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527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省####市村卫生室灾后重建援建项目

(二)建设地址:

####省德阳市####市

(三)项目业主:

####市各村卫生室

(四)建设性质:

重建

(五)建设工期:

12个月

(六)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市124个村卫生室的重建和设备的购置维修:

1.房屋重建:

每个村卫生室重建100m2房屋,共12400m2

2.设备购置与维修:

每个村卫生室购置4台件设备,共496台件。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64万元,其中香港救世军援建投资930万元,香港红十字会援建投资200万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援建投资11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基金124万元。

二、项目所在区域简介

####市位于德阳市西南部,成都市西北部之间,距成都市60公里、德阳市20公里。

以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

全市幅员864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

####市全市辖16个镇(含2个街道办)124个行政村。

####市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名列####省“十强县”第二名。

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为11.5%),年均递增13.2%;人均GDP2.1万元,折合2640美元;其中:

第一产业12.5亿元,年均递增9.4%,第二产业58.7亿元,年均递增14%,第三产业23.5亿元,年均递增13.4%。

累计上划中央省市财政收入59.7亿元,比“九五”增加19.6亿元,增长48.9%。

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比“九五”增加2.6亿元,增长22.6%。

200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25.15亿元。

2007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4个,固定资产总额37962.5万元,业务用房建筑总面积139200平方米,床位1169张,在职职工21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5人。

三、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指南》(试用版);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08)

4、《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第526号令)

5、《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667号)

6、《####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0号)

7、项目业主就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8、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及政策性檔;

9、项目业主关于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合同。

四、编制内容

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建设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各方面。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

五、简要结论

“5.12”大地震使####市全市的医疗卫生机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有的医疗机构已经无法正常运行。

尤其是在地震灾害之后,灾区需要救治的病人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急剧提高,所以####市124个村卫生室的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医院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在县、乡、村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并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市医疗卫生现状的分析,进一步对医院服务对象及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按照《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与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明确了医院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标准,并通过工程技术论证和社会评价得出结论:

本项目符合####市总体规划及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同时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建设基地条件适宜,技术可靠,前期工作扎实,建设规模合理,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市概况

####市全市辖16个镇(含2个街道办)124个行政村,总面积864平方公里。

200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25.15亿元,2007年末总人口43万人。

2007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4个,固定资产总额37962.5万元,业务用房建筑总面积139200平方米,床位1169张,在职职工21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5人。

(二)####市医疗卫生系统地震损失情况

地震灾害中,####市共有154个医疗卫生机构受损,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100%,业务用房受损125890平方米,占全市原有面积的90%;设备受损4306台(件),占原有设备台(件)的26%;直接经济损失达30900万元。

医疗卫生人员死亡6人,受伤64人。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满足受灾地区急剧增加的医疗需求,解决当务之急。

“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举全国之力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先后出台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和《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等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等部委编制了专项规划,国土资源部会同####省政府,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为技术主体编制了《####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2008-2010年》),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地震发生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遭到重创,主要医疗服务功能区域和设施都被损坏,当地不仅存在大量受伤人员需要得到及时医治,同时,地震也可能使传染性病菌增多,对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在每个村都建立村卫生室,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构建并完善了####市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

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属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内容,是灾后重建一系列专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灾区卫生机构的重建以整合医疗和防疫两方面资源为出发点,以建立和恢复原来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和小区康复“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为重建目的。

认真贯彻执行《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与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按照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功能布局与特点,在县、乡、村配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使群众享受到就近、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积极发展乡镇卫生服务,重建村卫生室可以将广大村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

有利于调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居民的就医效率,降低医疗卫生成本。

(三)是促进灾后重建工作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卫生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震灾难使家园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为加快灾区重建的步伐、迅速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居民的就医需求也越来越高,就医环境、诊疗质量、舒适程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广大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医院治疗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村卫生室的灾后重建项目不仅解决了人们看病就医的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对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城镇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服务对象与需求分析

####市位于德阳市西南部,成都市西北部之间,距成都市60公里、德阳市20公里。

以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

全市幅员864平方公里,辖16个镇(含2个街道办)124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

村卫生室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乡镇农村人口,主要提供以下医疗卫生服务:

疾病预防:

乡镇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等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健康档案管理等。

医疗保健:

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乡镇现场救护,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转诊服务等。

健康教育:

卫生知识普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等。

由于受灾严重,####市的医疗服务机构大部分都被损坏,灾后医疗就诊的需求增加,伤员的后期休养和康复治疗也需要更多和更先进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来承担。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加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使得卫生院就诊人数逐年增多,需要更多的医疗机构来满足这些需求。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市八角镇、禾丰镇、红白镇、回澜镇、湔底镇、灵杰镇、洛水镇、马井镇、马祖镇、南泉镇、师古镇、双盛镇、隐峰镇、蓥华镇、元石镇和皂角镇16个镇下属的124个村的卫生室的灾后重建和设备的购置维修.

二、建设规模

####省####市124个村卫生室重建项目的主要规模如下:

(一)房屋重建:

每个村卫生室重建100m2房屋,共12400m2

(二)设备购置与维修:

每个村卫生室购置4台件设备,共496台件。

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一)选址条件

1、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

3、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

4、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并与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有一定距离。

5、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二)项目所在地

本项目位于####省####市内,分布于####市八角镇、禾丰镇、红白镇、回澜镇、湔底镇、灵杰镇、洛水镇、马井镇、马祖镇、南泉镇、师古镇、双盛镇、隐峰镇、蓥华镇、元石镇和皂角镇16个镇下属的124个村内。

项目拟用地块地势平坦,周围无污染源、无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基本符合项目选址要求,适宜于医院业务用房建设。

二、####市概况

####市位于德阳市西南部,成都市西北部之间,距成都市60公里、德阳市20公里。

以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

全市幅员864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

####市全市辖16个镇(含2个街道办)124个行政村。

####是####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省“十强县”第二,西部百强县前十名,2001年县级财政收入列全国第90位。

特别是作为胡锦涛同志“三讲”教育联系点和周永康同志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联系点,在中央、省、市领导的殷切关怀、大力支持下,####的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目前已形成食品、化工、冶金、建材、医药五大支柱工业体系。

####蓝剑集团、####宏达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自1996年以来,####市已连续6年跻身全省县级综合实力“十强”第二位,2002年财政收入列全国百强县90位,全市GDP达到63.1亿元,财政总收入13.5亿元。

####市资源丰富,磷矿、原煤、石灰矿储量极丰,是全国重要的磷矿生产基地。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山清水秀,风景旖旎。

山区拥有储量大、品位高的磷矿、原煤、石灰石、花岗石等矿藏和多种林木、药材资源;坝区平畴沃野,水旱从人,是####重要的油菜、晒烟、肉猪、蔬菜等生产加工基地,尤以晒烟闻名全国。

三、建设条件

####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导风向为东北向。

该地属亚热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春早夏长,区内年平均气温12.8ºC,最高气温43º,最低气温-2ºC,四季月平均温差较大,一月平均温度7.4ºC,七月平均温度28.5ºC,日温差较小,最大差10ºC,最小差5ºC。

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1130.7mm,七成集中在5-9月。

(一)交通条件

####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处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圈中心地带,距成都60公里、绵阳4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70公里,绵阳机场50公里,属成都经济圈的工业重地。

紧临成(都)绵(阳)高速公路和成(都)彭(州)高速公路。

境内交通发达,广岳铁路、广青公路、德什公路纵贯全境,拥有8个铁路停靠站。

(二)工程地质条件

####市内山区、丘陵、平原兼而有之。

山区约占全市总面积60%;耕地约占总面积30%;“一江四河”(石亭江、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斑鸠河)纵横全境,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

自朱家桥起,沿前山向西南至湔底乡西丘陵边沿,再往东南延伸,则是####平原,海拔全在700米以下,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系古湖沉积和石亭江冲积形成。

丘陵则界于山区和平原之间,为湔底虎头乡至民主慈母山一带的九里埂区域,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

####处于龙门山地槽边缘拗陷带中南段之####——绵竹复式褶皱带,由于远古地壳的强烈运动,给####留下了如二迭系石灰岩山体从数十公里以外漂来的飞来峰和深逾千米的大峡谷等地质奇观;铸成了高峻山岳和奇特的地形地貌的巧合,形成奇特壮美的天象景观,古地质作用造化了雄奇的险峰,峰林、断崖、峡谷及冰川遗貌。

####的山区属龙门山脉九顶山系,呈东北—西南走向。

龙门山经轿壁山入####境内,海拔全在4000米以上,山行至南天门与彭州北部山区交界,一分支出脊折向东南经4500多米的长年峰再往东至亮卡,南折即蓥华山。

蓥华山西北全是崇山峻岭,属高山草甸区,东南重峦迭嶂,蜿蜒没入平坝。

####市主要河流有“一江四河”(石亭江、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斑鸠河)纵横全境。

(三)水利条件

1、地表水资源丰富。

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量7.5亿米3年,湔江过境水量7.48亿米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总时为21.20亿米3/年。

2、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

天然资源为45265.66万米3/年,开采资源为27444.56万米3/年,平原区储存资源为42489.24万米3/年,石亭江、鸭子河、小石河等傍河地段开采激发补给量为6098.27万米3/年。

3、地下水现开采量为9354.67万米3。

开采潜力指数为2.93>1.2,尚具开发潜力。

4、已探明蓥华山矿泉水储量为850立方米,日涌水量为240立方米/日,属锶、偏硅酸优良矿泉水。

(四)资源条件

1、天然气:

属储气构造,由马井构造和中兴构造组成,探明储量为40亿立方米,控制储量1000亿立方米。

2、煤:

有烟煤和无烟煤,长100m─2km,厚0.2─2m,储量达8000万吨左右。

3、石灰矿:

探明储量为14亿吨,氧化钙平均品位55.2%,成份单一,矿石优良。

4、白云矿:

仅鸡心包白云矿探明储量为410.5万吨,MgO含量达20.8—21.2%,高于提取金属镁工业指标,有害杂质低于工业要求,属优质矿。

5、建筑砂砾:

石亭江、鸭子河砂砾资源丰富,SiO2含量高达60—80%。

 

第六章项目建设规划和工程方案设计

一、项目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省市委、政府有关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重建方针,将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灾害期间临时建设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基本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建设相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卫生发展相结合;政府支持与自力更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学管理、人才培养相结合;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与注重发展相结合。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由市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卫生局统一制定重建规划,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设计规划要达到抗8级以上特大地震标准。

2、突出重点、远近结合:

近期内先建设临时医疗用房,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问题,两年内建设功能适宜、布局合理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政府主导、国家支持、自力更生、社会参与。

4、明确责任、分级落实。

(三)重建目标

1、三年时间恢复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

2、使医疗机构医疗救治能力和防疫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二、项目建设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委、政府一系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各项规划部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挥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埋头苦干,全面实现规划目标。

(二)通过进一步调研研究,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又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健康保健需求的重建规划,并制定灾后重建实施规划管理办法,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杜绝各行其是,各自为阵,不顾全局的现象发生。

(三)落实各级财政投入资金。

除中央、省、市投入外,县级也要进行必要的资金配套,建设单位也要根据自身力量,自力更生、尽力而行。

(四)加强组织领导、管理、审计与监督,做到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现象。

要采取严格的招标程序,阳光操作,透明办事,所有建设项目均要经过严格的批准、审核、审计、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三、工程方案设计原则

(一)村卫生室的建筑标准,应贯彻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按照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

(二)村卫生室房屋建筑材料应优先采用地方材料,结构选型宜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村卫生院建设还应符合防火、建筑节能及无障碍等方面的要求。

(三)村卫生室建筑设计应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

四、总平面布局

村卫生院的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流程、管理、卫生等方面要求,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1、功能分区合理,洁污流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2、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3、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应处于相对安静的位置。

4、病房、诊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应有适宜的朝向。

5、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多风沙地区应有防风害侵袭措施。

五、建筑设计

(一)平面设计

####市124个村卫生室经过标准化的规划和设计,均为100m2的砖混结构单层建筑。

在平面设计上,共有两种类型:

1、双盛镇6个卫生室

占地规整,大体呈矩形。

布置了治疗室、观察室、值班室、储藏室和中西药房和厕所各1个,还有1个大厅,含诊断、候诊和健康宣教等功能。

治疗室的尺寸为4.05m×2.1m,配有两扇尺寸为1.5m×1.2m的窗户;观察室的尺寸为4.2m×3.36m,配有一扇尺寸为1.8m×1.8m的窗户;值班室和储藏室的尺寸为3.3m×2.025m,每间配有一扇1.5m×1.2m的窗户;中西药房尺寸为4.05m×3.6m,配有尺寸为2.1m×1.8m和1.8m×1.8m的窗户各1扇;大厅平面呈L型,配有1扇尺寸为1.8m×1.8m的窗户和1个尺寸为2.4m×1.8m的大门,面积约为36m2;卫生间尺寸为2.7m×1.2m,配有1扇1.2m×0.9m的窗户。

2、118个村卫生室(除双盛镇6个卫生室)

占地规整,大体呈矩形。

布置了治疗室、观察室、值班室、储藏室和中西药房和厕所各1个,还有1个大厅,含诊断、候诊和健康宣教等功能。

治疗室、观察室和值班室的尺寸均为3.3m×3.0m,配有1扇1.8m×1.5m的窗户;储藏室的尺寸为3.3m×3.3m,配有1扇1.8m×1.5m的窗户;中西药房的尺寸为4.05m×3.6m,配有尺寸为1.8m×1.8m和1.2m×0.9m的窗户;大厅平面呈L型,配有1扇1.8m×1.8m的窗户和1个2.4m×1.8m的大门,面积约为36m2;卫生间尺寸为1.8m×1.2m,配有1扇1.2m×0.9m的窗户。

(二)房高、地面高差、屋顶和外墙的设计

1、一般医疗用房的建筑室内净高宜为2.7m~3.3m,医技科室用房的净高应根据设备需要确定。

2、室内外高差为30cm,出入口设有坡面化设计。

双盛6个卫生室的大门入口处设置砖砌踏步。

其余118个村卫生室的大门入口处设置10%的坡道。

3、屋顶采用砖砌屋脊铺瓦顶。

在屋顶平面的最高处设置预制檀条,用C20细石混凝土找平之后,设置砖砌屋脊置于其上。

砖砌屋脊的剖面成T型,上端宽370mm,下端宽240mm。

屋顶设置斜天沟,有利于排水。

4、建筑外墙以浅色调处理。

白色调辅以浅灰色的色彩组合,给人清新自然、简洁大方的感觉又毫无压抑感。

六、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一号修改单(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号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筑抗震设防暂行规定》

(二)结构设计

1、场地层结构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建筑。

2、基本风载:

风载0.3Kpa(50年一遇)

3、基本雪压:

雪压0.25Kpa(50年一遇)

3、抗震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

7度

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5、地震基本加速度值:

0.10g

6、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

7、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三)基础设计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暂按丙级

2、框架柱下采用下柱下独立基础。

(四)上部结构设计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设计楼面屋面等荷载取值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五)采光设计

主要用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有遮阳设施。

主要用房的采光值(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6-1的规定,也不宜过大,大者宜有遮光措施。

 

表6-1主要用房采光值

名称

比值

诊疗室、检查室、预防保健用房、病房、医护办公室

1/6

候诊室、配餐室

1/7

更衣室、浴室、卫生间

1/12

七、电气设计

1、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时,另设一套柴油发电机组作备用电源,事故疏散照明为二级负荷。

2、电源装配容量应满足现有设备及近期的增容需求。

3、区内宜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

由箱式变电站引至建筑的线路应直埋敷设。

电力、电讯线中沿道路一侧地下敷设,给水、排水干管沿道路另一侧敷设。

4、电讯设计:

在新建区适当位置设室外电话分线箱,以满足建筑所需电话。

电话系统分为内外两个系统。

5、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建筑防雷按二级防雷设计,防雷接地与电气接地共享一组接地。

八、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工程图纸;

2、建设方提供的给排水资料;

3、本专业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3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