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0296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docx

中医辨症施治与临证经验探讨

“气津血”与“平热寒”:

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神奇的中医,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有一张亲切、熟悉的面孔。

人类生命的诞生,依靠哪些最基本的元素?

气,津,血。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古代名著《难经》中说:

“气者,人之根本也。

”《管子》中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生命的第一要素就是“气”。

“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天空的白云”,可以变为“地面的雨露”。

中医把这种滋育万物的雨露称为“津液”,简称“津”。

有了天空的白云(“气”)和地面的雨露(“津”),就能够生成人类的血肉之躯(“血”)。

从自然界的“天地人”,到生命界的“气津血”,这是一幅多么亲切和谐的美丽图景。

或许有读者会说,你能不能把中医讲得更有趣些,“气津血”虽然重要,但感觉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

那好,接着“气、津、血”,我再讲生活中常见的“平、热、寒”。

每个人都有着温暖的记忆:

小时候,如果着凉感冒了,妈妈会熬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然后让你盖好被子发发汗,第二天早晨,感冒往往就好了。

一身的寒气,就让温辣的姜汤驱散得无影无踪。

这就是中医里讲的“寒”,判别起来其实很简单:

怕冷、手脚或小腹等发凉,因为体内有寒,所以不喜欢吃等冷东西,而喜欢喝热水或热饮料。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一所大学和一些喜欢中医和传统文化的研究生们座谈,当我说完寒证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女博士生顿悟般地说:

“啊,我终于知道了!

我们同宿舍的姐妹们时常买冰激淋请客,但有一个小妹妹居然不喜欢吃美味的冰激凌,我们都觉得挺怪的,这么好吃的甜点,还会有人不愿吃?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一定属于寒性体质。

哦,我想起来了,我们每次去吃肯德基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点冰可乐,而她却点热红茶……”有个男硕士立刻接过话茬儿:

“我们男生私下都叫她冷美人,因为她虽然漂亮,但不是太合群,总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是不是也是因为寒性体质……中医里讲求“取类比像”,这位男生的玩笑话里,在中医里其实不乏深刻的内涵。

比如说中医里讲的“热”,除了发热、脸红、喜爱冷饮等明显特征,还可以进行推导:

既然是热像,热能生火,那么,舌苔就会偏黄(而寒像则舌头则偏白);鼻涕、咳痰或小便也会偏黄(而寒像则鼻涕、咳痰或小便偏白);热耗津液,所以,热则口渴(寒则口不渴)。

而更高明的中医师则还真的像那位男生一样,进行更精妙地推导:

有的人一接触,就给人“热情似火”的感觉,那么,热性体质的可能性就很大;而有的人“冷若冰霜”,则很有可能是寒性体质。

  很有趣的是,当医生的在临床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病人,比如,有位中年女性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了若执掌,手边还带着本《牛津临床医学手册》,我不得不问问他是不是我的医学同行,而其实她只是个久病成医的患者,主动热情地替我们医生思考,时常恨不得替医生来“支招”,呵呵。

而更多的病人则对自己的疾病已经淡然,一派冷漠置之的态度,可以说是对待疾病态度上的“寒证”。

对于热病,每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应对智慧。

比如说,嗓子红肿、嘴角起疮、脸上长包,一般人就会本能地说,这是“上火了”,就会劝你别再吃辣椒等热性食物,免得“火上浇油”。

含上一片薄荷味儿的金嗓子喉片,立刻能感受到冰凉清爽的感觉,红肿的嗓子就会舒服起来。

同样,电视广告里说的“上火就喝凉茶”,也让普通百姓对于热病有了自己的防治窍门。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并非不是寒就是热,也并非不是热就是寒,也存在着不寒不热的“平”。

单就“平寒热”而言,“平”可以说是无病。

但是,如果“气、津、血”有病而又“平”(不寒不热),那么,整个人还是有病。

有人会说,“气津血”与“平寒热”,有什么关系?

他们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三个兄弟,三个姐妹)。

他们有着共同的“父母”——虚实。

虚实:

统管“气血津、平寒热”的父母

我经常在思考,怎样才算“有病”?

怎样才是“无病”?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或多活少的不舒服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自己保养或医生诊治,而治病的过程,也就是《黄帝内经》上说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和平”(和谐、平衡)了,病就没了。

天下和平,老百姓就生活得幸福安康。

身体和平,自己就感到身心愉悦健康。

简言之,“和平”即无病!

“不和平”即病。

那么,怎么算是“不和平”呢?

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像一架天平(或者玩游戏的跷跷板),往往是一边上跷,一边下沉。

上跷是由于“不及”(可以想象,一个体重太轻的人坐在跷跷板上),下沉是由于“太过”(可以想象,一个体重太重的人坐在跷跷板上)。

如既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那就是“和平”,就是无病。

在中医,通常把“不及”叫做“虚”,把“太过”叫做“实”(或“盛”)。

就像人吃饭,如果吃得太少,饿着了,那就是“不及”(虚);而如果吃得太多,撑着了,那就是“太过”(实,或盛)。

——虚是病,实也是病。

有人会问,你上节说“虚实”是父母,而“气津血、平寒热”是“兄弟姐妹”,这是怎么回事呢?

“气津血、平寒热”都有可能出现“虚”(不及)或“实”(太过)。

就像统一个大家庭中,每个兄弟姐妹都会受到父亲或母亲的统管。

“气津血”有虚、有实,“平寒热”也有虚、有实。

如果不寒不热,且又不虚不实,那就是“无病”的健康状态。

  有了“父母”(虚实)、“兄弟姐妹”(气津血、平热寒),这个大家庭也就发展壮大为“十大组合”:

气虚、津虚、血虚、虚热、虚寒;气滞、津实(细分为:

湿、水、饮、痰、食积)、血瘀、实热、实寒。

天下万病的“病性”,在《黄帝内经》最著名的篇章——“至真要大论篇”中,被归为至简至要的十多条。

皇帝对自己的老师岐伯说,我所教授的医生们,达不到十全十美的治病效果,我却很想让他们的疗效更加卓越,让所有医生们都能掌握工巧神圣的治病技术,你能告诉我天下万病的病根儿(病机)究竟是什么吗?

而黄帝的老师岐伯则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螈,皆属于火……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从古至今,历代中医医家无不把《黄帝内经》的病机大论视为临床治病救人最重要的法则,这段文章的篇名为什么叫“至真要大论篇”?

明代医家吴昆解释说:

最高尚的道理,叫“至”,就是至高无上;完全真实、绝无虚假的内容,称为“真”;抓住重点和关键、让人一通百通叫做“要”。

世间万病的“病性”,被历代医家依据《黄帝内经》所提病机,精简为“气虚、津虚、血虚、虚热、虚寒;气滞、津实、血瘀、实热、实寒”十大病性组合。

正是这十大病性的“最基本组合”,排列组合出了成千上万种疑难杂病。

“十大病性组合”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级别的虚实。

看病的时候,判断“虚实”是最为重要的。

有人常把“体质虚弱”的人当成“虚”,把“体质壮实”的人当成“实”,这往往会出现错误,就好像我们看电影看电视的时候,常会把相貌英俊的人看成“好人”、把长相难看的人看成“坏人”一样。

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不能仅仅看他(她)的长相,而要看他(她)平时的行为。

同样,中医在判断患者是“虚”还是“实”的时候,主要不是看他(她)的体质虚弱还是壮实,而是看其舌、摸其脉。

舌、脉是最真实可靠的“裁判员”。

大家都吃过煮鸡蛋或煎鸡蛋,如果煮鸡蛋或煎鸡蛋的火候“不及”,鸡蛋就嫩;而如果火候“太过”,鸡蛋就老。

——患者的舌苔,如果舌嫩、苔少或无苔,就为“虚”;如果舌老、苔厚腻,就为“实”。

患者的脉象,比患者的形象更准确地反映其虚实。

如果脉象摸起来无力,就为“虚”;如果摸起来有力,就为“实”。

  中医是怎样看病的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

能够让每个中国人,都掌握最基本的中医知识。

我也一直在探寻,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说法,让博大精深的神奇中医走进每个人的心田。

大道至简!

千年中医,其实完全可以用主次两条线贯穿起来:

  一条线是被老百姓们称为“病根儿”的病性,也就是“十大组合”:

气虚、津虚、血虚、虚热、虚寒;气滞、津实、血瘀、实热、实寒。

而另一条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病位系统:

表、里、半(半表半里),上、中、下,左右。

其中,“上中下”又分为五脏六腑:

上有心肺、中有肝胆、脾胃、下有肾及膀胱、小肠、大肠等。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一般中医常用的是心肝脾肾肺等脏腑,表明病的部位。

是肺病、肝病还是肾病、心病?

让人一目了然。

只不过,中医说的肝病、肾病……和西医说的肝病、肾病……并不完全一致,中医的肝火旺不代表西医化验的乙肝、甲肝,肾虚也不等同于西医说的肾炎类疾病。

知道了“病性”、“病位”这两条线索,甚至普通的读者自己都可以理解大夫们常说的中医术语了:

中医常讲“湿热下注”,就是“湿、实热(病性)+下(病位)”;所讲的“水气凌心”,就是“水+气滞(病性)+心(病位)”……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我们看完了中医,一定习惯性地问一下大夫,“我这得的是什么病啊?

”而中医大夫的回答,却远不如西医大夫那样明确,比如,明确告诉你的西医病名:

你得了浅表性胃炎、你得了脂肪肝等等。

中医大夫总是给出一个如同天书般的“血虚水盛”、“痰气互结”、“中焦虚寒”等古香古色而深奥难懂的术语。

不过,那时候你觉得困惑不解,现在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呢?

原来,“血虚水盛”就是血虚和津实(水)的结合,“痰气互结”就是津实(痰)和气滞(气)的结合,“中焦虚寒”就是虚寒在中。

在大学教科书《中医诊断学》中,有66个中医常见病名,什么“心脾气血虚”、什么“肝胆湿热证”等等,很多人初学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么复杂的中医病名,其实不就是简简单单的两条线(病性和病位)“排列组合”所产生的吗?

知晓了几个最基本的元素,复杂多变的中医,不就像是一个斑斓陆离的“魔方”一样,一切尽在你的轻松掌握了吗!

好了,既然这么简单实用,那么,就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中医大夫看病的过程,你可以尝试着自己分析、感受一下中医大夫的内心思考:

你走进中医诊所。

大夫让你伸出手来,他开始进行摸脉(切诊)。

如果脉跳得有力,就是“实证”;如果脉跳得无力,就是“虚证”……

随后,大夫会让你伸出舌头,仔细察看(望诊中的舌诊):

舌头红、舌苔黄代表“热证”;舌苔白润代表“寒证”;舌苔厚腻代表“津实证”;舌苔有斑点代表“血瘀证”……

大夫还会有意识听声音、嗅气味(闻诊),如果听到你不自觉地发出长吁或短叹声,那就是“气滞证”……

当然,更多的时候大夫会主动问你(问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大小便怎么样?

饮食睡眠怎么样?

等等。

如果月经量少,月经颜色淡、月经延期,可能是“血虚证”……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大夫就会龙飞凤舞地在处方上写下诊断结果,并开出具体处方。

九州生气恃“辩证”,我劝“四诊”重抖擞

虽然众所公认“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灵魂,然而,在诸多中医著作之中,却多见以“病症”分类(如:

咳嗽、下利、高血压、闭经……)的专著,而少见以“辩证”分类(如:

气虚、实热、表证、湿热、上热下寒……)的专著。

君不见,即便连一直呼吁“中医必须辨证论治”的诸位临床名家,其医案、医论之中亦经常以“病症”为载体进行分型辩证,而较少以“辩证”为专题进行集中剖析,殊可叹也!

我不由得大声疾呼:

类似现代伤寒大家刘渡舟以“湿证论”、“水证论”、“火证论”、“津液链”……详解湿证、水证、实热(火)证、津液,清代名医唐宗海以《血证论》详解血证,乃至金代名医李东垣以《脾胃论》详解脾胃证的“辩证专著”真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为何当代中医临床家,不复前人的风范?

从“辩证”入手,能让人执简驭繁、一通百通,此为中医的“根本”而非“枝叶”。

而从“病症”入手,只能是为让后学者从另一种分类角度(即病症的“辩证分型”),“温习”辩证论治的方便法门,虽是必不可少的“枝叶”,但毕竟不能视为“根本”。

——套用中医的术语,从“辩证”入手的著作乃是“治本”,而从“病症”入手的著作乃为“治标”矣!

纵观当代医家的著作,可谓治标之作“太过”,而治本之作“不及”矣!

众所周知,辩证论治的主要流派至少分为如下四大类:

第一类:

八纲辩证(含气血津液辩证)

第二类:

脏腑辩证、经络辩证

第三类:

[伤寒]六经辨证

第四类:

[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

有人会说,大学教材认为“八纲辩证”是辩证的纲领,或是说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在临床中,“八纲辩证”(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恐怕难以独立成为临床辩证方法。

我认为,此说谬矣!

八纲辩证的“虚实”,分为“气虚、津虚、血虚;气滞、津实、血瘀”,这样,“八纲辩证”就包含了“气血津液辩证”;

八纲辩证的“表里”,泛言“表里半、上中下”(上为心肺、中为肝脾、下为肾……)。

比如,五苓散为“水湿在里”之证,病位具体为:

在上:

凌“肺”则短气而咳,凌“心”则成悸,津液不得上承于“口”而渴欲饮水,水饮上犯阻遏“头部”清阳而吐涎沫、头目晕眩;在中:

犯“胃”而成痞;在下:

注“肠道”而为泻;在“肌肤”:

水湿外溢,则为水肿。

一言以蔽之,“八纲辩证”(含气血津液辩证)既是各种辩证的总纲,也和“脏腑辩证、经络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一样,是完全独立的临床辩证方法。

或许有人追问,脏腑辩证、六经辩证等其他辩证方法,皆以“八纲辩证”为基础,岂不是说,脏腑辩证、六经辩证皆已包含了八纲辩证?

那么,八纲辩证还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吗?

如果以“八纲辩证”(含气血津液辩证)来解“六经辨证”,则六经辨证已融入八纲辩证之内,此六经辨证,就是八纲辩证。

现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即是此派代表人物。

如果以“脏腑辩证、经络辩证”来解“六经辨证”,则六经辨证已融入脏腑辩证、经络辩证之内,此六经辨证,就是脏腑辩证、经络辩证。

现代经方大师刘渡舟先生即是此派代表人物。

那么,八纲辩证和脏腑辩证又是什么关系呢?

脏腑辩证所言脏腑,虽指病位,更泛言病性。

比如,“脾”虽指脾脏,更泛言脾湿之性,“肝”虽指肝脏,更泛言肝郁(气滞)之性。

——而八纲辩证所言脏腑,则只指具体病位,而不涉病性。

如果纯以八纲(含气血津)来言病性,则属于八纲辩证。

比如,肝胃气滞、心肾阴虚阳亢[火旺],属八纲辩证;如果以脏腑(或夹八纲)来言病性,则属于脏腑辩证。

比如,肝胃不和、心肾不交属脏腑辩证。

其实,各种辩证方法,就像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一样,虽然名称不同、体系不同,但都是对一个共同的含义的翻译。

当然,各种方法没有高低上下之分,而且,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正如汉语和英语之别。

同样说“一”的时候,英语只有一个“a”的说法,而中文则有“一本(书)”“一壶(茶)”“一轮(明月)”“一叶(扁舟)”等多个说法。

打个比喻来说,应用脏腑辩证就如同你能说汉语,应用八纲辩证就如同你能说英语,应用六经辨证就如同你能说法语,应用卫气营血辩证如同你能说西班牙语,应用三焦辩证如同你能说意大利语……都是完全独立、比肩而立的辩证体系,我们中国人当然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而在中学课文《最后一课》我们也知道法国人自己认为“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各种辩证方法,正如《金刚经》上所云:

“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当然,为了方便中医学界的交流,各种“语言”之间毕竟有的更显“通用”,就像不管您是说广东话、上海话、陕西话……但大家都能听懂“普通话”。

世界各国开会交流,“英语”通常会被当为交流的通用语言。

这就相当于“八纲辩证”(含气血津液辩证)的通用性一样。

不管您是用“脏腑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都可以用“八纲辩证”翻译成其他辩证学派“听得懂”的语言。

——换言之,无论何种辩证论治,都要明辨其“虚实(气血津液之虚实)、寒热、表里、阴阳”!

事实上,当代中医学界不言“虚实、寒热、表里”等最核心辩证,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比如,临床常用的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伤寒论》中只有第262条的说明: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单就伤寒论的条文,“身必发黄”的症状,通常并不出现在临床中,临床所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多为身不发黄。

而从条文中提到的辩证要素——“伤寒,瘀热在里”,很多人并不明晰其使用指征。

一切,需要我们从古代医圣的巨著和当代临床的实践中,归纳出全面精确的辩证要素,至少“八纲辩证(含气血津液)”是绝对不能少的!

从虚实(气津血)角度,为实证(津实,即湿证,而非气滞、非血瘀);从寒热的角度,为热证;从表里的角度,为里证,或兼表证(也可无表证,而以解表的方式驱里邪外出或断里邪外援,表实闭塞容易导致里湿化热故也),在上、在中、在下皆有可能。

综合而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湿热在里,或兼表实”(从阴阳的角度,当然为阳证)。

  再如:

临床常用的方剂——千金苇茎汤(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在《金匮要略》中的说明为: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按照辩证论治进行分析,苇茎、薏苡仁,冬瓜仁,为治里湿热药物,桃仁为治疗里血瘀药物。

从虚实(气津血)角度,为实证(非气滞,津实证即痰湿,血瘀证);从寒热的角度,为热证;从表里的角度,为里证(非表证、非半表半里证),多在上焦(具体在肺)。

综合而论,千金苇茎汤为“痰湿有热(或兼血瘀)在里、在上(肺)”(从阴阳的角度为阳证)。

千金苇茎汤在大学《方剂学》教材中被列入“清热剂”之“清脏腑热”,教材中论及“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肺痈的常用方剂,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

临床应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笔者认为,以“病症”为辩证要点,莫如以“辩证”为辩证要点,只需洞悉千金苇茎汤“痰湿有热(或兼血瘀)在里、在上(肺)”的病机,自然可以自行推导出千变万化的诸多临床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中,该方证多兼血瘀证,也可以没有血瘀证,但要谨防合并血瘀证。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当代临床家常用(或最常用)的方剂不过百首而已,最精细的辩证,莫过于辩方证。

比如,虚寒证可以细分为当归四逆汤方证、小建中汤方证、理中汤方证、四逆汤方证、吴茱萸汤方证、八味(肾气)丸……方证。

所以,如果临床家将自己常用百首方证作为其辩证体系的具体落实,不厌其烦地详说“每类辩证论治元素”、每个“辩证元素之常用方证”的脉如何、舌如何、症状如何、方药如何,该何等畅快淋漓!

然而,遗憾的是,在当代很多名医的医案中,言寒热而不言虚实,言虚实而不细分气津血,言方症相对而不复核病机,言原著条文而不独审病机……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胜列举。

虽然临床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已经“一个都不能少”地对所有辩证要素进行“地毯轰炸”式“全查”,但表现在临床带教和著书撰文中,却常表现为“信马由缰”式“抽查”。

让后学者深感不全面、不深透、欲说还休,隔靴搔痒。

——正如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名诗: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代中医辩证论治之“全面完整的八纲辩证(含气血津液辩证),已经接近“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程度了!

对于这首名诗,我做了如下改动,希望引起当代中医临床界的警醒:

九州生气恃“辩证”(风雷),

“八纲”(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诊断”(天公)重抖擞,

越辨越明乃医道(不拘一格降人才)。

或有人提出疑义说:

“辩证论治,各类版本的《中医诊断学》教材都已说得很详细了,且看目录: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虚、阳虚、气虚、津虚、血虚、气滞、湿水饮痰、血瘀……已经是应有尽有,该说的都已经说到了啊。

”——对于中医临床工作者而言,如上的辩证与诊断体系,在广度、深度上仍离实际临床有很大差距。

    对于辩证体系,要突破教材偏重“宏观”的现状(比如,侧重于虚实、寒热、表里、水湿、血瘀等),而要挺入临床常用的“中观”层面(比如:

里湿热证、痰气互结证、水气上冲证)、“微观”层面(比如:

湿热在大肠之枳实导滞汤证、血虚水盛之当归芍药散证、上热下寒的半夏泻心汤证)。

要对临床常用的证候组合,进行分门别类地阐释,并把辩证最终精细到“方证”层面(并能由“药证”组合、推导而出)。

同样,对于诊断体系,也要全面而精细。

许多医家的脉案往往是一个“脉沉细滑”,到底是沉细滑有力,还是沉细滑无力?

到底是沉为主、以细为主、还是滑为主,抑或是沉细滑并重?

沉细滑在左右手、寸关尺皆有体现?

还是只在某只手或寸关尺某一部?

对于“中观”层面(比如:

里湿热证)、“微观”层面(比如:

血虚水盛之当归芍药散证)的辩证组合,如何通过四诊进行诊断呢?

这些都是现行《中医诊断学》所缺失的。

而辩证与诊断的“辨析”,更是中医临床中的“重中之重”,患者同为“湿热在下”之证,四妙散证、三仁汤证、八正散证、猪苓汤证,在诊断上到底有何差别?

患者同为“虚证”,气虚证、津虚证、血虚证”在诊断上到底有何差别?

气虚证的诊断和津虚证、血虚证的诊断与有何差异?

须知,患者若为气虚证,而用了治疗津虚证的增液汤,则会“立竿见影”导致不佳的后果,临床屡屡见之。

我多么希望中国最优秀的临床大家,能够推出“从辩证入手、从四诊辨析”的专著,推出自己临床经验的精华“虚证论”、“实证论”、“寒证论”、“热证论”、“气证论”、“津证论”、“血证论”、““表证论”……当然,我自己也必须“从我做起,立即行动”,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辩证知机:

100方证病机解析》,是我对“从辩证入手”专著的一次尝试。

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能给精于临床治病而疏于文字表述的作者们,提供一个仅供参考的著作模板。

临证经验1

1.小茴香治盆腔积液,霜桑叶治兔子眼,二丑治小儿食积发热。

2.麻黄配大黄治寒包火之牙痛;麻黄配霜桑叶治肝肺郁火、白睛溢血。

3.淫羊藿配伸筋草治腿脚抽筋。

4.双手握脉,有利于觉察人整体气血阴阳左右平衡,“架势对而来,后面的都对了,做事先做势,把式不对永远难成正果。

5.龙骨、牡蛎,降气收敛,引上焦阳亢之火归入下焦,以暖腰肾之寒,“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使寒热对流。

现代不少病人,都是上热下寒,阳气郁在里面,发不出来。

加之生活水平上去了,身体补药、补品又吃多了,这样胸膈以上尽是郁热,而腰脚以下却是一派虚寒,用栀子豉汤,宽胸中郁热,再以葛根、黄芪升清阳,牡蛎、黑豆降浊阴。

若患者周身气机不顺,常用桔梗、枳壳、木香,桔枳一升一降,木香理三焦之气滞。

6.忍冬藤清经络湿热之邪而止疼痛,用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7.木通可把心、肝火往下引导,从小肠、膀胱排出。

还可通血脉、通乳汁,手脚有湿热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都有大用。

8.艾叶配苦参,一个温开,一个苦降,专治肠道湿毒积滞排不干净;凤尾草,治疗热毒泄泻。

9.益母草配黄芪,一个升清气,一个利浊水,还能补气活血,对各类白带异常、蛋白尿有疗效。

10.女贞子有称冬青子,枸杞、女贞合用,可补肝肾,除虚热以明目。

女贞子冬至采摘,墨旱莲夏至采摘,二药合用交通人体心肾阴阳,称二至丸,与交泰丸合用治疗各种心肾不交的失眠。

11.补骨脂温肾,补精髓与劳伤,与核桃配称青蛾丸,后世再加杜仲,壮筋骨、乌须发、润皮肤。

12.一老人,经常出虚汗,手足凉,容易心慌心跳,治当以敛阴汗以养心血。

病人容易心慌心跳,是因为汗为心之液,汗液暴走,心失所养,则神不安,需表里合治,用浮小麦来煮水冲服桂附地黄丸,以自身之汗养自身之心,使阴阳调和固密。

13.龙骨、牡蛎以其潜阳定惊,把肾水往下收,来治疗现代人性情浮躁,肝火上亢,抽用肾水过度的病状。

牡蛎,是海边的大贝壳,它潜藏在大海里面,中医取类比象,用来收人体上焦浮亢的虚火。

现代人普遍性情浮躁,虚火上亢的人非常多,而下面腰脚却乏力、酸软,头重脚轻,如单用附子、干姜、白术,扶他下焦阳气的话,病人就会烦躁得更厉害;如单用栀子、淡豆豉、黄芩爱清他上焦浮火,病人的腰肾就会更加寒凉不适。

老师采取寒温并用、升降气机的思路,加上龙骨、牡蛎、枳壳、桔梗、木香,这样补阳状腰脚而不上火,清热宽胸膈而不伤阳气,又能升降上下气机,使身体寒热对流,则病人心宽体舒,容易消受。

14.患者胆囊炎,口苦、口渴,容易着急,阴囊还潮湿,心慌,胆小。

口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