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docx
《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
第1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
1.2、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工作站
1.3、承办单位
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
1.4、建议书编制单位
市规划建筑分院
1.5、项目建议书主要编制依据
1)《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GB/50353-2005);
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6)《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9月;
7)《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SZJG/T22-2006);
8)《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
10)《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11)《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
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2009);
15)《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45-2011);
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50217-2007);
17)《市龙岗LG401-02号片区[大鹏中心区]》法定图则;
18)相关设计标准、规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6、项目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鹏办事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严重的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给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现状下沙社区未配套消防“两库两室”基础设施,现有消防车、消防器材存放存在较大问题,消防管理人员没布置独立值班室及办公室,对社区突发火灾事件处理能力欠缺。
为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府、新区管委会开展辖区消防隐患整治工作相关要求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大鹏办事处的城市综合职能环境,创建宜居家园。
我们要以科学的城市规划为指导,结合大鹏办事处实际,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完善配套社区消防安全相关基础设施。
大鹏办事处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从实际出发决定选取迫切需要落实的社区有针对性的进行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切实提高社区消防火灾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受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的委托,市规划建筑分院承担本项目建议书的具体编制工作。
本项目建议书按照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及市发展和改革局对于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项目建设依据及主要建设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投资匡算。
第2章项目概况及建设必要性
2.1、拟建项目地点及建设容
本次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工作站。
(如图2-1)
图2-1区位图
主要建设容:
建筑布置包括消防车库、消防器材仓库、办公室、值班室。
具体容涵盖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电气工程、排水工程。
2.2、现状概况及问题
现状下沙社区未配套消防“两库两室”基础设施,现有消防车、消防器材存放存在较大问题,消防管理人员没布置独立值班室及办公室,应对社区突发火灾事件处理能力欠缺。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所在社区属于城中村集中区,为消防防治重点区域。
本次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将有效消除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区的配套设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此外,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使城市建设管理与经济发展更相匹配;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软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使长期保持发展的魅力、活力和竞争力。
1)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府、新区管委会开展辖区消防隐患整治工作相关要求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完善配套社区消防安全相关基础设施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解决消防火灾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
2.4、项目实施进度
按照项目计划进度,本工程将于2015年12月底建成,建设期为10个月。
2.5、投资匡算及资金来源
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82㎡,建设匡算总投资602596.1元,拟由大鹏新区区财政全额拨款建设,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分期投入。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1.1市概况
市地处省中南沿海,东濒大亚湾,西临珠江口,南拥,北靠市和市,现辖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新区、坪山新区、新区及大鹏新区共十个区,总面积1952.84Km2。
特区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本地生产总值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亿元,下降18.2%;第二产业增加值5737.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206.88亿元,增长12.5%。
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123247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首位。
3.1.2大鹏新区概况
大鹏新区是市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新界。
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4.18平方公里,约占市六分之一。
下辖大鹏、南澳、葵涌三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总人口约18万。
2011年12月30日“大鹏新区”揭牌成立。
2012年,新区GDP为2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81亿元,地方级税收11.28亿元。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93.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5.06万人次。
新区是的生态“基石”,森林覆盖率达到76%,海岸线长133.22公里,拥有大小不等的21个黄金沙滩,环境优美。
新区是的文化之根,辖区的大鹏所城,被誉为鹏城之根,是又名鹏城的由来,也是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区是的能源重镇,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岭东核电站等重点能源项目,到2012年底累计发电量达4559亿度。
3.1.3大鹏办事处概况
大鹏办事处位于大鹏新区中部,辖区总面积76.24平方公里,辖大鹏、鹏城、岭澳、水头、布新、王母、下沙7个社区,总人口3.29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大鹏办事处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引进了1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形成了一个工业体系;开发了四大景区40多个景点,兴建了一大批旅游服务设施,每年吸引数十万游人观光游览;树立了“天蓝、海碧、青山、绿地、花红、城美”的大鹏新形象,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村镇建设示镇”、“中国小城镇科学建设百强先进单位”、“全国城镇优美乡镇”,被誉为的“大氧吧”。
3.2、现状建设条件
3.2.1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场地位于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周边地貌为丘陵。
2)气象
项目工作区位于市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和湿暖,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湿分明。
(1)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22℃,1月平均气温最低(14.9℃),7月平均气温最高(28.6℃)。
(2)降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为1966mm,地域分布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平均雨量达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区只有约1500mm。
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
全年雨量有85%的出现在4-9月,其中48%分布7-9月(后汛期)。
月平均雨量呈单峰型,最多为8月,平均达368mm,最少是1月,只有30mm。
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4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
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8%,中雨占16%,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3天。
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后汛期占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
据水文部门雨量记录,1997年7月19日,三洲田24小时最大雨量达531.7mm,1小时最大雨量为104.9mm。
(3)湿度
多年平均湿度80%以上。
(4)风
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即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频率分别为17%和14%)。
市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
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
1997年、1999年、2000年每年两次台风对造成严重影响,均出现6-9级大风及强降雨过程。
3)水文
水系分南、北、西3个水系,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南部诸河注入湾、大鹏湾、大亚湾,属海湾水系。
在境,海湾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大鹏河、王母河、大沙河、河等,其鹏河发源于大鹏笔架山,自东北向西南流,从沙鱼涌注入大鹏湾。
4)地质稳定性评价
(1)根据《市区域稳定性评价》中“市区域稳定性分区图”的划分,拟建场地位于基本稳定~较稳定区。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的规定,拟建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场地。
5)地震烈度区划
图3-1地质构造图
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附录A”的划分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深府[1990]304号)《关于市地震基本烈度评定结果的通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3.2.2建筑材料与运输条件
1)建筑材料
项目周边有建筑所需的砖、沙、水泥等建筑材料供应,可就近选择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建筑材料。
2)工程用水、用电
本项目所在区域电力充足。
另外,本项目所在区域通讯、水利等方面也比较发达,设施齐全。
3)运输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区的道路交通运输便利,工程所用钢材、木材、水泥等外购材料可在、等各地采购,运送方便。
工程所需石料、砂料、水泥、钢材、工程用水均可顺大鹏办事处现有道路运往各施工工点,运输方式采用汽车。
3.2.3征地拆迁
本次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所用地为闲置空地,故不涉及征地拆迁。
3.3、场址现状
文化路沿线现状路沿线现状
第4章工程建设容
4.1、工程设计目标
通过本次消防“两库两室”工程项目建设,有效消除社区消防安全隐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区的配套设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2、工程设计原则
4.2.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研究过程中应深入剖析面临的重点问题,科学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改善现有的消防工作条件和环境,探索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省时省力的“两库两室”工程模式。
4.2.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本工程关系到整治区居民的根本利益,编制过程中应不断听取居民的意见,坚持一切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这也是提高居民对“两库两室”工程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一个举措。
4.2.3远近结合经济可行的原则
要对现状作全方位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根据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合理地制定工程方案,确保其在建设完成后,各项消防基础功能设施更为完善,能很好地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需求。
4.2.4坚持“四节”的原则
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所有的环节都要有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工作思路,都要有推动建筑“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
使用节能材料和设备,推广可循环利用新型材料和再生能源,以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4.2.5坚持优先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原则
项目应优先采用国外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代替传统的落后的设备、材料、工艺和技术。
在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尽量采用新的技术产品,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利用新技术为社会谋福利,是建设公共设施的一个基本原则。
4.3、工程设计思路
一是突破常规,设计创新。
充分听取社区和居民的意见,坚持走“精心设计,共同协作”的建设路子。
二是科学实施,方法创新。
按照“市政重实用”的原则,确保本工程经济实用。
三是全面推进,搞好衔接。
对各种市政设施的设计,既要满足施工条件,又要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做到一次施工就确保工程的完成。
4.4、方案设计
4.4.1总平面规划布局及设计要求
1)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注重节地、节能、节约水资源,以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
2)总平面设计应结合用地自然地形、周围环境和建筑环境。
3)总平面设计应崇尚自然,保护自然植被、自然水域、水系、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
4)建筑物布置应按其不同功能争取到最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满足防火和卫生要求。
5)总平面设计应考虑安全及防灾(防洪、防海潮、防震、防滑坡等)措施。
4.4.2平面功能设计
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消防“两库两室”建设工程,建筑共2层,总高度8.0米,总建筑面积182㎡。
建筑布置包括消防车库、消防器材仓库、办公室、值班室。
4.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30㎡
建筑占地面积:
88㎡
建筑总面积:
182㎡
容积率:
1.40
4.4.4竖向设计
地上2层,第一层4.8m,第二层3.2m,建筑物总高度为8.0m。
4.4.5结构设计
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地基情况确定基础形式,抗震设防标准按7度设防,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5、市政配套工程
项目用地位于下沙社区,该项目各项市政公用设施供应建设方案如下:
4.5.1供电系统
项目用电接下沙社区用电,可以满足该项目用电需要,不需电力增容。
4.5.2给水系统
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该项目用水需要,不需新增用水指标。
用水接下沙社区供水输水管网。
4.5.3排水系统
雨水由排水沟直接由雨水管道排入排水管网。
污水通过污水管排入附近的下沙社区的污水管道。
4.5.4通讯系统
项目用房与下沙社区电信网的线路接入,程控和宽带网线由大鹏办事处电信支局接入。
第5章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5.1、环境质量标准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3)《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护法》(1991年6月);
4)《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6)《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9月22日);
7)《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00年3月3日);
8)《经济特区水土保护条例》(1997年2月26日);
9)《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7年12月);
10)《关于发布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通知》(粤环【2001】141号,2001年9月20日)。
5.2、环境质量现状
大鹏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总体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已经受到酸雨污染。
5.3、环境评价的围
根据项目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和建筑环境影响评价规要求,确定噪声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围为以项目为圆心的半径200m围的空间。
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兼顾评价区域不同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5.4、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二是来自建筑材料包括白灰、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扬尘;三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
影响围为其下风向150米之的地段。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而且位于室外。
因此施工将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
3)施工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安装工程下脚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两类,按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分类集中后运送指定地点处理即可。
4)交通影响,施工期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为大型车,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负荷增加,但由于工程较小,对交通影响较小。
5.5、环境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产生的噪声较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机械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影响。
建议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时,使其轮流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时间,并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
(2)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居民区附近,严禁夜间施工。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对于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使之减小到最低围。
材料要集中堆放,减少尘源;运输过程中要加盖蓬布或适当洒水,降低起尘;施工中还应配置洒水车,以减小扬尘围;
(2)水泥混凝土的拌和,采用站拌方式,并慎重选择地址,拌和站应远离环境敏感点,并设在主导风向下风向一侧。
拌和站应配备除尘设备,加强劳保措施。
3)其他防治措施
施工区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合理处理;堆弃土方时应注意减少破坏掩埋地表植被。
5.6、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与结论
本项目在施工期会产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能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切实采取上述的环保措施,将能将项目因建设而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大降低,这样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此外,该工程属于非盈利性公益事业,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建设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6章水土保持、安全消防及劳动卫生
6.1、水土保持方案
6.1.1水土保持提出的背景依据及围
根据《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水土保持法同时还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由于本项目涉及到土方挖填不可避免的将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和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本项目涉及到的水土保持部分有主体工程区、临时工程用地区2个大区。
1)主体工程区
在本项目建设施工期,由于占用土地、开挖土方、机械碾压等原因,破坏沿线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扰乱地表和地下径流系统,破坏土壤表层结构,使土壤的抗蚀、抗冲能力迅速下降,土壤侵蚀加剧,在水力冲刷、风力、重力的作用下,必然导致水土流失的增加。
2)临时工程用地区
在本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区的临时施工便道以及土石砂料的堆放,如果没有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一遇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土流失。
6.1.2水土流失的影响
由于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当地原地貌状态和自然侵蚀状态下的水文网络系统,植被也受到破坏,极易诱发水土流失;其开挖、回填、碾压等建设活动,对原有坡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施工裸地面积增加,扰动了原土层,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等土壤侵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施工中弃渣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护治理,在降雨及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大量泥沙,泥沙随着水流进入周边水体,将造成淤积,增加含沙量,污染水质等危害。
6.1.3水土保持措施
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和生物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具体措施为:
1)主体工程防治区
主体工程区主要根据挖方、填方情况,对地基排水系统、地基压实和绿化工程进行防护措施,从而保护地基的稳定,排除地基路面积水。
2)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表层。
6.2、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6.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10月4日);
3)《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劳字(1998)48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决定》(国发(1984)97号);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J87-85)。
6.2.2安全措施
1)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须设置用仓库、专人保管、并满足劳动保护规定。
2)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防护,均须满足电器设备有关安全规定。
3)水泵、电机等易产生噪声的设备,设置隔振垫、减少噪声,同时,将管理用房与机房分开,并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4)机械设备危险部分,如传动带、明齿轮、砂轮等必须安装防护装置。
5)须设置适当的生产辅助设施:
如浴室、厕所、更衣室、休息室等,并经常保护完好和清洁卫生。
6.2.3劳动安全、卫生防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条例、规进行设计,保证各项设计合理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规。
6.3、消防
6.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消防法》;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2000年版);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
6.3.2消防措施
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本工程在设计上采取了相应的防措施。
1)施工现场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2)在施工工棚、办公区域配备必要的消防工具或设施。
第7章建筑节能
7.1、节能标准
1)《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2008);
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531号国务院令);
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5)《省节约能源条例》(2003);
6)《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2、节能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行业节能设计规,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
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3)在规划设计中引进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建筑布局及环境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利用太阳能减少非可循环利用能源的消耗。
4)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供电线路,减少线路能耗损失。
5)总平面布局:
建筑设计尽量采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减少采光、暖通耗能。
7.3、节能措施
7.3.1设计阶段节能措施
本项目建筑工程设计建造中,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建筑设计图纸节能方面的会审,主要体现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该项目节能技术措施要点:
1)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建筑朝向、通风的要求;
2)房间的窗墙面积比,当不满足相关要求时,应采取改善热工性能的节能措施;
3)屋面采用坡屋面、平屋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4)采用节能型窗的技术措施;
5)有利于建筑节能的新材料、新技术。
7.3.2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中节能措施应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1)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2)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