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1589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定稿.ppt

日本专利制度概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冯小兵2011年8月11日全球知识产权界全球知识产权界50位最具影响人物名录位最具影响人物名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第六次入选):

该杂志在评述中写道:

很少有国家/地区知识产权机构的局长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但田力普却于2010年晚些时候在该报纸上撰文,强调了中国在中美合作中对保护知识产权所做出的努力,并称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抱怨和指责不利于营造健康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作为美日欧中韩五局中资历最深的局长,田力普在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2011年初,年初,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和日本特许厅开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和日本特许厅开展“专利审查高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速公路”预试点项目,并计划与美国和韩国局陆续开展此预试点项目,并计划与美国和韩国局陆续开展此类合作。

类合作。

此外,田力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至2015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人数将从目前的5,000人增至10,000人。

同时,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3件首次列入主要目标之列。

因此,若在审查员人数增加以及申请数量剧增的同时,中国的专利质量不受到任何影响,田力普在海外的声誉和影响力无疑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申明及致谢本次讲课内容参考了我局内部和局外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由于PPT篇幅所限,没有给出引文及出处。

在此向所有研究人员致谢并致歉。

4目录日本专利制度概况日本发明专利制度日本实用新型制度日本外观设计制度问答5图一从1883年至2006年六国申请趋势图6图二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的前全球专利申请的前1010个来源国个来源国7图三图三2008年全球专利授权的前年全球专利授权的前10个来源国个来源国89图四图四有效专利的主要来源国有效专利的主要来源国10图图五五PCT申请来源国分布申请来源国分布日本专利制度的概况世界各国专利制度的建立日本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日本专利战略发展阶段分析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背景下的专利法完善11世界各国专利制度的建立1474年,“威尼斯专利法”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1790年美国、1791年法国、1877年德国、1885年日本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84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迄今为止,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制度12日本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1871年(明治4年),颁布专卖简则1885年,公布专卖专利条例1959年(昭和34年),全面修改专利法20世纪80年代后,频繁修改专利法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88年,1990年,1993年,1994年,1999年对专利法进行了修改。

21世纪,“知识产权立国”2002年知识产权战略大纲、知识产权基本法,2003年知识产权战略本部、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多次修改专利法2011年5月31日完成,新修改专利法,预计2012年生效。

13日本专利战略发展阶段分析日本专利战略发展阶段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战略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由外围专利战略过度到技术原创的战略进入21世纪:

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14阶段一,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战略以小专利为主体,以纵多小专利围攻欧美基础专利的“以小制大”专利网战略。

通过围绕欧美的基础性关键专利,抢先申请各有特色的大量小专利,构筑严密的专利网,使欧美的基础性关键技术在其专利网中失灵,从而迫使欧美竞争对手以基础专利换取日本的小专利。

阶段一,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战略从专利申请角度看,1959年比1950年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2倍,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长2.7倍。

1969年比1959年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1倍,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长1.8倍。

图六1884年-1994年日本三种专利申请趋势17阶段二,由外围专利战略过度到技术原创的战略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技术输出大国,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其产品开始占领海外市场。

由于企业普遍追求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实用技术,忽视基础性研究,日本的技术储备只是美国的20%,基本专利处于劣势。

阶段二,由外围专利战略过度到技术原创的战略日美之间的专利战由此拉开。

在高技术领域,美国对日本企业发起了一系列的专利战。

美国企业以专利为武器,向日本企业接连出击。

例如,1983年美国ECD能量转换设备公司起诉日本松下电器公司;1984年美国科宁公司诉日本住友电器工业公司;1986年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诉日本富士通、东芝等8家公司;等等。

阶段二,由外围专利战略过度到技术原创的战略具体的战略措施有:

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增强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二对国有机构拥有的知识产权采取放权政策,允许国立大学自主处理其知识产权,鼓励大学与产业结合,向企业转移技术。

三促进闲置专利利用。

阶段三,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为了进一步增强日本产业在海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原创技术战略的基础上,日本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

力图在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实现大的飞跃,彻底摆脱模仿创新的阴影,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技术创新的发祥地。

阶段三,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2002年2月25日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

2002年7月3日,正式公布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

2002年11月,出台知识产权基本法,2003年3月,设置知识产权战略本部,2003年7月通过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之下,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对专利法也作了多次修改。

日本专利法的完善2002年的修改:

年的修改:

扩大专利保护对象扩大专利保护对象扩大专利权效力扩大专利权效力扩充了间接侵权行为扩充了间接侵权行为2003年的修改年的修改:

主要在费用方面的修改主要在费用方面的修改23日本专利法的完善2004年的修改年的修改:

对实用新型法的修改2006年的修改:

年的修改:

完善专利申请中的行为;强化打击假冒行为的措施:

增加侵权行为方式;强化对侵害专利权罪的刑事制裁。

24日本专利法的完善2008年的修改年的修改:

建立了专利授权前实施许可合同的临时普通实施权和临时专有实施权;将专利复审请求期限由30天以内延长到3个月以内;扩大优先权文件电子交换国的范围。

25日本专利法的完善2011年的修改:

年的修改:

对发明人的更多保护:

宽限期范围的扩大和冒认的发明归还给真正的发明人;程序中的负担减少:

降低官费,提供更为宽松的权利恢复要求;新的许可规定和授权后的程序:

未登记的许可协议具有第三方效力,对侵权诉讼中的终局决定再审的限制。

26日本发明专利制度的主要内容保护客体职务发明制度审查制度获取专利的实体条件确权程序专利权的效力侵权诉讼程序27保护客体定义明确了:

发明是一项技术解决方案,发明是对自然规律的创造性应用永动机,违反自然法则,不能叫发明;逻辑学想法、数学定律、艺术创作,不具有“技术思想”,也不是发明;科学发现不能获得专利;经济规律、暗号密码、经营方式、宣传方式、比赛规则,不利用自然法则,不能作为发明。

28保护客体保护客体扩大化的趋势:

保护客体扩大化的趋势:

1975年前,饮食物或嗜好物、药物或将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制造一种药物的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制造的物质;1994年前对原子核裂变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权;目前,仅保留对妨害公共秩序、善良风俗及公共卫生的发明不授予专利权的规定。

职务发明制度两种立法模式倾向于“雇员优先”倾向于“雇主优先”日本的雇员发明制度“雇员优先”立法模式的代表国家之一即使发明为职务范围内的行为,发明人仍然取得原始的发明所有权。

30职务发明制度日本职务发明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雇员享有专利权,雇主享有普通实施权。

雇员包括一般雇员、法人职员、国家公务员以及地方公务员。

正式职工、临时职工、顾问均属于雇员。

可以预先签订合同,规定由雇主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专利权、或为其设定独占实施权。

对于雇员的非职务发明,不得约定上述合同。

在职务发明订立了上述合同时,雇员有权获得合理报酬。

31审查制度实行实质审查制度,并且采取请求审查制2001年10月以前,发明专利申请请求实质审查的期限是从申请日起7年;在2001年10月以后,改为从申请日起3年2003年,规定了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后,撤回申请时的退费制度32获取专利的实体条件新颖性发明未被社会所公知公知发明公用发明出版物等记载的发明抵触申请宽限期创造性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不得为提出申请时具有该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普通知识的人基于没有新颖性的发明容易想到的发明产业利用的可能性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是可以在产业上利用的发明33确权程序无效审判专利权登记后如果存在瑕疵,任何时候均可就专利权提起无效审判请求,即使专利权消灭后也可提出当事人:

任何人?

利害关系人?

审理决定的效力订正审判专利权人在权利登记后,为自行订正申请文件而提起的审判。

订正的效果34专利权的效力专利权的登记专利权是以授予专利权的审查决定或审理决定为基础,在交纳了规定的专利费用后,在专利登记薄上登记而产生的权利专利权的保护期自申请之日起20年对于药物、农药和动物用药品,可请求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延长期限最长为5年专利权的效力专利权人专有实施专利发明的权利根据不同发明种类规定了具体的实施行为与在先权利冲突专利许可独占许可非独占许可临时独占许可和临时非独占许可35侵权诉讼程序专利侵权直接侵权专利发明的技术范围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确定,原则上如果实施了权利要求记载的所有发明特定事项,则构成直接侵权作为例外,判断是否构成直接侵权时,会考虑等同原则间接侵权提供用于侵害专利权的专用部件等行为虽然没有全部实施专利发明,不构成直接侵权,但引起直接侵权的概率非常高,因此,这种为侵权做准备或者帮助侵权且诱发直接侵权的概率非常高的行为也被视为侵害专利权或专用实施权的行为36加快审查制度优先审查、早期审查和超早期审查三种加快审查程序。

对于符合特许厅长官认为有必要时,可责成审查官先于其它特许申请案,优先对其进行审查。

早期审查1986年发布了早期审查早期审判指南,设立早期审查程序。

中小企业、科研院所、个人、公益机构、已经做好实施准备的其他主体可以要求尽早对于专利审查加以审查。

属于下述情形之一:

即将实施的专利申请,涉及对外申请的专利申请,或者属于中小企业、科研院所、个人、公益机构的专利申请。

日本从2006年开始将“专利审查高速路(PPH)”纳入其本国的早期审查制度中。

超早期审查程序日本特许厅于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试行相对于早期审查更为快速的超早期审查程序。

除了满足早期审查的相关条件之外,超早期审查的适用对象还需要满足下述条件:

(1)相关联的专利申请得以实施并且相关联的专利申请已在国外提出;

(2)超早期审查申请的所有手续必须在网上提出;(3)不是国际专利申请进入日本国内阶段的情况。

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演变历史成长期(1905-1921)发展期(1921-1959)成熟期(1959-1993)完善期(1993-至今)申请量情况40Series1,2002,8,587Series1,2003,8,155Series1,2004,7,983Series1,2005,11,386Series1,2006,10,965Series1,2007,10,315Series1,2008,9,452Series1,2009,9,507Series1,2010,8679实用新型制度主要内容介绍保护客体保护期限创造性标准审查请求检索报告制度申诉制度侵权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中止侵权诉讼程序的条件两种权利的转换41实用新型制度主要内容介绍保护客体利用自然法则对物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它们的结合作出的技术思想的创作将用途、方法以及没有确定形状的物品排出在外保护期限1993年前,从登记日起10年,但最长不得超过申请日起15年1993年修改实用新型法,缩短为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