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3368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docx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

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

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

如r(Na+)

 

于相应原子半径。

如r(Cl—)>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

+3+

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r(Fe)>r(Fe2+)>r(Fe3+)、r(H

)>r(H)>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

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

素)。

如r(Na)>r(Mg)>r(Al)>r(S)>r(Cl)r(Na+)>r(Mg2+)>r(Al3+)、r(O2—)>r(F—)。

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

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

如r(O2—)>r(Li+)。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

如:

r(F)

,r(F)

r(Li+)

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

r(S2—)>r(Cl—)>r(Ar)>r(K+)>r(Ca2+)、r(O2—)>r(F—)>r(Na+)>r(Mg2+)>r(Al3+)。

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

5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如铝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通过硼原子转换,

r(Al)>r(B)>r(O),也可以通过硫原子转换,r(Al)>r(S)>r(O)。

对规律的理论解释: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原子或简单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等。

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大于核外电子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主族从上至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当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时,只有核电荷数增大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所以,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核电荷数、电子层数都相同时,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典型例题剖析

[例1]下列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NaMgAlB.NOF

C.P、Si、Al

D.C、

Si、P

[解析]A中三元素同周期,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与A相类似,半径依次减小;

C中三种元素同周期且核电荷数

逐渐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选项正确;D中Si原子半径最

 

大,故不符合题意。

[例2]已知aAn+、启(n+1)+、cCT、

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

D>C>B>A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荷数及周期表中

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粒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由aAn+、

bB(n+1)+、C—、dDE—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A、B在同一周期,C、D在同一周期,且C、D在A、B的上一周期;由B的电荷比A高,知B在A的右边;由C的电荷比D高,知C在D

的右边。

其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对于A原子半径应改为A>B>D>C;对于B,原子序数b>a>c>d正确;对于C离子半径应改为D>C>A>B;对于D金属性应改为A>B;非金属性D>C正确。

答案为Bo

・・・

D

C…

...A

B

・・・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1).常见非金属单质:

CI2、Br2、1「2、Q、S、2、P4、H、C、Si

1)物理性质

①色态:

多数常温下为气态,而Br2为液态,12、S、C、Si为固

态;Cl2为黄绿色,Br2为红棕色,I2为紫黑色。

②熔沸点:

一般

较低,但金刚石、石墨、单晶硅很高

③毒性:

Cl2、Br2、

12、有一定的毒性

2)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现象、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章巴性:

与氫皿iFE蚩ft■交「3i卧F、C与Sfe辰压弓非总S直墜环SttsC,F弓n*斤应

H弓5辰应

BtE与金属反应〔变价金属品高价)Qe与金属反应

.与金属反巫丿S与金風反应(变价金属县低检)

肌写活泼金属反应(如廳等仮应

Q与活泼金属反应

氧仇性:

2Fr+2H£C=4HF®1

「与水反应J歧化反更X£+HsC=fH+-HXO;Kt=Ch.BmRh高楹

.还庚性:

C+ftOCQ+Hf

「歧仇:

洛+301:

=1TOy+HO(;{r=CJ、E如U;与碱反应Y3尹00茁=2才-+與亍pitO

L困^性:

£彳+2砒+乓广=命磴+円匸十

丑金11单质冋的置换,如:

Cb+2EB工=2KCH5九与f氐价态盐i如2FeBi,+a?

lr=2FcC13+2Biz■2irajSJj-+0r=2HatS0(

氟化性F忌(cmBlnInOr)与还康性醍反应,如

ciz+itsc\+區0=aso,+2aci

还原性:

C、/P与强氧优性勰(如浓HNK、浓吐50*)反应

_=Lu_.冋俪.[^TlTll

厂圧厦性:

女a夂五+acot;C4C0,2C0;

与氧比辆反或C+2C迫冃™2846

氧化性:

低价氧化糊祺氧气氧也如如Sr3丫』与SCt+lWJfe®

 

(2).非金属氧化物:

SQ、SQ、NONQCOCQSQ

 

 

1)物理性质:

①SQ2NQ2有刺激性气味

②NQ是红棕色气体③除CQ、SiQ2外均有毒④SQ2易液化、SiQ2是坚硬、难溶的固体

2)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SQ、SQ、NQ、CQ能与水反应与碱反应SQ、SQ、SiQ2、CQ与QH反应生产酸式盐或正盐,

仙Sio-2(HI

i'iUVi化H>

山KI混粉试孤艾请

 

氧化性

SiO

 

SU4仃较僵谜【弊⑴•陡號MnO

HumJk化丸也r

2NU'<>Zh

rc[堤审:

耍的还姒剂<能迅弘Cl(hI-<)

还原性

IHtfi}

S(r地仃漂白性

10^X(}[fll红蛋I'S](XJ-灵妣酸Ijihq

Sif),-UH-^SiH,Ar9]],I)

特性

x()能口卡runm成Nt)

(3).常见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检验

米用试

离子

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H+

石蕊试液,

NaCO

溶液或

pH试纸

取含有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CO溶液有气泡;取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少量滴到蓝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上,呈红色.

2"+。

&-=©+H2O

NH+

浓HCI、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取含NH+的盐或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后加热,使产生气体接触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用玻璃棒蘸上浓HCI挨近,上述气体时冒大量白烟

1

NH++OH=NHT+H2O

Nhl+HO=NHH2O

NH+HC匸NHCI

OH

石蕊、酚酞和甲基橙

含OH的试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酚酞变红色;甲基橙变黄;pH试

纸的变色范围中紫色加深

Cl-

AgNO溶液、HNO溶液

滴加Ag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

加稀HNO沉淀不溶,

Ag++CI-=AgCIJ

Br-

AgNO、

HNO溶

液,CI2

滴加AgNO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

沉淀不溶于稀HNO滴加CI2水振荡

后加几滴汽油,油层红棕色

Ag++Br-=AgBrJ

Cl2+2Br=2CI-+Br2

I-

AgNO

HNO溶

滴加AgNO溶液生成黄色沉淀,沉

淀不溶于稀HNO滴加CI2水,振荡

I-+Ag+=AgIJ

Cl2+2l-=l2+2CI-

液,Cl2

用CCl4萃取呈紫色

S2-

Pb(NO)

2或

Pb(Ac)2

[来源:

学科网

ZXXK]

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于Pb(NO)2

或Pb(Ac)2试纸上,试纸变为黑色

PtT+APbSj

SO2-

BaCl2、

HNO溶

向被测溶液滴加BaCl2或Ba(N^)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沉淀不溶

BsT+SO'^BaSOj

SQ2-

稀HNO

BaCl2、HCl溶

取含SO2-的溶液,滴加HCl溶液(少量)出现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如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HCI能溶解,但用硝酸白色沉淀则不溶

2-+入

SO+2H=SOt+HO

SO2-+Ba2+=BaSOj

BaSO+2^4=Ba++HO+SQ

21

3BaSO+2h++3NO=3Ba

SOJ+2NOr+H2O

CO2-

HCl溶

液、

CaQHl

溶液

取含CO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HCl溶液,发生气泡,再将气泡通入

Ca(OH)2溶液中,溶液发浑浊

CO2-+2hf=COt+H2O

CC3+Csi++2Ot^CaCO^

+HaO

NO

Cu浓

"SO

在Cu屑和浓rtSO混合物的试管中

加入少许含NO物质的粉末或浓缩

2NO「+4H+Cu=Cu+2NO

21+2H2O

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出现棕色气体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碱金属元素

1.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2)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Na+OH塑NaO(黄色火焰)

4Na+O=2NaO(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2与水反应

2Na+2HO=2NaOH+2H

现象及解释:

浮在水面上一一密度比水小;熔化成小球一一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四处游动一一生成气体;酚酞变红——生成碱。

(3)氧化钠(白色)与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氧化钠具有碱性氧合物一切通性

2NabQ+2HO=4NaOH4jO2NaO+2CO=2NaCO+Of

2.碱金属元素

(1)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IA族(Li、Na、K、Rb、Cs)

(2)原子结构特点: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

(3)主要性质:

1原子半径为同周期最大,易失电子。

强还原剂且从LiTCs金属性增强。

2取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强碱性,从LiTCs碱性增强。

(2)镁、铝、铁及其化合物

1.镁、铝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及原子结构镁(Mg):

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第IIA原子结构铝(Al):

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第IIIA,原子结构MgAl均为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电子,其性质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性质上也有差异。

2.镁、铝的物理性质

1相同点: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均为银白色。

2不同点:

铅的硬度比镁稍大,熔沸点比镁高,这是由于镁、铅的金属键的强弱不同。

3.镁、铝的化学性质比较:

Mg

Al

暴露在空气中(与

Q反应)

常温下被O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抗腐蚀性

很快与O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抗腐蚀性比镁强

燃烧

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

ZMg+Q貳2MgQ

在纯氧中或高温下可燃烧

4AI+3Q2订2AI2Q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2Mg+C^L^2MgQ+C

4AI+3MnQ萬退2Al2Q+3Mn

2AI+Fe2Q™盜Al2Q+2Fe

与HQ反应

Mg+2HQAMg(QH》J+已匸

与沸水只有微弱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3Mg+曲燃MgNL

2AI+3CI2AICI3

与稀酸反应

Mg+2H=Mg+Hf

2AI+6H=2AI3++3H2f铝对浓硫酸,浓硝酸表

现出钝态

与碱反应

2AI+2NaQH+2hO=2NaAIC+3Hf,镁不能与碱反应

4.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AI2Q和Al(QH)3是典型的两性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

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

Al2Q+6H=2A13++3HQA1Q+2QH=2A1Q-+H2Q

Al(QH)3+3H=A13++3HQAI(QH)3+QH=A1Q-+2H2Q

5.

HO。

铁及其化合物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

铁位于第四周期第別族,是过渡金属元素的代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铁元素是一种变价元素,通常显示+2价、+3价,其化合物及其水溶液往往带有颜色。

(2)铁的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2Fe+3Cl2=2FeCl3(棕黄色的烟)

3Fe+2Q=Fe3O注:

铁与弱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低价铁的化合物

2与酸反应

a.非氧化性酸.Fe+2Hf=Fe2++Htf

b.氧化性酸:

常温下遇浓HSQ、浓HNQ会发生钝化,而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3与水反应:

3Fe+4HQ(气)=Fe3C4+4H2

4与某些盐熔液反应:

Fe+Cu+=Fe2++Cu,Fe+2Fe3+=3Fe2+

(3)铁的氧化物

(4)铁的氢氧化物

Fe(QH)2

Fe(QH)3

物性

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FeO

FezQ

俗称

铁红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化合价

+2

+3

水溶性

均难溶于水

稳定性

不稳定

6FeO+O=2Fe3O

稳定

与酸反应

FeO+2H=Fe2++HO

Fe2O+6H=

2Fe3++3H2O

与CO的反应

F©O+yCOxFe+yCO

制取

高温熔融,过量的铁与氧气反应

2Fe+O』=|2FeO

Fe(OH)3的分解

2Fe(OH)3=^

FeO+SHO

4

化性

(1)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

Fe(QH)2+2H=Fe2++2HQ

(2)空气中放置被氧化

4Fe(QH)2+2HQ+Q=4Fe(QH)3

(1)与酸反应

Fe(QH)3+3H=Fe^+3HQ

(2)受热分解

ZFeeHAuFeO+BHO

制备

①煮沸蒸馏水,赶走溶解的氧气②煮沸NaOH溶液,赶走溶解的氧气③配制FeSQ溶液,加少量的还原铁粉④用长滴管将NaOH溶液送入FeSO溶液液面以下

1^62++20宙尸6(0日)2J

将NaOH溶液滴入Fe2(SQ)3

溶液中

1^「+30日=尸6(0日)3J

(5)Fe2+和Fe3+的性质

1Fe2+具有还原性

4Fe2++Q+4H=4Fe3++2HO(Fe2+被氧化)2Fe2++Cl2=2Fe3+

2Fe3+具有氧化性2Fe3++Fe=3Fe2+

3Fe3+遇苯酚溶液呈紫色;可用于检验Fe3+

4亚铁盐、铁盐的存放方法:

亚铁盐溶液一一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滴入少量相应的酸溶

液以防止Fe2+水解。

铁盐溶液一一加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以防止Fe3+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