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docx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
人们对这些因素有不同的划分,对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可以区分为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指环境的影响,部因素主要包括人的遗传素质、过去经验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于对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这一区分,需要说明这样几点:
第一,上述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情形中,其作用力是有强弱之分、方向之别的。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对人的发展作用相对减弱。
第二,将教育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因素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意味着否认或低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因素的类别与各因素影响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性的联系。
教育不能作为一个纯粹的外部因素。
从教育的三要素来看,教育既可以是影响人发展的外因也可以是因。
第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几乎不存在固定的因或外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外部因素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第四,这些外部因素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
外因通过因而起作用,而现有的因又是在过去外因的影响下形成的。
比如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又会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
第五,在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使外因发生相互作用的桥梁。
在人的发展中,活动是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外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根本性因素。
也正是藉着活动,外部因素才对人的发展发生作用,儿童是在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接受环境的影响的;儿童发展的因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作用。
离开了活动,儿童的因就不可能与外因产生联系.儿童在发展的可能性就不可能通过外因作用而转化为现实性。
我们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
下文将对这些基本因素进行探讨。
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将在第三节进行着重论述。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
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
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
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
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
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
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作为一种过程,成熟是由一系列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
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身体发展的基本路线和状态。
按照正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
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达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
心理学家格塞尔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就是对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
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以在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
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前已述及,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和变异性。
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
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别,会给人的身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异。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在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也有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的构造和机能都会具有不同的素质差异。
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揭示了人的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的差别;心理上,遗传会给个体的能力发展和性格气质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是人们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自然前提。
如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才能、特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遗传素质的影响。
由于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善于思辨的科学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有才能的音乐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
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优生问题。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就遗传基因来说,它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甚至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
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
科学实验还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
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视觉输入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经的精细等。
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
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人的遗传素质大部分处于常态。
对遗传素质处于常态的人来说,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便不起决定性作用。
然而,对处在常态两端的各占3%一5%的个体来说,遗传素质对其便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弱智决定了一个儿童终生处于低能状态;而对超常儿童来说,则因他具备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极优越的天资,如果后天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就会使他在某方面的发展,达到他人无可比拟的水平。
遗传上的这种差异不是通过简单的后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弥补和改善的。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前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经研究指出,至学龄中期,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式,遗传已对它几乎没有影响。
原因有二:
一是发展作为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随时间推进,潜在已成现实或潜在错过了变为现实的过程,潜在因素的作用就变弱了;二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与增强,人的心理发展也趋向高级复杂,故遗传的作用就相对减弱。
讨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
“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美国斯坦莱·霍尔也说: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上述说法表明了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
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也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
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人从出生起就面对现实社会而不能选择,只有认识和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人才能生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环境按构成围的大小为标准,又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于同一地区的相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大环境基本一致,小环境则千差万别。
一般来讲,大环境限制了个体发展的总的程度和水平,小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更为具体和直接。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均有影响作用。
自然环境影响到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的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的直接影响作用在相对的减弱。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更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因此,关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
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别,每个人的思想、品行、才能与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烙印。
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
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里,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
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
“狼孩”的事例就是有力的证明。
2.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围。
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创造和决定一定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着、发展着,人的发展程度和围直接为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
原始社会,生产力不能提供任何剩余产品,决定了人的发展是十分低下的。
现代生产力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就可以达到空前的高度。
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在人类社会中每个成员也总是和其他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个人出生到世界上来,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与人关系的体系之中。
这种社会关系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这种阶级地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面貌、需要、兴趣、情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
同时,各个阶级所拥有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阶级社会中,一部分人占有发展的垄断权,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发展权),它也影响到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
从较低层次看,青少年儿童总是直接生活在各种社会细胞之中,如家庭、邻里、同伴、集团、学校等等,其中所发生的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均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近期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就说明家庭的结构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都会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留下它的痕迹。
再次,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容。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
广义的社会意识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科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容,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特别是文化传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既深且巨。
文化传统发端于过去,承继至现在,并将影响将来。
它影响着现代人的言行,而人们往往并不自觉,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另外,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把实践中所积累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以科学、哲学、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等形式保存起来和留传下去。
一个人从掌握语言文字开始就在与成人交往中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
这些社会意识就成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容。
可见,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
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先天因素,后天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社会性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总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
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尤其是人们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为生活其中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人们发展出更优良的素质创造了条件,而人的发展又为社会进化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根据人的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可以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分为两种:
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
所谓被动接受的方式,意味着人总是首先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影响,然后才能获得发展。
所谓主动选择的方式即是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离不开个体的主动选择,需要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首先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这一点与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有关。
环境的给定性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
一个人生来便不能选择家庭、民族,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社会、群体和国家中,他必须继承以往历史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和各种社会关系。
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的一面,对于儿童来说是无可选择的。
这些环境及其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只能在先在的、既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或摆脱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只有适应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而生活,并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另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对于一个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展的儿童来说,他不知道如何选择,只能接受环境的影响。
在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儿童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提供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
在这种状态下,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环境引导的结果。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儿童习惯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果,而环境的引导是教育的作用。
(2)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具有给定性、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多变性、自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它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影响的主动选择上。
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和反应也是不同的。
因为人们总是按照他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需要等来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的。
每个人所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
但它一经产生后,就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
以后,当其它环境因素作用于人时,就要由原来已经获得和形成的知识、经验、需要和兴趣来对外部影响进行改造,通过这样的思维矛盾运动来接受外部的影响。
由此说明,人的大脑不是一种原料的仓库,而是一个加工场。
也正因为这样,同样的环境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
所以,对于环境的影响决不能从简单的、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
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倾向不同,对客观环境的反应也就不同。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
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由此可见,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
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
导学2—3:
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为刺激和反应,思维和情绪也不例外,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刺激决定反应,环境决定行为,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被动的适应者。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们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
”这是典型的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它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遗传决定论”一样,“环境决定论”在儿童发展的问题上也是片面的。
讨论: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这句话蕴含着什么道理?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主观能动性。
同时这种能动性能把人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也叫自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特性。
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一切动物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的意志的印记,只有人才能支配自然界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自觉性,表明了人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意识方面来说,它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等主观积极性;从它的外部表现来看,则表现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来源于人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部矛盾运动。
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任务、问题和困难等),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
需求分为生物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是与维持人的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低级要求,如对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的需求;后者是体现着人的社会动机的高级要求,如对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活动等的需求,它对人的学习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需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代表着新的一面,它与人的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构成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部矛盾,这种部矛盾的运动,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因或动力。
需要当被主体意识到并激起人的活动意向时便转化成为动机。
由动机所引起的行动的预期结果便是目的,由目的制约着人的行动。
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意向性总和构成人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实际上人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于是,这一矛盾便激发人们的学习需要,并由需要引起学习的动机和目的。
这种自觉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便成为学习的具体动力。
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善于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他们的心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活动过程中,为了解决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始终是作为活动主体而存在的。
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人的能动性。
(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部因素。
部因素包括遗传素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现有的经验和水平等;外部因素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也属于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
人的遗传素质同主观能动性,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部因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因而起作用,作为部因素,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人发展的现实性,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能动的活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体自己的精神财富的过程。
这种转化过程不像用镜子来反映事物那样,它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
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外在的学习容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
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
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在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
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已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既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活动只当作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同时,也批判了唯心主义者脱离客观实际,由主观的抽象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人的“自我意识”。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两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顾学生的特点,视学生为消极的容器,生填硬灌,注入式的教学,这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另外,西方的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脱离社会条件,片面倡导学生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其实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无条件的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种倾向犯有—个共同错误,这就是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