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docx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
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
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
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
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
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
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
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
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
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
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
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
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
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
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地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但精神世界也得有一定的秩序,不然的话也会陷入紊乱。
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精神贬值、意义失落、道德坍塌、虚无侵袭等诸多问题。
精神贬值是随着物的世界的增值,精神越来越贬值,人们越来越注重去占有物、去消费物,而相反不再关注人们的精神,人们往往以拥有金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作为成功的标准。
相反,你读了多少书,你的思想是否丰富,精神世界是否健康,精神力量是否充盈,那就相对地不太重视了。
人们越注重物,越关注物,那人们的精神,物的增值和精神的贬值是一个成正比例的关系,那边越增值,这边越贬值,这是精神贬值、意义失落。
与此相关,人们也不太注重道德了。
而正因为把注意点、聚焦点都放在欲望的满足,都放在利益上,造成了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文化上面,人会感觉虚无侵袭。
我们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其实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高楼大厦的辉煌成就相比,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其实显得人微言轻,显得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不上人民群众精神的需求。
所以,破解当代精神世界现存的问题,迫切需要重建能够与中国的时代实践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能够良性互动的精神秩序。
这样一个精神秩序,一方面它是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它又能反过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不是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现代化建设与精神秩序的良性互动,我们要促成这样的局面。
共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社会转型与精神失序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建构精神秩序,我们所面对的是精神世界的失序,精神文化、精神生活的失序,而这个失序是和社会转型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第一个问题,社会转型与精神失序。
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在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大数据等影响之下,适应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规则已逐渐成为了历史的陈迹,已逐渐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已逐渐为人们所抛弃,而新的规则却尚未完全地成型。
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社会发生变化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规则肯定不适用了,但由于处于一个转变期、转型期,新的规则又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这样一个时机就容易失序、容易混乱。
传统社会所依赖的道德规范和礼治秩序,遭遇到了世俗化时代的急剧冲击,工业化、市场化造成的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传统崇高的、权威的东西都被拉下了马,受到了批判和打击,成为日益世俗化的时代。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渴望满足的诸种欲望,人的各种各样的欲望过度膨胀,而社会转型期尚未健全的规则,它无法对过度的欲望形成有效且合理的制约。
一定的欲望是合理的,这个社会如果过度地压制人们的欲望,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动力和效率,把人们的欲望释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去追求自己发家致富的欲望,这其实有利于给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就说过,他说“恶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贪婪的欲望、发财的欲望,有时候它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关键是激发出来这样的欲望,你有欲望要发财,他有欲望也要发财,大家都要追求利益,但总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冲突和战乱,要有合理的规则和秩序对它进行约束,那这个社会的发展既有动力又有一定的平衡,因为有约束在。
但现在的问题是工业化、商品经济、市场社会,把人们的欲望激发出来了,但由于社会处于转型,它没有适应新时代的规则,没有很好地完全成型地建构出来,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对过度膨胀的欲望形成有效且合理的制约,这就很麻烦。
那在个人欲望过度膨胀、社会上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情感的迷失,认知和评价缺乏理性,道德虚无和信仰缺失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问题。
情感上迷失,人们丧失了真情实感,在利益和金钱的冲击下,不知道情感到底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人们有时候的认知和评价也是围绕着利益和金钱在旋转,道德的虚无,信仰的缺失越来越严重。
总体上一句话,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能够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的合理秩序。
具体的来看,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利益诉求都出现了多样性、多元化以及整体性的现代转型。
在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同时,又在整体地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型,所以就比较复杂,与之相应,人们的情感、欲望、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日益多样,并且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的冲突。
你有一个思维方式,我有一个思维方式;你有你的价值取向,我有我的价值取向,而且由于共同的、合理的规则的缺乏,难以达成共识,那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失去了有主有次、相对稳定的这么一个健康的秩序。
再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文化力量都在争夺话语权,都在试图扩大地盘,都在“跑马圈地”,都在想增强自身影响力。
在当代中国整体性的文化景观中,建国以后,逐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层面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西学东渐”以来渐次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以及作为精神血脉与民族性象征的传统文化,这三大文化生态。
我们现在讲传统文化,往往是指狭义的传统文化只是局限于作为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性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到1949年建国后成为我们党的思想和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到最近以来这么长一段时间,它也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传统。
西方文化在1840年,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碰撞时,中国人发现了“落后就要挨打”,开始学习西方时,西方文化“西学东渐”,开始逐渐涌入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也有一大部分人在追随它、相信它、传播它,它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
所以,我们要从广义上来看传统文化。
所以,这三大文化生态,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环境,就像是人要呼吸空气、喝水一样,文化也像你喝的水和空气一样,它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你的思维、语言和行动,所以我们就称为三大文化生态。
马克思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这里是指狭义的传统文化。
这三大文化生态之间逐渐出现了对话不足、对抗有余的文化局面。
相互之间不是特别地信任,相互之间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很好地对话,相互之间互相地对抗,甚至互相地批判,那文化生态出现了对话不足、对抗有余的文化局面,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失去了吸收、借鉴、融合共进的良性秩序。
中国社会转型期有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现代性意识。
现代性意识主要是主体的意识、理性的意识,它催发了个性的解放,催发了人的主体性,我要来认识这个事物,我要对它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什么是启蒙?
启蒙是让人在启蒙之前接受权威的引导,不敢自己独立地作出判断,那启蒙是让人的理性能够不受引导、不受制约地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
康德是这样来看启蒙的。
启蒙,伴随着现代性的启蒙是催发了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独立。
个性解放和人格的独立在现代性意识,在启蒙的洗礼下茁壮成长。
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人性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在时代的召唤下蓬勃喷涌,追求自由,渴望发挥内在的主体力量,渴望发挥创造性,这样的动向冲击并且不断地改变着积淀而成的历史的传统的精神秩序。
传统的中国人,传统的中国思维模式,它比较注重循环论,总是在一治一乱之间的循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物,总是在循环,而不太注重创新,创造性的思维。
所以,现代性启蒙之下的这种个性解放、人格的独立、追求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这样的创造性的思维,必然和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精神秩序发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
所以,意志自由、精神创造和精神秩序的矛盾日益凸显。
追求自由、追求创新必然要冲击传统的观念,所以意志自由和精神秩序这一对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了。
这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秩序出现了失序的状况。
二、在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中建构精神秩序
第二个方面,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建构精神秩序。
秩序井然是推动其循序渐进发展的基本前提,秩序混乱容易造成倒退,甚至崩溃。
那既然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精神失序,我们就要建构精神秩序,但建构这个精神秩序仍然有一个历史方位和时代境遇,我们总的来把握,在精神世界,伴随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这样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以现代化良性活动,精神世界也要实现现代转型,所以在这样一个总框架之下,在精神世界,在现代转型这样一个总要求之下,我们来建构精神秩序,这是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在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中建构精神秩序。
我们说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那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既是现代化进程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离开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就不是完整的现代化,所以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是现代化进程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实现现代化的依照条件和重要支撑。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机器的现代化就失去了支撑,没有现代化的人,还由传统的人来操纵,所以往往成为废纸一堆。
人的现代化,最主要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它是实现现代化很重要的依赖条件和重要支撑。
犹如缺乏“拱顶石”有力支撑的建筑必然倒塌一样,一个建筑没有有力支撑的“拱顶石”,很容易倒塌,那没有人的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那无论是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还是合理的程序和精致的制度都会由于落后的主体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比如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价值取向,它滋生的内在阻滞力量而导致形形色色的变形甚至崩溃,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合理的程序和精致的制度,如果没有现代的思维,还是靠传统的思维和传统的人来支撑支配的话,很容易变形、走形,甚至崩溃。
伴随着自1840年开启的中国现代化征程,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也已经经历了170多年的历史。
我们一开始走上现代化的征程,我们一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其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过渡情况之下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向现代性的转型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
在此期间,20世纪前后,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国民性改造潮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推动下的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启蒙,促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两大高潮。
一个高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那时候强调对传统的国民性进行改造,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深入的批判。
陈独秀要求新青年等,当时对传统的国家性劣根性达成了共识,并且进行国民性改造成为一个潮流,这一大潮流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真正开始实行商品经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塑造,它对人精神世界的要求和传统农业社会对人的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期又掀起了一个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高潮,这是两大高潮。
那从勤俭节欲,注意节制自己的欲望到欲望膨胀,即扩张的欲求。
从相与情厚,相互之间感情很深厚到情感中立,我们这称为收缩的情感。
情感从厚到中立收缩,从专于人事到精于物理。
以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比较注重自然科学,善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这称为转移的认知。
从专于人事到精于物理。
从他者导向到自我取向,我们将它称为变迁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我们依赖权威、依赖高高在上的人,现在的评价,我们要独立自主,依赖自己的理性,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一切都要放在理性的天平之下来为自己作出申述,作出申辩”,从顺从利他到主观相对,这是虚化的道德。
传统讲道德,要为他,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他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到现在主观的相对。
我们认为道德是主观的,是相对的。
从心存敬畏到贬低崇高,这称为失落的信仰。
传统有心存敬畏,有信仰,现在来说,西方用尼采的话说,“上帝死了”,在中国,大家的敬畏越来越少了,敬畏感越来越低了,大家开始越来越贬低崇高,甚至批判崇高,嘲讽崇高。
这些变化,扩张的需求、收缩的情感、转移的认知、变迁的评价、虚化的道德、失落的信仰,这些变化正在逐渐形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主体性内容。
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些现代性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我们必须将它放到一个结构里边去理解,而非碎片化、碎片性地去孤立理解。
从前者到后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前面的消失了,一说变化,一说扩张的需求,收缩的情感,前面的那些因素也并不是都消失了,只是它的倾向和侧重点在发生位移,倾向和侧重点由前者发生到后者了。
犹如阳光、水、空气和食物等自然生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一样,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化生态,第一自然是自然环境,第二自然是文化生态,它对人的影响也很重要。
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化生态,也影响着人的精神健康发展。
那在当代中国,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层面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西学东渐”以来渐次转入的西方文化和数千年历史中渗透进我们血脉里,逐渐成为民族性象征的传统文化,这三大文化构成了影响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三大文化生态。
这里我们着重地分析当代中国的这三大文化生态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双重影响。
然后基于此,我们来探索文化生态的优化,通过优化文化生态,以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
(一)“引领有余、整合不足”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第一个,我们来看,三大文化生态中的第一个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精神建设里的作用概括为“引领有余、整合不足”。
它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而且马克思主义从本原上来说,它是要创造一个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所以它是引领有余、整合不足。
中国不是在马克斯、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资本主义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所以历史阶段的错位就使现在中国还要重新发展生产经济,还要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些要素。
所以这种历史阶段的错位使中国当代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社会主义,既是社会主义又有中国特色,这就造成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文化显得整合不足,不能够把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认识都整合起来,这方面显得有些不足。
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形态。
作为来源于西方又批判西方,并且积极探寻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的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文化,它既契合了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历史性地积淀出的“中心情结”。
在历史上我们一直是遥遥领先的,所以当1840年,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碰撞,发现我们落后了之后,这时候我们也想迅速地冲回世界舞台的中心,重新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
所以,这时候我们落后了,我们不如西方了,要学习西方,但这时候又要重回中心的“中心情结”,所以我们就想去学习一种既是来源于西方的,又在批判西方,高于西方的文明形态,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们很自然学习的。
同时,那时候我们要学习西方,我们要以西方为师,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它通过欺负中国,侵略中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还要掠夺我们,所以我们既想向这位老师学习,我们又痛恨这位老师,所以我们也想学习一种来源于西方,又是批判西方的文化。
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学习西方,是否有一种既是来源于西方,同时又批判西方,同时它又想建构一种高于西方文明形态的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最当之无愧的,是最符合我们当时的“中心情结”的。
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契合了一个地大物博、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历史性积淀出的“中心情结”。
再一个,马克思主义文化也具有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向往相符合的文化因素。
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国传统的辩证法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大同社会也契合。
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曾一度发挥过非常重要的文化启蒙的作用,并且以其强大的文化引领和整合作用,成功地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
然而,在当代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发展为中心,由偏重经济社会发展重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整体上显得有些引领有余、整合不足了。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继续引领社会思想潮流与价值取向,因为它是要健在一个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更高的文明形态的,但同时,它和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都有拥护者、信仰者和宣传者,甚至成为一些民众的文化信仰,在当代中国这样的文化局面里并行不悖,这是引领有余、整合不足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二)“批判有余、建设不足”的西方文化
第二个是“批判有余、建设不足”的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非常注重批判,它对于西方的工业文明、西方的现代化充满着批判的精神,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现代西方的哲学家、现代西方的文化学者,对西方的现代化都深刻地进行批判,但同时建设不足。
在批判的同时,它没有找出来一剂良方能够解决现代化发展的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将其概括为“批判有余,建设不足”,也可以说是半截子的。
那西方文化是当代中国主要的精英文化形态,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和古希伯来的信仰传统,犹如西方文化之躯行走的两条腿。
西方文化,如果我们将它比喻成一个人的躯体的话,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和来源于古希伯来的信仰传统,是这个躯体的两条腿。
现代化以来,西方文化逐渐演化出并行不悖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文化思潮。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来,表征西方社会历史与科技领域发展新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也开始成为当代思潮中颇具影响的文化氛围。
西方文化在当代中国和它在西方一样,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批判功能。
然而,我们基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评价标准来看,西方文化就显得批判有余,建设不足了。
从文化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来看,现代化离不开文化批判,文化也不能亦步亦趋地紧紧追随现代性的步伐、现代性的建构,它理应与现代化,无论这个现代化处于上升期、平稳期还是矛盾凸显期,它都应该保持一定的间距,在若即若离中时刻保持理性的反思和批判。
当然,这种反思与批判并不是要拒斥或超越现代性,而是现代性内部的自我批判,是通过不断地纠偏,使人类历史进程始终处于理性的监督之下,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但当代中国,借助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文化批判,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某些问题和弊端,并深入地批判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质量。
把随着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出现问题,我们已经发现了它,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精神文化、精神生活的质量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甚至某种程度上的退步,这些我们都借助西方文化对它进行了批判,然而西方现代文化也无力提出能够破解现代性精神困境的可行性文化重建或精神拯救的方案。
批判有余,建设不足,这是西方文化。
(三)“平衡有余、动力不足”的传统文化
第三个,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它概括为“平衡有余、动力不足”。
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主要的大众文化形态。
基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长期和农业经济、家族本位、礼治秩序、家国同构、专制制度经常纠缠在一起,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有这鲜明的保守主义、循环思想和等级观念,但也蕴含着注重个体诚信正义和主体间谦让道德这样的积极因素,保持着坚守生活的意义世界,整合价值取向,维护共同体和谐等功能。
它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传统文化的这些因素和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克服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凸现的心灵秩序急剧地感性化和价值取向过度的功利化等弊端。
总体而言,对于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而言,传统文化显得平衡有余、动力不足。
这里我们还是基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以此为评价标准来看传统文化的,而非其他的标准。
所以平衡有余、动力不足。
传统文化主张的诚心正义、仁者爱人、以礼待人等理念,有助于平衡现代性的人际冲突,但它不大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坚持中庸之道等取向,使其相对缺乏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动力不足。
梁漱溟曾经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样一本书里边这样来比较中西文化。
他说,“西方人生的路向就是奋力向外设法满足要求,中国人生的路向是回避问题,反身追求自我满足”,因此,不同于“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西方文化遇到问题了,要去尊严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中国人遇到问题了,尤其是遇到人际问题了,他不想去破解问题,他反身来求自身的持中、调和来回避问题,以回避问题的方式等待问题慢慢地自行消解。
这种趋向于自为、调和、持中的文化精神,不愿或不敢直面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时候或许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人际矛盾,却必然会导致现代化进程,缺乏内在的深层动力驱动,造成这样的消极局面。
这是平衡有余、动力不足的传统文化。
(四)优化三大文化生态及其关系
那么我们要推动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我们就要注意优化这三大文化生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
作为历史性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等三大文化生态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维度都发挥着文化觉醒、文化启蒙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现代性建构这样的实践过程之中,这三大文化之间也互相监督、互相交流和彼此地融入。
对于当代中国三大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及其发展趋势,有的学者主张综合创新论,张岱年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认为三大文化应各自吸取有利的因素,进行综合的创新。
有的学者提出“马魂中体西用”,方克立先生就坚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以西方文化为用,那我们讲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在综合吸纳不同文明因素的基础之上积极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
那从优化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文化生态来看,针对前面讲过的传统文化的平衡有余、动力不足,西方文化的批判有余、建设不足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领有余、整合不足,我们一方面应继续充分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平衡作用,充分发挥西方文化的批判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地探寻构筑这三大文化生态交相融合,并且具有整合功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