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6724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学习.docx

《大学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学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学习.docx

大学学习

大学学习

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尽快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摆在每一名新生面前的首要问题。

第一节认识大学

高中学习期间,一些家长和老师经常用“高中的学习是苦一点、累一点,没有时间玩,但考取大学就好了,学习任务轻,玩的时间多”等类似观点来教育学生。

这样一来,就使得很多同学考取大学后,没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在学习上没有投入足够精力,而是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在休息、娱乐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上。

结果不少同学学习成绩一团糟,一些原来高分进校的同学严重退步为班级倒数几名,部分学生考试成绩经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得不留级、退学,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据这些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一年级已成为考试不及格的重灾区。

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

因此,希望新生抛弃“该好好休息一下”的错误想法,及时调整心态,尽快转变角色,充分认识到学习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的观念,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第二节了解大学的学习过程

大学学习阶段,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1)基础课程学习阶段:

一般是在大一,主要是公共的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社科课程,这阶段的课程相对比较简单,但也是很基础的课程,大一新生往往会忽略这个阶段的课程,以至于没有打好基础,影响了将来课程的学习。

(2)技术基础课程学习阶段:

一般是在大二,只要是学习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个阶段专业性比较明显,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跟本专业有关的课程。

(3)专业课的学习阶段:

根据学校制定的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宽课程等。

(4)综合实践阶段:

主要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和教师提出的课题。

这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大学四个学习阶段虽然各有侧重,但也不能决然分开,基础课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专业课学习阶段也同样学习和运用基础知识,因此,大学学习过程,整体而言,都是一个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是一个塑造人完善人的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渐进过程。

第三节剖析大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大学时期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着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继续发扬勤奋学习精神的基础上,还要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这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非常必要。

一、大学学习主要具备的几个特点:

(1)学习态度的主动性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自觉性的增强。

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有很大扩展。

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

教师课堂讲授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要求做到少而精,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通过自学去攻读、理解、掌握,这势必要求大学生通过课外自学掌握更多的内容。

此外,大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这就决定了他们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所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

大学的学习不能像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

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

大学学习的自主性是大学学习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每个大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而且影响到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增强学习自主性,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2)学习范围的广泛性 

好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很少去图书馆,也很少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 ,学习的范围只限于所发的课本上,甚至连学校发的书有的都不看。

同时,也无法合理安排学习,例如在什么时间段学习什么课本,使得自己在大学学习处处碰壁。

 

大学学习的课程众多、内容多元、范围广泛。

从课程设置上讲,中学阶段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

而大学里所开设课程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又由许多门课程综合而成。

一般说来,大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 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量大,因而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

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四年制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而五年制临床类的学生在大四的12月份开始进行一年的实习,在临床技能考核和书面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顺利毕业。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还开设了辅修专业。

辅修专业是以学籍所在专业为主修专业,其他专业为辅修。

攻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只有在主修专业获得了毕业资格,在辅修专业也获得了应修的课程学分,才能准予辅修专业结业,发给辅修证书。

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

必修课是指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取得本专业学位证、毕业证书所必须学习的课程。

必修课包含有公共课,如大学英语、数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必修课还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而确定的。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前者是针对本专业学生,而后者则是面向全校学生。

大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重点、重心,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业能否顺利完成。

 

从大学学习的内容和范围上讲,虽然大学教育具有最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到步入校门,专业的选择和方向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

然而随着当今科技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的学习也有了更广泛的要求。

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专业学习,随着专业要求的变化、发展和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更新,大学学习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

为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种专业性通常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更具体、更细致的专业目标是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涉猎和拓宽知识面的基础,而有选择的广泛学习又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创造能力的提高。

因此,大学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现状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性,为毕业后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学生在进入大学很长一段时间,还在沿用高中的学习方式,结果他发现,大学的知识容量太大,要是死记硬背的话,太费时间,也记不住。

在与自己的学长咨询以后,开始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再刻意去记一些琐碎的、无用的知识,对课文进行系统的分析,提炼知识点,掌握书本的知识结构,再掌握书本知识,避免了无效的用功,提高了学习的科学性。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

钱伟长曾对大学生说过:

一个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学习,而且要有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要勤于思考,多想问题,不要靠死记硬背。

学习方法对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他们习惯于在被动中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进入大学后,面对生活上的自理、学习上的自主、管理上的自治等有很大自由度的环境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据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补考人数较多,一般占总人数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

因而大学生应该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迅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获取相对完备的专业知识,才有时间和精力来扩充知识储备、培养社会工作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4)适当调整大学教与学的关系,在教与学的变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部分学生在学习时,认真的听讲,仔细的做作业,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以后,他发现自己学习收获不是很大,像一些专业的知识,尽管在老师讲的时候记住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忘了。

而且,对于一些问题,也无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增加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

在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学中教育学的关系,他没有很好地认清这个问题,没有摆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所以,学习状况并不是预期的那么好。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使“教”的行为能促成有效的“学”,就必须进一步改革传统的“继承性”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格局, 对“教”进行系统的变革,构建新的教学关系。

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它们的共同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著名教学家、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认为,“教学目标首先和主要的是必须教会青年人去思考——‘教会思考’”。

“‘教会思考’意味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也应当发展学生运用所传授知识的能力,他应当强调由实践而得来的能力,有益的思考方式及应有的思维习惯。

”相应地,教师的基本职能从“授”转换到“导”:

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和教导,成为方法的牵头人,问题的策划者,学习的导师。

基于此,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

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相比在完成教学任务上,让学生学会思考,更显得重要。

 

大学学习是自主的学习、专业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和全面提升完善的学习。

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大学生必须早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尽快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即由接收型学习向接收型和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转变;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学习过程的特点

大学学习过程,与中小学学习过程相比,尤其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专业性:

大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逐步进入专业轨道的过程。

大学教学过程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为主要任务。

大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为学生适应某个具体专业要求构建一个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显著特点就是其专业性,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就变成了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成为了某个方面的专门人才。

(2)实践性:

大学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分为学习性实践、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三种。

学习性实践活动,就是学习书本上的间接知识之后,通过亲自做练习题、做实验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对知识的内化和转化。

(3)开放性:

大学的教与学,与中小学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开放性,即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封闭的学习模式,而是面向社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实行开放式的教与学。

(4)自主性:

大学阶段的学习,实际上逐步有强制性学习变为了自主学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的程度也将逐步提高。

在大学学习阶段,虽然学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对所学课程作了具体的安排。

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个人支配的时间还是很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多。

即使是统一安排的学习课程,也要靠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读。

因此,自主学习是大学学习的又一特点。

三、九种能力的培养

1、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思维的能力

2、对新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

3、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

4、英语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

5、判断自己的选择和决定的结果及相关后果的能力

6、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检索和判断能力

7、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8、对民主、价值、平等和社会责任的承诺

9、了解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的能力

------摘自<世界教育信息>

第四节掌握正确的大学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学习方法正确,就能事半功倍。

死记硬背已经不再适合大学的学习方式了,在大学的学习中要把握住的几个主要环节是预习、听课、复习、总结、记笔记、做作业、考试等,这些环节把握好了,就能为进一步获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学习的主要环节

(1)课前预习。

课前的预习,对于学生深入而细致地理解教材是十分重要的。

预习中要记下疑难的问题,以求在听课时解决。

在需要与可能时,预习还可以结合参观和对所学内容的直接观察、考察等方式来进行。

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又能提高听课效率,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2)开展积极的思维听课。

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不仅要展开思维,使新旧知识衔接与融合,而且要尽可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发现与探索。

这种发现学习不仅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3)记好笔记。

首先要记的是重要的知识点,其次就是要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争取课后再跟老师探讨。

最后就是笔记的整理。

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就是这门科的一些重点知识,做好笔记才能在复习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复习。

课堂上记笔记是听课时集中注意力的最有效的办法。

记笔记时不仅耳朵要听,手要记,眼要看,脑袋还要想,这就使得我们的各种器官都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之中,不容易分心,可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

当然,记笔记不是简单的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而是要学会在教材上圈圈画画,学会做批注说明,学会抓住教师讲课的重点记录,这不仅有利于今后的复习,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听课。

 

(4)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复习才能发现隐藏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利于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每过一个阶段要进行一次总结,以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所学知识更加完整、系统。

(5)要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巩固消化知识,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良好习惯。

(6)对考试要有正确态度,不作弊,不单纯追求高分,要把考试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演练,起到了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加以弥补的作用。

在学习中抓住这几个基本环节,进行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及时注意消化和吸收。

经过不断思考,不断消化,不断加深理解,这样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扎实的。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规划和计划 

大学学习单凭勤奋和刻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掌握了学习规律,相应地制定出学习的规划和计划,才能有计划地逐步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恩格斯曾说过:

“没有规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的”。

可见严密的学习规划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

首先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根据总目标的要求,从战略角度制定出基本规划。

如设想在大学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达到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学完哪些科目,培养哪几种能力等。

大学新生制定整体计划是困难的,最好请教本专业的老师和求教高年级同学。

先制定好一年级的整体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待熟悉了大学的特点之后,再完善四年的整体规划。

其次要制定阶段性具体计划,如一个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安排,这种计划主要是根据入学后自己学习情况,适应程度,主要是学习的重点、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方法如何调整、选择和使用什么教科书和参考书等。

这种计划要遵照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断总结、适当调整的原则。

(2)要讲究读书的方法和艺术

大学学习不光是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自学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充实自己,选择与学业及自己的兴趣有关的书籍来读是最好的办法。

莎士比亚说:

 "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培根也说:

 "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 学会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取自己必读之书,就需要有读书的艺术。

首先是确定读什么书,其次对确定要读的书进行分类,一般来讲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浏览性质,第二是通读,第三是精读。

正如 " 知识就是力量 " 的提出者培根所说:

 " 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咀嚼消化。

浏览可粗,通读要快,精读要精。

这样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读很多书,既广泛地了解最新科学文化信息,又能深入研究重要理论知识,这是一种较好的读书方法。

读书时还要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读思结合,读书要深入思考,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二是读书不唯书,不读死书,这样才能学到真知。

(3)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 

大学期间,除了上课、睡觉和集体活动之外,其余的时间机动性很大,科学的安排好时间对成就学业是很重要的。

吴晗在《学习集》中说:

 " 掌握所有空闲的时间加以妥善利用,一天即使学习一小时,一年就积累 365 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

想成事业,必须珍惜时间。

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时间表,哪段时间做什么,安排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用脑习惯,在脑子最好用时干什么,脑子疲备时安排干什么,做到既调整脑子休息,又能搞一些其他的诸如文体活动等。

一旦安排好时间表,就要严格执行,切忌拖拉和随意改变,养成今日事今日做的习惯,千万不要等明日。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

其次,要珍惜零星时间,大学生活越丰富多采,时间切割得就越细,零星时间越多。

华罗庚曾说: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 英国数学家科尔, 1903 年因攻克一道 200 年无人攻破的数学难题而轰动世界,而他是用了近三年的星期天来完成的。

(4)完善知识结构,注意能力培养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李政道 博士说:

 " 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

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

 " 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

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如下原则:

 ① 整体性原则,即专博相济,一专多通,广采百家为我所用。

 ② 层次性原则,即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必须从低到高,在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没有基础层次,较高层次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高层次,则显示不出水平。

因此任何层次都不能忽视。

 ③ 比例性,即各种知识在顾全大局时,数量和质量之间合理配比。

比例的原则应根据培养目标来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识结构的组成就不一样。

 ④ 动态性原则,即所追求的知识结构决不应当处于僵化状态,而须是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这是为适应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课题和领域、职业和工作变动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大学生要培养的能力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自学能力,操作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查阅资料、选择参考书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总之这些能力都是为将来在事业上奋飞作准备的。

正如爱因斯但所说:

 "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

人们解决世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

 " 总之,凡是将来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认真地去培养。

第五节学会利用大学资源

学校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为学生搭建了现代化的知识平台,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服务。

我们要想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学会利用资源。

学习如果没有资源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大学生不知道充分利用,把伸手可及的学习资源束之高阁,将是十分可惜的事情,也是大学阶段的重大损失。

(1)师者是大学的灵魂

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大学新生要善于向老师请教,勇于提出问题。

不论是学习方法、技巧上的问题,还是课程本身内容上的问题,师者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与老师熟悉了以后甚至还可以提出有关做人道理方面的问题。

不要为自己的问题是否太幼稚而担忧,只要这一问题是你经过深思,四处寻答案而“百思不得其解”的,就可以提出来。

师者是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

向师者请教,大多是学习方法和工具的技术性问题,比如学好本门课要看哪些参考书目,学好本门课的关键、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是什么,该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该如何着手展开研究工作等。

还有就是在日常的学习中提出一些问题,尤其在进行课题研究时。

千万不能把问题堆积起来或者绕开走,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要向老师多请教。

能够提出问题正是研究的开始,要锻炼自己这种能力,向师者请教之后,慢慢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四年下来,肯定收获颇丰,甚至会发现终生研究的课题。

老师是大学里首要的学习资源。

蔡元培曾说过,大学者,乃有大学问者也。

大学老师一般都有较高学术水平,掌握学科知识前沿,有良好的教育方法。

同学们除课堂上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向老师请教,内容可以无所不包,大到一门课的学习,小到某一章节的知识,或者某一题目的解题思路,凡是你不懂的都可以向老师请教,孔子说不耻下问,何况是大学老师呢。

当然请教最好是一些重要的关键的问题,比如学好一门课的方法,某门课的参考书目,某个问题的研究前沿,某个问题的研究思路等。

(2)向同学和学长请教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大学四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正是我们的同学和学长。

从他们每个人身上,我们都能发现不少闪光点,如果都能够做到取长补短,那将是多么大的收获啊。

同学和学长不但是自己的学习伙伴,也是最好的知识来源。

不可否认,大学生是大多数优秀青年的集合体,如果细心观察,虚心请教,我们能从这些优秀的伙伴身上学到很多优点。

遇到困难,看看别人怎样处理类似的情况,对自己是很好的启发。

有不会的问题请教身边的同学,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对方认为你尊重他,这样还会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而且,请教同学也是得到答案最快的方式。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专长不同,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学长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尤其是本专业的学长,他们经过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对课程内容本身、学习重点都有所了解。

可以向他们请教课程的重点内容,学习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后什么知识或能力在工作或研究中有用,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尽快达到目的。

     (3)利用图书资源

现在大学里的图书资料十分丰富,包括各类图书、报刊杂志和网上电子图书等。

尽管大学图书资源非常丰富,但利用图书资源不可盲目,需要注意阅读内容和利用方法。

针对阅读内容,一是要有的放矢。

可结合专业学习方向,确定一个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有选择的去读,才能学有所获。

二是由浅入深。

低年级可围绕老师列出的阅读书目进行阅读,高年级应结合专业或研究方向,阅读一些专著、最新研究成果,也可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以开阔视野。

利用图书资源方法有很多,可因人而异,但常用的是资料卡片法,利用这些卡片记录下有关图书、文章的中心要点,可方便后期归类查找,进行深入学习研究。

同学们,充分利用大学图书资源也是你所交学费应该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