处出现白色的苞毛,所以称二期“白毛现”。

(3)幼穗长度约1.5毫米,并仍有浓密的苞毛所覆盖,称三期“毛丛丛”。

(4)幼穗长至4—10毫米,幼穗外部形态初步形成,肉眼可见幼穗和颖花的雏形,称四期“粒粒现”。

(5)幼穗长约4cm,肉眼能看清颖壳时,称五期“颖壳分”。

(6)穗长长至10cm,颖花也增至谷粒长度的一半,称六期“谷半长”。

(7)穗长生长停止,颜色开始变绿,称七期“穗变绿”。

(8)稻穗分化全部完成,即将抽穗,称八期“穗将伸”。

(二)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1、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

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2)可变性。

是由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改变。

2、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原因

(1)感温性。

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水稻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使品种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感光性。

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最适宜的短日、高温条件下,也要经过一个必不可少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开始幼穗分化,进入生殖生长,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3、早、中、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1)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晚稻品种具有基本营养生长性弱,而感光性、感温性都强的特点。

一季晚稻无论播种迟早,温度多高,都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抽穗。

(2)早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早稻的发育期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的影响,具有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特性。

(3)中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中稻品种在反应特性上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

在不同的季节栽培,生育期表现比较稳定。

4、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1)栽培方面。

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对光温的反应特性是搞好品种搭配、播期安排及制定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2)引种方面。

从外地引种必须考虑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3)育种方面。

一是对亲本光、温反应鉴定,为杂交育种提供较理想的亲本材料,从而育成适合生产上需要的杂交种。

二是根据不同亲本的“三性”特点进行光温处理或错开播期,使杂交亲本同时开花,便于人工杂交。

三是可以对杂交种采取异地加代,加速育种进程。

(三)水稻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

1、秧田期田间管理

(1)芽期的管理。

从播种到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

芽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谷迅速扎根立针,防止倒芽、烂芽。

采取抢晴天播种,排水晒田等方法。

(2)幼苗期管理。

自一叶展开至3叶期为幼苗期。

秧苗生长到3叶期种子贮存的养分以全部耗尽,转为独立营养,称为断奶期。

水稻秧苗到三叶期,谷粒内的营养物质全部耗尽,营养来源转为全部需要自己吸收和制造,此前应施速效肥供应养分。

要分别在1叶1心和2叶一心期分两次提早施好“断奶肥”,可每次亩施3到4公斤尿素;在2.5至3叶期施好促蘖肥,亩施4至5公斤尿素;只有提前施才能及时利用,到三叶期施就晚了,已经是促蘖肥了,起不到补充断乳肥的作用。

“断奶肥”是指水稻秧苗离乳期的追肥。

它直接关系到秧苗能否正常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通常水稻种子胚乳中贮藏的淀粉要到三叶期才能耗尽,因而有些人认为“断奶肥”就应该在兰叶期施用二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研究证明厂断奶肥”应提早到一叶一心期施用,而不是三叶期。

原因有三:

①水稻种子发芽生根后就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而不是到三叶期“断奶,,后才吸收。

一叶一心期,秧根一般已生长到2一3厘米,虽很细弱,但已能够吸收养分;②稻种的胚乳中所贮藏的养分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只占10%左右。

这些蛋白质大约在种子发芽后的7一8天就已经或接近水解完毕,如果不及时补给氮素澳吐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③一叶一心视施甩“断奶肥”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当时氮素的亏缺,而且可以增加秧苗的光合作用,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进而增强秧苗的杭逆能力,使秧苗顺利渡过‘断奶期。

”“断奶期勺恿常施用速效化肥{麟坛袭{量,以免发生烧苗现象。

“送嫁肥”是指水稻拔秧移栽前施用的肥料,也叫“起身肥”。

有些农户缺乏对施用送嫁肥作用的了解,随意提早或推迟施用,结果影响插后早发

(3)成苗期管理。

自三叶至移栽前,称为成苗期。

在稀播的情况下,分蘖开始,对养分吸收增多。

管理办法:

一是浅水勤灌,二是施送嫁肥。

2、大田苗期田间管理

(1)寸水返青,浅水分蘖。

水稻移栽时,根部受到损伤,吸水力弱,抗逆性差,因此移栽后要灌深水,直播水稻田要灌浅水,分蘖阶段为了根系发达,早发分蘖,苗株健壮,浅水勤灌或适当露田。

(2)早施分蘖肥。

早、中稻分蘖期短,如绿肥和白田早稻有效分蘖期只有7—9天,三熟早稻田有效分蘖期更短,仅只4—5天;中稻也只有10—15天,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追分蘖肥,促使叶色变浓,出现第一黑,这是争取早发多蘖,增加穗数的重要措施。

所谓水稻“三黄三黑”是指运用肥水管理措施实现水稻生长过程中叶色三次浓(黑)、淡(黄)交替变化,从而实现秆壮、穗大、粒饱,并获得高产。

叶色的浓淡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还反映了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水平。

叶色“黑”,说明较多的光合产物与氮素结合形成蛋白质以供器官生长建成,进行所谓扩大型代谢。

叶色“黄”则氮素代谢削弱,功能叶的光合产物贮存较多,即进行所谓贮藏型代谢,使苗健壮而不过旺。

第一次黄黑变化发生在分蘖期。

由于施用追肥,加上底肥的肥效,使秧苗生长旺盛,出现第一次“黑”。

分蘖达到高产所需要的苗数后,开始晒田,出现第一次“黄”。

一黑一黄的作用是促进适当分蘖、扎根、壮苗,黑得不够则分蘖迟缓,成穗不足。

过黑不黄则叶片过大、组织柔嫩、分蘖不够健壮。

所以,一黑一黄交替有利于建立高产的群体骨架。

第二次黄黑变化发生在节间开始形成到幼穗分化前,即在圆秆前。

晒田结束后开始复水,此时田间无效分蘖死亡,健壮的大分蘖迅速生长。

叶色再度转绿出现第二次“黑”。

但是晒田的时间较长,晒天期间复水落干,持续晒田期间叶色再度变淡,出现第二次“黄”。

二黑二黄是为了使大分蘖长粗,促进壮株大穗,防止后期倒伏。

其中二黑旨在促进光合作用,不出现二黑则植株茎秆细瘦,叶功能下降、穗短粒少。

相反,如二黑过头不出现二黄,则茎叶生长过于繁茂,碳水化合物贮存少,不利于茎节发育;同时,由于窜高,披叶,光照条件不好,易引发病虫害和后期倒伏。

第三次黄黑变化发生在穗发育期间。

复水后根据田间苗情施用穗肥,促进幼穗分化,促长大穗、多粒、大粒。

施用虽非后,叶色再次转浓,出现第三次“黑”。

到抽穗前3—5天叶色褪淡,出现第三次“黄”。

掌握好这次叶色交替变化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获得高产。

三黑不黑则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减少,影响幼穗发育,难以实现穗大粒饱;反之,三黑过头,不出现三黄,则植株体内含氮水平过高,不利于灌浆,贪青晚熟、粒重降低,同样难获高产。

“三黄三黑”理论是江苏老农陈永康在进行一季晚粳生产中提出的,在西南方稻区对于指导一季中稻,特别是中晚熟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早熟品种,一般只出现“二黄二黑”,晒田开始后,叶色褪淡,到幼穗分化复水后就坚持浅水灌溉,直至蜡熟断水。

没有第三次发黄发黑。

3、水稻僵苗及其防治

水稻僵苗又称发僵、坐蔸。

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一般早、中稻比晚稻严重。

主要介绍中毒发僵、缺素发僵、冷害发僵和泡土发僵等类型。

(1)中毒发僵。

由于土壤有毒物质影响,根系中毒变黑,丧失生理机能,秧苗迟迟不返青,即使返青也不分蘖,甚至死苗现象,称中毒发僵。

(2)缺素发僵。

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成为缺素发僵。

水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缺钾发僵和缺锌发僵等。

缺氮.jpg缺钙.jpg缺钾.jpg缺磷.gif缺硫.jpg缺镁.jpg缺锰.jpg缺铁.jpg缺锌.jpg。

a、缺磷发僵:

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

病株生长迟缓,分蘖发生迟或不分蘖,株型簇立,叶色灰绿或暗绿,叶鞘长,叶片相对变短。

b、缺钾发僵:

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移栽一个月后为发病的高峰期,病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分蘖少,上部叶片挺直,叶片挺直似丛生状,下部叶叶尖出现赤褐色条斑点,远看像火烧过一样。

c、缺锌发僵。

在秧苗移栽后2—3周发生,秧苗心叶基部中脉失绿褪色,甚至整个心叶呈白条状,下部叶片有锈斑,叶尖干枯,叶脉发脆易折断,植株变矮,分蘖发生少。

4、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

(1)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排水条件,提高耕作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对发病田块,要及时排水露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除土壤有毒物质,并结合增施氮、磷、钾肥减轻为害。

(2)缺磷发僵主要措施有:

增施和巧施磷肥,每亩用30—50斤磷肥作面肥或每亩用50斤石灰作基肥。

对已发生的僵苗田,要及时排水露田,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3)缺钾发僵主要措施是: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增施钾肥,一般每亩增施钾肥20斤左右,对发病田块要立即排水,使稻株尽快恢复生长。

(4)缺锌防治方法是:

一是培育壮秧;二是合理灌溉;三是增施锌肥,每亩用2斤硫酸锌肥作面肥施用,提高植株对锌营养的吸收。

5、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

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一段时期。

早稻约需经历25—30天,中稻30—35天,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杆大穗。

田间管理是:

适时适度晒田,巧施穗肥和病虫防治。

(1)晒田的作用

a、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b、建立良好的株型。

c、促进水稻壮杆大穗。

d、改善田间小气候。

(2)晒田的程度

(3)巧施穗肥。

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前追肥统称穗肥。

穗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10—20%,一般每亩追尿素20斤左右。

(4)病虫防治。

稻穗发育阶段正处在高温季节,禾苗生长旺盛,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纹枯病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等病虫害,应根据区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防治。

6、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阶段,又称后期,早稻为25—30天;中稻30—35天。

生育特点是以谷粒充实期为主的生殖生长时期。

虽然穗数、粒数已成定局,但结实率仍在变化中,粒重也在增长,因此田间管理主要抓好几点:

(1)湿润管水。

水稻结实期管水原则是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保持根系活力,吸收养分,制造更多的光合作物。

(2)补施粒肥。

粒肥又叫壮籽肥,对叶色过于褪淡的田块可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一般每亩用尿素2两加磷酸二氢钾3两兑水100斤,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喷雾。

(3)适时收割。

收割过早,粒重减轻,影响产量,出米率低。

收割过迟,落粒损失大,碎米多。

一般要求全田稻谷有85—90%黄熟、枝梗成黄色即可收割。

二、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1、什么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技术是水稻轻简栽培、水稻直播和打曼子的统称。

简化水稻传统的育秧、插秧习惯,采取直接播种获取高产的一种栽培方法。

2、为什么要推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五省两增”优点:

省工。

每亩节省用工3—4个。

省种。

每亩省种1—7斤。

省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

省水。

节水30%左右。

省秧田。

100%

增产。

平均亩增产100—150斤。

节本增效。

平均每亩增效150—200元。

3、水稻直播增产机理

分蘖快,分蘖节位低。

根系发达,白根数多。

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

4、怎样搞好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一、水田耕整

1、要求:

田面平坦,土壤松软,无杂草。

2、做法:

两犁两耙,一耖一平。

二、播期播量

1、播期。

早稻播期一般安排在4月7—10日为宜,要根据播种期间的气象条件而定,抢晴天播种。

中稻播期弹性很大,从4月15日—5月10日都可播种,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可适当早播;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可适当推迟播种。

一季晚播期安排在6月1日左右播种为宜,播种过早生产期延长,管理次数增加;播期过迟,产量降低。

2、播量。

早稻常规稻亩播种8斤,;早稻杂交稻亩播种5斤。

中稻常规稻亩播种6斤;中稻杂交稻亩播种2—2.5斤。

一季晚用常规晚稻亩播种8斤,杂交晚稻亩播种5斤。

3、播种要求。

要排水分厢播种、播匀。

种子必须催芽,

播种后拖沟。

要用驱鸟剂拌种。

杂交稻种要用强氯精浸种。

三、防除杂草

1、杂草的种类及为害。

长江中下游水稻杂草有100多种,我区水稻主要有40多种杂草为害,如稗草、四叶萍、异型莎草、牛毛毡、节节草、鸭舌草、泽泻、水花生、野慈姑、千斤子等,一般减产20—30%,严重减产50—60%,甚至绝收。

2、防除杂草的主要措施。

、播前除草。

把田整好后,每亩用60%丁草胺拌细沙或细土50—60斤,均匀撒施在水田中,关水5—7天,然后排水播种。

、播后除草。

播种后1—3天(厢面无明显渍水),用直播青或扫茀特除草,亩用直播青4代(60克)兑水60斤均匀喷雾,或用扫茀特100毫升兑水60斤喷雾。

3、早苗期除草。

秧苗长至2—3叶期时,亩用农得时或草克星除草。

水稻直播田防除杂草的基本原则:

一是封。

用化学方法杀灭估计可能发生顽固性千斤子、稗草及其它发生数量很大的直播田杂草。

一般用丁草胺进行封闭。

二是杀。

是在怀疑播前一次除草对顽固性杂草除不干净的情况下,采取的第二步骤,再用直播青或扫茀特对杂草的封杀。

三是补。

是补救由于封闭及苗后除草剂效果不好的田块,根据实际情况用农得时、草克星补治。

四、水稻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

N、P、K、Ca、Mn、硅、铁、锌、硼、铜等,吸收量大的是N、P、K元素,称为大量元素。

吸收量小的如Ca、Mn、硅、铁、锌、硼、铜等称为微量元素。

1、施肥量。

水稻亩产1000斤以上产量,需要纯N25斤,P2O58.5斤,K2O18斤。

折亩施碳酸氢铵150斤,过磷酸钙70斤,氯化钾30斤。

氮素肥料。

碳酸氢铵在土壤中是以铵态氮存在被作物吸收。

A.施肥不当:

铵态氮氧化硝态氮还原反硝化脱氮↑

碳酸氢铵和氨水高温挥发↑

B.正确方法:

碳酸氢铵和氨水深施能提高氮素肥料利用率,采用耙口肥和耖口肥即可。

磷素肥料。

过磷酸钙施入水田后和土壤钙、铁、铝发生反应,生成磷酸钙、磷酸铁和磷酸铝化合物,磷酸固结,不易释放,利用率低。

正确方法:

a过磷酸钙和土杂肥有机物等混合施用,能提高磷的利用率。

b旱地施磷肥比水田施磷肥磷的利用率提高很多。

钾素肥料。

氯化钾肥移动性小,容易被土壤吸收,一次深施能提高钾肥的利用率。

但沙性土壤要深施和追肥各一半,不能一次深施。

2、施肥方法。

前促施肥法。

80%肥料作底肥,20%肥料作早苗期追肥。

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80%肥料作底肥,20%肥料破口时施,适当补施粒肥。

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60%肥料作底肥,40%肥料在拔节至孕穗期施。

五、管水及晒田

1、管水。

水稻播种后7—10天,如田面有较大裂口,灌一次跑马水,15天左右(4叶期)以瓜皮水为主,分蘖期——抽穗扬花期以浅水为主,灌浆成熟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2、晒田。

晒田的作用:

a.更新土壤环境,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使空气进入水稻耕作层,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b.调节稻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

促进迟发分蘖苗死亡,使基部节间变短,茎杆变粗,提高通风透光和抗倒抗病能力。

晒田技术:

a.晒田时间。

晒田时间分两种,一是够苗晒田,二是苗到晒田。

b.晒田程度。

够苗晒田一般长势好,生长快,要重晒;苗到晒田一般长势较差,发育慢,要轻晒。

六、病虫防治

水稻病害:

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稻曲病。

水稻虫害:

主要有二、三代二化螟,二、三代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蓟马,飞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