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13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讲绪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2

3、哲学的党性。

2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3

第二讲辩证唯物论

1、怎样认识物质概念?

3

2、如何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

4

3、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4

第三讲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4

2、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5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5

4、矛盾问题精髓原理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5

5、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6

6、如何理解辩证否定。

6

第四讲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6

2、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7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7

4、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关系。

8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8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8

7、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五讲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8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8

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8

4、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8

第六讲社会基本矛盾

1、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8

2、为什么说生产力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

9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9

第七讲社会意识形态

1、怎样理解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

9

2、什么是意识形态的本质?

9

3、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9

第八讲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思想第九讲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思想9

第十讲列宁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思想11

第一讲绪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答:

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而提出来的。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了一派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也是不同哲学派别进行斗争的焦点。

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3、哲学的党性。

答:

哲学的党派倾向,指任何哲学家、哲学派别无不分别隶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或阵营。

哲学的党性原则,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论断密切相关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这一原则,后来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列宁写道:

“最新的哲学象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

”这两个党派的斗争贯穿于全部哲学史。

某些哲学体系中可能既有唯物主义因素也有唯心主义因素,某些哲学家的具体论点也可能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是任何哲学体系或论点不可能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或凌架于两者之上;就其出发点和基本倾向来说,任何哲学都分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大党派、两大阵营,都有自己的党性。

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哲学的党性归根结柢反映着对立的社会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任何哲学派别都同一定的阶级相联系,这样或那样地为特定的阶级服务。

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反映先进阶级、集团、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唯心主义则代表保守的阶级、集团、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唯心主义哲学的某些流派,特别是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些代表人物,热衷于宣扬“哲学无党性”的思想。

他们或者否定把哲学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合理性,或者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之外的“第三条路线”。

他们企图掩盖自己的唯心主义立场和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实质,而这恰恰是资产阶级哲学党性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它把党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立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党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两者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在理论本身之中。

它越是彻底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服务,就越能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同时,它越是深刻全面地反映现实,揭示客观真理,就越能体现无产阶级哲学的党性。

哲学的党性原则,为研究、理解哲学斗争的历史和现状,为批判唯心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导方针。

哲学的党性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如一地坚持唯物主义,毫不妥协地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并且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发展唯物主义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答:

(从研究对象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从内容上看):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从特征、特点上看):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实践性是根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讲思考题答案

1、怎样认识物质概念?

答: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具体理解如下: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相对于意识现象来说只有物质现象才具有这种属性。

因此称“唯一”。

这也是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凡是物质现象必然有客观实在性。

无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管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还是人类社会中的;只要具备了“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

“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

不具有这一属性的就是意识范畴。

“客观实在性”是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物质现象的依据。

如有人提出:

“我的思想不依你的意识为转移”,于是得出思想是“客观”的结论。

并且为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给所谓“客观思想”取名为:

“客观存在”。

因为不敢取名叫“客观实在”,结果叫了“客观存在”。

“物质的当然还是物质的,而意识的也成了物质的”是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是拉美特利的哲学在21世纪的再现。

2、哲学中的物质是自然和社会中万事万物的共性,不是指事物本身,事物本身只是这一共性的载体。

所以我们把自然和社会中万事万物叫物质现象或物质的。

很多人没有搞清这一点,说明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哲学。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一般问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哲学上“物质”定义以及“矛盾”的定义,都必须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

不能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把哲学上的“矛盾”等同于生活中的矛盾。

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明白了哲学。

3、“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说明物质具有独立性,意识没有这种属性。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就算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也是要加上“相对”二字的。

“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也意味着单纯的意识活动是不会使物质现象发生变化的,但通过人的意识指导下的物质行为可以改变它的存在状态或具体形态。

“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是理解物质定义难点所在,有人提出:

一条不好走的路,他想变得好走一些,后来政府真的修了这条路。

于是得出:

这路变得好走是以他的意识为转移的结论。

试想这个人或政府主要领导就是单纯凭“想”而不实际去做,路会不会修好?

这个修路的过程是物质运动的过程,不是单纯的意识活动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有意识指导的过程。

意识的指导和单纯的意识活动是不同的。

4、“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

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这是可知论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然后才发现了他们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

这正是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规律。

但这种“客观实在性”无论是人们认识事物之前还是之后,它都以具体物质形态做载体而呈现着自己的属性。

2、如何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

答:

1) 世界是统一的,由此引出两个对立观点:

一元论和二元论。

2)世界统一于物质,由此引出两个对立观点: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3)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化的统一,是世界统一性的表现。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它告诉人们要从实际出发。

2)它告诉我们要有统一观念、全局思想。

3)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答:

(1)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

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属性,有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基本形式。

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基本形式。

实践中介是主体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或程序和方法。

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对立表现在:

在实践关系中,两者之间存在着改造和被改造的对立;在认识关系中两者之间存在着反映和被反应的对立。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

实践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第三讲唯物辩证法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答:

(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主题思想)——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普遍联系原则

1、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联系——呈现网状结构;整个世界就是由相互联系的万事万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2、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外部的内部的联系、本质的现象的联系、偶然的必然的联系、各种因果联系等各种各样的联系,着力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性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通过中介实现。

3、联系的条件性

第一,事物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一定条件

斯大林: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辩证法是“有条件论”,不是“无条件论”;条件是具体的、复杂多样的

第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现有的条件。

第三,改变条件不是随心所欲的,也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

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所需要的条件时,要充分考虑创造条件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二)永恒发展原则

1、发展的永恒性:

展的本质内容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发展永无止境。

2、发展的过程性

恩格斯: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存在的,不可能永世长存,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

3、发展的阶段性

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阶段

注意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不可超越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阶段,不能急于求成。

2、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92页)

(1)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结、依存、渗透、贯通的性质。

矛盾双方是互相连结、互相依存的。

它们共处于统一体中,有共同的基础,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

矛盾双方是互相渗透、相互贯通的,它们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表明对立面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

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排斥、否定、分离的倾向。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

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

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

1、内因和外因的概念---------P94第二、第三自然段

2、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P94第四自然段

3、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P95第三自然段

4、矛盾问题精髓原理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答:

1、矛盾问题精髓原理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的原理。

---------P107第一自然段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P107-108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哲学基础--------P109第三自然段

(2)实践基础-----P109第四自然段---P111第二自然段

(3)现实意义-----P112第三自然段

5、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他们的辩证关系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

第二,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旧质限制了量的活动范围,如果不通过质的根本变革,量的变化就不能超出旧有的界限。

只有通过质变,事物才能在突破旧质界限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6、如何理解辩证否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统一又斗争,斗争的结果,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就发生根本的变化,旧事物就被新事物所否定。

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正是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的。

(2)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否定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非连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一方面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质的根本变革;另一方面,又保留和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之发展到新的阶段。

新旧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的关系,在哲学上称为扬弃。

“扬弃”一词深刻揭示了新事物与被它否定的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

第四讲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172页)

(一)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

1、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所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其实质都是反映论。

反映,是意识的一种功能,即认识主体以一定形式、一定准确程度复制与再现意识之外的认识客体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功能。

反映,既不能离开它的物质承担者——作为主体的人和人脑,也不能离开它的对象——外部世界,离开了这二者,就不能形成反映。

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反映论的基本前提。

2、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是根本对立的。

唯心主义者把感觉、观念、精神看做世界的本质,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客观实在的反应。

是否承认反映论,是认识论上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条根本分界线;以任何形式否定反映论的哲学观点,都是对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的动摇和偏离。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可知论

1、不可知论:

是一种怀疑世界的客观存在,怀疑人类有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之能力的哲学观点。

2、可知论:

从反映论的原则出发,唯物主义哲学承认意识和客观存在之间的符合,承认人的认识可以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图像。

世界可以被认识,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必然引申出来的结论,反映论内在地包含了世界可知性的思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重点掌握)

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它认为,人们对周围事物既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物质世界首先使人们改造的对象,从而才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人们对外部事物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总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有所选择的。

思想、观念等主观的东西,并不是客观物质的东西在主体头脑中照镜子般的描述,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经过主体头脑的加工、改造、制作而形成的。

由于主体具有能动反映的能力,主体的认识便不会停留在客观对象的表面,而是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把握对象的本质,从而使认识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2、把辩证法引入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提到首要的地位,把实践的观点和反映的观点统一起来,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直观性和消极性,这是它同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

2、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80页)

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但如果把实践的这个作用绝对化,也会产生轻视理论的错误。

事实上,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的指导,脱离了理论的指导,不过是一种短视、盲目的实践。

我们说“实践第一”,是酒实践对理论的根源性而言的,丝毫没有贬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重点掌握)。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如果把理论的这一功能能绝对化,就有使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危险。

理论是绝对不能和实践相脱离的。

任何理论,如果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及时总结和吸取实践的新成果,也会停滞不前,失去生机和活力,成为僵的教条,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而陷入主观主义的错误。

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意义:

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回顾党的历史,什么时候坚持这一原则,革命事业就取得胜利,而一切的挫折和失败,从认识论根源来说,都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结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真对新的实际,自觉地把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人物。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86页)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指的是实践标准的至上性和权威性。

任何一个认识,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实践来检验,而没有别的东西能够代替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某一种理论、学说或观点,也许实践一时难以证实或驳倒它,但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这些理论、学说或观点的真理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由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总是同一定得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即总是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因而它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驳倒它那个时代提出的一切理论和学说;即使是被当时的实践证实了的某种真理性认识,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它的真理性也是有限度的、相对的。

全面准确地把握实践标准,既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权威性,又要看到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标准具有过程性、具体性,因而不能乞求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能够检验所有的认识,不能把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性认识绝对化。

4、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关系。

答:

1、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P188第三自然段

2、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关系---------P188第二自然段-P189第二自然段

(1)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P188第二自然段

(2)真理又具有价值属性--------P188第三自然段-P189第二自然段

(3)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价值性的前提和基础------P189第二自然段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P192第三自然段和P193第三自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不可分割

(2)相互渗透

(3)防止两种错误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P192—P196

答: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认识的质的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化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更高层次的飞跃

第五讲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答:

历史观: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参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222页、223页。

答:

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参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227页、228页、229页、230页。

答: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参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233、234、235页、236页、237页。

答: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马克思指出: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人的自觉活动是社会规律的集中表现。

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活动中,并通过人的活动而得以实现。

人的活动的能动性表现在主动性、合目的性、创造性、选择性。

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并没有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也没有否认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这正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

第六讲社会基本矛盾

一、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答案见:

马哲教程(黄皮)P241—第一自然段

要点一:

社会基本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