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257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4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专题9植物的激素调节

1、下面是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据图分析,相关实验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鲍森·詹森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IAA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拜尔认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C.温特认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D.达尔文认为单侧光对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使向光面生长比背光面更快,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2、下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A能接受生长素的刺激,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酶X所处环境溶液pH下降

C.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酶X所处溶液pH向光侧比背光侧低

D.被激活的酶X催化纤维素分子间的多糖链断裂,使细胞壁松散后细胞吸水伸长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用化学渗透假说解释。

如图所示,细胞膜上的质子杲水解ATP,将H+从细胞质释放到细胞壁,使细胞壁空间pH=5,而细胞质基质pH=7,此时细胞外的生长素主要呈非解离型(IAAH),亲脂性较强,在细胞质基质中,IAAH转化为阴离子型生长素(IAA-),由特异分布在基部一侧的被动运输载体蛋白PIN和PGP运出细胞,另一种运输方式是由AUX1(向细胞中输入的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及PIN和PGP负责运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受到呼吸抑制剂的影响,但与植物放置的方向无关

B.图中运输H+和IAA-的“〇”为AUX1,“

”为PIN和PGP,IAAH通过被动运输进人细胞

C.根据图示可知,IAA-从顶部进入细胞的过程直接由ATP水解供能

D.图中载体蛋白对IAA-的运输表明同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4、如图甲表示某植株幼苗的芽和根经单侧光处理后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用单侧光处理这段时间内图甲中A、B、C、D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单侧光照射后可引起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图乙中E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F处的主要原因是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图乙中曲线①②分别代表图甲中B、D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若将图甲植株的实验条件改为顺时针水平横放,各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与该实验相同

5、如图是科研人员对水稻根进行中.侧光照射后的实验现象示意图,如表是实验后测量的结果(黑暗处理下的向光侧和背光侧指的是光照处理下相对应的一侧),实验后所有水稻的根都较实验前增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强光处理组根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差异,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貝有两重性

B.由表可知,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单侧光使生长素横向运输

C.浓度为421.6μg/g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效果强于浓度为498.2μg/g时

D.生长素浓度为418.2μg/g时,对根生长的作用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6、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取得的胚芽鞘切段(长度为4mm)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到5种不同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24h,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下图。

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切段浸入蒸馏水1h是为了减少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两组实验中切段的长度均先增后减,说明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需要再重复一次

D.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为1mg/L左右

7、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取若干株生长状况良好且相近的该植物,将其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并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细胞分裂素施用量(g/1.5L营养液)

叶绿素总量(mg/g)

叶绿素a/叶绿素b

气孔阻力(s/cm)

净光合速率[μmol/(m2·a)]

甲组

0

1.637

2.083

0.362

7.40

乙组

0.5

1.816

1.703

0.392

7.50

丙组

1.0

2.259

1.811

0.241

8.24

丁组

3.0

2.138

1.732

0.382

7.97

A.细胞分裂素可使叶绿素总量增加,进而使光合速率增大

B.细胞分裂素对促进叶绿素b合成的作用更强

C.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两重性

D.细胞分裂素不可作为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8、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促干旱条件下,ABA促进野生型幼苗根的生长,抑制其茎叶的生长

B.干旱条件下,突变体幼苗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加快,更容易出现萎蔫

C.脱落酸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尖分生区、萎蔫叶片

D.由此推测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减少,ABA增多抑制种子萌发

9、研究表明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缩短与GA2氧化酶有关,GA2氧化酶可以将活性赤霉素转化为非活性赤霉素: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敲除GA2氧化酶基因的水稻具有抗倒伏性

B.可利用赤霉素合成基因缺陷突变体培育抗倒伏水稻

C.不抗倒伏水稻的GA2氧化酶在茎秆基部节间高表达

D.高活性GA2氧化酶使得茎秆基部活性赤霉素含量升高

10、植物枝条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调节。

近期发现植物体内的独脚金内酯(SL)也与侧芽生长有关。

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和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将保留有顶芽和等量侧芽的A、B两个枝条嫁接到同一个根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两个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不能作出的推测是()

A.SL的合成部位是根

B.SL抑制侧芽的生长

C.SL可由根运输到枝条

D.SL通过生长素起作用

11、藤上还没有成熟就“疯狂”地炸裂开来的西瓜被称为“爆炸西瓜”。

罪魁祸首是膨大素(果实膨大剂),膨大素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叶绿素合成,延长叶片保绿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膨大素是植物细胞产生的少量激素

B.膨大素与细胞分裂素间存在协同关系

C.膨大素与脱落酸间存在拮抗关系

D.膨大素处理后的叶片制成的色素带,其下面两条会变宽

12、网络上有人将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水果称为“激素水果”,一时间众说纷纭。

乙烯和乙烯利都常被用于水果催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由植物体内成熟的部位合成,并受植物基因组控制

B.用乙烯利催熟比用乙烯催熟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

C.人体无乙烯和乙烯利受体,所以食用乙烯或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D.农业生产上应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考虑浓度、残留等问题

13、如图为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干旱处理下在第4天之前叶片中的生长素浓度比脱落酸的高

B.实验中,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越来越低,脱落酸浓度越来越高

C.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D.脱落酸浓度增大不利于叶片适应干旱环境

14、某兴趣小组探究了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对瓜尔豆叶片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除喷施激素处理不同外,其他采用相同的常规方法管理,用相应仪器测定瓜尔豆叶片叶绿(Chl)含量,结果如图(图中A1、A2、A3和G1、G2、G3分别表示脱落酸和赤霉素的三个不同浓度,CK为蒸馏水对照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各个发育时期,用不同浓度脱落酸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B.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使瓜尔豆叶片出现颜色淡绿化现象,可能是由叶绿素的稀释引起的

C.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各个处理间差异明显

D.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可得出脱落酸在影响叶绿素含量上具有两重性

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以利于保存

B.植物的向光性、顶端优势均能反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在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中,生长素类似物改变了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

16、顶端弯钩(图甲)是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的一种重要结构,其可使幼苗顺利出土和保障幼苗的成活率。

为研究乙烯和茉莉素对顶端弯钩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无土黑暗条件下利用黄豆幼苗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弯钩是由下胚轴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而形成的。

据图甲判断,生长素浓度为a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简要说明理由:

2.图乙中,①组的作用是。

乙烯还具有的重要生理功能是。

3.由图乙可知,乙烯可(填“促进”或“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其与乙烯在促进弯钩形成方面表现为(填“协同”或“拮抗”)关系。

4.顶端弯钩等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共同调节的结果:

5.进一步研究发现,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1基因有关,用乙烯处理细胞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乙烯作用的分子机制是。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列

处理前

处理后

HLSI基因︰HLSImRNA︰HLSI蛋白质

1︰3.1︰11

1︰5.4︰21.7

17、脱落酸(ABA)素有“逆境激素”之称。

科研人员欲探讨拟南芥在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微管结合蛋白)、微管、Ca2+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旨在深入了解气孔运动机理,为农作物抵御干旱、保证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AB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

2.保卫细胞、气孔与微管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研究小组为探究在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与微管的关系,设计实验:

取野生型和WDL3变异拟南芥植株(无法形成WDL3)叶片,置于表皮条缓冲液中,光照2h使气孔充分打开,然后分别移至相同处理液中,30min后撕取下表皮制片并用_____观察,测量气孔开度,结果如左图;同时检测保卫细胞中微管的排布状态,结果如右图。

此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处理液应用_______(溶液)再加ABA配制而成。

根据左图结果推测,WDL3与气孔开度的关系是_________。

综合两个结果推测WDL3对气孔开度影响的机理是。

3.在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的基础上,为验证“WDL3会促进叶片失水”这一假设,将WDL3变异植株叶片放于通风橱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重量,计算叶片失水率。

请完善该实验方案:

4.有资料显示:

ABA发挥作用需与细胞中的相应受体结合,之后引起保卫细胞中微管及Ca2+的相互作用,Ca2+通过调节保卫细胞微管动态排布进行信息传递;反过来,保卫细胞微管动态排布对Ca2+的流动也存在调节作用,影响气孔的开闭,最终调节植物失水率。

请结合上述实验及资料内容,用文字和“→”(可添加必要的注释)表示在ABA诱导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微管、Ca2+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写出可能的途径)。

18、赤霉素是一种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激素。

1926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患“恶苗病”,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

他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与“恶苗病”同样的症状。

后来,,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赤霉素。

请回答下面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的赤霉素同样能使水稻幼苗出现与“恶苗病”相同症状的事实能否说明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许参观啤酒厂后知道,现在大多数啤酒生产所利用的大麦不是发芽的大麦,而是用赤霉素处理过的大麦。

大麦的种子在组成上包括种皮、糊粉层、胚和胚乳几部分,糊粉层细胞产生的α-淀粉酶可将胚乳中的淀粉水解,为酿酒酵母提供葡萄糖。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首先他将大麦种子切成了X、Y两部分,如图所示:

他利用上图中的X、Y为实验材料,以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为试剂进行广如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分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一段时间后胚乳中淀粉量的变化

a

蒸馏水

胚乳中淀粉明显减少

X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胚乳中淀粉明显减少

X

b

胚乳中淀粉未见明显减少

①请结合该同学所选择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写出a、b所表示的具体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和大麦发芽时胚产生的某种物质的生理作用类似,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

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某植株来说,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要比茎低得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氣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艮索的氧化有关。

步骤1: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

给予甲组______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______光照。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检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生长素和乙烯等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生长素和乙烯在调节菠萝开花方面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生长素通过影响进而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

2、若某原本生长旺盛的菠萝植株体内蛋氨酸合成受阻,菠萝植株的表现可能为。

3、在使用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生长时,若使用不当会造成残留,甲同学认为残留的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内不能起作用,因为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如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和胰岛素相同,都为,而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乙同学不认同甲同学的观点,并举例乙烯进入人体后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活性降低可能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填“持续兴奋”或“不能兴奋”)。

4、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存在致癌的可能性,在农业生产中应特别注意残留问题,如青鲜素。

青鲜素在生产上常用于延长水果的储存期,但其是一种致癌因子,易造成人体细胞中

的发生突变,进而引起癌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鲍森•詹森实验和拜尔实验中还不知道这种影响物质是什么,A、B错误。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温特把它命名为生长素,C正确。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D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过程,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能量供应,进而抑制极性运输过程,极性运输是植物本身的特性,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其运输方向不会受到植物放置方向的影响,A正确;由题及图示中的信息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IAA-浓度高,说明IAA-从细胞壁空间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而IAA-从细胞质基质运输到细胞壁空间为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所以“〇”为AUX1,“

”为PIN和PGP,又根据题意IAAH亲脂性强,可知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IAA-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与H+协同转运的过程,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直接由H+的电化学势能提供,仅从图示不能判断该过程是否直接由ATP供能,C错误;AUXI是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而PIN和PGP是被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说明IAA-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D正确。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单侧光照射后会引起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A正确;芽和根相比,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更高,根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于芽处,B正确;由图甲可知,单侧光照射芽后A处的生长素向B处运输,B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A处,B处生长较快,芽向光弯曲生长;单侧光照射根后,图1中根背光弯曲生长,是因为根对生长素较敏感,C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D处,C处根的生长受抑制,故出现了根背光生长的现象,由分析可知,图乙中曲线①②分别代表图甲中B、C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错误;若将图甲植株的实验条件改为顺时针水平横放,受重力的影响,B处生长素浓度高于A处,C处生长素浓度高于D处,生长素浓度变化与该实验相同,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仅从强光处理组根生长的状况不能确定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也可能是促进生长的程度不同,A错误。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黑暗处理组相比,强光处理组和弱光处理组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都升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都降低,可推测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原因可能足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B正确。

根据生长索作用的特点分析.浓度为421.6μg/g与498.2μg/g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可能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只是其促进作用小于向光侧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

黑暗处理组的水稻根正常生长,故生长素浓度为418.2μg/g时,对根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促进,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是为了减小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的切段长度都变长,只能体现A具有促进伸长的作用,不能体现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生长素类似物A的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相差较大,需要再重复一次,C正确;图中切段平均长度在生长素类似物A浓度为1mg/L时最大,这说明生长素类似物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可能在1mg/L左右,D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使叶绿素总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大,A正确;和对照组(甲组)对比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使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降低,而叶绿素的总量增加,所以可以断定细胞分裂素对促进叶绿素b合成的作用更强,B正确;和甲组比较,乙、丙、丁组中细胞分裂素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未体现抑制作用,所以看不出两重性,C错误;细胞分裂素对叶绿素的产生有调节作用,而不是作为叶绿素的组成成分,D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由题可知,干旱条件下,相同时间内ABA缺失突变体茎叶的增长量大于野生型,而根的增长量小于野生型,说明脱落酸能促进根的生长,而抑制茎叶的生长,A项正确;干旱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突变体的茎叶长度比野生型的大,蒸腾作用速率较快,水分散失较多,更容易萎蔫,B项正确;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C项错误;在干旱条件下,脱落酸能抑制茎叶的生长,而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由此可推测,ABA含量增加可能会抑制种子萌发,D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赤霉素的作用。

敲除GA2氧化酶基因,不能合成GA2氧化酶,导致水稻茎秆基部节间不能缩短,水稻不具有抗倒伏性,A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而赤霉素合成基因缺陷突变体不能合成赤霉素,因此可用来培育抗倒伏水稻,B正确;不抗倒伏水稻的GA2氧化酶在茎秆基部节间含量低,C错误;高活性GA2氧化酶使得茎秆基部活性赤霉素含量降低,非活性赤霉素含量升高,D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独脚金内酯(SL)与侧芽生长的关系。

图中将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与野生型枝条共同嫁接到野生型植株根上,侧芽长度相同且均很短,说明SL合成与根有关,而与枝条无关,A正确;突变体不能合成SL,枝条嫁接在突变体的根上,侧芽生长快,说明SL抑制侧芽的生长,B正确;产生SL的部位是根,而发挥作用的部位是侧芽,说明SL可由根运输到枝条,C正确;SL是否通过生长素起作用,通过题干与实验结果无法判定,D错误。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膨大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膨大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二者间存在协同关系,B正确;脱落酸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膨大素促进叶绿素合成,延长叶片保绿时间,二者存在拮抗作用,C正确;嘭大素促进叶绿素合成,膨大素处理后的叶片制成的色素带,其下面两条会变宽,D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乙烯的作用原理。

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A错误;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B正确;乙烯或乙烯利只能作用于植物,人体无相应受体,C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毒性、药物残留、处理部位、浓度等问题,D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纵坐标的单位和曲线变化可知:

干旱处理下在第4天之前叶片中的生长素浓度不总是比脱落酸的高,A错误;看图可知,随着实验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呈逐渐减小趋势,脱落酸浓度先上升,再保持较高浓度,B错误;脱落酸对照组和实验组(干旱)相差很大,而生长素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别不大,说明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随着实验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先上升,再保持较高浓度,可见脱落酸浓度增大可能有利于叶片适应干旱环境,D错误。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柱形图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在始花期和盛荚期,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相当;在盛花期,A3的脱落酸叶绿素含量多于对照组,A1与A3的脱落酸叶绿素含量少于对照组;在鼓粒期,叶绿素含量多于对照组,A错误;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