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1513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6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百色市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1月

 

 

前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百色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能源作为百色市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巨大、环境影响小、可再生等特点。

规模化利用新能源资源对于推进全市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惠及民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为推进全市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根据《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陆上风电场建设规划(2015年修编)》,《广西农林生物质发电建设规划(2016-2020)》,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编制了《百色市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百色市新能源资源的禀赋及开发利用现状,《百色市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分析全市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6年至2020年百色市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布局及保障措施和实施机制,是“十三五”时期百色市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1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

1.1资源条件1

1.2开发利用现状8

1.3发展面临的形势11

第2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15

2.1指导思想15

2.2发展原则17

2.3发展目标18

第3章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20

3.1新能源开发空间布局20

3.2大幅提高新能源资源保障能力21

3.3大力发展风能发电21

3.4全面推广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22

3.5科学发展生物质能23

3.6积极探索发展地热能资源25

3.7推进绿色电力消纳利用26

第4章保障措施28

4.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新项目运行管理体制28

4.2加强资金保障及激励机制28

4.3完善政策服务机制29

4.4完善发电项目并网管理和服务29

4.5考核评价监督管理30

4.6完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配套设施30

附表32

第1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1.1资源条件

百色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处广西西部,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南与越南交界。

全市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辖12个县(市、区),153个乡、镇、街道,2015年总人口412.3万人。

百色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

气候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1.1.1风能

(1)风能资源概况

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根据《广西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在2.3m/s~2.6m/s之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2)风能资源分布

从具体分布来看,全市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右江河谷地区。

由于右江河谷地区南、北面均为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风进入河谷后,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增大,年平均风速达2.3~2.6m/s,其它地区风速较小,大多在1.5m/s以下。

风向的稳定性对风能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地说,风力发电需要有稳定的盛行风向,以便在选址时考虑局部地形的影响,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

百色市风向多以偏北风为主,百色气象站的年风向频率玫瑰图如图1-1所示。

图1-1百色站的年风向频率玫瑰图

1.1.2太阳能

(1)太阳日照时

广西太阳辐射较强,唯日照时相对偏少。

广西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在90至13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

右江河谷年总辐射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为全区最多的地区。

广西各地年平均日照时大多在1300~2250小时之间。

百色右江河谷为1800小时至1940小时,属于全区照时较高地区。

(2)太阳辐射总量

从太阳辐射总量来看,百色为全国太阳能资源相对优越的地区。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百色市1970~2005年间太阳日照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722MJ/m2,此均值远高于全区年均辐射总量4215.72MJ/m2。

根据广西自治区太阳辐射观测网点百色站的实际观测数据,2015年,百色站年均总辐射量为4679MJ/m2。

2015年,百色太阳能总辐射量如表1-1所示。

表1-12015年百色市的太阳能总辐射量

月份

月总辐射量(MJ/㎡)

年太阳辐射量(MJ/㎡)

城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百色

231

223

333

390

469

467

502

506

482

414

284

278

4679

根据国家发布的最新太阳能资源(总辐射)等级评估方法,太阳总辐射年辐照量划分为四个等级:

最丰富(A)、很丰富(B)、丰富(C)、一般(D),如表1-2。

对比分析可知,百色市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在3780~5040MJ/㎡之间,太阳能资源属于丰富级别,即C级。

此外,根据国家发布的2015年全国太阳能资源情况公报,百色市全境水平面总辐射年辐照量在1400~1750kWh/m2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

所以,综合来看,百色市在广西自治区,乃至在全国,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发潜力巨大。

表1-2太阳能年均总辐射划分标准

等级名称及代号

分级阀值

(MJ/M2.a)

最丰富(A)

G>6300

很丰富(B)

5040

丰富(C)

3780

一般(D)

G<3780

G:

表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

(3)太阳能资源分布

百色市太阳能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总体上,全市西南地区太阳资源优于东北地区。

由东北至西南,全市太阳年均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呈递增的趋势。

根据百色市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等特征,将全市太阳能资源分布划分四个区,分别是:

Ⅰ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好区;Ⅱ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一般区;Ⅲ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差区;以及Ⅳ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贫乏区。

据此太阳能资源分布划分方法,百色市所属右江区、那坡县、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为Ⅰ类区,属于全市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好的地区;西林县、隆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凌云县五县为Ⅱ类区,属于全市太阳能利用潜力一般的地区。

百色市各县(区)太阳能利用潜力区划表如表1-3所示。

表1-3百色市各县(区)太阳能利用潜力区划表

区划等级

县(区)

备注

Ⅰ类区

右江区、那坡县、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

潜力较好地区

Ⅱ类区

西林县、隆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凌云县

潜力一般地区

1.1.3生物质能

百色市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分为温热地区、温凉地区、冷凉地区三种不同类型的耕作区。

右江河谷盆地属温热地区,年平均气温21.5—22℃,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5%,素有“天然温室”之誉,袁隆平院士赞誉为“右江河谷赛江南”,是与海南岛、西双版纳齐名的中国最好的三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一,有“天然温室”、“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之美称;右江南面属温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8.7—19.5℃,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大多属“喀斯特”地貌;右江西北面属冷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6.3—20.7℃,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5%。

百色市气候多样明显,十分有利于农林植物的生长,全市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1)农业生物质能资源

百色市拥有丰富的农业种植资源,规模化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粮食、水果、蔬菜、甘蔗、桑蚕、烤烟、茶叶、中药材等,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粮油食品,还产生丰富的玉米秆、小麦秆、油菜秆、豆类秆、谷壳等农作物秸秆和甘蔗渣等农业生物质资源,而且,其中芭蕉芋、甘蔗等农作物是开发燃料乙醇的优质能源作物。

2015年,百色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0万亩,产量119.45万吨,全市糖料蔗面积91.3万亩,由此产生了数量可观的农作物秸秆资源。

经估算,2015年全市水稻、玉米、桑枝、香蕉、甘蔗、木薯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总量在388万吨左右,可收集资源量在349万吨左右。

从构成来看,2015年全市秸秆的理论资源总量中,水稻秸秆比重为15.3%、玉米秸秆比重为21.4%、桑枝秸秆比重为1.2%、香蕉秸秆比重为4.5%、甘蔗秸秆比重为45.9%、木薯秸秆比重为2.9%、其它农作物秸秆比重为8.9%。

图1-1201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比例图

(2)林业生物质能资源

百色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境内植物资源丰富。

截至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427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1366万立方米,位居广西第一,森林覆盖率达67.37%,高出广西全区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

其中油料能源植物有麻疯树、黄连木、油桐、油茶、乌柏、石栗、宜昌楠、香叶树、千年桐等,而麻疯树、油茶、乌柏等则是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树种。

(3)畜牧业生物质能资源

畜禽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

百色市畜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产生较为丰富的畜禽粪便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2015年年末,全市存栏生猪198万头,牛46.4万头,羊63.5万只,家禽5748万羽;全市出栏生猪288万头,肉牛34.4万头,羊48.8万只,家禽8200万羽。

2015年,全市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339个;年出栏肉羊30只以上规模场(户)3067个,同比增29.8%;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956个,年出栏肉猪3000头以上的养殖猪场13个。

养鸡生产方面,全市已引进建立广西富鹏、凤翔、金陵、南宁亚胜、华润五丰等养鸡龙头企业15家,建立养鸡合作社130个。

经估算,2015年,全市牛、猪、羊、鸡等主要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000万吨左右,多用于肥料。

(4)城镇生活垃圾资源

城镇生活垃圾含有一定的热值,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资源。

通过焚烧技术处理城镇生活垃圾,不仅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处置,还能产生清洁的电能。

据分析,右江区、平果县、田阳县、田东县等地区的生活垃圾低位热值的均值远高于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垃圾的低位热值的最低要求,开发潜力可观。

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仅随经济发展水平而异,而且受人口、生活方式、消费水平、能源结构、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015年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412.3万人。

经估算,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61万吨左右。

1.2开发利用现状

1.2.1开发现状

(1)风能

截止2015年12月底,百色市辖区内已经获得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风电项目有2个,分别是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的乐业逻沙风电场项目的一、二期工程;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德保县城关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64MW。

由于多种原因,均未能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2)太阳能

截至2015年底,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个,地面电站项目2个,总装机容量10.04MWp,项目分布在右江区、田阳县和隆林县。

2015年9月建成田阳县那吉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成为百色市首个纯地面、水光互补的集中型光伏电站,电站装机容量10MWp,年发电量1000万kWh;实施华润百色希望小镇道路照明和发电站项目,建设希望小镇道路照明太阳能路灯工程和372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站,年发电量5万kWh。

(3)生物质能

“十二五”以来,依托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百色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不断拓宽对外能源合作渠道,强化能源发展道路,开展了大量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方面的工作。

百色市农村沼气入户率56.4%,全市共建设户用沼气池44.446万座,大中型沼气池9座,每年为农村提供沼气1.4956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0.768万吨。

全市现已建成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包括市级站1个、县级站12个、乡村级网点879个,有农民沼气技工2035人。

部分沼气池由于建设时间较长,标准较低,已不能正常使用,成为旧病沼气池。

百色市近年正在以每年2000~3000座的速度对这些沼气池进行改造。

已核准并拟实施的农林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有凌云县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项目和百色华鑫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百色右江河谷生物质发电厂)。

凌云县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规划容量50MW,计划投资3.60亿元。

百色华鑫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规划容量30MW,计划投资3.23亿元。

(4)地热能资源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能开发效益显著提升。

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

百色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正在开展的地热能资源项目有百色市那毕地热预可行性勘查项目。

那毕地热的开发对百色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积极的推动带头作用。

1.2.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能源资源勘探评价工作有待加强

新能源资源勘查评价程度还相对较低。

资源分布,尤其是风能和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不清。

由于广西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整体起步较晚,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缺乏对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潜力的研究与评价,主要是一般性的调查和总结分析。

新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总量情况等基础数据还比较少。

未来还需适时开展较为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新能源资源勘探与评价工作,为新能源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与后续推进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持。

(2)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协调发展有待加强

“十二五”期间,百色市规划了一批重大新能源项目,涉及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目标为到2015年底建成新能源发电装机20万千瓦以上。

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下行、土地资源约束、矿产压覆、投资主体的变更,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有一部分新能源发展重大项目推进相对缓慢,至“十二五”期末时,仅实现了小部分新能源装机规划目标,新能源资源开发程度低,导致新能源在百色市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相对还较低,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协调还需大力推进。

(3)新能源产业结构还需不断调整

百色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具雏形,但从总体上看,与常规能源发展类似,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主要以电源建设为主,产品还很单一,上游还无本地化研发、无本地化关联设备制造,下游本地化售后维护及技术支持服务等基础薄弱,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还有待大力推进。

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还需要补齐发展短板,还要一定的发展历程。

1.3发展面临的形势

1.3.1发展机遇

(1)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机遇

新能源发展战略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

自《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支撑和鼓励政策,涉及专项资金管理、税收、电网接入、上网电价、贷款、财政补贴和用地指标等,编制了一系列新能源“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广西也编制了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的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广西自治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为百色市规模化开发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总的来看,多层面的产业政策支持与推进,为百色市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机遇。

(2)全面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机遇

百色市能源发展战略定位为打造成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这对全市能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一方面,建设重要能源基地,需要构建多元的、互补的能源保障体系。

目前,百色市的主体能源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比较单一,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对调整和优化全市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多元能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重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对全市能源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无碳发展。

百色市加快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对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等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推进全市能源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

所以,全面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为百色市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3.2面临挑战

(1)自然气象因素带来的挑战

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受自然条件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

广西百色市位于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具有海拔落差较大的特点,另外山体崩塌、滑坡、雷暴、冰雹、暴雨等特殊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加之部分道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等,这些因素对在该地区建设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上网电价下调预期较大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国家实行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这给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投资收益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根据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最新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2016年,Ⅳ类风能资源区的风电上网电价(含税)为0.60元/度,2018年降低为0.58元/度;2016年,Ⅲ类太阳能资源区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0.98元/度(含税)。

与以往相比,前述最新的风电上网电价较2009年分别降低了0.01元/度、0.03元/度;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则较2011年的1.15元/度降低了0.17元/度,降低幅度高达14.78%。

逐渐降低的上网电价,带来难以保证的投资回报率,可能导致较低的投资意愿。

第2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本地消纳与外送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围绕打造广西重要的能源基地战略定位,以资源为基础,以政策为保障,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着力提升风能、太阳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和发展水平;以光伏扶贫为主要能源扶贫形式,采取“光伏+产业”等模式,助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多元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能源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及能源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2.1.1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百色市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紧紧围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方向,大力开发新能源,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产业聚集度大、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新能源应用发展体系,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等服务配套体系的发展,逐步提高新能源在本地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2.1.2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及《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的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了《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广西陆上风电场建设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5年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

百色市根据国家和广西的战略部署制定并出台了《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决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构建多元、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到有序开发,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

2.2发展原则

2.2.1坚持统筹兼顾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与传统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能源与其他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条件,综合考虑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布局,统筹推进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2.2.2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布局建设集中式并网接入的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充分发挥新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产品形式多样的优势,支持在园区、街道、城区建筑屋顶、偏远地区、养殖场等地方和场所就地开发各种新能源资源,大力推动分布式新能源资源的应用,实现集中开发、分散开发及分布式利用共同发展。

2.2.3坚持就近消纳与外部输出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思路,根据资源条件、电网接入条件及市场消纳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有序推进各类型新能源项目建设。

着力配合产业园区布局,尤其是高载能产业园区布局,加快构建新能源与产业园区之间关联链,挖掘市内市场消纳能力。

同时,加强区域间能源合作,着力构建稳定的能源外送通道,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2.2.4坚持能源开发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原则

能源发展要关注民生、惠及民生,要把新能源发展和全市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能源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着力推进与全市扶贫攻坚相关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关注农村地区新能源发展,显著提升城乡基本用能条件,不断提高能源发展的普惠能力。

2.3发展目标

2.3.1综合发展目标

初步形成以风能、太阳能开发为重点,以农林生物质发电、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为补充的新能源发展体系;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2.3.2新能源发电装机目标

到2020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52MW以上。

其中,风能发电装机260MW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400MW以上(其中:

光伏扶贫电站装机290MW),生物能发电装机92MW。

表2-1“十三五”时期百色市新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单位

2015年

2020年

属性

总装机容量

752

1.风能发电

MW

0

260

预期性

2.太阳能发电

MWP

10.04

400

预期性

#光伏扶贫

MWP

0

290

3.生物质发电

MW

0

92

预期性

#农林生物质发电

0

80

#垃圾发电

0

12

第3章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3.1新能源开发空间布局

3.1.1总体布局

围绕全面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发展战略,统筹新能源资源禀赋、城镇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电网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