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2847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公文类一.docx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公文类一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公文类一

语文2018.1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

1.曾国藩自述:

“早岁有志著述,自驰驱戎马,此念久废,然亦不敢遂置诗书于不问也。

每日稍闲,则取班、马、韩、欧诸家文,旧日所酷好者,一温习之,用此以养吾心而凝吾神。

”根据这段话,下列关于曾国藩的说明何者最恰当?

A.认为养心凝神之道,就是与旧友切磋温习诗文

B.每日仿效班、马、韩、欧等名家的文章来写作

C.在戎马之际仍坚持创作,终于成就不朽的著作

D.即便工作繁忙,依旧趁暇阅览诗书,修养心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这段话,下列关于曾国藩的说明何者最恰当”,这就要求考生要分析曾国藩自述的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再看选项的概括是否正确。

“早岁有志著述,自驰驱戎马,此念久废,然亦不敢遂置诗书于不问也。

每日稍闲,则取班、马、韩、欧诸家文,旧日所酷好者,一温习之,用此以养吾心而凝吾神”,这段话是说“早年有著书立说的志向,自从带兵来这一念头久已废止,但也不敢放着诗书而不过问。

每日稍有空闲,则将班固、司马相如、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章以及过去所特别喜好的书一一温习,借此来涵养我的心境而凝聚我的神志”,第一句先说曾国藩虽然忙于带兵而荒废了“著书立说”的志向,但也不敢“放着诗书不过问”,第二句是说每有空闲都说拿一些文章来温习,以此涵养自己的心境和神志。

A项,“……就是与旧友切磋温习诗文”错误,文中说的是“取班、马、韩、欧诸家文,旧日所酷好者,一温习之,用此以养吾心而凝吾神”,这是以阅读来涵养心神。

B项,“每日仿效班、马、韩、欧等名家的文章来写作”错误,文中说的是温习这些人的文章。

C项,“在戎马之际仍坚持创作,终于成就不朽的著作”错误,文中说的“早岁有志著述,自驰驱戎马,此念久废”。

故选D项。

【点睛】

参考译文:

曾国藩自述:

“早年有著书立说的志向,自从带兵来这一念头久已废止,但也不敢放着诗书而不过问。

每日稍有空闲,则将班固、司马相如、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章以及过去所特别喜好的书一一温习,借此来涵养我的心境而凝聚我的神志。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过蒙拔擢擢:

提拔

B.但以刘日薄西山但:

只是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冀:

希望,企图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

微不足道

3.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但以刘日薄西山

A.圣朝以孝治天下B.谨拜表以闻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4.这两段文字中,作者不应诏所用的“武器”是()

A.圣朝以孝治天下

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报养刘之日短也

【答案】

2.D

3.C

4.A

【解析】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D项,“区区”的意思是拳拳之心。

故选D。

3.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此题考核“以”的用法,例句和C项,介词,因为;A项,介词,用;B项,连词,表目的,来;D项,介词,凭借。

故选C。

4.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文中的句子归纳作答,此题要求概括这两段文字中,作者不应诏所用的“武器”,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可知皇帝以孝治天下,作者正是尽孝。

故选A。

【点睛】

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

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

【参考译文】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

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下列划线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6.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亲贤臣,远小人

D.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答案】

5.D

6.D

7.

(1)我因为(祖母刘氏)无人供养,辞谢而不接受任命。

(2)像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解析】

5.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题中D项,为降官,其它项和例句为升官。

故选D。

6.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A项,均为形容词,低微;B项,均为介词,表比较;C项,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项,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

故选D。

7.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重点注意,以:

因为;辞:

辞谢;赴命:

接受任命;微贱:

卑微低贱;当:

担当;报:

报答。

【点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

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

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泷冈阡表

欧阳修

呜呼!

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曰:

“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

“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

“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

“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

“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

“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

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于是小子修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阡,墓道,泛指坟墓。

②卜吉,安葬。

丧俗中,葬地、葬日皆卜筮决定,若吉,方能行事。

③矧,况且。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B.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C.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D.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考,是对其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日伯庸”的“皇考”即此意。

古人常用“考妣”称去世的父母。

B.戌,地支之一。

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

文中“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时。

C.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父亲为吏清廉,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同时居官仁厚,竭力为死囚谋生路。

B.欧阳修的母亲多经患难,能安贫贱,面对夫君先逝、儿子贬谪,她都能安然对待。

C.作者列出所得封赠名号和官名,表明自己并未辜负父母的期望,呼应开篇“有待”。

D.全文构思巧妙,一碑双表,叙写父母往事,甸甸人情,表达了孝敬父母的主题。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2)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答案】

8.D

9.B

10.D

11.

(1)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屋、一垄地来庇护我们,作为生活的依托,我依靠什么而能够坚守节操呢?

(2)使(人们)知道我欧阳修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只是遇到时机才得到高位,却有幸保全大节,没有辱及先祖,这是有来由的。

【解析】

8.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题中“外事”“矜饰”一个词语,不要断开;“如此”做“所为”的谓语,不要断开;“其”句首语气副词,不要断开。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9.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题中B项,此处“戌”是用作纪年。

10.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表达了孝敬父母的主题”错误,应是“怀念”。

11.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一间屋、一垄地;庇:

庇护;何恃:

宾语前置句,依靠什么;俾:

使;德薄能鲜:

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全:

保全。

参考译文:

唉!

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这并不是敢有意迟缓,是因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母亲告诉我说:

“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

‘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

’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

我靠什么守节呢?

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

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

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

‘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

’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

‘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

’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

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

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

我问他,就说:

‘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

‘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

’他说:

‘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况且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

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

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

’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

‘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

’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

他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他行事厚道;是发自内心的!

唉!

他是很重视仁的啊!

我因此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

你一定要努力啊!

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

”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先父年幼丧父,努力读书。

咸平三年考中进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做过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岗。

太夫人姓郑,她的父亲名讳是德仪,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

太夫人恭敬、俭约、仁爱又有礼仪教养,起初诰封为福昌县太君,进封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从我们家道中落以后,她就以俭约的原则持家,后来家境富裕了,也不许花费过多,她说:

”我的儿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俭约一些,才能度过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难。

”后来,我被贬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说:

”你的家本来就贫贱,我已经习惯这种日子。

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

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禄来供养母亲。

又过了十二年,列位于朝廷做京官,才获得赠封双亲。

又过了十年,我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

母亲因病逝世于官邸,享年七十二岁。

又过了八年,我以不相称的才能,做了朝廷的副枢密使,进为参知政事。

又过了七年才解除职务。

自从进入军、政二府后,天子施恩,褒奖三代宗亲。

自从仁宗嘉佑年间以来,每逢国家大庆,必定对我的先祖加以赐恩。

曾祖父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母累赠为楚国太夫人。

祖父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母累赠为吴国太夫人。

先父崇国公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先母累赠为越国太夫人。

皇上初次举行祭天大礼,先父赐爵为崇国公,先母进爵为魏国太夫人。

于是我流着泪说:

”唉﹗做善事无不得到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这是必然的道理。

我先祖和父亲积善有德,理应享有这种盛大的酬报。

虽然他们在有生之年不能享受到,但是赐爵位、受封官,经表彰而光荣,因褒奖而崇大,具有三朝恩赏诰封,这就足够使其德行显扬于后世,庇荫支持子孙。

”于是排列我家世代的谱系,详细刻在石碑上,接着又记下先父崇国公的遗训,以及太夫人的教育,以及所以对我有所待的原因,都写在阡表上,好让大家知道我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只是适逢其时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的原则,没有辱及先祖,都由于上述的原因。

神宗熙宁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欧阳修立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

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

其仕在官,有名绩矣。

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

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

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

君之少也,为学自成。

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

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

及试,报罢。

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

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

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

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

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

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

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效其体。

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

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

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

皆曰:

“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考乃喜,入官舍。

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

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

君殁,遂为之铭。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B.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