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4156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永寿高中2019级高一(上)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卷

语文试题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

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

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

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

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⑥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

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

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⑦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

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⑧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

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

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⑨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

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讨论的“阅读”是指对提高文化素养与人文修养、涵养情怀等方面书籍的阅读。

B.钢琴演员由于缺少丰富的文化知识,虽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但无法表达自己情感。

C.有文凭的人并不一定有文化,当今教育培养的硕士博士大多是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

D.很多海外华人和富二代、富三代内心空虚,对中华文化茫然无知,没有文化归属感。

2.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尾照应,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

B.文章用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能让人获得更大的发展的道理。

C.文章层次分明,分别从文化阅读的概念、重要性、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化阅读对于个人及国家的重要价值。

D.文章从大学生、海外华人、国内富人存在问题的事实展开论证,得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这个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B.很多海外华人让孩子补上国学课,了解中华文明,目的是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C.倡导心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的阅读,是解决当前文化缺失危机的重要路径。

D.中国慈善事业要得到发展,需要提高国人家国情怀,重塑国人的财富观和人生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茅以升:

桥梁·栋梁·脊梁

宁滨

众所周知,茅以升建桥的英名是从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开始的,而其建桥的志向早在儿时就已经形成了。

幼年经历的一次桥梁挤塌事故,使茅以升对“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的人生便与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对于桥的追寻贯穿了茅以升的一生。

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能看到他在不断寻找架桥的起点和支点。

奋斗之桥

为了实现自己的桥梁梦,大学期间,茅以升学习极为勒奋,仅他整理的笔记就多达200余本,近千万字,摞起来有一人多高。

他在校期间一直保持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5年各科成績平均分高达92.5分,成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成绩历史最高纪录的保持者。

20世纪初,青年茅以升以优异成绩被保送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

在那里,他用超凡实力打破了教授对他的质疑,仅用一年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

可是,他依然没有满足。

为了尽快掌握造桥的实际本领,进一步学习桥梁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茅以升甚至想出了半工半读的主意,白天在桥梁公司实习,晚上去夜校攻读博士学位,星期天则去图书馆埋头苦读。

有一次,茅以升在图书馆的一角看书看得入了神,闭馆钟声响了他也没有听见,也没被人发现,竟被管理员锁在了屋子里。

教育之桥

早在建设钱塘江大桥时期,茅以升就已经开始了在科教育人道路上的探索。

每年暑假,他都要致函大学,招收几十名大三、大四学生到大桥建设工地实习。

钱塘江大桥工地成为培养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从中成长出了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汪菊潜、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梅旸春、郑州黄河大桥总工程师赵燧章等一批新中国杰出桥梁工程师,成为中国桥梁事业的中流砥柱。

茅以升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简明扼要,深受学生欢迎。

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茅以升独辟蹊径,发明了一种“学生考老师”的教学方法。

每节课的前10分钟,先指定一名学生就上次授课内容提出一个疑难问题让老师回答。

从学生提出问题的深浅,可以看出他是否做过深入思考与研究。

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就多给分,提出的问题浅就少给分。

如果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出来就給滿分。

如此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深,越来越有意义,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有些特别疑难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就作为以后的研究课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钻研,也促进了老师认真备课,如此达到了“教学相长”。

陶行知曾带教育科学生来听茅以升的课,并感慨地说:

“这的确是个崭新的教学的革命,是开创了我国教育的一个先例,值得我们推广。

科学之桥

茅以升认为:

“科学属于人民”,“科学是为人民服务的”,“科普是一座通向‘四化’的桥梁”。

为此,他毕生致力于在科学与人民之间架设知识之桥。

茅以升亲自动笔,写下了大量的科普作品。

他写的科普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

他的科普文章,不仅道理深刻、通俗易懂,而且语言形象生动。

《五桥颂》《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系统介绍了中国桥梁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桥梁史上的开山之作;他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填补了中国桥梁史的空白;他写的《中国石拱桥》,被收入中学课本,作为中学生必读的范文。

【材料链接】

①1933年至1937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茅以升攻克无数技术难题,建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并经历了建桥、炸桥和复桥的过程,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集中体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彰显了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的民族之魂。

②茅以升先生的女儿茅玉麟回忆父亲时说:

“他那么老了,八九十岁了,家里也有比较好的条件了,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但是他没有。

为科普事业,为孩子们做报告,给孩子们回信。

现在我也教育我同围的人,教育我自己的孩子,父亲的这种精神真的值得传承。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人生中一座重要的桥,建桥、炸桥和复桥的曲折过程是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也使得他声名鹊起。

B.茅以升是中国桥梁事业的先驱,如果没有茅以升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中国桥梁事业就缺少了一批中流砥柱。

C.茅以升先生发明的“学生考老师”的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受到了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的推崇。

D.茅以升先生认识到科学普及的重大意义,致力于科普作品的创作,他的科普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并重,影响深远。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讲述了茅以升先生“桥”的故事,三个小标题分别对应了茅以升在建桥、教育、科普三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B.茅以升幼年时即对造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直到耄耋之年还奋斗在桥梁科研第一线。

C.茅以升先生大学和留学期间都十分勤奋,学成归国为中国桥梁事业以及桥梁科普做出巨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拳拳的爱国之心。

D.茅以升天资并不聪颖,但他用勤奋弥补了这一缺点,所以茅以升认为自己一生赖以过渡的桥梁名叫“奋斗”。

6.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桥梁·栋梁·脊梁”的含义?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滴泪

贝西西

老姑姑于今年十月的一天去世。

八十九岁,算是喜丧

我的奶奶育有六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是我的父亲,金贵可知。

父亲天资又好,更是骄纵有加。

这个姑姑与我奶奶相似,育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我这个表哥当然也是金贵可知。

我记住的细节是,有一年我在下马陵的姑姑家,还是一个少女,姑姑在太阳下捕豆角,地一面微微笑着,一面对我说:

你知道不,你奶奶死的时候,声声念念放不下你爸,对我说,她害怕她不在人世后,我把你爸给打死了……不等说完,我的这个老姑姑自己先扑哧笑了。

想来,小时因了金贵,便骄纵,我的父亲没个样子,奶奶老来才得子,定是不舍得打。

于是,只有我这个姑姑以长姐的身份加以教训了,她打……很凶。

我的姑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大约就是带大了我这些表哥表姐,我的记忆里,她是有权威了,这不光是在她的孩子们面前。

父亲一遇到想不开的事情就会去找这个姑姑,想来,奶奶不在后,这个姑姑对父亲而言是亦姐亦母。

而奶奶走时的担忧则完全成为一个反语,我的姑姑不但没有打死我的父亲,反而成了最牵挂和扶持父亲的人,代替了奶奶的角色。

妹妹出生时,父亲有点失望……久不说话。

那时的年月,男孩还是很重要的。

我记得,姑姑带着另几个小姑姑来了,看望了母亲,发了话,意即我生了五个女儿,怎么了?

那以后,我觉得父亲才真正像是一个有了第二个孩子的父亲了。

我与父亲冷战时,有一次去姑姑家,姑姑一边叠衣服,一边眼睛也不抬地对我说:

你小的时候,生出来三个月得肺炎,在医学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生死一线之间,你爸爸从老远走到我这里来,就坐在你现在坐的地方哭……给我说怕你成不了了……

再有一年,冬天,下了微雪,我去看她。

那时我二十岁,已经上班了。

一进门,她首先呵斥我穿得少,没穿毛裤,再下来,她拎起我的胳膊说:

你要喝生鸡蛋……实在喝不下去,就冲……也不要冲太开,你看你这手腕还没十岁的小孩子粗。

不知为什么,那时我对食物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哪里还喝得下生鸡蛋。

这一切,我均记得,仿若昨天。

可,好像我现在才听懂。

姑姑这一生,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为这个侄女早早准备着结婚时的毛毯,压在箱底,为那个表弟预备了出远门时想要的一双皮鞋,或者某人在孩子满月时收到她捎来的老虎头的帽子。

我觉得,她的世界里全是人、人、人。

父亲去世后的三个月,姑姑去世。

并无人向她告知父亲的离世,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体不好,卧病在床,已有很久不见了。

那天,我与表哥表姐在殡仪馆等待姑姑的骨灰,一个表姐坐在我的对面,她抱着姑姑的遗像。

老姑姑笑得很慈祥,那天或者有微雨,但在那个大厅里,是不会有的。

一会儿,表哥来坐在我旁边跟我说话,大致意思是,你爸爸不在以后,我们谁也没说,但你姑姑好像是知道了,需要说明的是,姑姑因年老已经失忆,她此时有的记忆全是错乱的,连儿女都分不清了。

表哥继续说,意思是我父亲不在后,我的姑姑像是完全就不行了,一天天地不行,也吃不动了,像大神散了一样,“还是操心你爸爸,你爸爸走了,她也觉得孤单了,要去寻他了……我听着,突然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对面,表姐抱的姑姑的遗像的左眼上,有了一滴水,不,或是一滴泪……这一滴泪凭空而来!

就在这一瞬间,我心里暗暗一惊,在这一边肃然坐直了身体,端正看着那照片。

我觉得那一滴泪,就是在告诉我,我的感知是对的,裘哥说的也是对的,她是这样的。

而且,我感觉好像地只想告诉我一个人,因为她觉得我明白。

某一瞬闻,我茫茫然看周围,煕熙攘攘,这一瞬间凭空而来的一滴泪,如此真实也如此不真实。

当我再回转过头来时,那一滴泪已不知去向……

现在,我谨以这一滴泪来紀念我去世的老姑姑,你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教导周围所有的人如何做父母,这是你最光辉的职业和最广达的一生。

(选自《散文》2018年第10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交代父亲金贵、骄纵,为下文写老姑姑以长姐的身份教训、教育父亲,并被父亲依赖、信任作铺垫。

B.“我”因与父亲冷战而到姑姑家,姑姑“一边叠衣服,一边眼睛也不抬”地跟我说话,说明姑姑对于“我”和父亲冷战非常不满。

C.文章写景的地方简而精,比如姑姑摘豆角时写到“太阳”,“我”去看望姑姑写到“下了微雪”,既展现当时的环境,又烘托了人物形象。

D.文章行文质朴,善于借生活中的琐事来展现人物形象,最后一段评价总结性的语句,是对文章主旨的升华。

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刻画了老姑姑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6分)

9.结合全文,说明文中“一滴泪”的含意。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

“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

“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

”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

“蔡京何如人?

”对曰:

‘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

“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

”曰:

“八千缗。

”蒙叱曰:

“安有更革而吾不知!

”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

“侯蒙亦如是邪?

”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

“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

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②子玉:

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来遇赦,子玉自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古代男子十八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二十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

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处罚他们,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币值,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官吏并安抚他。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5分)

译文:

(2)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望岳

社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跐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B.颔联一个“钟”字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写出了泰山景象的神奇秀丽。

C.颈联诗人抓住“云”“归鸟”两个景物细节,表现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全诗无一“望”字,却由远及近,通过诗人亲眼所见,句句写向岳而望。

15.诗人运用哪些手法写泰山之高?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写了宏阔之景,又创设了离别的情境。

(2)《凉州词》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了导致亡国的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英国《卫报》发表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看法:

“对于我来说,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现在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都要____________。

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衍病等。

()。

我们发展的技术摧毁了自己的家园,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____________保护它。

”霍金表示,逃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人类呆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

霍金还曾经警告称,“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场灾难而灭绝的风险正____________,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一种基因工程病毒或其他危险。

我认为,如果不能进入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

”我们知道,自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50多年来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以目前的航天技术进行宇宙航行____________。

确实,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造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目前的空间技术也无法保证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

如果当下的人美想逃离地球,重现人类作为世界领袖的荣光,就必须回顾我们的过去,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岌岌可危患难与共一日千里劳师动众

B.岌岌可危众志成城与日俱增劳民伤财

C.危在旦夕众志成城一日千里劳师动众

D.危在旦夕患难与共与日俱增劳民伤财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所有这些都在提醍我们,我们在人类发展史上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B.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在人类发展史上,所有这些都在提酲我们。

C.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D.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

B.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

C.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

D.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开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

20.下图是2018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阅读图表,从中可以归纳出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两个特点,并做简要说明。

(6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只有当其为真实的时候方为历史;而对于传记文学家来说,①,才能实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然而,在追求传记历史真实性的道路上,②,人们常常被引向歧途。

而这一切的产生,首先是因为③。

马克思也曾经说过: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60分)

《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全家难得一次的哲赛尔岛旅衍,却因“巧遇”已经落魄到在船上卖牡蛎的“叔叔于勒”让一家人曾经的梦想破灭;《热爱生命》中“淘金人”在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中“巧遇”那条病狼,在狼与人的搏斗中,更显出了“人”的伟大;《孤独之旅》中的少年社小康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在失学放鸭中“巧遇”那场暴风雨之后,感觉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巧遇”。

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也有过“巧遇”呢?

这段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迪呢?

请综合材料内容给你的启示,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以“巧遇”为题,叙述你曾经的巧遇经历。

注意:

要选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

12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