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4761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docx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综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标准仿真模拟卷(五)

(分值:

100分)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

“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

”材料中的“轮廓”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保证了皇权独尊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2.[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载:

“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

始嘉(靖)隆(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

凡出入都门者,籍有稽,游有业,困有助也。

”由此分析,明朝会馆 (  )

A.都设在京城B.以商办为主C.功能较完善D.出入较方便

3.清朝乾隆皇帝直到86岁做了太上皇,还是励精图治、大权在握。

他曾说:

“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这反映了 (  )

A.庞大完善的官僚机构

B.乾纲独断的政治体制

C.持续繁荣的封建经济

D.清廉勤政的治国理念

4.司马光说:

“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不复使人察举矣。

……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

……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

”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  )

A.主张恢复察举制度

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

C.重申儒家伦理道德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5.阅读下面的表格(改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1873年

1893年

1903年

1910年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值

286.6万元

2842.3万元

8949.6万元

23195.7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2.6%

15.6%

26.8%

39.1%

上表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

A.列强加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B.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D.农业商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6.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

”邹容在《革命军》中说: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两者都主张 (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

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

C.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

7.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说明(  )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8.罗马法学家在某个时期曾对法律修改如下:

第一,以罗马公民与非公民(或国家臣民)之间的简单区别,代替了从前的等级划分(奴隶制度除外);第二(这是主要的),以罗马国家的名义进行压榨……最后,第三,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此举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等级制度的需要

B.残酷地剥削罗马公民

C.维护中央的集权统治

D.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9.某文件写道:

“英帝国内的自治实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事务的任何方面彼此无任何隶属关系,虽以对英王室的共同效忠为纽带联合成一体,却是各自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

”该文件 (  )

A.表述了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

B.是英帝国发展到顶点的反映

C.说明英国改变了殖民政策

D.反映了英王室走向衰落的史实

10.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基本完成了“说明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在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大体完成之后,必须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即组织对俄国的管理。

这表明苏俄要 (  )

A.颁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用革命结束战争

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及革命任务的需要

D.实施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1.据统计,美国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在1982-1985年大约少得联邦津贴470美元,收入在一万至两万美元的损失360美元;而收入超过八万美元的家庭则只损失170美元。

这是因为 (  )

A.社会福利发展明显不均

B.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

C.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

D.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从“合作的两极”走向“对立的两极”;到了80年代之后又从“对立的两极”逐渐走向“合作的两极”,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国国家利益之争从激烈走向“消失”

B.两国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逐渐走向松弛

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其中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5-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权是对海上自由贸易保护而派生的,但在很长时期内,如明清两代,为保持农业社会的稳定,采取禁止海上贸易的措施,所谓“片板不得入海”。

在这种情形下,从事海上贸易被视作非法营生,王直、郑芝龙等东南海商——军事集团被称作“海贼”,海权实践属于个人行为而非国家行为,相反还时时处处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压制。

而西方海权实践往往是国家行为。

小农经济社会形成了维护自身的意识形态体系和价值观……传统的儒家观念体系沉重地压抑着商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发育。

商业社会的人生价值观与传统儒家文化格格不入。

……海军是农耕经济社会的额外负担,很容易把国家拖垮,明代郑和强大的舰队之所以昙花一现,就是这个原因。

农耕文明陆军强大国家就强大,与海军无关。

——摘自倪乐雄《21世纪对海权的沉思》

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指出:

“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兴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观诸国之海军表,其国力竞争之消息,可以肤喻矣。

”先生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向国人阐述了世界海权的发展走向:

“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

……盖太平洋之中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

”为了保卫和争取中国的制海权,孙中山从中国近代的惨痛教训和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了“海军建设应列为国防之首要”。

他高度重视港口建设,称港口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之策源地”,并强调要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的航运业和造船业。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海权意识淡薄的社会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的海权观有哪些具体表现?

(8分)

(3)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很难得到保障?

(7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15、16、17、18题四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维新运动开始后,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涉及教育宗旨的议论逐渐多起来,张之洞等人在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声明:

“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稗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淪其智识,练其艺能。

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1906年3月,学部拟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经奏请朝廷认定,宣示天下。

所谓“尚公”,是要“务使人人皆能视人犹己,爱国如家”;所谓“尚武”,要求“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并设体操一科,使“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以造成完全之人格”;所谓“尚实”,要求教学要能“勖之以实行,课之以实用……以期发达实科学派”,“必人人有可农可工可商之才”。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概括指出《奏定学堂章程》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张之洞所提出的教育宗旨相比,学部所拟订的五项教育宗旨有何发展。

(7分)

(2)试简要评价清末教育宗旨。

(8分)

1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宪章运动往往被看成是对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过渡时期经济不景气的刺激性反应(当时的商业周期低潮预示着发生大动乱的可能性),同时也是对1832年颁布的《改革法案》的实际后果感到失望和愤怒的反应。

实际上,这场运动继承和保持了其自身的发展势头。

尽管运动中有不同的人物,有不同派别的纷争,而且各派领导人追求的是各不相同的目标;尽管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激进运动在特殊情况下的暂时延伸,因为在它的支持者中,那些热衷于政治的人很快就退回原先的立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场运动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是循着其自身规律发展的。

——引自[英国]约翰·K·沃尔顿《宪章运动》

材料二 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1847年推行10小时工作制等;《人民宪章》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逐一实现,而第六条,即每年举行一次议会选举,其实是不现实的。

1848年后,数以千计的运动参加者迁居到美国、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把民主思想的种子带到那些地方,为民主运动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英国]温斯尔利《揭秘宪章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章运动发生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宪章运动。

(9分)

1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美国既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最后一个霸权国,同时也是信息革命时代的第一个霸权国。

冷战后它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的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大棒(注:

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在和平时期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它执意要搞NMD和TMD的战略企图等。

霸权行径,一目了然。

  与历史上的霸权国相比,美国除了在硬权力方面具有压倒优势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鳌头:

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计算机革命发源于美国,软件仍是美国一统天下……美国大学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形形色色的美国传媒世界范围内制造波澜,呼风唤雨……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如联合国和WTO。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表现形式。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硬权力和软权力相结合的霸权带来的影响。

(9分)

1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

少作无赖贼,曾闻盗人牛。

又闻挟某妓,好作狭邪游。

聚赌叶子戏,巧术妙窃钩。

面目如鬼蜮,衣冠如沐猴。

隐匿数不尽,汝众能知否?

是谁承余窍,竟欲粪佛头?

颜甲十重铁,亦恐难遮羞。

此党讦彼党,众口同一咻。

乌知选总统,所见乃怪事。

怒挥同室戈,愤争传国玺。

大则酿祸乱,小亦成击刺。

寻常瓜蔓抄,逮捕遍官吏。

至公反成私,大利亦生弊。

——黄遵宪评美国选举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从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黄遵宪《杂感》

(1)根据材料,黄遵宪是如何看美国的选举制度的?

(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黄遵宪的文学观。

(8分)

答案解析

1.A 由材料中“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可以看出在隋唐初期,在继承前代机构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新的中央机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

2.C 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会馆设在都城的比较多,既可为士绅提供活动场所,也为旅外同乡有困难者提供帮助,而且在外同乡到京城者,往往前往会馆食宿或会友,这说明当时的会馆功能比较完善,故选C。

3.B 根据材料信息和清朝设置军机处等史实,可以判断清朝之所以“无名臣”“无奸臣”,主要在于清朝皇帝对于皇权的空前集中和完全掌控,体现了君主专制体制发展到历史顶峰。

故选B。

4.C 根据史实,历史不会倒退,北宋司马光不可能主张恢复西汉时期的察举制,故A错误;材料反对“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不是反对礼教虚伪僵化,故B错误;宋明理学兴起,重申儒家伦理道德,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北宋的思想潮流,故C正确;经世致用思想是明清三大思想家提出,故D错误。

5.B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73年到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迅速增加。

由此可知,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

6.B 两者强调反对满清贵族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太平天国时期没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两者主张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故B正确;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材料论据不足,故C错误;主权在民材料没有体现,故D错误。

7.D 题干中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明中国还未过渡到市场经济,故A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主制度的建设,故B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错误;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取代原有的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现出了经济发展对法制建设的影响,故D正确。

8.D 材料中提到的修改是为了适应罗马奴隶主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掠夺和统治的需要,因为在这一法律体系中,罗马法和罗马公民是绝对中心,而非罗马公民会被罗马奴隶主以罗马国家的名义进行压榨。

因此D最符合题意。

9.A 由“无任何隶属关系”可以说明英帝国在向英联邦转变,故A正确;题干反映的恰恰是英帝国的衰落,B错误;题干展示的是英国殖民政策的消亡,而非改变,C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英帝国的情况,而非英王室的情况,D错误。

10.C 颁布《和平法令》属于“夺取俄国”的任务范畴,故A错误;颁布《土地法令》属于“夺取俄国”的任务范畴,意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B错误;十月革命之后,严峻的内外局势促使苏维埃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故C正确;新经济政策旨在解决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而引发的严重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故D错误。

11.C 美国低收入家庭获得联邦政府津贴最多,受福利政策调整影响最大,故A错误;材料只阐明美国各收入段家庭获得联邦政府津贴减少幅度,与企业税收无关,故B错误;受制于“滞胀”困境,美国大幅度削减国家福利开支,致使各收入段家庭获得的联邦津贴不同程度受影响,故C正确;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美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故D错误。

12.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苏之间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

80年代之后美苏逐渐走向“合作的两极”,说明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减弱。

13.

(1)农耕经济的封闭性造就了中国古代“重陆轻海”的意识;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实践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压制;儒家观念体系沉重地压抑着由海权所体现出的商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发育;海军建设和海权维护,耗资巨大,封建政府不愿投资或是无力承受。

(10分)

(2)具体表现:

反对列强侵略的迫切任务是捍卫中国的海权;捍卫中国海权应有具体的行动与高超的战略;以发展海洋实业作为恢复和保卫海权的基础;最终达到以海兴国。

(8分)

(3)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控制;旧中国政府的腐朽无能;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

(7分)

14.示例一:

信息:

秦代塑像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世俗生活化;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4分)

说明:

秦处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时代,体现了小农思想和小农特色下的文化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肯定人的欲望和人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特点。

(8分)

示例二:

信息:

秦代塑像排列整齐;利用众多直立静止塑像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赏、对人体的赞美;突出青年人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突出对人的丰富精神生活的赞赏。

(4分)

说明:

秦处于专制社会,体现了王权的威严,强调的是皇权至高无上;文艺复兴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8分)

15.

(1)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中体西用”。

发展:

注意到了国民公共心、国家观念、身体素质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上学用结合等。

(7分)

(2)评价:

维护封建君主统治和儒家思想统治地位,不利于社会发展。

但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目标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新式人才的培养。

(8分)

16.

(1)原因:

经济不景气的刺激性反应;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失望和愤怒;各派领导人提出不同的政治目标的推动;激进的热衷于政治的人的推动;自然形成,有其自身规律。

(6分)

(2)评价: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但取得一系列成果,如工人工作时间固定、《谷物法》的废除;《人民宪章》中的五条内容逐步实现,民众的部分权益得到实现,推动英国民主政治化进程;此外,把民主精神传播到世界,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9分)

17.

(1)表现形式:

军事打击与威慑;经济封锁和制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大众文化和媒体传播控制;确定国际“游戏”规则,无形控制世界。

(6分)

(2)影响:

导致冷战后部分地区冲突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和平面临威胁;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带来全方位挑战,大国竞争日益集中于软实力之争;推动国际格局向着单极化方向发展,不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9分)

18.

(1)他认为美国两党候选人互相攻击、互相揭底,违背了儒家礼法;美国这样的选举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大则酿成社会动乱,小则引起一系列刺杀事件,影响稳定大局。

(7分)

(2)黄遵宪认为人类文明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文学作品也要不断创新,不应该一味地遵古、拟古,陈陈相因,拾人糟粕;文学应该表现新思想、新内容,改革旧形式,以跟上时代潮流。

(8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