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008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

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

《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

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

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

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

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

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

如杜甫《绝句》、苏轼《饮湖上初请雨后》、李清照《声声慢》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

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

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

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三吏”、“三别”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

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

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

如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如果说意境多是通过画面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境界则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与艺术达到的高度上。

纵观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诗歌国手、创作大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他们无不将自己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思索,对人与自然的思索,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的思索等等融入诗篇,使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震撼心灵的大气魄和思想深邃、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也展示着作者的博大胸怀与开阔视野。

(摘编自杨庆存《中国古代诗词的境界与品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白居易说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从情、言、声、义四个方面概括诗歌的创作元素和品评标准。

B.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以此结构全文,并依次加以论述。

C.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无不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D.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受到词学界的高度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使至塞上》等作品如同巨幅水墨画,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B.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体现了《诗经》的性情,而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则表达了《离骚》的性情。

C.格律诗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感情,彰显了古诗艺术的形式美。

D.秉持“温柔敦厚”这一诗词创作的艺术原则和基本要求,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分别点明了李杜诗歌的巨大影响。

B.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既有作者奇特的想象,又传达出鲜明、优美的意境。

C.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境界则更多体现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达到的高度上。

D.屈原、杜甫、陆游等大家,将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的思索融入诗篇,从而使其诗作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大气魄和启悟智慧的大境界。

【答案】1.A2.B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A项,原文“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不是古人的观点,而是作者对白居易之言的阐释和发挥。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选项A源自文本第一段,从文中的陈述来看,“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这是作者的阐释,并非是古人的观点。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B项,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和谴责的应是《伐檀》和《硕鼠》等的性情,而不是整个《诗经》的性情。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比如本题的B项,文中第二段的原句是“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这并非是整个《诗经》的性情。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分析不当,本段是从诗歌语言的角度论述的,并没有点明影响的意思。

这两句话都出自文章第三段,第三段的中心句是“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可见后面所举例子都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的魅力。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比如选项A.该选项的两句诗歌都出自第三段,第三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由此可以明确该段选用这两个诗句的目的。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

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表义府才,对策中第,补门下省典仪。

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

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

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

德俭者,许敬宗甥,癭而智,善揣事,因曰:

“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

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

”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武后已立,义府与敬宗、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相推毂,济其奸,诛弃骨鲠大臣,故后得肆志攘取威柄,天子敛衽矣。

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

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

洛州女子淳于以奸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

卿段窦玄以状闻。

诏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鞫治。

义府且穷,逼正义缢狱中以绝始谋。

侍御史王义方廷劾,义府不引咎,三叱之,然后趋出。

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

未几进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更封河间郡公,诏造私第。

诸子虽褓负皆补清官。

明年,召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母丧免,夺丧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复铨判,人人咨讪。

又母、妻、诸子卖官市狱,门如沸汤。

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白其赃,诏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杂讯,有状,诏除名,流巂州,朝野至相贺。

三子及婿尤凶肆,既败,人以为诛"四凶"。

乾封元年大赦,独流人不许还,义府愤恚死,年五十三。

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选自《新唐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B.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C.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D.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又称大理寺,古代管署名。

掌邢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其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B.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

C.古代规定,官员任职期间父母亡故,必须辞官回乡守孝三年,服除后方能起用,也有因朝廷需要,守孝期未满就起用,称为“夺丧”。

D.“流”即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

这是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的秩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义府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

即将被贬斥之时,他得知唐高宗有意立武昭仪为皇后,马上找机会写奏折要求“废后立昭仪”,深得皇帝喜爱,转危为安。

B.李义府拉帮结伙,结党营私。

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陷害忠良,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

C.李义府贪得无厌,唯利是图。

他选拨官员只看钱,不看才,并且与母亲、妻子、儿子共同卖官鬻爵,全家腐败。

D.李义府外表柔恭,内心却阴险偏狭。

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凡是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的人,都要设法中伤陷害,所以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

(2)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答案】4.C5.B6.B

7.

(1)王义方一条条极力地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私下里感激他,所以宽恕他不追究。

(2)自从李义府被斥退流放,天下仍有人担心他会被再度启用,等到他死了,朝廷内外的人才完全安心。

【解析】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根据语境作出相应调整。

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曰”“也”“于是”“为”“即”等。

此题根据“义府即代德俭直夜”不能断开,排除A.D;根据“停司马诏书”不能断开,排除C。

考点:

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要仔细分辨选项,然后做出判断。

C项,“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解说有误,应是尚书为正,侍郎为副。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

B项,“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分析有误,皇上俯首听命的是武后而非李义府。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

(1)句中,关键词“陈”译为“陈述”、“阴”译为“私下”、“德”译为“感激”。

(2)句中关键词“斥”译为“被斥退”、“忧”译为“担心”、“比”译为“等到”。

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义府,瀛洲饶阳人。

贞观年间,李大亮巡查剑南,上表称李义府有才,对策时中选,补为门下省典仪。

高宗即位,升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提拔为弘文馆学士。

长孙无忌厌恶其人品,上奏斥他为壁州司马。

诏书还未下发,李义府知道后,与舍人王德俭商议对策。

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颈上长个瘤,但人很聪明,善于看风使舵,就对李义府说:

“武昭仪现在正得宠,皇上想立她为皇后,又害怕宰相议论,所以还没有正式提出。

你如果在这事上提出建议,推助一把,定能转祸为福。

”于是李义府就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扣门上表,要求废王皇后而立昭仪为后。

皇帝很高兴,找见李义府与他谈话,又赐珍珠一斗,停发要他出京任司马的诏书,留下依然为侍。

武则天已立为皇后后,李义府、许敬宗、王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在私心干坏事上推波助澜。

帮助奸臣,诛杀贬弃赤城忠耿之臣,因此武后才得以称心如意地夺取威视权柄,天子也只得俯首听命。

李义府看上去随和有礼,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心里却阴险偏狭,嫉妒记仇。

凡是冒犯了他,不中他的心意的人,他都要设法中伤陷害,但是人称他为“笑中刀”。

又因为他表面柔顺实质害人,人称他为“人猫”。

有个洛州女子淳于犯了奸淫罪,关在大理寺狱中。

李义府听说她很美,暗中叮嘱大理丞毕正义王法释放,娶为自己的小妾,正卿段宝玄将此事报告了皇帝,皇上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查此案文言文阅读李义府,瀛州饶阳人。

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阅读答案

李义府怕毕正义供出实情,竟逼毕正义在狱中自缢来死无对证。

侍御史王义方在朝廷上检举揭发他,李义府均不承认,经过三次斥责,才不得不退出。

王义方一条条极力地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私下里感激他,所以宽恕他不追究。

不久,提拔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晋升为太子宾客,改封河间郡公,下诏准许他建造私宅。

李义府的儿子们即使还在襁褓中的,都补为清官。

第二年召回李义府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因母丧而免,后又夺丧起用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皇帝让李义府主管选拔人才。

一则他自己无品,无以鉴别人才,二则贪欲永无满足,因此选拔任用只问贿赂而不再考核查验,以致人人叹息不齿。

再加上他母亲、妻子、儿子们收贿卖官鬻爵,门庭若市,沸沸扬扬。

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揭发李义府贪赃枉法,皇上招令司邢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共同审讯此事,审出许多罪状,下招令革职除名,流放商州,朝野君相庆贺。

他的三个儿子及女婿尤其凶残肆虐,既遭流放,人们都称之为诛“四凶”。

乾封元年大赦,唯独流放的罪人不许回来,李义府愤恨而死,时年五十三岁。

自从李义府被斥退流放,天下仍有人担心他会被再度启用,等到他死了,朝廷内外的人才完全安心。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唐)刘长卿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①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②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注:

①旧山:

寺院创建人兼内史的故居。

②播迁:

即流放远谪之意。

诗人正蒙冤受屈,远谪南荒。

8.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请简要分析。

9.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8.

(1)首联写了游寺的总体印象:

掩映在丛林里的幽静禅房,门内延伸着一条曾经踏过的满布苍苔的旧路。

(2)颔联侧重写寺内的重点文物。

(3)在写景中融入了感情的色彩,萧内史的故居在夕阳里冷落,而当年种植的古木如今也以萧瑟的秋容与人相对了。

其中,“空日暮”“向人秋”两句的凄凉景象,反映出诗人此时悲苦落寞的心境。

9.尾联写出了诗人蒙冤受屈,远谪南荒,重游旧地,而引起的愁苦抑郁之情。

尾联用委婉而又含有讽刺意味的笔法,将内心无可奈何的愤懑情绪,用温婉含蓄的语言道出。

明明是被诽谤,蒙冤遭贬,却还要说是明主的恩遇,其中的不满与讽刺显而易见。

【解析】

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写景技巧。

首联概写游寺开始的印象。

先是掩映在竹丛里的幽静禅房,门内延伸着一条满布苍苔曾经踏过的旧路,今昔不同的感慨油然而生。

次联描绘寺内的重点文物。

寺院创建人萧内史的故居(旧山)正冷落在夕阳里,而当年种植的古木如今也以萧瑟的秋容与人相对了。

“空日暮”,“向人秋”两句的凄凉景象,写景中融注感情色彩,反映出诗人此时悲苦落寞的心境。

既是重游,又属雅土,寺僧定然相识,少不了一番款待。

腹联便转写主客酬对的场面和诗人感情起伏的心态。

上句写在桂花飘香、月明如素的禅房里,摆设斋宴,宾主洽谈,谈论人生世相、浮云富贵一类话题,诗人原本沉重的心情,暂得宽解。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三个角度:

①观察的角度:

远、近、高、低、俯、仰;②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③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

.四个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五种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有时还有设问、反问)。

答题步骤:

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阐运用);此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析效果)。

解答本题,可以先找出诗歌首联和颔联所写的景物,然后再分析如何来写的及其效果是什么。

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指出表达这种情感的手法。

考生可在整体感悟词的意境的基础上,抓住描写的关键词来理解。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播迁”,即流放远谪之意。

明明是被诽谤,蒙冤遭贬,却还要说是,明主的恩遇,其中的不满与讽刺显而易见。

“白云”是借用梁人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诗意,陶诗拒绝梁武帝诏他出山,后来竟获恩准,而诗人此时眷恋白云,却欲留不得。

“何事欲相留”,是问白云,问寺院中与尘俗的僧友:

“这是为什么呢?

”诗人心中有数,白云、僧友也未必不清楚。

“明主意”三字,也带有几分忠爱之思,说明诗人心中还有一定的儒家“诗教”影响,因此能将内心无可奈何的愤懑情绪,用温婉含蓄的语言道出,更觉悱恻动人。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对于本题,“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可以抓住作者此时的境遇以及表达情感所使用的词语来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食,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乌鸟私情

(2).愿乞终养(3).落霞与孤鹜齐飞(4).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乞”“鹜”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实用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金庸式幽默:

潇洒从容的生存智慧

韩桂春

金庸有金庸式的幽默,他平时不动声色的谈吐往往会令人忍俊不禁。

金庸喜欢驾车,更喜欢驾跑车。

曾有人问他:

“你驾跑车超不超车?

”金庸答:

“当然超车,逢电车,必超车。

”闻者无不绝倒。

“一把菜刀”的比喻

有人曾倡议道:

“电视和武侠小说中有很多打斗场面,会给儿童和分辨能力低的成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应该限制。

”对此,金庸的看法如下:

“以前有人攻击武侠小说,认为小孩看了会模仿,也上山学道去了。

我想这个责任是不应该由武侠小说来负的。

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

我写小说时,只想到小说的读者,在小说中描述的事在电视中不一定可以演,因为看小说的人至少有阅读的能力,受过一定的教育。

如果电视对观众有坏影响,应该由电视负责。

因为电视编剧应该考虑到观众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分辨能力的,打斗该适可而止。

女儿出嫁没办法

1959年,金庸创立了自己的报纸,是谓《明报》。

《明报》创办时,资本仅10万元港币,到《明报》1991年股票上市时,其市值已达8.7亿,金庸独占六成。

1992年,金庸开始卖出《明报》的股份。

一次采访金庸时,记者问道:

“听说,你把报业看作自己的儿女,现在你把它们卖了,这是不是等于卖了自己的儿女呢?

”这个两难问题,无论回答是与不是,都是极不妥当的。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金庸从容道:

“不是卖儿女,是女儿出嫁了;女儿要出嫁,这是没办法的事。

幸亏是名誉教授

一次,金庸应邀到北京大学演讲。

一开始,他就对同学们说:

“我刚从绍兴过来。

在绍兴的兰亭,那里的人让我写字。

我说,这可不行,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字的地方,我怎么能写?

而他们不干,非要我写。

于是我就写了一行‘班门弄斧,兰亭挥毫’。

今天,北大又让我在此讲学,又是一种怎敢当的心情,于是我又写了一行‘草堂赋诗,北大讲学’。

我是搞新闻出身的,做新闻是杂家,跟专攻一学的教授不同,如果让我做正式教授的话,那是完全没有资格的,幸亏我当的是你们的名誉教授。

谦谦君子语亦谦

王朔在1999年发表的《我看金庸》一文是对金庸小说的第一篇猛烈攻击的文章,但金庸对此没有拍案而起,也没有反唇相讥,只是心平气和地说:

“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

”“‘四大俗’(王朔文中对金庸等人的评语)之称,闻之深感惭愧。

香港歌星四大天王、成龙先生、琼瑶女士,我都认识,不意居然与之并列。

不称之为‘四大寇’或‘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了。

我与王朔先生从未见过面,将来希望能通过朋友介绍而和他相认识。

”不指责对方的言过其实,反承认自己才力有限;不责怪对方用语刻薄,反称赞对方“笔下留情”,且希望与对方交朋友。

在这里,时年75岁的金庸不仅做到了以诚待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