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554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邓永兴教育观念的演变零拒绝正常化回归主流最少限制环境全纳教育一体化教育融合教育随班就读萨拉曼卡宣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1994)特殊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走向融合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世界全纳教育形成的标志。

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容纳多样和差异,反对歧视与排斥。

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融合教育思想来自于西方国家,随班就读是西方融合教育思想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的一种融合教育模式。

融合教育是基于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需要的信念,在具有接纳、归属和社区感文化氛围的邻近学校内,在年龄适合的班级里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的接受高效、高质量教育与相关服务的机会。

随班就读是在西方融合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教育发展现状探索出的对特殊需要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

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指的是把有特殊教育需要(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语言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病弱等)的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中就读(一般一个班级中安置1-2名特殊需要学生)使他们与普通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等,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安置形式。

在随班就读中,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外,学校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有平等的机会共同发展。

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一种初级形态的融合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就已经出现随班就读,但真正的随班就读试验及其发展还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因地制宜探索和发展随班就读不仅没有违背融合教育思想,反而丰富了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融合教育模式。

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不仅最大限度、最小限制的方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就近入学,也深受家长欢迎,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等有特殊需要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在更大更广泛的程度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中国随班就读的相关政策法规1、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务院,1986)。

首次提出除设特殊教育教育学校外,还可在普通小学或初中附设特殊教学班”。

这里面就蕴含着“随班就读”思想。

2、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第42条)中提出:

“坚持多种形式办学。

办好现有的盲、聋和弱智学校,新建一批特教学校。

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普通学校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及普通班中吸收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含经过听力语言训练达到三级康复标准的聋童)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这是“随班就读”一词首次隆重“登场”亮相。

3、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国家教委,1994)。

详细阐述开展随班就读的意义及要求,成为各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依据。

4、残疾人教育条例(国务院,1994),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

其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

“普通师范院校应当有计划地设置残疾人特殊教育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

”5、福建省、上海市、广州市、北京市、深圳市等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随班就读及其管理做了明确规定。

随班就读的意义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有利于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的全面融合。

随班就读是残疾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培养一批普特结合的教师队伍。

执行国家法律,体现公民的受教育权。

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学校)缺乏合格师资缺乏设备资源缺乏合理资金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

班级人数多,无暇顾及随读生。

班级管理难度大。

教学难度大。

与家长沟通难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学生)兴趣狭窄。

社会互动受损,不知道怎样与其它人相处。

难于集中注意力。

学业压力大。

心理问题多(行为的同一性;孤独;冲动、退缩;情绪困绕)。

随班就读常见的课堂扰乱行为-离座1、主要表现。

坐不住;总想站立离开座位;在教室内跑动;或找借口或直接跑出教室等等。

2、管理策略。

将学生座位尽量安排在离门远、离位时有少许障碍物的位置、最好是能靠近老师,便于老师做及时提醒和做相应处理(比如询问其需求,并及时予以帮助)。

教师在做相关处理时指令要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以便学生理解执行。

明确上下课时间信息,比如用用音乐铃声或红绿灯方式明确上下课的时间等。

用图示代替文字或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和遵守今天的上课流程。

教师必须守时,准时下课,给学生充足的下课活动时间。

增加人力支持,比如安排个别学生做小帮手,或者增加辅教人员及时提醒、督促和适度辅助等。

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比如提供个别化教材)充分给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学有所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集体教学活动意识和能力,适时、适度发展学生与老师或周围同学的互动。

应时利导,将离座转换成有意义的行为(比如帮老师收发作业本、擦黑板等等)。

随班就读常见的课堂扰乱行为-注意力不集中1、主要表现。

听课时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观看老师而是东张西望;玩自己的东西等等。

2、管理策略。

座位周围环境布置要简单明了。

临近随读学生的教室墙面、桌面尽量少放与教学无关的东西。

尽可能将其座位调整在距离老师比较近的地方,以便老师及时提醒和引导。

注意分析教学内容(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是否与符合学生能力状态和个性需求,并及时做出适当调整。

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针对性。

随班就读常见的课堂扰乱行为-发脾气1、主要表现。

哭闹;乱跳;乱叫;自伤;攻击他人;乱扔东西等等。

2、管理策略。

教师要仔细观察发脾气的状况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尤其是要仔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千万不要误解,否则会误导。

用宽容、理解的态度,营造和谐、平稳的班级气氛,师生共同接纳孤独症儿童,避免环境压力致使孤独症儿童发脾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里学习、生活。

建立起师生间合理、合适的沟通模式以及互信关系,在学生情绪问题出现时能及时给予处理,使其情绪能够尽快得到安抚、平息。

发脾气等情绪问题处理过程中,教师既要有爱心和耐心,又要坚持自己的处理原则,说明老师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老师间方法的一致性,宁可事先说明,决不事后再处理,忽略孩子的无理取闹。

正向行为引导。

教师应用适当方式及时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并告知学生可以做什么,而不能一味禁止,做到堵疏结合,逐步建立正向行为。

平时加强语言表达、社交技巧训练。

随班就读常见的课堂扰乱行为-不按规定发言1、主要表现。

不举手就回答;答非所问。

2、管理策略。

建立沟通模式,引导学生按讯号(如点名、眼神等方式)提示发言。

课前辅导时教导他举手发言,一旦学生按一起举手发言,立即给予正性强化。

当学生的发言内容和方式与教学差距大时,教师可以适当忽略。

利用有带动力的学生助学,建立伙伴帮辅,让帮辅学生予以适时提醒。

随班就读常见的课堂扰乱行为-心理问题多1、主要表现。

行为的同一性;孤独;冲动、退缩;情绪困绕。

2、管理策略。

加强心理建设,改善固执、自我刺激等不适当行为。

适当适时发展学生的口语沟通能力和个人意愿表达能力,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充分协作,建立和谐的教育、教学、活动氛围。

加强教师与巡回辅导教师的协作,及时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建立有效的同学间帮助:

组织各种交往活动,引导普通学生理解随读的孤独症学生。

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全面疏导。

辅导随班就读学生辅导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安排结构化的学习环境。

创设语言、沟通环境,协助建立适切的人际关系。

加强心理建设,改善固执、自我刺激等不适当行为。

教导儿童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

充分发挥助学伙伴的帮教作用。

协助学生学会收拾整理个人物品。

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大。

随班就读对学校的要求领导重视,创设环境。

建立教育档案,体现特教管理。

因势利导,个别教学。

系统评估,目标落实。

配备师资,突出个别化教学。

真心接纳,全面关怀。

随班就读对老师的要求思想先行、真心接纳.融洽关系、营造氛围.明确目标,优化过程.改革方法,提高质量.学会沟通,发展友谊随班就读对老师教学的要求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点面协调点面协调集集、分分、个个三三结合合照、帮、辅、督四合一照、帮、辅、督四合一近、多、勤、快、常近、多、勤、快、常五动员五动员随班就读对老师教育管理的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就读环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合理安排教学环境。

明确起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养成规范的学习模式。

教学生活化、功能化。

人文关怀,合理沟通。

合作学习,帮教结合。

随班就读对老师教育技术的要求适度调整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灵活处理教学过程。

慎重选择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

讲究教学艺术,突出教学互动。

从心入手,以心换心。

随班就读对家长的要求全面掌握孩子的能力状态。

正确认识孩子的发展需求。

把握需求,切忌盲目攀比。

理解学校,支持老师。

加强沟通,家校合作。

理解孩子,辅导孩子。

合理利用资源教室。

普通学校教育与特殊教育、康复训练结合。

随班就读对社会的要求-特殊教育支援服务充分利用学校、街道现有的环境、物力、人力和科研四大资源,建立宣传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出台相关政策,组织相关培训,开展专题活动,注重“普特”融合,实现普教与特教的资源共享。

建设资源教室,形成保障机制。

随班就读对社会的要求-特殊教育支援服务领导管理层:

由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残联组成随班就读领导小组,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发展措施技术指导层:

由市教研室、特教资源中心组成专业技术指导小组,主要承担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教育评估、筛查鉴定等工作。

基层实施层:

由普校、班级、资源室组成随班就读的具体工作群体。

主要负责对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入学安置、学籍管理、课改、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开展兼顾特点的课堂教学。

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以特殊需要儿童为服务对象,支持其在普通学校接受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为此提供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保障。

资源教室是随班就读重要的专业支持。

推荐书目汤盛钦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华夏出版社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陈云英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华国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华夏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