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7335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卷训练新人教版66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活并不总是平坦的,可能会遇到挫折②生活不是坦途,人生挫折越多越有利

③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④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他先后16次获各类奖学金或表彰;他是学校的特困生,却连续4年推让助学金;他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并资助家庭;他把获得的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攒下来的钱,捐给地震灾区和白血病患者;他创办“爱心超市”,为3700多人送去温暖,让爱心在校园和社会传递……他就是当代大学生徐钢。

其感人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困境②要以顽强的意志自立自强

③要以感恩的情怀传递大爱④要以健全的人格塑造自我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要发掘生命的力量,我们()

①要学会承受压力、调解现状以及自我修复

②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

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它

④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的经验,获得支持和鼓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4.遇到挫折俗称“碰钉子”,下列人物遇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钉子”的有

①小明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名牌大学,内心十分失落

②某同学因长相丑陋,求职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

③小刚因周六晚上玩了一会儿游戏受到妈妈打骂

④李宁的亲人在“东方之星”游轮沉船事故中遇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说:

“的确,人生是不是苦旅,但困难、挫折和失败会时常光顾我们左右,无人可以逃遁。

不同的是,只是我们的态度和由此作出的选择。

挑战生命极限的体验,让我确信,只有一步步前行,目标才能越来越近。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遭遇挫折、身处逆境

②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更能教育人、锻炼人

③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结果

④导致挫折的因素完全是主观方面的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6.漫画《两小孩学步》的寓意说明

A.对生命负责,注意人身的安全

B.只要循序渐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C.要不怕挫折,发现和挖掘生命的力量,才能较快成长

D.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7.有人说:

“挫折似把火,坚强的人如宝剑,能煅烧得更坚强;懦弱的人却如张纸,灰飞烟灭。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挫折对人的影响有两重性B.坚强的人不会遇到挫折

C.懦弱的人经常遇到挫折D.挫折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8.《爸爸去哪儿》中的张亮,15岁之前衣食无忧,但父亲病重住院花尽了家里全部积蓄,张亮选择了辍学,做过厨师、汽车销售、模特,他没有消沉、颓废,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为了中国首席男模,也是中国登上米兰时装周的第一人。

这启示我们

A.一个人经历挫折就一定能成功B.成功比挫折重要,挫折只有弊端

C.要发掘生命的力量,调节现状,自我修复D.害怕失败的人适合搞科学研究

9.13岁的郑海燕是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二中一名八年级学生,小燕子11个月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2010年,小燕子的爸爸被诊断出艾滋病,丧失了劳动能力。

全家依靠爷爷奶奶在外打工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开销。

2015年8月21日,郑海燕被查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我不怕白血病。

”说这句话的时候,小燕子的声音还是一样的细声细气,但神色看起来格外坚毅。

从材料中我们可看出,小燕子面对挫折。

A.具有强烈的幽默感B.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C.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D.具有科学的应对方法

10.一个学生因期中考试发挥欠佳而情绪低落,在很长一点时间里都闷闷不乐。

老师悄悄地递给他一张纸条:

“正因为溪流有阻碍,所以才能有潺潺的流水声;正因为有了秋霜的捶打,所以秋天的枫叶才会红得那样透彻。

”老师向学生表达的主要道理是

A.认识自然事物的美好B.人生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

C.认识困难和挫折的积极影响D.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二、非选择题

11.在一档父子亲情互动节目中,郭涛对自己的儿子采取“纯爷们式”的教育,让“当下孩子的挫折教育”如何开展成为各方讨论的话题。

你认为挫折教育有必要吗?

为什么?

12.情景一:

某中学的小张同学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因为一道大题没有做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碎,离开了考场。

情景二:

某中学的小王同学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试卷发下来后,他冷静地分析了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

为了加深理解,他还在笔记本上认真总结了成绩不好的原因,把这次考试成绩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1)以上两位同学受到了什么挫折?

(2)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谁对谁错?

为什么?

(3)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13.2017年3月28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演练。

某校七年级学生以“珍爱生命 保障安全”为主题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造成中小学生安全容易受到侵害的自身因素有: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交友不慎、法律意识淡薄、前期有不良行为等。

请你参与下列主题探究活动。

(1)【活动一:

我调查】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上述资料?

(2)【活动二:

我发布】为保护学生安全,我校也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请你向同学们介绍2例。

(3)【活动三:

我宣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开展这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中学生的意义。

(4)【活动四:

我分享】结合调查资料,请向身边的同学分享你是怎样提高自身避险能力的做法。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D

C

A

C

C

C

11.

(1)有必要。

(2)①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12.

(1)答:

两位同学都遇到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挫折。

(2)答:

①小张同学是错误的。

因为他用撕碎试卷的行为来否定失败,撕碎的是自己的信心和面对失败的勇气,没有直面挫折。

②小王同学是正确的。

因为他考试失利以后,能正视失败,分析原因,把受挫的压力变为进取的动力,重新树立信心。

(3)答:

小张同学的做法其结果是错上加错,造成更大的挫折;小王同学的做法会促使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勇敢地接受挫折的挑战,不断进步。

13.

(1)问卷调查、上网查询、走访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查阅报刊杂志等。

 

(2)在楼道设置消防栓,完善消防设施;在楼道上张贴警示语,提醒学生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利用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举行消防逃生演练;经常召开法制报告会,增强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等等。

 

(3)①有利于同学们了解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安全问题的认识;②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保护自身生命健康;③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等。

 

(4)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必要的避险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远离各种不良诱惑;谨慎交友,不随便见网友;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

18 苏州园林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3.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感受园林文化的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

3.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教学难点

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2.背景资料

叶圣陶先生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邀请叶圣陶为其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叶圣陶欣然允诺。

序文即此篇(略有删节)。

后来图册因故未能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3.知识链接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

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轩榭(xuānxiè) 池沼(zhǎo)丘壑(hè)

嶙峋(línxún)蔷薇(qiángwēi)镂空(lòu)

斟酌(zhēnzhuó)重峦叠嶂(zhàng)屈曲(qūqū)

鉴赏(jiàn)栏杆(lán)相间(jiàn)

依傍(bàng)单调(diào)

(2)词语释义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

因,根据。

宜,适当。

自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关于诗文、美术、建筑等的)。

轩榭:

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败笔:

字、诗词、文章、绘画、设计等方面的缺点和疏漏。

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重峦叠嶂:

重重叠叠的山峰。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阅历:

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也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胸中有丘壑:

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俯仰生姿:

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嶙峋:

枯瘦的样子。

珠光宝气:

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

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蔓延:

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诸如此类:

与这相似的种种事物,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诸,众多,凡。

此,这,这样。

别具匠心: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1-2):

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

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

总结全文。

2.从第1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答案示例:

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

第2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答案示例: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2段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答案示例:

不能调换。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追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是总括为了实现园林“图画美”的目的,设计者在设计时遵循的总原则。

它们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因为前后有着从主体到“配合”到“映衬”,并由近而远的关系。

它们的次序也关系到下文段与段之间的排列。

随意颠倒会使文章条理不清晰,影响表达效果。

2.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效果,除了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答案示例:

苏州园林追求“图画美”,除了第三至六自然段讲到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园林中各个角落的设计搭配,门和窗的设计雕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色彩搭配等。

3.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示例: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

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

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4.分组讨论:

课文第3-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答案示例:

第2段是总说,第3-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5.课文第7-9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四、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从总到分的顺序介绍了苏州园林,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效果。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答案示例:

图画美。

二、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整体把握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现在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再进一步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答案示例: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这个词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答案示例: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示例:

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藤萝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

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心脾。

5.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答案示例:

①“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②“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③“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

④“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教师点拨:

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和严密。

(二)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通读全文,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答案示例:

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

举例子:

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资料: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怎样的好处?

试以第五自然段为例说明。

答案示例:

第一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二、三句是描写,描写了高处俯下的树枝和低处仰起的树枝交相呼应、错落有致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四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苏州园林这样栽种和修剪花木所获得的艺术效果。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和认识。

(四)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都是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相同和不同之处较多,请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比较其异同。

答案示例: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逻辑顺序,不过《苏州园林》采用的是先总后分的顺序。

《中国石拱桥》则主要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说明,文章除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之外,还结合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从建于公元282年的旅人桥,说到建于公元605年的赵州桥,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的卢沟桥,最后说到建于1961年的长虹大桥,体现了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说明方法:

两篇文章都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中这些说明方法没有哪一种居于突出地位。

《中国石拱桥》中举例子是最主要的说明方法,通过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达到对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是作者的基本写作思路,其他说明方法或包含在举例子中,或用墨较少。

另外作引用的说明方法使用的频率也较高。

说明语言:

两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都具有多样性:

都以说明为主,同时融说明、描写、议论于一炉。

两篇文章的语言都具有准确性。

不同之处是《中国石拱桥》采用了较多的“模糊语言”,如“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桥宽约8米”,这些加点的词语,使得词语运用客观,更符合实际,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

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Unit4OurWorld[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句式精讲精练

【句式精讲】

Whatareyouthinkingabout?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1)thinkabout意为“考虑;就……思考”。

此时thinkabout与thinkof意思相近,可以互换。

例如:

Areyouthinkingaboutthequestion?

你在考虑那个问题吗?

Whatareyouthinkingabout?

你在想什么?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2)Whatdo/didsb.thinkof…?

这是询问某人对某事(人)的看法常用的句型,意为“……认为……怎么样?

”,答语往往是对某物(人)的评价。

例如:

—Whatdoyouthinkofthebookwrittenbyhim?

你认为他写的那本书怎么样?

—Itisverygood.很好。

(3)Whatdoyouthinkof…?

可以和Howdoyoulike…?

互换。

例如:

Whatdoyouthinkofthefilm?

=Howdoyoulikethefilm?

你认为这部电影怎么样?

1.Butnowtheyhavelessandlesslandtoliveon.

本句中less是little的比较级,lessandless意为“越来越少”。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and+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这种句型表示事物本身程度的逐渐增长,意思是“越来越……”。

例如:

  longerandlonger越来越长; moreandmorebeautiful越来越漂亮。

Summeriscoming.Theweatherisgettinghotterandhotter.

夏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了。

【拓展】另两种表示比较的句型:

(1)“The+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主语+谓语,the+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主语+谓语”。

这个句型是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叠加用法,表示一方的程度随着另一方的程度平行增长,意思是“越……,(就)越……”。

例如:

  Themorecarefulyouare,thefewermistakesyou’llmake.

  你越小心,出现的问题就越少。

(2)as+形容词/副词的原级+as...这个句型表示同级比较,即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的,在as和as的中间用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

在否定句中既可以用notas...as...,也可以用notso...as...,表示前者不如后者。

例如:

 Heisastallasmybrother.他和我的弟弟一样高。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Itisnotas/sowarmasitwasyesterday.今天不如昨天暖和。

3.Becauseanimalsareourfriends.Theymakeushappy.

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