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卷及答案.docx
《上海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卷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卷及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2015.4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第
卷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三民主义”具体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C.戈尔巴乔夫为克服国内危机,先后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改革
D.奥巴马在2012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继续连任美国家总统
2.右图所示是树立在西巴尔城夏马西神庙中的汉穆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汉穆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奴隶主利益B.扩大公民权利
C.缓和阶级间矛盾D.促进经济发展
3.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即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诸子百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
4.“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
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禅让制形成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
5.右图所示是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的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B.出现了造纸业
C.实行了郡县制度D.用泥制陶事实
6.一位官员因为在父丧期间,让婢女服侍他吃药,被人检举违反礼法,因而受到清议的批判,甚至使他的仕途受阻。
这位官员最可能处于何时?
()
A.秦汉B.魏晋C.隋唐D.宋明
7.《朱子语录》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度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8.有位君主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的政治与军事问题,巩固中央权力,于是下令解除重要将领的兵权,由朝廷直接管理兵籍、税收;地方长官也是由中央派遣。
这位君主是()
A.秦始皇B.隋文帝C.宋太祖D.明太祖
9.被称为“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的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大学兴起
10.18世纪中期瑞典商船“哥德堡”号的原比例复制品,曾作为瑞典东印度公司船队中最大的船,往返了中国两次。
当时该船航行到中国的目的地应该是()
A.广州B.上海C.天津D.北京
11.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12.有一座农庄,庄内农民约定俗成,以下表显示的方法,进行集体耕作。
这应是哪一时空下的农庄?
()
耕地甲
耕地乙
耕地丙
第一年
裸麦或冬麦
燕麦或豌豆
休耕
第二年
燕麦或豌豆
休耕
裸麦或冬麦
第三年
休耕
裸麦或冬麦
燕麦或豌豆
A.先秦时代的黄土高原B.拓荒时期的美国西部
C.隋唐时代的关中平原D.中古时期的西欧地区
13.马克思曾说: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卡特指出: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流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
”培根也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们都看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促进了欧洲社会形态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14.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钟表成为城市每个工人家庭必备的物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降低了成本,钟表价格下降B.工厂制度有严格纪律要求,借助钟表守时
C.城市生活更加丰富,用钟表美化家居D.提醒家人生活更有规律,有助于身体健康
15.右下图所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纪念碑上镌刻的历史情景反映了中国人民()
A.敢于反抗外来侵略
B.用于维护领土完整
C.积极打击走私贩毒
D.努力维护清朝统治
16.“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张之洞说: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文献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19.1912年,孙中山感叹到:
“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
”此处的“报纸”主要是指()
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国闻报》
20.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影响他这段经历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B.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D.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22.傅立德在《上海法租界史》序言中写道:
“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
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
还不到80年。
”据此判断该书大约创作于()
A.19世纪八、九十年代B.20世纪的一十年代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D.20世纪的四十年代
23.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有助于提升美国国际地位的条约有()
①《四国条约》②《五国海军协定》③《九国公约》④《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的社会立法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扩大市场需求B.缓和社会矛盾
C.提高生产效率D.杜绝剥削现象
25.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对法西斯战犯起诉的罪行之一就是“违反人道罪”,这是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
以下可以作为该罪行证据的是()
A.德国军队对波兰实施突袭,不宣而战B.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
C.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D.法西斯战犯在战争中有虐待战俘行为
26.某中学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时有这样一组镜头:
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
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
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六年B.民国三十七年C.民国三十八年D.民国三十九年
27.流行语折射时代的特征、反映民众的心声。
下列几组词汇中,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工业化合作化公私合营B.大跃进工业化人民公社
C.合作化大跃进公私合营D.合作化工业化家庭承包
28.一位政治人物批评某国说:
“我们正目睹一个危机,‘改革’在这危机中,对经济秩序的需求与对政治秩序的需求相互冲突,过度中央集权使经济增长持续萎缩,军事生产则大增。
”这里的“该国”是指( )
A.1940年代末的法国B.1960年代初的西德
C.1980年代初的苏联D.1990年代初的中国
29.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新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该原则初步得到国际社会公认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B.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
C.万隆会议期间D.中美、中日关系改善时
30.2012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13起反倾销,如果中国要起诉其行为,应该向哪一组织递交诉状?
()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明末清初的政论家唐甄在《潜书·明鉴》中说:
“自古有五伦,我独缺一伦焉,君臣之伦不达于我也。
”此处唐甄批判的是()
A.儒学礼教的虚伪B.发达的君主专制
C.封建的等级制度D.封建官吏的腐败
32.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其实质理解最正确的是()
A.美国欲想通过强大的实力,分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的矛盾和冲突
C.“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不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彻底瓜分
D.“门户开放”政策意图是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33.中国近代落后的社会生活方式解体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进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报纸、杂志等信息的传播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4.马克思在评价克里米亚战争时说: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对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是()
A.马克思认为俄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落后
B.马克思认为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C.马克思认为俄国战争失败促使统治者进行改革
D.两种生产形式分别是“农奴制”和“资本主义”
35.对于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最恰当的评述是()
A.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B.因西方经济的崩溃而引起全世界关注,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兴趣或者模仿
C.基于民主、人权、法治的共同价值观,致力于建立自由、和平、统一的欧洲
D.表明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称霸全球
第
卷非选择题(共75分)
36.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其制定与特定时代相关,也会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1)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统一思想”的?
其实质是什么?
(4分)
(2)谈谈对文中所说的“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
(8分)
37.法律的判决
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为实现阶级统治的社会目的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1)适用于案情一和案情二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
(2分)
(2)罗马法庭会同意案情一中克丽奥佩特拉的诉求吗?
为什么?
(3分)
(3)谈谈对案情二中法官判决的认识。
(7分)
38.劳动力模式的变化
以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化为前提的劳动力模式变化,是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历史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19世纪50年代
2.5万名中国劳工生活和工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1853~1854
奥地利的农奴获得解放
19世纪60和70年代
法国人运送了5万名印度劳工至加勒比海地区
1861年
俄国农奴获得解放
19世纪70年代
日本颁布法令使工人和农民获得自由
19世纪80年代
525万移民来到美国
摘自(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材料中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改变了本国劳动力状况?
(2分)
(2)大量移民前往美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中主要国家19世纪中后期劳动力变化的态势。
(6分)
39.国际格局与全球化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请结合有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14分)
40.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25分)
材料一:
清廷从前一直没有设立外交官衙,……在鸦片战争之前,藩务由礼部执掌,因为它们本质上反映一种礼仪关系。
……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出于纯粹实用的目的,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充任了中国的非正式外交大臣和副外交大臣。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奕訢等上奏善后事宜六条,首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京师。
奏折云:
“查各国事件,向由各省督抚奏报,录总于军机处。
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
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
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军机大臣承谕旨,非兼领其事,恐有歧误,请一并兼管,并请另给公所,以便办公,兼备与各国接见。
其应设司员,拟于内阁部院军机处各司员章京内满汉各挑取八员,轮班入值。
一切均仿军机处办理,以专责成。
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
材料三:
设立外务部的奏请收到北京公使会议的照会后,总理衙门斟酌照会内容,并将其置换成自身的逻辑,5月14日奏请改组为外务部。
其中称“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就职衔表示“管部大臣以近支王公充之,另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尚书中必须有一人兼军机大臣,侍郎中必须有一人通西文西语”,“予以厚禄”。
此处的冠六部之首,并非照着公使会议的照会中解释为代替皇帝行事,只是称效仿西洋各国的方式。
……同时,相对于总理衙门为临时机构,外务部成为常设机构,职员也从兼任转为专任,并得到高薪的保障。
——《晚清外务的形成:
外务部的成立过程》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晚清对外职能机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4分)
(2)材料二、三中所述的对外职能机构有何不同?
(6分)
(3)你如何看待晚清对外职能机构的演变进程?
(15分)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2015.4
1 .B.2.A.3.C.4.C.5.C.6.B.7.B.8.C.9.C.10.A.
11.B.12.D.13.A.14.B.15.A.16.B.17.C.18.B.19.B.20.D.
21.B.22.C.23.A.24.B.25.C.26.C.27.A.28.C.29.C.30.C.
31.A.1B.3C.1D.032.A.3B.1C.1D.0
33.A.1B.1C.3D.034.A.3B.1C.0D.1
35.A.3B.1C.0D.1
36.
(1)措施:
焚书坑儒,(1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实质:
文化专制主义(或禁锢思想)(2分)
(2)秦始皇为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1分)利用法家思想,推行严刑峻法,(1分)以“焚书坑儒”禁锢人民思想,加快秦朝灭亡,(1分)也为后世提供深刻教训(1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1分)儒学成为官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1分)但抹杀了其他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长远发展。
(1分)
37.
(1)公民法(1分)万民法(1分)
(2)不会。
(1分)因为克丽奥佩特拉与其儿子不是罗马共和国的公民。
(2分)
(3)根据万民法(罗马法)精神,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因此,剥夺被告家产符合法律规定;(1分)同时,万民法(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被看作是主人的财产,(2分)虽然罗马法提倡人人平等,但奴隶被排除在外,这是其局限所在。
(1分)
38.
(1)俄国:
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1分)日本:
明治维新。
(1分)
(2)美国地广人稀,本国劳动力不足;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巨大需求;美国正在进行西部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任意两点4分)
(3)随着国内改革深入,原有的人身依附关系被打破,(1分)为本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1分)加快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同时也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分)经济发展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1分)但也带来了国际间的分工不平衡和劳动力剥削。
(1分)
39.推动:
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合作、世界总体和平,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战后建立的联合国,作为制度保障,促进了国际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二战后期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国际流通的货币,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消除了贸易壁垒,形成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而战后美苏之间的持续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每一方面2分,任意四个方面。
)
制约:
美苏冷战使两大阵营的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有限;(2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受苏联的影响,普遍建立的是计划经济,与国际社会上通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符。
这使得冷战期间的全球化事实上只是“半球化”;(2分)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也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分)
40.
(1)遭受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多次打击,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分)随着对外交往事务的增多,没有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对外交往的行政机构。
(2分)
(2)设立的直接原因不同:
总理衙门:
是清政府为了应付外国公使驻京等外国事务,奕訢等上奏设立;(1分)
外务部:
,是在外国公使照会下,不得不把总理衙门改组为外务部。
(1分)
两者的地位的不同:
总理衙门:
只是一个临时行政机构,受制于军机处;(1分)
外务部:
是常设机构,列于各部之首;(1分)
行政的方式不同:
总理衙门:
“一切均仿军机处办理”;(1分)
外务部:
已开始“效仿西洋各国的方式”;(1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4分)
观点1: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外交机构的现代化。
观点2:
为了适应千年的变局,清政府不得不进行行政机构改革,改革促进了现代的外交机构形成与完善。
其他观点符合材料与史实的也可。
评分项二:
史实(4分)
水平1: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与观点相关的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
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
水平3: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
水平4:
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
论述(5分)
水平1: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
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
组织(2分)
水平1:
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
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
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