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1536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

音乐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

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音乐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对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并通过音乐小知识,让学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衬词及民歌的小特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学唱过程中,虽然能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个别字所表现的民歌韵味上还是欠火候,经过教师指导和多次范唱,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首歌曲的情绪。

  第三课时《山谷回音真好听》

  一、教学目标: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培养学生创造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2、难点是能用强、弱对比表现歌曲。

  三、教具:

  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排成一列纵队,随着教师的琴声,进行开火车的律动。

  师问:

同学们,你们开着火车,想到哪里去啊?

(学生自由谈)

  师导:

好了,同学们,不说了,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

(教师课件播放回音的音乐)

  听后,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

你们听的真认真!

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

  师:

回音好听吗?

(生答:

好听)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听》。

要怎么样才能唱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二)回音游戏:

  1、把教室当做一个大山谷,对着山谷说话,一个同学说话,另一个同学做回音。

  2、再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看有没有不同。

  3、请同学评价哪个组的同学表演的好?

  教师小结:

是啊,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而且还是不只一次的重复。

  4、老师当原声,学生当回音,一起来做回音游戏。

  5、老师唱原声带有旋律的,学生做回音带旋律的。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演唱带回音一段的旋律。

  2、分句教唱,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改进。

  3、会唱后,找两位同学到前面为大家演唱。

  (四)歌曲创编:

  1、师:

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听到回音呢?

(同学自由畅谈)

  2、分组讨论,让学生试着把自己刚刚想的这些编到歌曲里去,重新创编段新歌词,唱一唱。

  3、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4、随音乐把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

  (五)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课时,难点在于学生能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回音的效果,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对回音效果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如果演唱能很好的体现回音,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二年级学生声音比较稚嫩、尖亮,所以在对声音的控制上显得参差不齐,这也反映出音乐教学过程中,对童声训练要时刻抓紧,不得松懈,只有平时抓紧了,今后的教学就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碍。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2、认识小节线和小节,参与“回声”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轻快、活泼、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郊游》,引导学生体会户外活动时的动态和愉悦心情。

  2、能用民歌的感觉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

  3、欣赏音乐《出发》、《山谷回音真好听》进行表演、创作、模仿。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郊游》

  一、教学目标:

  1、感受aba的乐曲,区别乐段间的不同性质。

并选择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和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2、感受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并能用歌声用感情的演唱歌曲《郊游》。

  3、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歌曲表达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用愉快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郊游》。

  2、了解并感受aba三段体结构音乐的特点,并能掌握其特点。

  三、教具:

  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经历了一个严冬,小动物们、小草等我们的好朋友,都觉得烦闷了,随着第一场春雨的到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走进春天了,小草睡醒了,开始伸展身子,发芽了;小动物们睡醒了,开始露出他们的小爪子,活动筋骨,准备组织一次春天的郊游,去寻找春姑娘的“花裙子”,看(播放课件),他们在向我们挥手呢?

哦!

原来是让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郊游活动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台湾儿歌《郊游》。

大家说好不好?

  生:

好!

  

(二)学唱新歌:

  1、教师弹琴范唱歌曲《郊游》,学生仔细聆听。

  2、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找出相同的乐曲部分。

  3、教师引导学生划分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并介绍其特点。

  4、教师弹琴,带领学生学唱新歌。

  5、分组,教师和小组学生一起随琴演唱。

  6、全体学生随教师琴声用愉快的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欣赏:

  1、播放管弦乐合奏《出发》,学生体会音乐。

  2、教师弹琴范唱乐曲的主题音乐。

  3、学生谈对主题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个乐曲情绪的理解。

  5、分组欣赏若干遍后,讨论全曲风格。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开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踊跃的发言,师生互动很融合,对于老师教唱的歌曲,能很好的在聆听中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对比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其中的情绪与感觉的不同;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整体表现突出,能在听中学,唱的准确,情感丰富,使教师也从中受到鼓舞。

因此对于我来说,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也为本学期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放牛放到小河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使学生亲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启发学生用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3、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体会地区民歌特点,体验民歌的感情处理,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并能用力度的强弱去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歌曲中衬词的演唱,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演唱。

  2、唱好具有山歌风格的歌曲,并能用力度的强弱去表现歌曲.

  三、教具:

  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钢琴曲《牧童短笛》。

  2、师:

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音乐好听吗?

(好听)它是一首描写牧童放牧归来,悠然自得地吹着长笛,踏着夕阳归来的情景,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山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歌《放牛放到小河边》。

  

(二)学唱歌曲:

  1、播放范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赏制作好的动画:

放牛娃放牛的场景。

  2、引导学生跟着节奏读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仔细聆听,并体会歌曲歌词表达的意境。

  4、教师介绍歌曲:

这首歌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师边弹琴边用富有童趣的声音再次范唱歌曲。

  5、教师教授歌曲,学生学唱。

  6、学生演唱,教师弹琴指导。

  7、全体学生一起掌握情感及民歌特点,进行完整演唱。

  (三)音乐知识拓展:

  1、在音乐伴奏下,师和学生一起按节奏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衬词轻读,师范读,学生跟读,

  2、出示:

  xxxxxxx|xx xxx x x|

  青呀青格格草哎|蓝是 蓝格格 天 哎|

  x.xxxxxx|x.x xx xx|

  放牛放到小河边|小 河 边  哟哎|

  (四)拓展欣赏:

  1、播放河北民歌《放风筝》,并能找出衬词。

  2、分组讨论这首歌曲所唱的具体内容(时间、人物、事件等)。

  3、再次欣赏歌曲,生随歌曲哼唱,体会民歌特点。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民歌的小特点,教师加以总结。

  (五)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节课,整体表现不错,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