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7089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docx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2

2019-2020年高一地理暑期作业

(2)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读部分国家城市及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据此回答1~3题。

1970年

1992年

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9

69

13

114

41

282

74

6777

89

2912

89

15625

74

4681

76

23180

71

1946

77

29486

A.①B.②C.③D.④

2.②可能是()

A.美国B.埃塞俄比亚C.英国D.韩国

3.①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①国第二、第三产业比三国落后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下图为一个温带地区的城市土地使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在静风无云的午夜,观测图中ABC三个地点的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ABCB.BCAC.BACD.CBA

5.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哪项公共设施用地的面积最能有效降低上述温差的强度?

()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绿化用地D.交通用地

近年来,九省通衢的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特大省会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钢铁、汽车、电脑城、光谷、城市圈……等名称关联着武汉。

据此回答6—8题。

6.武汉将成为长江中游区域中心的最基本因素是()

A.铁矿、水能资源丰富,B.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C.交通便利,腹地广阔D.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

7.蛰伏秦巴山区30年的“东风”汽车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材料供应基地B.充分利用长江水运

C.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D.劳动力素质高

8.武汉电脑城打出的广告词“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说明武汉和北京相同的是

A.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迅速扩展

C.城市环境优美,工业资源丰富D.高等院校密集、科技力量雄厚

下图为某县从1963年新设县治发展到1975年时的城市简图,读图完成9—10题。

9.将县治设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是

A.该地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区B.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有充足的水源

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10.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

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冲刷北岸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左偏,冲刷北岸

D.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右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判断11~13题。

1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B.a<b<c

C.a=b>cD.a>b=c

1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1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像上个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一样,新世纪天津滨海新区将被纳入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以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状况。

据此回答14~15题。

14.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

深圳、浦东两大极点经济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A.位置优势、政策优势B.政策优势、人才优势

C.人才优势、资源优势D.资源优势、位置优势

15.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的开发区,浦东作为上海市的开发区,两者所承担的共同职责是()

①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②改善大城市的交通状况

③形成新的区域行政中心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6~17题。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

圈层

净增减人口比例(%)

净增减人口密度(人/km2)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市中心区

-13.09

-12.06

-3100

-2776

内圈

25.97

30.66

2333

3754

中圈

20.29

52.76

392

1334

外圈

1.58

2.76

12

23

16.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17.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

A.市中心区和外圈B.市中心区和内圈

C.中圈和外圈D.内圈和中圈

下图是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图中曲线为城市地租等值线(元/m2)。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8~20题。

18.下列各项符合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条件是()

A.该地区的地形是丘陵B.该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区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D.该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

19.对此城市的生产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B.该地区的地租最高的是b处,最低的是c处

C.该地区的街道走向合理

D.该地区的工业是技术密集型

20.影响该地区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势高低②气候条件③交通通达性④距市中心的远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综合题(40分)

2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3)比较阶段I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编制完成的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规划于2006年7月29日在北京进行评审,这是最后一个编制完成的中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

从xx年11月,长株潭城市群第一个出台总体发展规划开始,进入中央关于中部崛起10号文件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都已经正式出台了规划未来发展的“基本法”,也标志着中部的城市群由理念阶段正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1)影响武汉市形成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

A.资源B.政治

C.交通D.地形

(2)构建城市群意义何在?

 

(3)材料中四个城市群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是什么?

 

1.B2.D3.C4.D5.C6.C7.C8.D9.B10.D11.A12.B13.A14.A15.D16.C17.D18.B19.C20.D

21.

(1)郊区城市化

(2)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3)阶段Ⅰ:

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宅区混杂分布;阶段Ⅲ:

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流动。

22.

(1)C

(2)①构建城市群可以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②城市群创新能力强;③城市群的整体竞争能力强。

(3)①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一个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②这四个城市群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综合竞争力有限;③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城市特色还不够突出;④资源整合能力还比较差。

(答出任两点即可)

 

2019-2020年高一地理暑期作业(3)

一、选择题(60分)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

自古为鱼米之乡。

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

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

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读图2,四个区域简图,完成3~4题。

3.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4.关于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园区

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D.丙、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图3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回答5~8题。

5.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B.疏松式C.集中式D.放射式

6.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7.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8.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

9.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植:

①温度偏低②水分偏少③温差较小④光照减弱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0.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③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与我国混合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A.都有同时饲养牲畜和生产谷物的混合方式

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C.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D.饲养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12.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13.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A.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环境的污染问题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14.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仍是各工业部门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15.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②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③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④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图6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6~18题。

16.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17.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8.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

19.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

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8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20.“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二、综合题(40分)

21.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C地区面积虽小,但产量与A地区差不多,试分析C地区钢铁工业区位的优势。

 

(3)指出A东北部;B两地农业生产最主要地域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区位原因。

 

22.图13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试分析A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城。

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

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一、选择题BDCCCABDCDACCCDCDDDC

二、综合题

21.

(1)A:

铁矿、煤炭资源丰富;B:

铁矿、煤炭资源较少。

(2)水陆交通发达;附近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轻重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3)A东北部:

商品谷物农业B地:

水稻种植业为主

A东北部:

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为肥沃的黑土;人口较少,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粮食商品率较高。

B地:

山地、丘陵较多,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稠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22.

(1)地处五大湖附近,水陆交通方便,运费低廉;附近钢铁、机械制造业发达。

(2)临海,海运方便;附近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市场广大;接近国际市场。

(3)集中在A城优势:

相关产业集中,节省交通成本;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不足:

环境污染较严重,资源、能源紧张。

分散的优势:

各零部件能选择最好区位布局,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较少。

不足: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