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1322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docx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合格课程评估与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测评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相关说明]

1.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2012年“课程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合格课程评估与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测评工作方案》等精神制定,按照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以“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为主线,以课程内涵建设和教学效果为重点,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并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不断创新。

2.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为《课程评估及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测评申报表》、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网站、教学能力测评结果(说课)、专家听课、教学效果(学生问卷调查)的评价结果及其相关佐证材料。

3.评估办法。

采用“查阅材料(课程教学基本建设材料、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成果)”、“说课测评(整体及单元设计)”和“听课评价(专家、学生)”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由专家对每一门课程及每位教师的职教能力进行评价,评估程序按照循序渐进、逐环把关的原则进行。

4.评估结果。

本评估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共由四部分组成:

(1)课程教学基本建设评价占30%,

(2)说课测评(整体及单元)占30%,(3)专家听课占20%,(4)教学效果(学生问卷调查)占20%。

总分60分以上为合格课程。

说课测评单项达到60分,其教师通过职教能力测评。

(一)课程教学基本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价标准

1.教学基本文件材料(5)

5

1.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整体及各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或课件、课程网站、教材选用等教学基本文件等材料齐全、格式规范。

2.为课程教学提供案例、习题、教学录像、实训实习手册等其它教学辅助材料。

2.课程标准

(15)

2.1课程定位

2

符合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合理,定位准确,与前修课程、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2.2课程设计思路

2

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知识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以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突出关键知识、核心能力选取教学内容,并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3课程目标

4

能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设计,描述清晰。

2.4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5

1.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素质、知识与技能。

2.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要求,根据课程类型与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活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模式等进行设计。

注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5课程实施建议

2

1.“教材建议”应有合理的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2.“教学建议”要体现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针对性与创新性,以及对任课教师、实验实训等教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3.“教学评价建议”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及特色性。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3.课程整体设计

(30)

3.1课程整体目标设计

3

课程整体目标能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具体细化,形成课程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体系。

3.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8

1.根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和认知的基本规律,依据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真实性工作项目任务,合理构建理论知识和工作知识,教学环节设计得当,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4.学习性、真实性项目任务应注重可展示的学生学习成果。

3.3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13

1.课程进程表设计以每单元为单位,能从进程表中看出整门课程的设计步骤、设计思路。

整门课程设计编排合理,学习训练递进、层次清晰。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围绕能力、素质目标展开,内容选择应与岗位工作要求对接,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能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案例、现象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即学习项目设计或学习情境设计。

纯理论课程以活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模式等为主进行设计;理实一体化及纯实践类课程以项目(化)教学模式、工作任务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为主进行设计。

3.教学活动项目设计合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理实一体化及纯实践类课程尽可能结合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获取或搜集的企业项目,并进行适合教学的改造;纯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项目设计应重点突出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数量合适,可操作、可检验,实现“做中学、做中教”;项目完成后有系统知识的归纳,突出知识为项目服务,围绕项目所用。

通过实践理解并掌握理论,使理论学习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4.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5.精心设计第一单元课程与最后一单元课程,期初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有一整体的印象,同时应于最后一单元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升华理论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4考核方案设计

6

1.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应与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与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匹配。

2.课程考核内容设计应坚持素质、知识、能力整体设计、协调发展,以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即要考核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要注重关键能力的形成。

3.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要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与技能能力考核相结合,以能力考核为主。

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获得情况,使考核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4.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应充分体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鼓励形成个性化的考核模式。

4.课程单元设计

(30)

4.1课程单元目标设计

3

课程单元教学目标能围绕课程整体目标展开,能力、素质、知识目标描述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4.2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8

1.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与课程整体教学内容设计相吻合。

单元教学进度符合教学实际,安排合理。

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重在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有机融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规律,围绕能力、素质目标的实现来展开。

4.3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13

1.单元教学活动项目的设计充分结合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获取或搜集的企业项目,并进行适合教学的改造,能力、素质训练项目与能力、素质目标的要求相符,能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案例、现象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即学习项目设计或学习情境设计。

项目设计应具有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行性、协作性、综合性。

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2.单元或项目教学注重任务驱动,科学设计工作项目任务,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为工作过程,整个单元任务编排合理,训练任务安排递进层次清晰。

4.4单元考核方案设计

6

1.考核方案设计应与整体考核方案相匹配,结合教学活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性考核。

2.考核内容设计应围绕本单元核心知识、关键能力进行设计。

5.网络教学资源(5)

5

网络教学资源界面美观、架构合理,资源丰富(包括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方案、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条件、试题库等其它教学资源内容)年更新量达到10%,使用率高。

能有效支持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6.教材(4)

4

选用先进教材并进行合理取舍与增补,或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或实训指导书,符合课程教学要求。

7.课程教学团队(3)

3

1.课程教学团队教书育人、师德高尚,近几年教学效果良好。

2.理实一体化及纯实践类课程教学团队具有双师结构,并能与企业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主讲教师具有下企业经历。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8.实践教学条件(3)

3

1.重视为课程的实践教学创设真实的环境。

2.重视一体化教室设计与利用、能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训实习。

9.课程特色(5)

5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网站建设、课程考核、职业素质养成、实训基地建设、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合计

100

 

(二)听说课评价指标体系

1.整体说课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基本要求

分值

得分

1.课程定位

1.授课对象、基本学时、课程类型等课程基本信息清晰。

2.能准确把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与前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

5

2.课程目标分析

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准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10

3.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符合职业岗位素质与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衔接。

2.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合一。

20

4.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容量适当;结构合理,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不同课程类型,能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案例、现象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即学习项目设计或学习情境设计,有针对性的采取活动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任务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教学等教学模式,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特别重视第一单元及最后一单元,善于引导和总结,加强学生对关键知识、核心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4.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即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35

5.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具有合理的知识、年龄结构。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均较合理。

2.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能够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

5

6.教材

选用或编写的教材符合专业课程和学生实际。

创造性地处理和利用教材,内容处理恰当,符合教学实际,鼓励使用出版自编教材。

5

7.教学基本功

教师仪表端庄,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简练准确,板书规范,重点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有条理,形体语言丰富,具有感染力,对讲授内容娴熟。

10

8.专家提问

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观点正确,理由充分。

10

合计

100

2.单元说课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基本要求

分值

得分

1.单元定位

说明本单元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前续、后续教学单元与本教学单元之间的衔接关系。

5

2.单元教学目标

本教学单元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清晰,与课程整体目标合理吻合。

10

3.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规律,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编排。

2、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方法清晰。

25

4.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1.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

与课程整体设计相衔接。

2.能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案例、现象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即学习项目设计或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项目安排数量合适,可操作、可检验。

3.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善于启发,讲解或引导的方法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精确、由感性到理性。

4.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注重课堂教学互动。

40

5.教学基本功

教师仪表端庄,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简练准确,板书规范,重点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有条理,形体语言丰富,具有感染力,对讲授内容娴熟。

10

6.专家提问

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观点正确,理由充分。

10

合计

100

 

 

(三)专家听课评价指标体系

年月日

授课教师

 

所属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程、纯实践课)

 

授课系、班级

 

听课时间

星期第节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单元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10

教学内容与组织

1.基于项目(化)/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工作过程/流程等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相吻合。

2.能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案例、现象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即学习项目设计或学习情境设计,有具体恰当的项目、任务、案例等设计,内容与岗位实际能力、素质要求紧密,学习情境(主题单元)设计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

3.教学组织有序,教学环节紧凑,节奏适度,应变能力强。

4.有适当的课后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0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整体设计合理,突出重点,抓住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时间分配安排合理,利用充分。

2.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积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的行动导向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启发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手段先进,积极采用多媒体、视频、仿真软件等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师生互动。

4.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30

教学管理

敢于管理,课堂纪律好;善于管理,师生关系和谐。

10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学生个性特长和协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20

综合评价

 

 

专家(签名):

合计

100

(四)学生问卷调查表

专业名(班):

教师名:

课程名:

评价内容

(每项10分)

评价标准(选择题,用“√”表示)及分值

10

8

6

4

1.本课程对我的专业学习

很有帮助

()

较有帮助

()

有点帮助()

没帮助

()

2.本课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结合程度

很紧密

()

比较紧密

()

有联系

()

关系不大

()

3.本课程讲究教学方法,教师善于启发,做到师生互动

()

较好

()

一般

()

()

4.本课程能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效果

()

较好

()

一般

()

()

5.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有很大提高()

有较大提高

()

有提高

()

没提高

()

6.本课程的作业,考查和考试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现状

能反映

()

基本能反映

()

反映不全面

()

不能反映()

7.本课程网站对我的学习

很有帮助

()

较有帮助

()

有帮助

()

无网站

()

8.本课程老师上课精神饱满,重点突出,语言准确,思路清晰。

()

较好

()

一般

()

()

9.本课程老师在教学中能严格管理学生,学生也愿意服从其管理。

()

较好

()

一般

()

()

10.本课程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很有兴趣

()

较有兴趣

()

兴趣不大

()

没兴趣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及单元教学设计要求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要求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及其组织要求

1.每门独立设置的课程,须明确课程负责人及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方案等核心教学基本文件应由课程教学团队集体承担设计任务,共同研讨,分工协作,课程负责人对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效果反馈、教学改进、教材与课件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负责。

2.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及考核方案应统一。

教学补充内容及具体编排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的设计不做统一要求,但可以在课程组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再结合课程组成员的特点特长进行设计。

 

(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要求

1.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对该门课程的各项目标要有全面、概括性描述。

特别是其中的能力、素质目标,描述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可检验,并设计相应的活动项目进行训练,并反映在“进度表”中。

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主要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经验,而是来自学生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工。

课程教学活动项目设计时要区分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项目数量合适;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2.课程知识目标和认知过程设计:

知识目标明确,主要的支撑知识应体现“必须、够用”原则,突出知识为活动项目服务,为活动项目所用。

认知过程设计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活动项目(任务)完成之后要有应用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提升。

3.课程内容进度表设计: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力、素质、知识)覆盖面、内容编排结构、学时分配合理。

每单元课程内容翔实、信息量足够大,整门课程顺序以教学活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小、中、大项目编排合理,台阶合适,项目效果递进。

不能按教材章节设计,也不能按知识点设计。

每一次课的能力、素质目标与该单元课教案中的能力、素质目标相衔接。

能从进度表中看出整门课程的上课步骤、设计思路。

4.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利于“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根据教学活动项目的实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训练的组织形式,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

渗透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渗透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

由多名教师联合教学的课程,教师分工协作,指导任务明确,组织安排合理。

教师应主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教学,不是主要按照“知识逻辑推导法”的思路组织教学。

5.考核方案设计:

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

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考核项目应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

在能力考核中要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核。

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教学活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对每个学生必须有单独考核的内容。

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的运用”的考核为主,主要不是考知识本身。

考核安排应在进度表中体现。

6.教学资料组织设计:

教材选用要体现高职特色,提倡使用按工作过程重构知识体系、活动项目编制符合工作逻辑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自编教材、讲义。

选用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适合项目训练使用。

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要求

(一)课程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要求

课程单元设计目标有明确的能力、素质目标设计,目标设定恰当、可检验;知识目标的设计围绕应用展开,应用之后有归纳、总结和系统提炼。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

单元教学内容应源以职业工作任务且具有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特征,设计应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精确、由定性到定量、由感性到理性;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过程有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是照本宣科。

(三)课程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及其组织要求

1、每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应根据课程标准与课程整体设计要求,由任课教师完成,课程教学团队可进行集体讨论,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的设计不做统一要求。

2、教学活动可根据课程性质,进行学习项目设计或学习情境设计,应利于学习、训练;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利于体现职业氛围,融合职业素质的熏陶和养成训练。

3、课堂教学实施应符合课程教学基本标准:

做到教态、语言、逻辑、教材或讲义、备课、教学文件、课件、教具、学具、工具、进度、规范有序,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无误(口误笔误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