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8170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docx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1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第1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课文包括《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

《古诗三首》通过杜甫、苏轼和曾几的诗歌,向学生介绍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燕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燕子的活泼可爱,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到春天的生机勃勃;《荷花》不仅让学生欣赏满池荷花的美景,更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昆虫备忘录》侧重于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以及抓住特点具体描写的方式。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春游去哪儿玩”。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清小学生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把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借助图片、视频和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尽量让学生乐学、乐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当给以肯定和鼓励。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学会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学会分辨字和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课文、视频、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积累好词、好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大自然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看图说话能力,激发学生感悟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2.带领学生品景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品景悟情”这条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

学生以“文、图、想、问、画”为基础,从图文中领悟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此外,学生通过对一些重点字词句的分析,思考课文的意义。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2课时安排教学。

(每篇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

第1课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重点、难点

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突破方法(A案)1.学生自主识字,仔细观察笔画、偏旁的位置,通过临写、示范书写等方式熟悉生字的书写。

2.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案)1.学生以旧知识为基础认识生字。

2.多次朗读,掌握古诗。

难点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描写的大自然的景物以及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突破方法(A案)学生看图说话,组织语言描述古诗中的情景。

(B案)学生通过想象图画的方式理解古诗内容,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A案)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B案)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A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

(B案)想象画图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A案)多媒体课件。

(B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A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生字。

2.学习古诗《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理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受两首古诗所带来的不同美感。

一、创设情境,谚语导入

1.师:

一年之际在于   ,一日之际在于   。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

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天的图片)

结合你们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们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知识链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要求读正确。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3.教师指名读一首诗,帮助正音。

4.引生细品:

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两首诗,比较一下,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二、古诗学习,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绝句

  1.学生齐读古诗《绝句》。

  

(1)师:

杜甫的诗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画了什么。

  生:

江山、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师追问:

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都是怎样的呢?

如:

  (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 (柔柔、温暖、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 (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道:

“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3)师:

诗中还有气味呢,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味吗?

  生:

香味。

  (4)师: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把小动物们也吸引出来了。

  学生齐读第3、4句,把握节奏,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5)师: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飞来飞去?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请大声读出来。

  诗句中的一对鸳鸯在做什么?

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请大声读出来。

(6)师:

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惠崇春江晚景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

  惠崇:

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了解《春江晚景》图的内容。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春江晚景》图题写的。

  3.理解诗句,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①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

芦苇的嫩芽。

   河豚:

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一种鱼。

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年春天会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②抓住诗中的具体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

   a.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b.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师:

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师:

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诗人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4.小结。

  

(1)师: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师:

“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看不到。

这是诗人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

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三、指导生字书写

  1.教师组织学生认读生字、观察生字结构。

  2.学生描红,说说写字的注意事项。

  3.教师讲解,范写。

注意“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的书写。

  4.学生临摹,教师巡视。

5.学生进行写字展评。

四、拓展总结,默写古诗

  1.拓展:

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

像这样赞美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去搜集并背诵。

2.默写古诗,想象画面。

板书设计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课时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1.迟日:

 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2.泥融:

 指泥土湿软。

        

3.芦芽:

 芦苇的嫩芽。

      

4.河豚:

 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二、阅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的第 1~3 句主要咏画面景物,第 4 句则写由画面景物所引发的联想。

2.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

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

(列举两例)

 早春(初春)示例:

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蒌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三、默写古诗《绝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3.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过一篇由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文章——《春》。

《春》中有些句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

师朗诵:

“春天像……”写得美吗?

这几句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来学习一首由宋朝诗人写的关于春天景色的古诗,看看他眼中的、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精读会意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三衢山的道上)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板书:

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4.反馈:

齐读整首诗。

  

(1)师: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来汇报一下。

  师:

“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方法)

  师: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师: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

  师: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

(男女分工读)

  (3)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5.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春色?

  6.播放多媒体,欣赏江南春色。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跟老师一起朗诵。

(多媒体出示:

“春天像……”)

三、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首诗。

3.你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课时作业

一、我会解释。

1.小溪泛尽:

 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2.却:

 再,又。

 

3.阴:

 树荫。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从哪些意象可以推知?

 初夏。

从梅子黄时、绿阴不减、黄鹂声可以推知。

2.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

诗人主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借景抒情)。

“睛”字,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

“绿阴”添凉爽,走起路来轻松,此二可喜也。

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

 

三、背诵《三衢道中》。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补、换、查、看

梅黄——日日晴

溪—泛、山—行

不减——添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包括了三首描写春天生机勃勃景色的诗。

三首古诗虽然作者不同,写作朝代与写作方式不同,但其主题却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

在教学《古诗三首》时,我重点抓住“春天”这一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三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三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美景的诗文中,从而感悟大自然景色的壮美和神奇。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观察生字的笔画结构,掌握生字、词的书写,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注意停顿和重音。

  3.展示古诗图,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描述古诗的情景,这样能更快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体会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4.在授课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

 

B案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

探究

一、探究新知

1.我会认。

(展示春天的图片)

  迟日 春风 燕子 鸳鸯

  桃花 春江 蒌蒿 河豚

  2.我会读。

  融化 鸳鸯 惠崇 芦芽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认识这9个生字吗?

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9个生字的部首结构,借助字典,采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这八个字怎么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就和这9个生字有关。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对古诗和作者做简要的介绍)

二、组织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自主读课文,认识生字,并做标记。

  2.教师出示生字,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认读第2题),对比记忆,并指名读生字。

  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认识生字,帮助学生联系旧知,积累形似字,巩固新知,并加强联系记忆生字的技能,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效率。

合作

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图中应该有些什么?

  2.两首古诗的第1、2句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3.从两首古诗的最后两句中你能够学到什么?

参考答案:

略。

三、合作学诗

  

(一)初读古诗,想想画面

  1.学生跟录音自读课文,并根据古诗的内容,在脑海中想象场景。

  2.学生合作探究第1题。

  3.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教师点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门山图和西湖图。

  

(二)古诗精讲

  1.教师介绍作者。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把握古诗朗读的节奏。

  3.学生读题,理解两首古诗题目的意思。

  4.教师指名读两首古诗第1、2句,注意停顿。

其他学生思考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景色。

  5.学生集体讨论,教师补充。

  6.教师读两首古诗的最后两句,学生注意听,并思考第3题。

  7.教师讲解后两句,引导学生想象情景。

  8.学生齐读古诗,脑海中联想古诗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以及祖国山水的美景。

  9.学生比赛读古诗,教师点评并鼓励。

  采用联想图画的方式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图,之后引导学生在古诗讲解中重新了解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色的描写,展开新一轮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描写的春天的美景。

实践

应用

三、随堂练习

  1.我会默写《绝句》。

          

          

          

          

  2.我会组词。

  融(    )

  燕(    )

  芦(    )

  崇(    )

四、写字练习

  我会书写。

  出示“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生字的范写。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参考答案:

  1.略。

2.融化 燕子 芦笋 崇拜

五、书写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生字的练习。

1.学生描红,说一说书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师范写,指出学生应该注意的写字要点。

3.学生再次练习,教师巡查,随时提醒书写的姿势以及书写顺序。

4.小组示范,互评等级。

落实字词重点,把握生字的应用,熟悉古诗。

指导书写,着重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

  2.熟练地背诵《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默写《绝句》。

  3.你从古诗中学到了哪些生字?

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

学习

一、探究新知

  1.我会认。

(请在认识的生字后面画上“√”)

  梅(  )  豚(  )

  溪(  )  阴(  )

  泛(  )  添(  )

  减(  )  道(  )

  2.我会分。

  “梅”和“每”

  “减”和“咸”

参考答案:

  1.略。

  2.略。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谁能把上堂课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吗?

(曾几)你们对曾几有哪些了解?

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学习指导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遇到难读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同桌读生字、古诗:

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二)学习检查

  1.教师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生字。

  2.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本课首先是识字写字,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其中第1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识记生字;第2题是准确把握字与字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合作

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你从这首诗中发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试理解“梅子黄时日日晴”这一句诗。

3.品读古诗,对比前两首诗,想一想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这首诗的。

参考答案:

略。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一)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古诗,想象画面,在课文中圈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2.学生借助工具进行查询。

3.小组间相互讨论,并解释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展示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和诗句。

2.学生“一帮一”学习,找出自己不熟悉不理解的词语,相互帮助理解。

3.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释。

(三)归纳总结

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大致领悟诗意。

(四)赛读古诗

本课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大致领悟诗意,并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实践

应用

三、随堂练习

1.我会认读。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及词语,指名认读,领读,学生齐读)

2.我会组词。

  梅(    )

  泛(    )

  溪(    )

  减(    )

四、写字练习

  我会书写。

  出示“梅、溪、泛、减”4个生字的范写。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参考答案:

  1.略。

  2.梅花泛滥小溪减少

五、书写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字书写练习。

  1.教师指导观察。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好这个字,我们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展示、互评。

  4.学生再次练习,教师巡查,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当堂过关,落实字词重点。

  着重关注书写习惯的培养。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1.你学会了写哪些生字?

  2.熟练地背诵《三衢道中》。

 

资料链接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授课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在生字方面,让学生记住类似的生字、生词进行发散性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2.从想象画面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自己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古诗内容。

而且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自己完善脑海中的情景,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热爱之情。

  3.通过赛读、听录音和我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注意停顿和语气,从读中悟情会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