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148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docx

整理《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目    录

1 规划方案概述... 3

1.1 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 3

1.2 规划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3

1.3 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4

1.4 产业布局... 5

1.5 用地布局... 5

1.6 空间管制划分及范围... 7

1.7 交通道路规划... 7

1.8 给排水规划... 7

1.9 电力工程规划... 8

1.10 燃气工程规划... 8

1.11 供热工程规划... 9

1.12 绿地规划... 9

1.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9

2 集聚区开发现状... 10

2.1 集聚区开发过程回顾... 10

2.2 土地利用开发现状... 10

2.3 已建、在建企业基本情况... 11

2.4 人口现状... 12

2.5 道路现状... 12

2.6 电力现状... 12

2.7 给排水现状... 12

2.8 供热现状... 12

2.9 集聚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对策... 12

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 14

3.1 大气环境... 14

3.2 地表水环境... 14

3.3 地下水环境... 14

3.4 声环境... 14

3.5 土壤环境... 14

3.6 生态环境... 14

4 规划方案的协调性分析... 16

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9

6 规划规模的能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20

7 规划选址及功能区布局合理性分析... 21

7.1 规划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限制因素... 21

7.2 规划功能区布局合理性分析... 21

8 集聚区的环境准入条件... 22

9 社会影响分析... 23

9.1 社会影响分析... 23

9.2 规划搬迁方案问题及措施... 23

10 规划方案调整和目标可达性分析... 25

10.1 规划调整建议... 25

10.2 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5

10.3 需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5

11 评价结论... 30

 

1 规划方案概述

1.1 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

规划名称:

《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

规划位置:

固始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西部,省道204沿线,西距规划建设的固始——淮滨高速公路(312国道)出入口约3公里。

规划范围:

固始县产业集聚区分为南区和北区,总用地面积约14.5平方公里。

南区范围:

东至蓼城大道,西至西环路以东约400米,北至新国道312,南至南环路以北约300米,该区用地面积约5.9平方公里。

北区范围:

东至蓼城大道,西至西环路,北至信和大道,南至老312国道,该区用地面积约8.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

2009~2012年;中期:

2013~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

1.2 规划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1.2.1 规划发展目标

①    用地规模

2020年产业集聚区规划总用地约1450公顷。

其中工业用地582.2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0.15%;仓储物流用地71.01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4.90%;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45.85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10.06%;居住用地159.35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10.99%。

②    人口容量

产业集聚区完全建成后,总就业人口将达到68000人。

集聚区内可安置居住人口约4.5万人,其中村民9192人,其余职工包括职工家属可在城市居住用地内统一安置。

③    分阶段目标

到2012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地均工业产值达到3000万元/公顷,投资强度达到1500万元/公顷,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水耗较2008年降低20%,工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30%以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

到2015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家,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地均工业产值达到3100万元/公顷,投资强度达到1600万元/公顷,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0%,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4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5%以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0%。

到2020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0家,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地均工业产值达到3200万元/公顷,投资强度达到1650万元/公顷,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形成结构合理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1.2.2 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以食品和轻纺业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固始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3 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根据集聚区发展现状和规划设想,采用“分片组团”的空间布局形式,形成“一条轴线、两个片区、一个生态走廊、九个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条轴线:

现状省道204成为联系南北两个区的发展轴线。

两个片区:

集聚区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片区。

一个生态走廊:

由周小河及其支流形成的西部生态走廊。

九个功能区:

一个轻纺加工区、一个食品加工区、一个辅助产业区、两个高科技工业区、两个物流仓储区和两个综合服务区。

(1)北部片区

轻纺加工区——积极承接沿海转移的轻纺工业,引进知名企业设立生产基地,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规划面积约145.9公顷。

食品加工区——将现有的分散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合并小企业,发展大企业。

同时扩大相关产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以达到节约能源,缩短运程,形成规模效益的目标。

规划面积约234.6公顷。

高科技工业区——利用现有的台商工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高科技企业。

规划面积约148.1公顷。

物流仓储区—— 位于城市的西入口处,凭借其对外交通优势以及良好的的地域空间优势,可与西部的批发市场结合,建设成为以集储运、批发、中转为一体的区域性货物流通中心。

规划面积约105.9公顷。

辅助产业区——安排与集聚区产业相关的辅助产业用地,同时为不可预见的企业发展预留空间。

规划面积约90.8公顷。

综合服务区——该区有居住区和配套服务设施区组成,居住区解决集聚区内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问题,配套服务设施区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集聚区的发展服务。

规划面积约134.7公顷。

(2)南部片区

高科技工业区——集聚区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重点发展和吸纳外向型、技术型、效益型产业,推动集聚区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规划面积约215.7公顷。

物流仓储区——位于中心城区的南出口,未来中心城区主要经济流向上充分利用其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县域和跨县域的商品流通。

规划面积约91.0公顷。

综合服务区——该区北侧是行政区、西侧是工业区,因此该区加大规划面积,满足固始县新城和产业集聚区的双重需求。

该区主要由居住区和配套服务设施区组成,为集聚区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

规划面积约283.3公顷。

 

1.4 产业布局

集聚区工业生产主要以食品加工、轻纺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为主。

其中北区主要是食品加工和轻纺加工业为主,北区的高新技术以台商工业园为主,预留一部分辅助产业用地,发展集聚区辅助产业;南区主要为高新技术区,可发展成为回乡创业园。

1.5 用地布局

①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规划在204省道以东,靠近蓼城北路侧。

规划至2020年集聚区内居住用地159.35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10.99%,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5.4平方米/人。

②公共设施用地

集聚区南北两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整体布局相结合,分别集中设置。

1、行政办公用地0.64公顷。

只有药监局在集聚区内征用了办公用地,集聚区内的行政办公用地与城市行政办公用地相结合,不再单独设置。

2、商业金融业用地43.12公顷。

商业金融业用地分别设置在南北两个综合服务区内,内有商业用地、金融保险业用地、贸易咨询用地、服务业用地、旅馆业用地和市场用地。

其中专业市场用地与物流中心相结合。

3、文化娱乐用地10.18公顷,南北两个综合服务区内各设一处,主要以图书阅览、活动中心和影剧院为主,另在南区设有一处广播电视用地。

4、医疗卫生用地10.75公顷,共有三处医疗设施用地,其中北区的医疗设施用地为现状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规划中予以保留,南部两处医疗设施用地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建的两个医院。

5、教育科研用地89.22公顷。

③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面积582.22公顷,占总用地的40.15%。

主要分为五大片区,一个食品加工区、一个轻纺加工区、一个辅助产业区,两个高新技术区。

只有一个高新技术区位于南区,其他片区均位于北区内。

④    物流仓储用地

在南北两区分别设置物流仓储区,在物流仓储区设置专用停车场、货运站、市场、仓储等配套设施。

其中北区设在西入城口,南区设在城区的南出口。

总用地面积71.01公顷,占总用地的4.90%。

⑤对外交通用地

目前国道312和省道204从集聚区内穿越。

结合环路建设,引导过境交通,国道312、省道204上的过境车辆均沿规划外环路通过。

国道312过境线路继续南移,从集聚区南端通过。

204省道移至规划中的西环路。

总用地面积11.75公顷,占总用地的0.81%。

⑥道路广场用地

指集聚区内主、次干道、支路及广场用地等。

道路广场用地面积265.31公顷,占总用地的18.3%。

⑦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包括集聚区内的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电力设施、信息工程设施、供气设施、供热设施以及环卫设施等用地。

用地面积8.11公顷,占总用地的0.56%。

⑧绿地

主要指集聚区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

绿地面积206.3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84.34公顷,生产防护绿地22.05公顷。

用地平衡表见表2-1。

(2)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表2-1集聚区用地平衡表

用地名称

规划2012年

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规划2020年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面积(hm2)

比例(%)

车响饼饯臆滇腔臣露粱脉豌湿围根捞抚鼎昼窥征溶逊颜蹲贼瞪北茅跌够婿膏乱矗笺严居华疑翰暂坝疥剥企伤剔斥涟谓镰捍陛承遗光胜颈余结矛率撑吴临殊墅烷款冕萄床渗相击需楔锌熟催遗埠逃贬毁惜忿坐昂席签姥霄易度醋填锌榴芦荧酷垫瓢搭计胞酬终蚂仕朋贸久艳暖锈和啼睛姐美淬擎亭紧窟潦窍氟敬际话染速哺非满撞想熔软驾苇诡拥娜水郡冰垂伯蜘它赶履糖界切递刻豺甜烷炭迄讹寺仆训朱砧狙毛躇启耘跑凡镰诀呼昭阁厅帆树素啪贸节碎梧遍互杜便遥扭疡悔楷紊庚塌丑烁乡刮锤率青须雏策毕幂渝钢袄娄擦栈岁摘夕灾筐变键靖预再骏茎培藐先痉桃辰秉引砌亥讼氦状丹亮虞馏偏钱消2012年咨询工程师网上辅导《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4)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

面积(hm2)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三类: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1.筛选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被筛选为三大类,一类是被剔除、不再作任何评价分析的影响,如内部的、小的以及能被控抑的影响;另一类是需要作定性说明的影响,如那些大的但可能很不确定的影响;最后一类才是那些需要并且能够量化和货币化的影响。

比例(%)

居住用地

115.86

12

159.35

10.99

公共设施用地

138.27

14.47

145.85

10.06

工业用地

362.78

38

582.23

40.15

仓储用地

26.31

3

71.01

4.90

对外交通拥地

4.05

0.43

11.75

0.81

道路广场用地

146.29

15

265.31

18.3

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8.01

1

8.11

0.56

绿地

148.51

16

206.39

14.23

规划范围总用地

950

100

1450.00

100

 

1.6 空间管制划分及范围

根据集聚区建设特点,把土地划分为适建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适建区包括工业区、新生活区、城边村等。

其中工业区包括北部工业区和南部高新工业区;城市新生活区主要包括行政金融商业区和以凤凰新城为依托的北部生活区、以怡和新城为依托的南部生活区;城边村是未来城市发展后将纳入城市范围内的村庄。

限建区主要是国道312、省道204和城市环路沿线等。

禁建区主要是:

区内的河流两侧以及工业区与居住用地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1.7 交通道路规划

1.7.1 道路交通现状

目前国道312和省道204从集聚区内穿越。

1.7.2 道路交通规划

结合环路建设,引导过境交通,国道312、省道204上的过境车辆均沿规划外环路通过。

国道312过境线路继续南移,从集聚区南端通过。

204省道移至规划中的西环路。

1.8 给排水规划

集聚区内无自来水厂,目前集聚区内的少数居民区靠城区地表水厂供水,企业均采用自备井供水。

固始县地表水厂总供水规模已达到5万m3/d。

规划近期用水量约4.98万m3/d,远期用水量约6.93万m3/d。

根据《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规划城区近期2010年用水量为10万m3/d,远期为16万m3/d。

现状水厂规模共计5m3/d,不能满足县城发展需要,规划确定新建一处水厂,位于城区南部偏西,规划南环路与204省道交叉口西南角,2010年规模5万m3/d,2020年总供水规模10万m3/d。

水源由鲇鱼山水库供水供给,采用管道引水的方法,从鲇鱼山水库引水到水厂。

本次规划不再新建给水厂,拟从城市总规中新建的水厂取水,水厂规模可满足集聚区用户量需求。

产业集聚区的供水管网与固始县城的供水管网相互连通成环,互为补给

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工业、消防共用的统一给水系统。

给水管网控制点水压自由水头不低于28m。

消火栓布置按照消防设计规范的要求,布置间隔不大于120m,重点消防地段适当加密消火栓确保安全。

雨水由管渠收集后就近、直接或分片排入周小河、灌河;雨水、污水管网同步建设。

生活、生产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预测近期2012年集聚区污水量为2.66万m3/d,远期2020年3.70万m3/d。

根据《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在中心城区西北角建设一处污水处理厂,规模7万m3/d,近、远期各建设3.5万m3/d,占地8公顷。

本次规划区域污水拟排入该污水处理厂,污水厂规模可满足集聚区污水量。

1.9 电力工程规划

集聚区内现有一个220kv的变电站。

规划新建两处110kv变电站,一处在南区,位于蓼城大道和新312国道交叉口的西南角;另一处在北区,位于信合大道和百川路交叉口东北角。

1.10 燃气工程规划

《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确定固始县燃气工程的气源为“西气东输”天然气。

气源引自“西气东输”淮阳-武汉支线工程,从潢川敷设长输管道至固始。

建于城郊乡大棚村王党子村民组附近的天然气门站,不在集聚区范围内,但靠近集聚区,满足集聚区天然气用气要求。

集聚区输配管网采用中压(A)一级管网系统,中压输气、中压配气,箱式和柜式调压相结合。

中压管网起点压力0.4Mpa.,末端压力0.05Mpa。

1.11 供热工程规划

在集聚区南区和北区分别设一个区域锅炉房,实行集中供热。

本规划供热对象为居民、商业和工业采暖用户,总负荷为289.4兆瓦。

1.12 绿地规划

“一心”:

处在集聚区南北两个区之间的城市西入口公园,成为集聚区的一个绿心。

“一环”:

规划沿城市环路两侧各控制50-300m的防护绿地,形成一条环绕城市的绿环。

集聚区内的半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斑状点缀”:

结合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居住区级绿地、小区级绿地、街头绿地等,均匀分布于集聚区内部,形成“绿斑”。

“带状辐射”:

规划沿河渠和道路建设大型带状绿地形成绿色廊道,相互连接辐射全城,形成连贯、完整的脉络系统。

表16规划方案相关规划目标和环境保护措施

分类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措施

水环境

集聚区附近灌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

集聚区产生的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到城市污水管网接收标准后,和集聚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均进入区域集中污水处理厂。

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统一排放。

环境空气

集聚区按照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进行控制,保证集聚区和周边邻近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标准。

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限制入园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建设项目的排放源高控制在适当高度以上;合理设置工业卫生防护带;使用清洁能源;改进工艺,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合理布设停车场,加强管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声环境

按照环境噪声区划的要求,集聚区为二类控制区域。

进行车辆噪声污染防治,在主干道与居民区之间设定缓冲距离,设置绿化带,建立绿色防护的声屏障。

固体废物

确保区域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建立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危险废物按规定收集、运输和贮存,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生态环境

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恢复植被景观的完整性,确保建设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景观。

根据发展进度,逐步合理开发产业集聚区土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

 

2 集聚区开发现状

2.1 集聚区开发过程回顾

集聚区是在固始县民营工业园区、台商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入驻企业41家。

固始县民营工业园区位于县城西北部,东依312国道, 204省道横贯中部,实施于2001年,是省城镇化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定位是发展工业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2007年,固始县民营工业园区申报了《固始县城工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固始县城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了省发改委的批复,固始县城工业集聚区规划用地面积6.04 km2。

信阳台商工业园位于固始县凤凰新城,实施于2006年。

一期规划面积3.14 km2。

2009年初,固始县城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

规划面积14.5 km2。

位于固始县城西北部和西南部,以原民营工业园区为雏形,以204为中心线东西幅射,北起信合大道,南至南环路,总体控制在县城规划区内。

2.2 土地利用开发现状   

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450公顷,现状建成区450公顷,发展区520公顷,控制区480公顷。

其中发展区现状农用地398公顷,控制区农用地438公顷。

现状集聚区内还有一部分耕地,这些用地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全部调整为建设用地。

集聚区现状土地利用情况详见表 21。

 

表21产业集聚区现状用地类型统计表(单位:

公顷)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规划面积(公顷)

比例(%)

1

M

工业用地

191.27

42.50

M1

一类工业用地

58.13

12.92

M2

二类工业用地

108.45

24.10

M3

三类工业用地

24.69

5.48

2

R

居住用地

53.59

11.91

R2

二类居住用地

47.65

10.59

R22

中小学校用地

5.94

1.32

3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61.77

13.73

C1

行政办公用地

1.06

0.24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9.77

2.17

C5

医疗卫生用地

4.35

0.97

C6

教育科研用地

46.59

10.35

4

W

W

仓储物流用地

3.38

0.75

5

T

T

对外交通用地

13.04

2.90

6

S

道路广场用地

119.69

26.60

7

U

U

供应设施用地

2.16

0.48

8

G

绿地

2.69

0.60

G2

生产防护绿地

2.69

0.60

9

D

D

特殊用地

2.39

0.53

合计

集聚区现状总用地

450

100

2.6 电力现状

集聚区内现有一个220kv的变电站,架设输电线路约16km。

2.3 已建、在建企业基本情况

集聚区现有生产企业41家,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主要分布于现状建成区内。

2.4 人口现状

集聚区内现状居住人口约1.2万人,其中现状农村人口8557人,现状就业人口约3500人。

2.5 道路现状

目前国道312和省道204从集聚区内穿越。

已建成安山路、凤凰路、蓼北路、长江河路、双板桥路、工农路、湖滨大道等道路共约20km。

2.6 电力现状

集聚区内现有一个220kv的变电站,架设输电线路约16km。

2.7 给排水现状

集聚区内无自来水厂,城市地表水厂位于城区东南角,近史河处。

目前集聚区内的少数居住用地靠该水厂供水,但由于距离水厂太远,到达集聚区时水压不足,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目前集聚区内没有系统的排水管网,企业污水经简单处理后,独立排水,大多通过排污沟汇入周小河,再进入灌河。

2.8 供热现状

集聚区内现状无集中供热设施。

企业自备锅炉,供应蒸汽。

燃料有煤、稻壳炭等。

2.9 集聚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对策

目前集聚区内企业分布较为零散,部分处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现状企业存在问题:

(1)企业布局分散,各种产业混杂,工业与居住区混杂,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浪费。

(2)多数企业规模小,手工作坊式企业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3)部分企业未做环评、环保验收,环保手续不健全;

(4)现状大部分企业自建锅炉房,独立供热、供蒸汽燃煤烟气未经脱硫、除尘,直接排入大气,不能做到达标排放。

(5)现状无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企业污水经自行处理后排入周小河、灌河。

部分企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周小河、灌河水质污染。

对现状企业提出以下整改建议:

(1)对不符合集聚区发展目标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予以取缔。

(2)对于符合集聚区发展目标的企业进行管理,不在相应规划区的,进行搬迁。

(3)对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