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赏析.docx
《桃花源记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赏析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
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破落。
他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处在动乱社会,很难有所作为。
他喜爱山水,不慕荣利,为了养家,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41岁时任彭泽令,仅80余天,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离职,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著有《陶渊明集》。
陶诗约存120首,文10余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构思奇特,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具有独特风格,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题】《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组成部分,写作年代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这时陶渊明已经57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又由于他长期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记和诗内容一致,但重点和表现手法不同。
文章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由于本文的创作,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的地方,或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幻想境界。
在人类发展史上,“桃花源”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国度的蓝图之一。
【注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这里指东晋(公元317──420年)。
太元: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公元376──396年)。
武陵:
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捕鱼为业:
以打鱼为职业。
为:
动词,作为。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顺着,沿着。
溪:
(一条)小河。
行:
行进,这里指划船前进。
忘路之远近: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之:
助词,的。
○交代桃花源发现起因。
“忘路之远近”。
预示进入奇境,又为下文“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伏笔。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
忽然,突然。
逢:
遇到,碰到。
夹岸溪的两岸。
数百步:
这里指在几百步远近的范围之内。
落英:
落下的花瓣。
一说指初开的花。
缤纷:
叠韵联绵字,用来比喻多,纷繁杂乱的样子,这里是纷纷扬扬的样子。
○写境界之异。
“忽逢”表明无意中发现。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甚异之:
对这种景象感到很惊异。
甚:
副词,很。
异: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之:
代词,指以上所叙景象。
复:
副词,又,再。
前行:
向前走。
欲:
想,要,想要。
穷:
动词,彻底弄清。
其林:
那桃林。
其:
代词,指桃花林。
○渔人因惊异而寻根问底,引出下文更异之境。
写武陵人无意中进入通往桃花源的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得:
获得,得到,见到,这里可译为“发现”。
一山:
一座山。
仿佛:
双声联绵字,似乎。
若:
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前,表示所叙事实大体如此。
可译为“好像…一(似的)”。
○穷林而得山,山又有口,步步引人入胜。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6)然开朗。
便:
副词,就。
舍:
旗弃,扔下。
初:
副词,表示时间,开始时。
才通人:
仅容一个人通过。
才:
副词,刚刚(能够)。
豁然开朗:
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跨入一个新的天地。
土地平旷(kuàng),屋舍(sh色)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6)交通,鸡犬相闻。
平旷:
平坦宽阔。
旷:
空阔,宽广。
俨然:
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
田间小路。
交通:
交错连通。
鸡犬相闻:
(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景象。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xī)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0),并怡(yí)然自乐。
其中:
那里面的人。
往来;来来往往。
种作:
耕种劳作。
衣着:
指身上的穿戴。
悉:
副词,完全,尽。
如外人:
和外面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黄发:
指老人,旧说老人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代老人。
垂髫:
小孩垂下的头发,用以指代小孩。
并副词,表示不同对象都发出同一动作,可译为“都”、“全都”。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
○写桃花源中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氛。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一片充满安宁和乐的生活环境。
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与现实社会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乃:
副词,就所从来:
从何而来,从何处来到这里。
名词性结构。
具答之(渔人)全都回答了他们。
主语渔人承前省。
之:
代词,指桃花源中人。
便要(ya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邀”的同音假借,邀请。
作食:
做饭。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相见。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闻:
听说。
此人:
指武陵人。
成:
都。
问讯:
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shuài)妻子邑(yi)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i)与夕人间隔。
自:
自己,桃花源中人。
云:
说。
先世:
前代祖先。
避秦时乱:
意思是在秦代时候为躲避战乱。
率:
带领。
妻子:
老婆孩子。
妻:
妻子。
子:
孩子。
邑人:
同村的人,乡亲。
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
不再离开这里。
复副词,再。
焉:
代词,这里。
遂:
副词,便,就,于是。
间隔:
间离,隔绝,不通消息。
○桃花源中人自述入山原委“避秦时乱”影射现实。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外界是什么韩代。
今:
现在。
何世:
什么朝代。
世:
朝代。
乃:
副词,竟有“意外”的意思。
不知有汉:
不知道有过汉朝。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魏晋:
魏朝和晋朝。
○五百年朝代更替全然不知,真是目空今古。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此人:
指渔人。
为:
介词,向。
具言所闻:
把所知道的全都讲出来。
皆:
都。
叹惋:
叹惜。
○叹惋外界屡遭世乱。
衬托世外天地的安乐。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馀人:
村里其他的人。
复;又。
延:
邀请,引导。
皆出酒食:
都摆出酒肉饭菜招待。
○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很好客。
停数日,辞去,
停数日:
停留了几天。
辞去:
(渔人)向桃花源中人告辞离别。
句中主语承前省。
此中人语(yǜ)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此中人:
指桃花源中人。
语:
动词,告诉。
云:
动词,说。
不足:
不值得,不必。
为:
介词,跟,向。
外人:
外面的人。
○叮咛不要向外界传扬,为下文重寻不见、与世永隔伏笔。
通过问讯、款待和嘱告,写出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和真挚,并借其“避秦时乱”的来历,影射当时晋宋易代之乱。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出,出来以后。
既:
副词,已经,表示“出”的动作已经完成。
得其船:
找到他的船。
其:
代词,他(渔人)的。
扶:
划。
向路:
来时的路线。
志之:
记下沿路的标志。
志:
记,作标记。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及郡下:
到了(武陵)郡城内。
及:
到。
、诣:
到,往。
太守:
一郡行政的最高长官。
如此:
这里指上述渔人的一切见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即:
副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紧衔接,就,马上。
遣:
派遣。
其:
代词,他,指渔人。
所志:
“所”与动词“志”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以前留下的标记。
遂迷:
竟迷失了方向。
不复得路:
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太守欲问津而不得。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南阳:
郡名,现在河南省南阳市。
刘子骥:
名骥之,《晋书》本传说他“好游山泽,高尚不仕”。
高尚士:
志趣高尚的人。
闻之:
知道这件事。
欣然:
高兴的样子。
规:
计划,打算。
未果:
没有实现。
果:
结果,实现。
寻病终,不久因病而死。
寻:
副词,不久。
终:
死。
○刘子骥欲问津而不果。
后遂无问津者。
后:
后来。
遂:
便。
问津者:
问路的入。
问:
“访求”的意思。
津:
本指渡口,这里指通往桃花源的路径。
写自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也找不到它了。
表明桃源虽好,终是幻境。
【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有位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一条溪流划船前行,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里面没有别的杂树。
地上芳草鲜嫩茂美,满地落花。
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
于是又向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处没有了,只见那里有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似乎有光线(透出来)。
(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口很窄,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再走几十步,就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锗畅通,鸡鸣狗叫声彼此都能听到。
这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
(无论)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他们)看到渔人,竟大为吃惊,问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的回答了。
就(有人)邀请(渔人)到他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款待。
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他们)自称祖先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这位渔人一件件的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大家)都感叹惋惜。
其他人各自再请(渔人)到他们家去,都拿酒饭款待。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开。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事)不必对外面的人说起。
”。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来路划出去,一路上处处做上标记。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那条路。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行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因病去世。
后来就再没有去探访的人了。
【简析】《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
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_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
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固然仅是一个乌托邦,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并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
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和余韵,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霞是主体,就写得很详尽。
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详略得宜。
《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表现在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产物,人间并不存在等方面。
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
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
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
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后遂无问津者”,又带有神密色彩。
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虽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
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
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
“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遂“遂”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彻底完成。
如:
“后遂无问津者”,可译为“就”。
二、表示动作行为准备达到的最后结局。
如“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可译为“竟然”、“终于”。
三、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和前一件事的接续关系。
如“………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译为“于是”、“就”。
交通妻子本文“阡陌交通”中的“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表示交通运输的意义不同。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表示男子的配偶的意义不同。
这种由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在文字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完全相同,但意义却差别很大。
这样的例子在本文还可以找出一些。
翻译时,要落实每个字的含义,以免造成误解。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此人”是主语,“言”是谓语,“所闻”是谓语,“所是所字结构作宾语;“一一”、“为(介宾结构,宾语承前省)”“具”都是“言”的状语。
“皆叹惋”是主谓句,主语是桃花源中人承前省,谓语是“叹惋”,“皆”是状语。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作: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乃:
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这里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可译为“竟然”。
无论:
不用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不足为外人道也”译为:
(这里的事)不必向外边的人讲啊。
不足:
不值得,表示一种委婉的制止,即“不必”,“不要”。
为:
介词,表示在动作行为发生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这里可译作“向”。
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人,即世人。
也:
语气词,和“不足”配合起来,表示禁阻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