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1357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docx

聊城中考历史及其答案

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A.问鼎中原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三顾茅庐

3.“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他”是指

A.周武王B.秦始皇C.汉武帝D.隋文帝

4.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A.《丹经》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5.“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制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廷杖制

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

8.右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

该著作应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天工开物》D.《海国图志》

9.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

10.陈旭麓说:

“对于中国入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

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12.“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

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3.毛泽东说:

“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黄埔军校的建立C.国共两党的合作D.国民政府的成立

14.某一宣言称:

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发表该宣言旨在

A.推翻清朝统治B.打败八国联军C.消灭北洋军阀D.赶走侵华日军

15.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1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要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

”“我”应是

A.丘吉尔B.斯大林C.田中角荣D.尼克松

18.“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B.印度半岛C.阿拉伯半岛D.希腊半岛

19.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A.文明交流B.民族融合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

20.“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一史实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拿破仑对外战争D.第一次工业革命

21.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

这一革命使该国

A.成为了亚洲强国B.取得了民族独立C.走上了殖民道路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

这两次运动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是否肯定人的价值B.是否批判宗教神学

C.是否规划民主制度D.是否促进科技发展

23.观察右面的图示。

方框内的文字应是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法国大革命

24.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

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B.1937年全面侵华

C.1939年闪击波兰D.1941年突袭苏联

25.右面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

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

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A.制造慕尼黑阴谋B.出台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________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27.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赵州桥是由隋朝著名工匠______设计的。

28.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9.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_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1号”。

30.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9年,达尔文发表《_____》,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4分)

3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分别概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4分)

(2)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

(2分)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分)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2分)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凿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编自《历史》

材料二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

(2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科技革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将世界贸易组织、科技革命分别填入示意图一中的相应空白方框中。

(2分)根据示意图二,概括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2.A3.B4.C5.B6.C7.C8.C9.A10.B11.D12.D13.C

14.D15.A16.A17.D18.D19.A20.B21.D22.C23.A24.B25.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儒法

27.李冰李春

28.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29.19671970

30.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

(1)标准:

材料一:

门第(或出身)。

(2分)材料二:

才能(或学识)。

(2分)

(2)作用:

有利于打破门第限制;有利于创造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4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得满分。

32.

(1)核心内容:

材料一:

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分)材料二:

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

(2)“正确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分)

原因:

敌我为量对比悬殊;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符合中国国情;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存在通过合法斗争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可能性。

(2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3.

(1)事件:

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分)

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大发展;促进了农村大变革;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原因:

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探索对外开放的路子。

(每点1分,共2分)

特殊之处: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2分)

34.

(1)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4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得满分。

(2)问题:

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2分)

启迪: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5.

(1)

(每空1分,共2分)

关系:

相互竞争;相互依有。

(每点1分,共2分)

(2)措施: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国内改革;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重视科技和教育;发挥资源、劳动力优势;大力培育跨国公司。

(4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