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4676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docx

22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八讲第十讲

 

第十讲唯物史观(上)——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内容提要】

本讲讲述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等四个问题。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其理论内容十分重要。

本讲的重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本讲的难点是如何理解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形态的区别。

本讲内容可以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问题讲述】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这一段话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

生产方式。

1.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2.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发展则起延缓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3.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007年名词解释,北京邮电大学】社会存在。

【2007年名词解释,北京工商大学】生产方式。

【2017年辨析题,宁波大学】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2009年简答题,中国传媒大学】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2

【2014年简答题,江苏大学】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008年论述题,北京邮电大学】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1.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2.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2017年名词解释,赣南师范大学】社会意识。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交往活动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方式,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生活和交往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同时改变。

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其变化、发展的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不知“私有”为何物。

随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意识相应产生。

可见,那种认为人从来就有“自私意识”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3

在的依赖性。

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

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要实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恩格斯说:

“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

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

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或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我国现在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

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是如此。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

族强。

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

主要表现在:

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7年名词解释,广西民族大学】意识形态。

【2017年辨析题,江西师范大学】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2018年简答题,四川师范大学】简述社会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

【2017年简答题,聊城大学】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2017年论述题,重庆工商大学】请论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2017年论述题,首都经贸大学】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该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其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二是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在现代生产中,

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

5

的趋势。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指出: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

例如,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商品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其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

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2)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

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

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

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包含剥削关系。

当然,个体劳动者的私有制中没有剥削关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这两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是并存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

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6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说: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可见,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

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

7

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自觉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辨析题,武汉大学】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07年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内容。

【2017年论述题,四川师范大学】试述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

【2017年论述题,四南科技大学】请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原理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马克思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并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2)上层建筑的内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

8

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2.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并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③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④只是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过渡形态,随着阶级消亡,国家才将“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

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①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③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但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也有复杂的情形,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而不同国体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

【2009年名词解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基础。

【2012年名词解释,中央财经大学】上层建筑。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③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9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