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804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docx

山东省青岛九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详细讲解版

省九中2016年自主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7.下列说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它受到的合力就大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树木的像

C.热量总是从能大的物体转向能小的物体

D.乘坐宇宙飞船的宇航员到达太空后,惯性消失

8.如图1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容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液体的密度为2ρ,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液体的上表面齐平,则下列说确的是

A.物块的密度为3ρ

B.物块的密度为1.5ρ

C.如果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物块受的浮力会减小

D.如果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物块受的浮力不变

9.

如图2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C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10.如图3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

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

C.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所示变小

D.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测力计所示变大

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与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源电压恒定,当他将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

A.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B.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C.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然后减小到原值

D.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值

12.

如图5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

从小球刚接触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5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

不计空气阻力,弹簧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从a到b过程,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D.从b到c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13.如图6所示,R1=4Ω,R2=6Ω,R3=4.8Ω,若在A、C两点之间加上U=6V的电压,则下列说确的是

A.A、C间的总电阻是8.8Ω

B.电流表的示数是1A

C.流过电阻R1和R2电阻的电流之比为2∶3

D.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1W

2、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6分,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4.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7所示,图像c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曲线,下列说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

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C.在0~5s,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图8

D.在0~10s,物体c的平均速度是1m/s

15.如图8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

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的轻弹簧上的弹力

,则细中拉力F1和B对地面的压力F2的可能值分别为

A.7N和10NB.5N和2NC.1N和6ND.2N和5N

16.如图9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确是是

图9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2N

B.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5N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4.8W

D.在2s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

17.在如图10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0乙所示。

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阻是12Ω

B.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W

D.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第Ⅱ卷(共65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7分)

21.(10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

现在有电源(3V,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A,阻约为0.025Ω)

B.电流表(0~0.6A,阻约为0.125Ω)

C.电压表(0~3V,阻约为3kΩ)

D.电压表(0~15V,阻约为15kΩ)

(1)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1中的(选填“甲”或“乙”)。

(2)图11丙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

请根据在

(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3)接通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由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4)

图12

排除故障后,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

某次电表示数如图12示数,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若在

(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

(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28分)

22.(14)如图13为小强同学设计的电热水器的原理图,该电热水器具有加热、保温功能。

图13中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保护电阻R0、电压恒为6V的电源U1、导线等组成控制电路。

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I<10mA时,继电器上方触点和触点c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I≥10mA时,电磁铁的衔铁被吸下,继电器下方触点和触点a、b接通。

热敏电阻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15mA,其电阻R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14,热敏电阻和加热电路中的三只电阻R1、R2、R3均置于储水箱中。

已知R1=33Ω、R2=66Ω、R3=154Ω、U2=220V。

(1)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

(2)保温状态下,若加热电路的发热功率等于热水器散热功率的80%,求10分钟热水器散失的热量。

(3)

为控制电路正常工作,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多大?

若R0为该值,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储水箱中水温是多少?

23.

(14分)在九中新校区建设工地上,需要利用滑轮组装置和机车把低处50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组装置如图15所示。

当机车牵引绳子的拉力F按图16所示随时间变化时,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17和图18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4m2,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

求:

(1)在2~3s,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拉力F做的功W

(3)在0~1s,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省九中2016年自主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详细解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7.下列说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它受到的合力就大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树木的像

C.热量总是从能大的物体转向能小的物体

D.乘坐宇宙飞船的宇航员到达太空后,惯性消失

解析:

合力为零时,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可大可小,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所以,A选项错误。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树木对水面这一平面镜成的像,所以,B选项正确。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所以,C选项错误。

质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有质量就有惯性。

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分析,正确选项是B。

图1

8.如图1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容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液体的密度为2ρ,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液体的上表面齐平,则下列说确的是

A.物块的密度为3ρ

B.物块的密度为1.5ρ

C.如果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物块受的浮力会减小

D.如果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物块受的浮力不变

解析:

物块悬浮,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二力平衡,设物块体积为V,根据二力平衡得到:

,整理有:

选项B正确。

当在物块上再加一小铁块,物块仍然悬浮,则物块和小铁块整体重力增大,物块仍然悬浮,整体二力平衡,所以,浮力也增大,选项C、D都错。

综上分析,正确选项是B。

9.如图2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C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解析:

匀速运动整体或单独个体合力均为零。

B物体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所以,B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

因为A物体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所以,A物体还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是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水平方向二力平衡,C物体还受到地面给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对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图3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A。

10.如图3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

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

C.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所示变小

D.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测力计所示变大

解析:

闭合开关,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螺线管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

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条形磁铁受到向上排斥力,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螺线管磁性增强,排斥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继续变小。

设电源电压是U,

,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综上所分析,正确选项是C。

图4

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与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源电压恒定,当他将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

A.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B.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C.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然后减小到原值

D.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值

解析:

设电源电压是U,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与电阻R并联,流过安培表的电流是:

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连接在电路中,电阻R被安培表短路,流过安培表的电流是:

那么,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安培表的示数是先增大还是先减小呢?

通过安培表的电流是:

对上式最后分母分析有:

,这是二次函数,由数学知识可以知道,当

时,Rx有最大值,Rx的最大值是:

通过安培表电流的最小值是:

综上分析,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到原值的0.8倍,然后增大到原值。

所以,选项D正确。

图5

甲乙

12.如图5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

从小球刚接触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5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

不计空气阻力,弹簧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从a到b过程,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D.从b到c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解析:

先分析图5乙,a点表示小球刚接触到弹簧(△l为零),有一定速度;b点表示小球速度最大,它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二力平衡;c点表示小球速度为零,它受到的重力小于弹簧的弹力,合力向上,弹簧被压缩的最短。

弹力与弹簧压缩的长度成正比,所以弹力一直增大,A选项错误。

小球从a到b过程,速度最大,从b到c过程,速度减小。

所以,动能先增大,然后减小。

所以,选项B错误。

小球从a到b过程,弹簧被压缩,小球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所以,选项C正确。

小球从b到c过程,速度从最大减小到零,高度下降,所以,是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小球的机械能不变,在D选项中,只讲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其实,主要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可见,选项D回答不全面。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C。

13.如图6所示,R1=4Ω,R2=6Ω,R3=4.8Ω,若在A、C两点之间加上U=6V的电压,则下列说确的是

A.A、C间的总电阻是8.8Ω

B.电流表的示数是1A

C.流过电阻R1和R2电阻的电流之比为2∶3

D.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1W

解析:

A、C间的总电阻是R1和R2并联后在与R3串联,所以,总电阻是:

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是:

电阻R1、R2并联关系,它们的电阻之比是: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

通过分析,正确选项是D。

3、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6分,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4.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7所示,图像c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曲线,下列说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

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C.在0~5s,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D.在0~10s,物体c的平均速度是1m/s

解析:

根据图7,可以知道,开始a、b两个物体在一起并与c物体相距10m,然后,a物体向前运动,b物体往路程起点运动,a、b两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都是:

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20m。

依题意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都做直线运动,c物体的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它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10s,物体c的平均速度是:

图8

综上所分析,选项B、C、D正确。

15.如图8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

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的轻弹簧上的弹力

,则细中拉力F1和B对地面的压力F2的可能值分别为

A.7N和10NB.5N和2NC.1N和6ND.2N和5N

解析:

弹簧有两种可能,一种被拉长,一种被压缩。

设地面对B物体的的支持力为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弹簧被拉长时,对A、B两物体受力分析如图9和图10。

由图9可以得到:

,由图10可以得到:

所以,选项B正确。

图9图10图11图12

 

当弹簧被压缩时,对A、B两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1和图12。

由图11可以得到:

,由图12可以得到:

所以,选项C正确。

综上分析,正确选项是B和C。

16.如图13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确是是

图13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2N

B.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5N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4.8W

D.在2s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

解析:

首先进行受力分析,物体B静止,动滑轮和A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们水平方向合力为零。

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5N。

在对动滑轮水平方向受三个力:

水平拉力F,两段绳子的拉力2T,所以,绳子拉力T=12N。

对物体A水平方向受三个力: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B对物体A有水平向右的fB对A=5N摩擦力。

水平向左绳子拉力T=12N,还受到地面给物体A的摩擦力,其大小是:

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

在2s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是: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B、D。

甲乙

图14

17.在如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4乙所示。

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阻是12Ω

B.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W

D.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解析:

当开关闭合后,灯泡L1两端电压是3V,根据图14乙可知,此时,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25A,灯泡L1的电阻是:

因为灯L2、L3是串联,加在灯泡L2两端电压是1.5V,根据图14乙可知,此时,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20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25A。

所以,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1.25倍。

泡L2消耗的电功率是:

,因为灯泡L3与灯泡L2的电压、电流一样,消耗的电功率也一样,也是0.3W。

综上分析,正确选项是A、C。

第Ⅱ卷(共65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7分)

21.(10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

现在有电源(3V,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A,阻约为0.025Ω)

B.电流表(0~0.6A,阻约为0.125Ω)

C.电压表(0~3V,阻约为3kΩ)

D.电压表(0~15V,阻约为15kΩ)

(1)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5中的(选填“甲”或“乙”)。

图15

(2)图15丙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

请根据在

(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3)接通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由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图16

(4)排除故障后,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

某次电表示数如图16示数,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若在

(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

(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解析:

(1)电流表、电压表选用时,指针偏转最好要超过三分之一。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

,所以,电流表选择是(0~0.6A,阻约为0.125Ω)选项B。

电源电压只有3V,所以,电压表选择是(0~3V,阻约为3kΩ)选项C。

因为电压表阻比待测电阻大的非常多,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电流基本上都经过待测电阻,把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之外,即电流表外接法。

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5中的甲。

(2)按图15甲连接电路,如图17所示。

(3)接通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在器材都是完好的情况下,电流表没有示数电路肯定断路,现在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断路发生在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由图17可知是待测电阻Rx没有连接好,发生断路。

(4)电阻的测量值是:

(5)选用图15甲电路,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准确值,电流表测量是两条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所以,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选择B。

选用图15乙电路,电流表测量的电流是准确值,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待测电阻和电流表它们的总电压,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所以,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选择D。

答:

(1)BC甲

(2)如图17(3)待测电阻Rx处发生断路

(4)电阻的测量值是5.2Ω。

(5)BD

4、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28分)

22.(14)如图18为小强同学设计的电热水器的原理图,该电热水器具有加热、保温功能。

图18中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保护电阻R0、电压恒为6V的电源U1、导线等组成控制电路。

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I<10mA时,继电器上方触点和触点c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I≥10mA时,电磁铁的衔铁被吸下,继电器下方触点和触点a、b接通。

热敏电阻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15mA,其电阻R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19,热敏电阻和加热电路中的三只电阻R1、R2、R3均置于储水箱中。

已知R1=33Ω、R2=66Ω、R3=154Ω、U2=220V。

(1)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

(2)保温状态下,若加热电路的发热功率等于热水器散热功率的80%,求10分钟热水器散失的热量。

(3)为控制电路正常工作,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多大?

若R0为该值,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储水箱中水温是多少?

解析:

(1)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由电阻R1、R2并联组成,其总电阻是:

(2)衔铁未被吸下时,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此时,加热电路由R2、R3串联组成,加热电路的10分钟产生的热量是:

10分钟热水器散失的热量是:

(3)由图19可知,温度35℃时,热敏电阻最小值是200Ω,热敏电阻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15mA,所以,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是:

电磁铁的衔铁刚好被吸下,电磁铁线圈中电流I=10mA,此时,R0=200Ω,热敏电阻是多少?

控制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有:

再根据图19,热敏电阻R=400Ω时,对应温度是60℃。

答:

(1)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的总电阻是22Ω。

(2)10分钟热水器散失的热量是1.65×105J。

(3)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200Ω,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储水箱中水温是60℃。

24.

(14分)在九中新校区建设工地上,需要利用滑轮组装置和机车把低处50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组装置如图20所示。

当机车牵引绳子的拉力F按图21所示随时间变化时,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22和图23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4m2,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

求:

(1)在2~3s,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拉力F做的功W

(3)在0~1s,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图21图22图23

解析:

(1)动滑轮是由3段绳子承担。

拉力移动距离是重物上升高度的3倍,即s=3h。

拉力绳子移动的速度也是重物上升速度的3倍,在2~3s,根据图21可知,由图22可知,重物匀速上升速度是2.5m/s,拉力是1800N,拉力F的功率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在1~2s,由图21可知,拉力是2250N,重物上升高度是1.25m,拉力F做的功是:

(3)设动滑轮的重力是G动。

由图22可知,在1~2s,重物加速上升,合力向上,在2~3s,重物匀速上升,合力为零,所以,在2~3s,对动滑轮和重物整体受力分析有:

绳子拉力F=1800N,并且有3段绳子向上的拉力;动滑轮的重力是G动;重物的重力G物=5000N,因此,动滑轮的重力是:

在0~1s,由图22和图23可知,重物静止。

由图21可知,拉力是1000N。

对动滑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