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2369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化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说明】:

为提高课堂的的教学效果,我们把本节教学内容分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研究氯气的性质(——基本程序的应用)两部分进行,每一部分均通过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更具体的任务,提高注意力;同时又对学习目标加以细化分解,每一目标中提供具体的自主学习内容及问题思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加有目标的主动学习。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之后,能够自查反馈,教师通过对自查反馈表的收集结合当堂检测可以明确学生的掌握程度。

具体如下:

学习内容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自主学习内容,能说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幷体会它们的意义。

2、能初步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研究氯气的性质。

学习内容二、研究氯气的性质(——基本程序的应用)

【学习目标】

3、通过合作探究能说出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认识氯气与

非金属、金属、水、碱的化学反应并会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4、能利用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分析

依据学情调查结果以及课程标准要求看,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是高中对于元素化合物的重要学习方法,本节内容不仅仅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性质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他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向下看,分类、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学习第二章元素物质的分类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向上看,他联系了初中对于典型化学物质性质的研究。

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通过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2、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氯气与水和碱溶液的反应来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法与学法

1.情境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化,形成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本课时内容概念众多、体系复杂、抽象难理解,借助同学间的智慧,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两种方式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及竞争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实验探究。

本节学习内容通过化学实验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原则。

考虑到氯气有毒我们采取了录像视频播放的形式,既观察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又避免了空气污染。

教学手段

1.媒体。

媒体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手段。

制作视频录像呈现氯气的化学性质,促进学生的观察与理解。

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

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的作用。

2.选项牌。

本节使用选项牌A、B、C、D,在学生练习之后,通过学生举牌,教师能直观的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为教师的提问与讲解提供方便,并且更有针对性。

3.学案。

学案是本课时的辅助教学手段。

主要是为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提供图式信息和问题导引,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架,对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4、小结。

小结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部分。

起到学生自我总结、归纳、提炼的作用,对自主学习效果有督促及检验的作用。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目标1]1、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观察_______________、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2]2、回忆氧气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举一例)。

 

[目标2]3、氯气和氧气一样,都属于______单质,试预测氯气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目标2]4、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涉及_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即物质的性质由_____________决定。

一般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研究。

合作探究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1】观察集气瓶中的氯气,闻一闻它的气味(用手轻轻扇动)。

【实验2】取一只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问题思考]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一)观看实验视频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1】用坩埚夹住一束铁丝,加热后立刻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2】把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然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3】用坩埚夹住一束铜丝,加热后迅速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问题思考]

[目标3]1、氯气可以用向_____排空气法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氯气还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3]2、铁有+2、+3价,Cu有+1、+2价,试根据Cl2分别与Fe、Cu的反应,总结氯气与可变价态的金属反应的规律。

[自我检测]

[目标3]1、下列金属单质与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FeCl2(B)CuCl2(C)FeCl3(D)CuCl

[目标3]2、将红热的铁丝放入氯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物溶于少量水后,得到色溶液。

合作探究

(二)观看实验视频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1】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

观察现象。

【实验2】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比较现象。

【实验3】在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

稀硝酸,观察现象。

【实验4】向盛有氯气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问题思考]

[目标3]1、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什么?

试写出Cl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目标3]2、Cl2与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和AgNO3溶液反应的现象说明什么?

[目标3]3、Cl2是否完全与水反应了?

什么现象支持你的结论?

[目标3]4、哪一现象可说明Cl2与NaOH溶液反应了?

哪一现象支持你的结论?

[小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拓展思考】

1、新制氯水的成分

2、久置的氯水的成分

3、归纳总结次氯酸(HClO)的性质

三、氯气的用途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4]1、氯气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4]2、写出Cl2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标4]3、在抗击“非典”期间,漂白粉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分别为Ca(ClO)2和NaClO】起到了巨大作用,你知道它们的漂白原理吗?

[目标4]4、我们在使用漂白粉的时候往往在其中加入一些稀酸(比如稀盐酸),以增强其漂白效果,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5、漂白粉放置时间长了会失效,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问题解决

[目标3]【例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B氯水C液氯D漂白粉

[目标3]【例2】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A2/3B1/2C1/3D1/4

[目标3]【例3】下列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ANaCl饱和溶液BNaClO溶液C新制氯水DKClO3溶液

[自我检测]

[目标3]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漂白粉(B)氯水(C)盐酸(D)液氯

[目标3]2、实验室新制备的氯水具有气味,呈色,说明氯水中含有分子。

氯水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氯水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无色气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结

一、运用所学知识,比较氧气和氯气的性质。

性质相同点不同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小结非金属具有的共同性质。

三、在研究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研究的程序是?

自查反馈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好、一般、差)

1、能够叙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2、记住氯气与铁、铜、氢气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

3、能够运用氯气与水和碱溶液的反应来解释生

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掌握漂白粉的反应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当堂检测

1、实验室中收集氯气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取气法D.排饱和食盐水法

2、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A.氯化亚铁B.氯化铁C.氯化钠D.氯化铜

3、潮湿的氯气、氯水、84消毒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B.次氯酸C.盐酸D.次氯酸根离子

4、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是

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

5、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水B.饱和食盐水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饱和氯水长期放置,颜色逐渐变浅

C、燃烧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7.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离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存在

8、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CuCl2B、HClC、FeCl2D、Fe3O4

9、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10、若氯气有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为除去气体杂质,应将混合气体先后通过盛有、的洗气瓶。

11、在新制的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①使氯水呈现黄绿色的是_______②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④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⑤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________⑥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

课后作业

1.写出氯气分别与水、氢氧化钠、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上述三个反应有何相似点。

2.写出新制氯水分别与金属镁、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节课的学习体会

学习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

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去努力,那么,你就会克服一件件难事。

——老师寄语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分析、教师经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情展开调查研究。

以此明晰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指向、学习难点、学习期望,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基础。

本次对学情的了解,主要采用访谈法。

访谈对象不同成绩段基础学生6名,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预习。

访谈的几个问题及探明的学情如下:

1、问题1:

通过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钠的有关学习,比较一下初高中化学学习的异同,简单说出有何感受及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高中化学每节知识量大,且系统性强,除了掌握知识也要学习方法。

学习时要回顾旧知识,熟悉各类物质的通性。

②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初中相近,均从物理、化学性质、用途更方面进行学习,高中化学条理性强,内容联系紧密,学习时要及时归纳,通过分类、比较进行完善。

③本节学到的方法初中均有涉及,但较凌乱,看来高中化学的学习更注重系统性。

……

可见,学生通过钠的学习已能很好的对初高中学习有准确的认识,能进行学习态度及角色的转变。

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本节还需要对旧知的回顾与提升。

即教学时应注意“方法主线”和“知识主线”的融合,即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氯气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和程序的案例为暗线。

2、问题2:

结合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通过分类和比较说出初中学习的铁和高中学习的钠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异同,为你以后学习物质的性质有何指导?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钠和铁都是金属,属于同一类,性质相似,均可与非金属、酸反应,但钠更活泼。

②以后学习物质的性质时可以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③同一类别的物质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

……

可见,学生基本能够运用分类和比较的方法进行新物质的学习,从而预测氯气的性质。

问题3:

你知道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1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熔沸点,通常可以用观察的方法认识。

2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熔沸点,通常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测定的方法认识。

……

可见,学生多数会运用观察的方法,对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教学可以采取实验的方法给学生最直观的认识,例如色味态的直接观察;集气瓶口向上对密度的认识,但对于溶解性则需要通过实验探究,通过现象得出结论,而熔沸点则要学生认识课本中小栏目的指导作用。

4、问题4:

氧气、氢气都是非金属单质,利用分类的方法预测氯气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你希望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并初步预测非金属单质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非金属氯气能与金属单质反应,例如氯气与铁、铜、钠、镁反应

②氯气能与非金属氢气、碳反应

……

可见,学生能初步通过分类利用氧气、氢气的性质预测氯气的性质,但仅仅是机械照搬,缺少理论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

……

问题5:

氯气具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氯气有毒可以杀菌、消毒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

可见,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同,实验探究过程可以结合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尤其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解释

:

问题6:

毒气(氯气)泄漏后应如何逃生及及时处理?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1捂住口鼻②向高处跑③湿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跑

可见,学生仅能根据逃生常识回答,不能结合氯气的性质解决,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判断方法是否可行的当堂检测来引导学生回答思路,没必要教师大讲特讲。

问题7:

漂白粉的成分与作用?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1次氯酸钙、氯化钙的混合物,有漂白性

学生回答较一致,看来对教材的预习较认真,但漂白粉的漂白原理还有欠缺。

需进一步提升。

问题8:

金属与氯气的反应是燃烧吗?

过去学习的燃烧的定义还适用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是,课本实验写了氯气与铜、铁、氢气燃烧②不是,燃烧是可燃物与让其的反应

可见,学生对燃烧的定义仍局限在初中的知识上,学的知识不能灵活,教学中要做好不同阶段知识的衔接。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在认识这些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运用了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本节内容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整合,并通过研究金属钠的性质,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为学生提供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通过对氯气性质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如何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怎样处理程序中每个环节的具体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它们又非常适合用于做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

也是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有力支点,通过两种金属、非金属代表物钠、氯气的学习为第二章元素物质的分类埋下伏笔。

教学时应注意“方法主线”和“知识主线”的融合,即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金属钠和氯气时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和程序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活动性栏目,在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方法和程序。

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讨论,交流、以掌握研究方法和程序的内涵,而不是死记硬背相关内容。

利用教学案结合课程标准分解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利用学习指导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教材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化学实验由于氯气有毒,如果不是通风设备较好的试验场地,不宜采用学生实验,可以使用部分演示实验结合多媒体录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观察思考》栏目的实验部分。

但实验前应提示学生观察,实验后可组织学生对反应现象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现象进一步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如果让学生动手操纵以体验“实验”的方法时,应注意规范学生的实验习惯,如目的明确,过程的观察和现象的记录,实验后的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同时要强调实验中的条件的控制。

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留出思考,讨论,交流的空间。

在分散处理后要引导学生从物性,化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整合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在氯气的性质案例中,要注意,案例的研究是抽象出理论即方法和程序的载体,在实验中要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可以根据物质分类的角度引导学生预测性质,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之。

最后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总结。

 本节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评测练习

[自我检测]

[目标3]1、下列金属单质与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FeCl2(B)CuCl2(C)FeCl3(D)CuCl

[目标3]2、将红热的铁丝放入氯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物溶于少量水后,得到色溶液。

问题解决

[目标3]【例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B氯水C液氯D漂白粉

[目标3]【例2】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A2/3B1/2C1/3D1/4

[目标3]【例3】下列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ANaCl饱和溶液BNaClO溶液C新制氯水DKClO3溶液

[自我检测]

[目标3]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漂白粉(B)氯水(C)盐酸(D)液氯

[目标3]2、实验室新制备的氯水具有气味,呈色,说明氯水中含有分子。

氯水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氯水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无色气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堂检测

1、实验室中收集氯气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取气法D.排饱和食盐水法

2、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A.氯化亚铁B.氯化铁C.氯化钠D.氯化铜

3、潮湿的氯气、氯水、84消毒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B.次氯酸C.盐酸D.次氯酸根离子

4、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是

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

5、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水B.饱和食盐水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饱和氯水长期放置,颜色逐渐变浅

C、燃烧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7.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离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存在

8、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CuCl2B、HClC、FeCl2D、Fe3O4

9、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10、若氯气有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为除去气体杂质,应将混合气体先后通过盛有、的洗气瓶。

11、在新制的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①使氯水呈现黄绿色的是_______②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④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⑤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________⑥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

课后反思

——授课人

我按照课程的程序来说。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部分。

这一部分学生掌握的还可以,通过看课本能知道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在哪。

有个别同学提出目标二中第四点:

认识物质的性质后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学生可能没考虑到这一方面再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也就是分类、比较的方法,这是第一节学的知识点的应用还不是很熟练。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部分。

第一次的合作探究是做完实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的这几个题,主要是实验现象的描述、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结论。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这一部分的题做的还是可以的。

只是因为这节课氯气有毒,在我们的录像过程条件达不到,不便做实验,所以很多实验只能观看视频的方法展示给学生。

不过通过对学生的检测来看学生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第二次的合作探究是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得出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但是可以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结论,后面又据此做了其他几个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都是非常准确的,说明学生观察实验室比较仔细的。

第三部分:

问题思考部分。

第一、二两题学生掌握了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的结论,做的不错。

问题出在第三题上学生对装置的研究不到位。

第二个试剂瓶中有水,如果氯气与水完全反应则第三个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就完全没必要了。

这也说明学生考虑不全,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思路未扩展开,可能是刚上高中的缘故。

第四部分:

扩展部分。

这一部分我本来准备讲,结果所有的学生都无问题,等到我给出答案时,学生的反应很平淡,也就是说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比较熟练。

第五部分:

问题解决部分。

这一部分的第二题大部分同学做对了,但有两个同学错选。

我先提问了错答的其中一位,发现他只考虑了氯气1:

2溶于水而忽视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的问题。

第六部分:

小结部分。

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加深认识,对本节加深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

总体来说,学生这节课知识点、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掌握的不错,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邵宗凤——听课人,主要负责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从李老师的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我觉得有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